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虹 蒋振江
摘 要: 叶绍翁作为江湖诗人的一员,学界对其字、号及生平仕途久来颇有争议,通过分析其诗不难窥出部分端倪。叶诗在创作内容、体式与风格上与江湖诗人整体样貌较为一致,但在语言上更加平直清新,对于文字的锤炼有着独特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 叶绍翁 江湖诗人 布衣情怀
关于江湖诗人,学界已经有不少研究,如张宏生的《江湖诗派研究》、许总的《宋诗史》等。但是,这些研究一般以总体研究为主,大量的江湖诗人还有待挖掘。在江湖诗人中,叶绍翁不论从名望还是从创作的数量看,都比不上刘过、姜夔、戴复古、刘克庄等人,但他的创作还是具有江湖诗人创作的一般特征和独特个性的。本文就叶绍翁的经历和创作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一、叶绍翁的字、号与经历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这是一般以来通行的说法,北京大学出版的《全宋诗》、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钱钟书的《宋诗选注》等都采用此说,但这一说法颇有疑问。
叶绍翁字号最早见于清厉鹗《宋诗纪事》卷71,该卷收有叶绍翁的诗歌9首,诗前有作者简介:“绍翁字嗣宗,建安人,有靖逸小集、四朝闻见录。”《四库全书》在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提要中对叶绍翁字嗣宗提出异议:“书中载程公许与论真德秀谥议手束,字之曰靖逸,而厉鹗宋诗纪事称其字嗣宗,建安人,与自述互异。”①《四朝闻见录》卷三“真文忠公谥议”条,有程公许给叶绍翁的尺牍,称“靖逸抱才蓄学,含章退处,著书以待来世”云云,《四库提要》所指即是。《四朝闻见录》收录在《四库全书》子书小说类,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虽然收录在小说类,但是《四库提要》明确指出,并不是该书不可信,而是记事“颇涉琐碎”,故归于小说类,这和《四库全书》的编辑体例有关。
在另外的材料中亦有相关证明,叶绍翁的字为靖逸。叶绍翁有几位朋友曾给他写过赠诗,在诗中都称之叶靖逸。一首是黄顺之《送叶靖逸》:“山高积雪明,岁序冉以逼。佳人抱书去,西湖失颜色。清夜独慷慨,诗坛梦生棘。我有双鲤鱼,对之不敢食。”另一首是徐集孙的《送叶靖逸之维扬》:“竹西亭下路,二十四桥迂。有志风寒地,携家雨雪途。杯酣看玉蕊,橐重载湖珠。写就乌丝句,无妨寄雁奴。”周端臣有一首《题叶靖逸东庵》绝句:“一庵自隐古城边,不是山林不市尘。落月半窗霜满屋,卧听宰相去朝天。”古人有字有号,一般在赠诗、和诗中,称名称字称官职的比较多,少有用号的。如叶绍翁《赠陈宗之》、《和葛天民呈吴韬仲韵赋其庭馆所有》、《敬陪直院右史上已后一日西斋之集》、《九日呈真直院》等。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笔者认为,也许叶绍翁字靖逸更准确些。
江湖诗人中大多数是布衣诗人,叶绍翁或许也不例外。他大约在京城待了10年左右,后隐居西湖边上多年,与葛天民等唱和。
《四库全书提要》根据《四朝闻见录》中“与真德秀私校殿试卷”一条,认为“似亦尝为朝官,其所居何职,则不可详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全宋诗》介绍叶绍翁说:“从叶适学,与真德秀、葛天民交甚密。仕历不详,后弃官,居西湖。”但是,据叶绍翁的两首赠真德秀的诗歌看,叶绍翁可能只是寄居在真德秀家。一首是《敬陪直院右史上已后一日西斋之集》:“清时天上诏书稀,曲水从游许布衣。插羽满浮寒食酒,倚栏同忆故山薇。碧桃绕观春风静,柔栌摇汀夕照微。慨想兰亭如昨日,沙鸥飞下钓钱矶。”在诗歌中,叶绍翁自称“布衣”。另一首《九日呈真直院》:“秋风吹客客思家,破帽从渠自在斜。肠断故山归未得,借人篱落种黄花。”在诗中,诗人称“客”,称“借人篱落种黄花”,寄居之意甚明。叶绍翁还有一首《赠陈宗之》:“十载京尘染布衣,西湖烟雨与心违。随车尚有书千卷,拟向君家卖却归。”这首诗再明白不过,说在京城待了十年左右,求官无果,无可奈何隐居西湖。虽然说诗歌中描写的东西不能与现实画等号,诗歌不同于现实,但是叶绍翁的这三首诗歌,自述的意思甚为明确,我们由此能够大致看出,叶绍翁在京城应是布衣的身份,所谓“弃官”云云,根据不足。
二、叶绍翁的诗歌特点
宋陈起的《江湖小集》卷九收有叶绍翁的《靖逸小集》,收诗48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全宋诗》收录了叶绍翁的诗歌53首,比《靖逸小集》多收诗5首。
(一)诗歌内容
叶绍翁的诗歌,从内容上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交游,包括赠诗、和诗,如《赠陈宗之二首》、《九日呈真直院》、《敬陪直院右史上已后一日西斋之集》、《寄湖上黄教》、《寄赵眉翁二首》等。这类诗歌大约有14首。这些诗歌,有的赞扬对方的情操,有的寓有自己不得志的情思。如《葛天民隐居》:“种竹成新列,移兰即旧阴。老铛犹有耳,古柳已无心。得句添杯满,贪炉到夜深。篝灯聊点校,春水没衣砧。”写葛天民的隐居生活。又如《寄赵眉翁二首》之二:“君王未肯赐西湖,鸥鹭丛中借地居。憔悴风姿今钓叟,痴心犹望故人书。”诗中以“憔悴钓叟”自居,言自己隐居状况,意味悠长。
第二,游历及见闻,包括隐居生活、歌咏山水等。如《西湖秋晚》、《煙村》、《野蝶》、《夜书所见》、《幽居书事》、《游园不值》、《寓居》等。这类诗歌大约有33首,占去全部诗歌的一大半。这些诗歌,有的纯粹写景,了无深意。如《烟村》:隐隐烟村闻犬吠,欲寻寻不见人家。只於桥断溪回处,流出碧桃三数花。即景所见,新鲜活泼,但意境不深。有的即景抒情,较为含蓄蕴藉,如《西湖秋晚》:“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屋后船。荷叶无多秋事晚,又同鸥鹭过残年。”从败荷残年等诗意中透露出隐居生活的孤寂意绪。有的诗歌语意双关,如《野蝶》:“银为须翅粉为肌,驱役春风不解肥。桃李上林无分到,可怜却傍菜花飞。”虽然是咏蝶,但感慨自身的意图颇为明显。另外,在隐居生活中,有几首反映农村生活的诗歌,如《田家三咏》,生活气息很浓。钱钟书的《宋诗选注》选了叶绍翁的诗歌五首,其中就包括《田家三咏》。
第三,除了上述两个方面外,叶绍翁还有少数几首咏史登临之作,如《汉武帝》、《题鄂王墓》、《谒半山祠》、《石头感古》等。《题鄂王墓》是咏抗金名将岳飞的诗歌,诗人表达了“英雄堪恨复堪怜”的感情。《谒半山祠》咏王安石变法事,对王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二)创作体式
葉绍翁的诗歌主要集中在绝句和律诗。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说,叶绍翁“最擅长七言绝句”,这话不错。在叶绍翁的全部诗歌中,绝句占了将近一半,叶绍翁写得最好的诗歌,大多是绝句,如《游园不值》、《田家三咏》、《西湖晚秋》等。但我们也注意到,叶绍翁除了绝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五七言格律诗,数量超过了绝句,有一些也写得不错。兹举一首为例。如《寓居》:“云补青山缺,琴销白日长。鸥从雨外没,蛇入树间藏。客久衣常黑,童蛮发半黄。萤多邻舍少,此意自凄凉。”这首诗虽然意境凄清,但是联句工整,感情真切,意象与情感较为贴切。
(三)风格特点
叶绍翁的诗歌体现出一种平直、流畅的诗风。如上文所举《游园不值》、《田家三咏》、《西湖晚秋》等,语言通畅明白,没有宋诗好议论多用事的弊病。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曾批评宋诗说:“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②在叶绍翁的诗歌中,写景状物,力求准确生动,很少用典用事,很少卖弄学问。如他的《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没有艰深的字句,没有引经据典,同样达到了较好的抒情效果。又如他的《游园不值》:“应嫌屐齿印苍苔,十扣柴门九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诗歌历来被人们称颂,钱钟书的《宋诗选注》对“一枝红杏出墙来”做了比较鉴赏,确实可以看出叶绍翁在诗歌语言的锤炼上的功夫。
作为布衣诗人,叶绍翁没有复杂多样的生活背景,少有现实政治的坎坷曲折,生活的主要内容无非是交游、隐居,抒写隐居生活和布衣情怀是包括叶绍翁在内的江湖诗人作品的重要方面。所以,诗歌中所体现的情感相对显得单纯,主要是寄情于山水和隐居生活。在他的不少描写农村自然风景的诗歌中,心情颇为平和,如《烟村》、《西溪》、《田家三咏》等。但是有一些作品反映了对不得志的不满和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牢骚,如《野蝶》、《苔钱》、《西湖秋晚》、《寓居》等。如果和身居官场的诗人的作品相比,这些诗歌内容或显单调,有人因此批评江湖诗人“境界不高”。这些批评虽然不无不当,但稍欠公允。知名人士的隐居是曾经沧海,而小人物的隐居则有无可奈何的意味,是不得已的选择,其中的世态炎凉、寂寞凄苦非外人所知。我们不能苛求人人都像李白一样,不在其位,心雄万里。当代学者张宏生在《宋诗:融通与开拓》一书中对江湖诗人的评价颇为中肯。他说,江湖诗人的作品,作为“一个社会地位不高,需要以诗歌体现出自己的存在价值的群体而言,这些诗写出了他们的生活形态和个人感受,而在表现上则纤巧琐细,语言清新,平中见奇,很有锤炼的功夫”③。
总的来看,叶绍翁的诗歌创作以五七言格律诗和绝句为主,主要写隐居生活和个人的感受,诗歌语言清新,精于锤炼,有自己的特色,体现着江湖派诗人共同的艺术追求。
注释:
①文渊阁四库全书原文电子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②[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③张宏生.宋诗:融通与开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76.
参考文献:
[1]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叶绍翁条)[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3]辞海(文学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4]钱钟书,选注.宋诗选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5]文渊阁四库全书原文电子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6][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7]张宏生.宋诗:融通与开拓[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8]邹贺,李英花.叶绍翁生平考[J].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18(1):80-88.
[9]刘艺模.《四朝见闻录》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