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 冯成玲
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将教学和评价分隔开来,教师注重知识传授,而学生则被要求通过考试来检验学习成果,这种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程与评价之间缺乏内在联系等,难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将“教、学、评”三个要素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需要明确教育目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评价体系。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实际应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倡导自主学习,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基于此,需要教师结合课堂评价,将评价与教学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评一体化”实践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课堂评价缺乏针对性,无法助力学习目标的达成,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不够明确和具体,评价内容和学习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具体来说,课堂评价应该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这些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评价往往停留在表面性的知识点考核,忽略了学生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发展。评价内容的狭窄使学生可能只关注如何应对测试,而忽略了更广泛的学习目标。此外,评价的方式方法不够多样化,过于依赖传统的笔试形式,忽略了口头表达、团队协作、项目作品等其他评价方式,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在传统测试中表现不佳,但在实际应用或创造性任务中具备潜力的情况。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面对应试教育的压力,教师的教学目的性较强,过于专注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在多个方面的发展,如思维能力、创造力、情感素养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过于注重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只关注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大多采用统一的“应试教育”教学方式,只是单向地灌输知识,追求高分数,而没有真正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
通常情况下,课堂评价应该是一个有效的学习工具,通过及时的反馈来帮助学生和教师了解学习进展并做出调整。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评价结果的收集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导致评价反馈滞后,这意味着学生和教师无法在关键时刻获得及时反馈,从而无法进行及时改进。缺乏有效的反馈也会影响教师教学方法的调整,如果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可能会继续使用不够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学生也无法根据及时高效的反馈进行学习方法的改进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评价任务作为能够考核达标功能的特殊学习活动,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要清楚地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做得如何”,其指向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证据和学生的具体表现。为此,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评价中,评价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的终极表现,还应该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思考过程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评价任务和学习活动之间的区别经常模糊不清,缺乏明确的标准,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和教师对评价任务的理解不一致,影响评价的有效性。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教学、学习和评价通常是分离的,教师教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然后通过考试进行评价,这种方法容易导致表层记忆,学生只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而通过“教学评一体化”,教师可以更灵活地安排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实现深度学习。评价也更全面,包括口头表达、写作、小组讨论等多个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所在。通过实时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调整教学方式,提供个性化的辅导,这样的教育方法更注重学生的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在现代社会,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综合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教学评一体化”,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语文知识,还可以形成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能力。例如,通过跨学科项目,学生可以应用语文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提高其在未来面对复杂问题时的应变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是根据课程目标解决“教什么”“学什么”“会什么”三个方面的问题。要想高效开展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通常包括语言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教师要仔细分析学科标准和教材要求,明确每个单元或每节课的具体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应该是具体、明晰、可操作的,学生和教师都能够理解。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开展合理的导学活动是关键。导学是指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情境、挑战等,引发学生的思考、好奇心和求知欲。导学活动应该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能够引导学生逐步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这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形成自主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部编版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教学中,首先,教师要通过课前教学设计明确本课教学目标: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包含的主要意思,能够阐释课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结合时代背景,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字中所体现的鲁迅先生铁骨铮铮的精神。在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读文章,了解文章的来龙去脉和每个段落的大意,初步掌握文章主旨,体会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疾恶如仇的正义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历史视频,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跟随历史进程投入接下来的学习中,逐步深入教学内容,实现高效的学习目的。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制定教学标准需要明确定义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和能力要求,包括课程内容、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教师要参与制定这些标准,以确保在教学和评价过程中拥有一致的理解。与此同时,这些教学标准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得以应用,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评价学生的表现。制定这样的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学科特点、教材内容和学生发展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育目标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促使教师在教学和评价中达成一致,实现教评统一,这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部编版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中,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明确教学标准和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教学标准可以包括“学生能够理解《荷塘月色》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能够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能够进行文学赏析,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写作背景。”明确教学标准后,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如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口头表达对文本的理解;布置书面作业,让学生以文字的方式展现他们的分析和文学鉴赏能力。课堂评价结果应该直接呼应教学标准,确保学生是否实现了设定的目标。评价结果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从而更好地指导后续的教学活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转变以往以教材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的形式,摆脱灌输式教学,倡导引导式教学,强化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开展合理的教学引导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以点带面,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合理的教学引导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引发讨论,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通过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分享相关实例或鼓励学生思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并在主动参与中深化对知识的掌握。这一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的积极参与,而非被动接受。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更积极地思考问题,提高其学习动力。这种积极参与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中建立更深刻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例如,在部编版高中语文《兰亭集序》教学中,首先,教师介绍王羲之的历史地位和书法成就,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其次,播放音频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激发学生的视觉感受和情感共鸣。通过引入背景和情感元素,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文本,提高其参与度。再次,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如何理解文章中‘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这个句子?”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其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探讨《兰亭集序》的内容和意义。每个小组负责分析一部分内容,然后分享观点。小组合作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文本,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该在本次课程中获得哪些知识和技能。这些目标可以包括知识的掌握、思维能力的提高、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方面。其次,教师要结合这些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评价方案。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组织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展示等方式来呼应教学目标。例如,如果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那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分析和评价文本的任务,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的课堂评价不仅可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将课堂评价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确保评价的针对性,有助于学生成长。最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评价结果来调整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提高文学素养,这有助于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目标,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例如,在部编版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以及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其次,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与评价的衔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学习活动,如阅读理解、文本分析等。这些活动应与课堂评价紧密衔接,以确保评价是对学生在实现目标过程中表现的准确反映。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及时反馈,并鼓励其根据反馈进行改进。例如,在讨论活动中提供口头反馈,或者在书面作业中给予批注。最后,课堂评价结果应直接呼应教学目标,这意味着学生的评价成绩应该反映他们是否实现了设定的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评价结果来调整后续的教学活动,以更好地促使学生达成目标,让学生在教师引导评价的过程中逐渐深入文章主旨,全面把握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全面成长的需要。
“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旨在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科学设置问题、合理教学引导和结合课堂评价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目标,提高高中语文教育质量,推动语文教育不断进步,培养更多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