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故事与语文课程相遇时,教师要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充分发掘故事的育人价值,在享受故事盛宴中落实核心素养。故事与语文课程相遇,开启的不仅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精神对话,还是一场趣智共生的生命之旅。
【關键词】故事;语文课程;趣智共生
作者简介:徐红梅(1981—),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联小学。
故事是学生感悟生活和融入世界的重要载体。儿童教育家孙敬修曾说:“一个生动故事的教育作用,要比单纯的要求、命令、说教效果好得多。”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故事类文本,是学生启迪智慧、健全人格重要的精神养料。同时,故事又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一、在语文课堂中享受故事盛宴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故事是许多文本呈现的形式。这些故事中往往有着个性鲜明的人物、精彩纷呈的情节、引人入胜的悬念以及始料未及的结局等。这些要素的巧妙融合,让故事具备了结构完整、妙趣横生、一气呵成等特点,从而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乐此不疲地汲取智慧和营养。语文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充分享受故事带来的精神盛宴,在学故事、读故事、编故事、讲故事的真切体验中,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让课堂教学贴近学生语言学习与运用实践的真实需求,让学生去理解世界、感受生命,让语文学习看得见。
(一)以质疑精神学故事
学习故事的关键不是让学生徘徊在故事之外,而是把学生召唤进故事的世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故事。正所谓“学贵有疑”,对学生而言,学习故事就是一个探究的历程。带着各种疑惑,到神秘的故事世界一探究竟,在“十万个为什么”的引领下,一路收获,一路成长,有趣的知识就会得到建构,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也会得到运用。
以质疑的精神走进故事,对课题、主题产生疑惑,或由学习任务引发思索,在合理问题的引领下学习故事,可以揭示故事发展的内在规律,找到故事文本背后的语言密码,感悟故事主题所体现的真善美。当学生在质疑中找到学习和探究的路径时,当抽象的知识教授转变为生动有趣的故事学习、具体的方法领悟时,故事就会在悄然无声中牢牢“抓”住学生的心。
(二)用整合课程读故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故事内容通常涵盖了社会、科学、人文等多领域的知识。围绕故事要素进行课程整合,旨在引导学生基于主题,通过整本书阅读,在已有知识、阅读经验和故事文本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文化魅力,树立文化自信。
具体来说,所确定的整本书阅读书目,可以来源于教材中的某一篇故事,也可以来源于教材中的主题单元或“快乐读书吧”。部编版教材中的故事属于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等,这些故事中:有的分散地编排在不同的单元;有的则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呈现,如爱国主题单元、亲情主题单元等。教材编排这些内容,为教师合理选择课外阅读资源、进行课程整合开辟了多种路径。教师可以根据每一学段的阅读计划,确定各学段学生喜欢的故事主题,围绕特定的主题搜集与之相关的作品,引导他们在目标设计、任务指向、问题探究、阅读评价中推进整本书阅读,进而习得丰富的知识,达成对故事的深度学习、对文化的深度理解目标。
(三)用多彩生活编故事
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指出:“不能把语文课搞成一门纯粹的知识课,而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课。”语文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要懂得倾听,还要善于表达,学会交流。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孟晓东认为:“只要有交际,就意味着有故事会发生。”[1]为此,在学生学习故事文本的基础上,笔者鼓励学生贴近日常生活,激发想象潜能,创编属于自己的故事,并在交流分享中,把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学编故事,要把握故事的主题、情节、角色、环境要素;围绕主题创编故事,则要明确故事角色处在怎样的环境、背景中,自己应以怎样的方式串联一个个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凭空地对故事展开想象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而如果以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为素材,再融入丰富的想象,那么一个个记录自己成长印迹的故事就很容易被创作出来。例如,在进行“瞌睡虫来到我身边”的故事创编时,学生们在想象瞌睡虫与自己之间的故事的过程中,发现生动的故事情节其实就来源于自己的实际生活,并且通过想象,每个人的生活都能变成趣味盎然的故事。之后,学生又因相似或相同的生活经历,与分享故事的同学产生了情感共鸣。
(四)以多种方式讲故事
哲学家麦金泰尔认为人类是讲故事的存在。由此可知,学生只有处于一定的故事情境中才能理解周遭的世界,找到行动的方向;只有以讲故事的方式走进文本,学会讲故事,才能在语言实践中品味语言,滋养智慧,进而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变得精彩无限。
讲好故事的关键是要把故事讲述得完整有序,并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为此,教师可借助部编版教材搭建的支架,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插图、《鹿角和鹿腿》课后的提示词、《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课后的表格、《漏》课后的示意图等。这些支架生动直观,有助于学生快速梳理出故事的发展脉络,把故事复述得更加精彩。此外,指导学生根据展示平台,面对特定听众,揣摩如何把故事讲好,也不失为一种提升讲故事能力的有效方法。比如,在一次幼小衔接活动中,笔者所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台的《童话小播客》栏目组邀请了几位学生,让他们变身为童话小主播,为来校参观的小朋友讲述精彩的童话故事。搭建这样的平台,让被邀请的学生很快就明确了讲故事的要求,也可以认真揣摩如何才能将故事讲得更加绘声绘色。小主播们讲有所依,听众们自然听有所悟。
二、用故事创新语文课程教学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着眼于对故事教学价值的挖掘与利用,或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精彩的故事,或将各种知识、活动、任务巧妙融入故事化的学习中,以有情有趣的故事样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内在动力,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实践运用的过程,在对话交流、思维碰撞、个性表达中,接受思想情感的熏陶,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文化修养的提升。
(一)创设故事情境,唤醒探究热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情境是一种教学的载体,而故事情境的要素可以是與文本相关的图片、文字、音视频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可以转变学生旁观者的角色,将学生召唤进特定的学习任务、活动、问题场景中,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在立体的、动态的、可观可感的故事情境中交流、体验、思考、探究。
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父爱之舟》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从作者吴冠中的绘画作品入手,引领学生感受作者对江南小镇的情愫。在此基础上,笔者播放视频以创设故事情境,并用以下的话语开启本课的探究之旅:“下面我们一起坐上‘姑爹那只小小的破旧的乌篷船,一边穿越江南水乡,一边让吴冠中爷爷给我们讲他成长过程中的故事吧。”文中描绘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视频中悦耳动听的旋律,让学生们身临其境。之后,笔者以“吴冠中爷爷给我们讲了他和父亲的哪些难忘的故事?”“哪幅画面让你印象最深?”“听了这个故事,你最想说什么?”等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不断推进教学,唤醒了学生的深度探究热情和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品读着文字,感受着文字背后的温度,沿着故事脉络不断前行,直至作者的心灵深处。同时,本单元的“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这一关键要素也能够落到实处。
(二)扮演故事人物,丰富学习体验
以故事创新语文教学活动,目的是要以有效的方式把学生召唤到有趣的故事世界里,让他们成为故事中的角色,凭借具体可感的人物、事情、场景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让学生扮演故事人物,置身故事情境,亲历事件过程,学生的体验才能变得丰富而深刻,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变得真实而有效。
教师角色代入式的引导和提问能在不知不觉中引领学生融入文本,在身临其境中调动多种感官,扮演故事人物,像故事人物那样说话、那样表现、那样思维,进而产生全新的体验。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跳水》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带领学生探究船长在紧急关头展现出的智慧,笔者设计了“逼儿子跳水的事,被船长的妻子知道了,然后她愤怒地质问船长”这一表演情境,并进行提问:“如果你是船长,面对妻子的质问,你会如何回答?”于是,学生们饶有兴趣地进入故事情境,扮演船长,设身处地地思考船长的儿子面临的种种不利因素以及船长用枪逼儿子跳水的有利条件,在练习如何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地交流的过程中,感悟到船长当机立断的智慧,也丰富了学习体验。
(三)利用故事留白,活跃学生思维
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了“召唤结构”的概念,认为艺术作品空白和否定所导致的不确定性,让其自身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与中国书画创作中的留白有异曲同工之妙。故事中也常常会设置留白、制造悬念等,让读者在丰富的想象和个性体验中进行再创造。教师需要紧紧抓住故事文本的空白之处,充分利用其造成的不确定性,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大胆讲述自己的新发现、新猜想、新见解,在故事情节和内容的创造中活跃思维,激发灵性。
不少文本中的留白属于作者想表达却有意省略的内容。这些空白之处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与文本展开深层“对话”。巧借文本的空白之处,鼓励学生打破思维的局限,进行丰富的想象,是教学小古文的一种有效策略。例如,细细品味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的《司马光》一课,会发现文本中有多处留白:对于“群儿戏于庭”,并未提及他们在玩些什么,怎么玩的;对于“一儿登瓮”,也未提及他为什么会爬到水缸上;“众皆弃去”并不代表他们见死不救,不去找些工具或告诉家长;“儿得活”之后,他和他的家长会说什么,做什么,同样没有提到……巧用上述省略之处、未尽之言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创造,可以让学生沉浸于故事中,对学习历程感到回味无穷,从而让他们的思维灵动起来,让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四)解析故事结构,实现言语生长
朱自强在《儿童文学概论》中提到,故事是以讲述能够引起读者或者听者兴趣的具体事件为目的的作品[2]。既然故事讲述的是“具体事件”,那么它的结构自然是完整的,它也基本呈现了文本的起、承、转、合。阅读这些作品,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还能启发学生完整、详细地叙述事件,清晰地再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引导他们结合生活经验,通过生动有趣的表达、千变万化的创造,创作出精彩的故事,从而实现他们的言语生长。
部编版教材中有不少结构形式、语言表达方式相同或相似的文本,例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的老屋三次准备倒下、三次伸出援助之手,《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不同的幻象,《蜘蛛开店》中的蜘蛛三次招待上门的顾客时都遇到了困难。这些文本构段方式相似,都极具感染力,能让人产生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的阅读感受。对于这些文本的教学,教师应领着学生们在探究、品味中发现规律,在仿写、实践中掌握方法,在不断积累中习得语言表达能力。又如,在《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中,急性子顾客接连四天提出不同的剪裁要求,最后发现裁缝竟然还没开始裁料。故事人物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展现得淋漓尽致,故事也因此变得妙趣横生。而课后的选做题则鼓励学生将顾客和裁缝的性格互换,进行故事创编。学生们仿照着课文结构,想象着通过不同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创造出的多种效果。他们有内容可写,有法可循,他们的创作自然得心应手。
结语
当故事与语文课程相遇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着眼于人和事,聚焦于趣与智,以故事开启学生有情有趣、有滋有味的语文学习历程。这样,学生不只会获得智慧的沉淀,更会获得生命的拔节。
【参考文献】
[1]孟晓东.让故事与语文课程教学相遇[J].江苏教育,2022(9):20-22.
[2]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