钱俞静 王意超
摘 要: 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高校立德树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蕴所在。引导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是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在逻辑,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是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进路。
关键词: 新时代大学生 主流意识形态 认同
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下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的冲击,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深入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在逻辑,以期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
一、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性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要把握时代特性,发挥传统意识形态教育课程的主渠道优势。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主要来自学校的引导、实践活动的感受和现实生活中的体验,是一个由表及里的理论引导和实践行动并存的发展过程。
(一)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新时代的传承者和缔造者,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他们肩负社会责任和家庭担当,在大学学习生活中积累专业知识,寻求自身发展,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贡献力量。同时,大学生又是青春活跃的,他们介于学校和社会之间,思想更开放包容,人格相对独立却不完善,一些人对事物的辨别力和是非观处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状态。因此,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刻不容缓,让国家的栋梁之材从社会发展中给予推动,在理想信念方面坚定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是社会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要大力引导大学生与祖国同前途,与民族共命运,涵养新时代大国心态,使得大学生在国家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1]。
(二)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科学性是经过了历史的检验,并且通过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迈向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事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有着重要地位。青年大学生能否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寄托是一个民族能否强大起来的关键,因此通过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加强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新时代大学生是必然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展开和内涵逻辑,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系统全面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的“新目标”“新使命”,面临的“新矛盾”等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与治党治国治军的各方面工作紧密相连,既有理论高度,更具实践价值,将指导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思想,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行。
二、增進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在逻辑
要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需要深度剖析新时代大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在逻辑。一种思想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取决于该意识形态的理论权威,即取决于受众对该意识形态内在心理结构中的认可和接受程度[3]。德育过程中的“知、情、志、行”是实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的内在逻辑,“知”是认知,即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理论认同,“情”和“志”是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内化的情感认同及意志认同,“行”是行为,是将内化的心理情感认同转化为外化的实际行为。高校要注重意识形态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创新,引导大学生实现对主流意识形态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重认同逐级递增,在教育实践中协调发力的新局面。
(一)意识形态理论认同。
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十分重视的思想建设工作,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指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理论性,是长期以来作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理论课程。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为大学生意识形态理论认同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发挥了高校咨政育人方面的重大作用。意识形态理论认同包含意识形态基本理论认同和实践引导的理论认同。教师在理论教学中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意识形态观点。意识形态教育理论课程是意识形态基本理论的保障基础,理论学习是认识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前提,让大学生接触意识形态的基本理论并拥有自己的思考。但以往的实践教学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需要,这就依靠高校及教师利用新型模式将课堂和实践相结合,用实践验证理论进而引导大学生理论认同,更多地挖掘大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互动,实现师生共同探讨新模式,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丰富课程教学的成果。
(二)意识形态情感认同。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4]人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是内在价值观念的自然外化。意识形态的理论认同作为基础,用科学的理论和辩证的思路引导大学生,通过理论引导建立完善大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理论认知,继而获得其情感上的认同,从外化转变为内化,发自内心情感的对意识形态理论有着真挚的认可。情感认同更多的是从实践中的体验和情绪的触动引发的内在认同,高校中的校园文化活动对情感认同的作用更加明显。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更容易激发大学生对当代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高校在组织文化活动时重点放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中,加强仪式感在认同机制中的重要性作用,即在重大纪念日和传统节日举行升国旗、唱国歌等仪式,让学生重温爱国主义情感历程,更有益于意识形态理论教育的情感认同。充实其精神世界,让其自主地产生坚定的情感认同,用调动情绪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产生自主情感认同,达到共鸣,情感上的共鸣是激发受众思想转变的最好方式,也是最容易实现受众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途径。
(三)意识形态行为认同。
意识形态行为认同根据所处阶段不同可以分为:认同前的过程行为产生认同和认同后的认同行为体现。顾名思义,认同前行为产生认同是经过行为实践检验后产生了认同心理继而实现认同的过程,认同后行为体现过程是通过理论引导和情感认同已经实现了认同心理后,大学生从“被引导”的客体转变为“引导”群体实现认同的主体的过程,即利用思想和行为正面宣传引导,或在生活学习中成为榜样力量,触动其他同学的意识形态认同。如果说理论认同是基础,情感认同是过程的话,那么行为认同就是最终目标。一切脱离了现实的理论都是片面的,意識形态建设教育也同理。考虑到大学生群体思想意识的独立性和不完善性,他们以群体的行为为标榜的“从众心理”居多,大学生中思想意识较为全面的个体在学校生活中发挥出的“榜样力量”,对加强大学生群体意识行为认同有更好的效果,也是理论教育阶段和情感传输阶段最好的检验。
总之,只有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知才能激发相应的情感,只有一定的深切的感情认同才能强化理性认知,有了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才能形成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并通过意志过程将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转化为外在行为[5]。
三、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进路
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点在理论引导,关键在教育手段,核心在认同状况。科学的理论必须同实践保持紧密联系,使得理论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让受教育者从正确的认知,跨越到接纳,最后到认同。
(一)遵循原则。
一要坚持科学理论引导原则。把握时代特性,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坚持把握四项基本原则,完善推动“十大育人”体系,将更多新时代新思想传递给大学生,让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联系起来,用唯物辩证的视角启发大学生,加强理论引导。
二要坚持心理情感贴近原则。深入开展中国梦教育,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与情感帮扶,时时洞悉大学生思想状况,了解和帮助心理缺陷和思想偏激的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引导,引领大学生走向正确的思想发展方向。
三是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原则。把握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发展机遇,利用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兴趣,将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更好地融入校园网络文化中,与课堂教育、社团文化、实践活动等并行成为日常教育。
(二)具体路径。
1.加强课堂教学创新,增强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引导力。
坚持高校课堂育人传统教育机制,是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随着时代的进步,理论的发展,创新课堂教学的观念、内容、模式,都将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带来新机遇。要突破以往教育教学观念,实现从知识育人到综合素质培养。教育者要突破原有的“智育”思维,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成为意识形态引领者。要改善课堂教学内容,将新时代理论思想及先进文化引入课堂。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意识形态教育一定要以理论为基础,实践活动为支撑,高校可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所处地理位置,增设意识形态教育实践专题教育课程,由专业老师或辅导员带领学生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历史名胜遗址等,增强大学生实际体验感,强化文化认知力,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增设社会服务志愿者相关素质课程,组织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养老院、福利院、留守儿童寄宿学校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助人为乐情怀和培养其社会主人翁意识,家国情怀的培育是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需要。要构建新型动态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自主学习。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推行“学生讲、老师听、大家评”新模式,提高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动性。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感染力。
校园文化是构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平台。同时是学生参与度高、影响力广的一项重要高校人文活动,将意识形态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效融合,用灵活生动的方式传递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塑造的感染力。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校园文化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提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念作为大学生主观调节生活和行为的意识规范,决定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塑造成功与否,因此,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至关重要。要坚持校园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因此,校园文化要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相融合,用轻松愉快的文化活动方式带动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知识的认知和学习,将传统的理论教学课堂延伸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带动显性课堂教育与隐性日常教育的结合,将理论融入实际活动中,加深大学生对意识形态理论的认知和接纳。要营造校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价值引领中增强高校师生文化自信,不仅要进行思政课引导,而且要与其他课程教育及校园文化活动协调引导,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全方位地进行文化自信渗透。整合现有师资力量资源优势,带动大学生在课堂外学“马”懂“马”,夯实意识形态理论基础。丰富学生社团的类型并鲜明其理论特色,将以往文娱为主的社团向学习实践型社团转变,鼓励全校学生参与理论学习社团。
3.加强向上向善教育,增强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感召力。
加强汇聚、宣传、学习向上向善力量,引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校园文明风尚。要汇聚向上向善榜样力量。积极寻找、发现和推选一大批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传播正能量的向上向善大学生,利用榜样的力量推动向上向善作用的发挥,让大学生自身和从周围榜样中感知向上向善精神。要广泛宣传向上向善榜样。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推出“向上向善好青年”系列活动,通过话题讨论、访谈交流、直播互动等方式,大力传播高校优秀青年楷模事迹,发扬精神领袖正能量作用,引导广大青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引导学习向上向善榜样。组织开展大学生认真向上向善榜样学习活动,加强大学生对自身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念树立,不断进取,形成校园向上向善新风向标。
4.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增强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吸引力。
坚持线上线下打通,不断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牢牢把握网络、新媒体主导权,加强网络舆情监督,净化网络空间,在源头上控制住别有用心的西方意识形态通过网络渗透,对某些思想行为偏激的学生回归现实中进行正面疏解引导。要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兴新媒体平台向学生精准推送新理论新思想,同时增设留言区和讨论区,充分进行网络互动,不断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人翁意识和政治参与感,从思想上接纳主流意识形态,从行为上参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从立场上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成为有理想信念的大学生群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选择是在认识与实践不断互动的过程中完成的选择,是认识选择与实践选择的相互结合与有机统一[6]。要建立可供学生学习、交流、答疑解惑的虚拟学习社区。全方位提供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和不足的知识点进行扩充学习,同时增加与老师同学的在线交流,将学生从传统课堂的“被引导”转变为网络课堂中的“引导”角色,实现自发认同的同时还能发挥双主体构建下的引导他人认同作用[7]。
5.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增强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力。
高校作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要实现对大学生全方位的关怀,把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才能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观认同。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学习氛围,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高校要注重给大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学习和生活保障,做到润物无声。同时,重点关爱家庭贫困学生的生活保障,提供奖助学金激励体系,重点将“扶困”与“扶智”有机结合,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重视道德思想的感染,激发贫困学生积极进取、自强自立,形成感恩回馈社会的正能量循环。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及思想动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时刻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内心活动及心理问题,善于答疑解惑,及时进行疏导排解,培育师生积极乐观、平和向上的健康心理素质。同时,要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质量。高校对大学生的综合培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传送人才力量,要达到学有所用、用有所长,就必须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顾晓英.“大国方略”系列课程的思政教育与文化学分析[J].青年学报,2016(4):14-18.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3.
[3]刘明君.多元价值谱系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理性权威的建构[J].三峡大学学报,2006,28(3):61-63.
[4]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55.
[5]龚旭芳.论意识形态建设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J].湖北社会科学,2009(12):183-185.
[6]骆郁廷.吸引、判断、选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词[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11):120-130,160.
[7]蒋豪,薛影,朱东旦.高校虚拟学习社区用户满意度评价:结构维度量表开发与测度[J].情报杂志,2016,35(9):199-203,181.
课题来源: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7YJCX108,课题名称:《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研究——基于桂林高校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