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育德:文化视角下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的创新实践

2023-11-17 06:02李织兰李桂芳蒋晓云
数学之友 2023年15期
关键词:数学文化课程思政

李织兰 李桂芳 蒋晓云

摘 要:课程思政是为了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的重要理念.广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文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教授工作室引领“内生育德:文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与实践活动,展开小学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应然图景,探求小学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遵循,扭转小学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流于形式这一困境,形成了“内生育德:文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教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课程思政;数学文化;内生育德

1 问题的提出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由此,推动了“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育人转型.课程思政是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一种新的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理应积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小学数学课程思政就是在教学中使学生养成道德品质,提升数学审美能力,崇尚理性求真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社会责任等.因此,对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育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过程中对60多所小学进行了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小学教师对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有一定的认识;并且会尝试多元的途径挖掘思政元素;教师们会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渗透思政教育,但选取上比较传统,特别是“外铄”的课程思政途径使育人机械化和表象化,具体表现为“标签化”和“组合化”,产生临时性、随机性、形式化的小学数学课程思政体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文化”的本义“以文教化”,数学文化就是指数学对于人的品德的教养、思维的提升、精神的培养和性情的陶冶的范畴.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育应具有文化性,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的感染,明鉴数学之史,欣赏数学之美,玩转数学之趣,理解数学之用,感悟数学之思,传播数学文化,领略数学之魅,培养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1.根据课程本身的规律和特征,基于小学数学课程内蕴的文化属性,在相关联的深度知识教学中,在文化视角下实现思政教育与小学数学文化教学的深度融合,内生育德,根植理想信念.

基于以上分析,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揭示课程思政建设的瓶颈,扭转小学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流于形式的困境,展开小学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应然图景,探求小学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遵循,构建与实践文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模式和策略.

2 展开创新实践活动

课题组从时代担当、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深刻认识和把握立德树人的内涵,展开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从2017年起,广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文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教授工作室引领“内生育德:文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与实践活动,桂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桂林市希望小学、防城港市防城区茅岭镇中心小学、重庆市江津区鼎山小学校等60多所教授工作室实践基地小学成为试点学校,以构建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理论体系为基础,以提升教师实施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能力为目的,围绕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模式与策略,教学设计与案例开发,教学评价研究等方面展开实践活动.

2.1 实施文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3

路径1:精选材,基于儿童需求挖掘思政内涵.教师课前对教材的研读,要从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所蕴含品德养成、家国情怀、性情陶冶、科学精神等方面去挖掘思政元素,做好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思政的深度链接,树立融合思维,内生育德,实现数学育人功能.

路径2:重经历,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内生育德.亲身经历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感悟隐藏在其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体验数学文化,建构道德品质——内生育德.这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发生、形成、运用、内化过程中“情动辞发”“披文入情”.

路径3:启哲学,促进学生辩证思维发展.数学教材中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紧密联系,这些都充满着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多视角看待问题,埋下哲学启蒙的种子,就能促进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1-2.

2.2 共同研磨文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课例[1,3-6

由高校教授引领,实践基地一线小学教师和师范生共同研磨,探索多种途径,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文化视角下的小學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教学设计;采用“一课多磨”和“名师优课二次重构”等课例研究模式,原创典型文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思政课例40个.如“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条形统计图》一课中,创设“条形统计图里的中国海军”情境,播放2021年中国海军舰艇交接入列活动视频,用恢宏的画面引出学习内容,震撼学生的心灵;展示甲午战争开战之初中国和日本的海军军力部分对比统计图,让学生了解历史,明确使命,坚定“好好学习,建设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学生在对数据的整理、描述、分析中,爱党爱军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教师在育智的同时达到育德的目的.《千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以“认识296”为例,通过多元表征,认识千以内的组成数;回塑和再现计数方法和计数工具的形成过程,弘扬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反思我国古代数学家发明的“算筹”被“阿拉伯数字”取代而没能流芳百世,成为令中华民族深感无奈和遗憾的事情.激励学生养成解决问题后再进一步“美化”和“简化”的良好习惯和思维品质,培养数学致善精神.《品读哥德巴赫猜想》一课中,学生经历哥德巴赫猜想的发现过程,理解哥德巴赫猜想的具体内容的同时,感悟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思想,学会了“观察归纳”找数学规律,沿着数学家探索哥德巴赫猜想的历史足迹,培养“理性探索”和“严谨求真”的数学精神;陈景润甘于清贫、耐受寂寞,醉心科学探索、执着追求真理,在逆境中忘我钻研、勇攀科学高峰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介绍中国数学家在探索“哥德巴赫猜想”中取得享誉世界的成就,弘扬中国数学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在《圆周率的历史》一课中学生经历与回顾人们对圆周率的认识的历史,再现历史瞬间、重演发现过程,刘徽首创的“割圆术”方法与无限细分逐步逼近的极限思想,不仅为200年后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提供了思想方法和理论依据,也对世界数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生在感叹中国数学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感受到数学极限思想的奇妙;祖冲之锲而不舍、刻苦求精,计算出高精度的圆周率,领先世界一千年,让学生真切地品味到中国数学“悠久历史”带来的自豪感;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数学家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让学生“思接千年,情寄数学”.

通过参加课例研磨,教师在研究中成长,在反思中提高,在探索中进步.“教授工作室”培养了20余名重点对象,这些重点培养对象都已成为当地小学数学教学的领军人物;通过他们辐射了全国60多所小学的数学教师群体,133名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得到专业成长;通過教授工作室、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坊、“国培”“区培”项目、“七星课堂”等平台,五千多名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和师范生在教授名师的引领下得到了有效的培训,对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和课程思政元素有了深刻的理解,驾驭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的能力不断增强.如在教授工作室张晓斌教授的指导下,重庆市江津区鼎山小学校的数学教师课程思政的水平和能力得到了提升,形成《内生育德: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的课程实践》等一批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优秀课例论文公开发表,在全国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

师范院校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磨出硬功夫,引领基础教育的能力得到提升,师范生得到成长机会.如《高等数学与小学数学理论基础》教学团队在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四届“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比赛中共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走向经典数学名题”系列微课在2020—2022连续三届广西高职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近五年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范生参加广西教育厅主办的小学数学学科竞赛获得佳绩.其中全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小学数学)一等奖1 项,二等奖3项.全区师范生信息化教学应用大赛(小学数学)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

2.3 基于“云班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7

广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文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教授工作室李织兰、蒋晓云教授等主持,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文化教学课例研究》《数学文化透视》《小学数学理论基础》等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列入国家级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智慧职教云平台上线;研磨形成40个经典教学案例,建立了教学案例库;原创“小学数学经典名题”系列微课,建立了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素材资源库.提供面向全国开放学习服务的公开资源和公共课程平台,实现了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络化和结构化,面向全国,覆盖面广,影响力大.

构建基于“云班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线下班级授课制群体学习优势与网络学习个性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为一体,翻转课堂,先学后教,“学”在课前,“悟”在课堂.

试点学校创造性地解决了部分小学学生数学“双基”不扎实,对数学学习兴趣不浓等问题,为构建文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

小学生在“文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受益.学生的数学素养明显提升.如桂林市希望小学,实施从品德养成、科学精神、家国情怀、性情陶冶等方面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润物无声地进行品德教养,性情陶冶,提升学生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和辩证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素养.该校学生的数学素养明显提升,数学学习成绩从中等水平上升到桂林市同类小学前列.又如重庆市江津区鼎山小学校,以“回溯数学之源、叩问数学之真、感受数学之美、建构数学模型、触摸数学灵魂”为内生育德路径,提升学生理性思维和辩证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选择著名数学教育家宋乃庆主编的“小学数学文化丛书”,增加数学文化阅读,感受到数学有趣、有用、有灵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成绩得到了明显提升,只有六年办学历史的新学校,其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已名列重庆江津区前茅[2.

3 构建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理论体系

经过多年的“内生育德:文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实践,对小学数学课程思政获得了规律性认识,构建了涵盖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与策略、数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理论体系,为推动新时期、新阶段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3.1 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的总体设计[8

对文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总体设计:1个基点,3大数学思想,挖掘数学文化视角下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4个维度,数学文化塑造学生的5个层次.

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前提是“学生热爱数学”.喜欢数学,这其中承载着许多德育内涵.一个学生能够从喜欢数学开始,进一步热爱是非分明的数学真理,追求数学理性求真的科学精神,接受数学真善美的熏陶,崇敬数学先贤的伟大贡献,这些都是数学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

“抽象、推理、模型”是数学三大基本思想的核心.从抽象中获得理性的思维,在推理中坚毅求真、灵活变通,从而在建模中实践善心、善行.数学建模是激发学生社会精神的催化剂,通过开展针对社会问题、道德实践的数学应用探究,从生活问题延伸至道德实践的数学探讨,学生在数学及其应用方面收获的同时,对“规则”“公平”“环保”等德育涉及的概念认识也会发生质的改变,数学应用性是数学学科“立德树人”最为真实有效的途径.

选取品德教养、家国情怀、性情陶冶、科学精神四个维度来挖掘数学文化视角下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素材,了无痕迹地渗入数学文化的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以数学之史激励学生,以数学之趣(兴趣、情趣)吸引学生,以数学之思(思想、思维)指导学生,以数学之用(现实数学模型)鼓舞学生,用数学之美陶冶学生,用数学文化塑造学生.

3.2 探索出文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9

以融合取向为统领深挖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创新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数学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数学课程思政以提升育人实效,多维度考核评价以完善质量监控.

3.3 建构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库

创新教材资源,在教材内容的图片化、数字化、视频化呈现中充实线上教学资源库,提升混合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3.4 创新实践“线上线下混合式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结合必要的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推动线上数学课程思政的多元化开发、线下教学的多样化实践,充分发挥数学课程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效性.

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优化探索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充分挖掘小学数学课程思政资源,遵循内生育德教育的教育路径,深入挖掘提炼思政意蕴价值,不断优化拓展教学方法、发挥所有教育主体尤其是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唯有如此,才能推进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目标和教学实践的高度一致.“真者智力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我们的追求是看到充实、生动、和谐的数学课堂,纵然不能完全做到,然心向往之,教师尽力为之,让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然流淌,努力达到求真、育美、立德、致善的小学数学教育境界[1.

参考文献:

[1] 蒋晓云.文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例研究[J].广西教育,2018(1):4-8+11.

[2] 黄珍平,陈宗行,李织兰.文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J].数学之友,2022,36(10):5-11.

[3] 郑华恒,潘黎黎,唐静.内生育德: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的课堂实践——以“条形统计图里的中国海军”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2(32):27-29.

[4] 李织兰,蒋晓云,等.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以“认识296”教学片段为例[J].广西教育,2021(25):60-61+128.

[5] 李织兰,蒋晓云,等.让学生在“历史故事”中获得心灵震撼——《认识圆周率》教学片段与评析[J].广西教育,2018(1):77-79.

[6] 李织兰.引领小学生品味“哥德巴赫猜想”的途径[J].广西教育,2020(29):118-120.

[7] 李织兰,蒋晓云,等.数学文化视角下品读“哥德巴赫猜想”课例研究[J].广西教育,2021(22):92-95.

[8] 张奠宙.数学学科德育的基点和层次[J].数学教学,2006(6):1-2.

[9] 陈文梅,兰淑.小学数学落实课程思政的实践向度[J].中国教育学刊,2023(4):105.

[10] 李辉,王丹.内生育德: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遵循[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2):30-37.

[11] 詹怡英.立足课堂,贯穿“思政”——小学数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J].生活教育,2022(11):16-19.

[12] 张鸿.课程思政背景下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数学中的有效渗透[J].新课程,2022(12):40-41.

[13] 白耀改.谈“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育[J].亚太教育,2022(7):31-33.

[14] 韩梦婕.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1):170-173.

[15] 李曉萱,陈甜甜.论思政教育下的中小学数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17):119-121.

[16] 张静,赵素芹.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有效途径探析[J].学周刊,2023(18):97-99.

[17] 赵春华.思政元素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培训,2022(8):105-107.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关于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思考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