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3-11-12 07:56:35马晓燕
教育界·A 2023年28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策略研究高中地理

【摘要】近年来,分层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特性愈发受到重视,高中地理教师对分层教学法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文章分析了高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和需求,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创新地理教学模式,开展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地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高中地理;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马晓燕(1987—),女,青海省海东市第三中学。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优势

在应用分层教学法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1]。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更顺利地进行个性化学习,教师也可以给予不同的学生适当的支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同一层次或者不同层次的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在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积累的知识量存在较大差异,同质化的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具体来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具有以下三点优势:第一,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因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存在差异,采用分层教学法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设置适合学生的学习任务,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第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在应用分层教学法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相关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三,可以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因为在实施分层教学法时,学生有机会在小组内合作学习、共同进步,这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具体策略

(一)编写不同层次的学习资料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编写不同难度的学习资料,给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资源。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详细的学习材料和解题思路;对于基础较扎实的学生,教师则可以提供相对深入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资料[2]。

以部编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通过测试或者提问等方式明确学生的学习水平,并据此向他们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资料。在讲解本章内容时,教师需要介绍常见的地貌类型,然后带领学生具体观察地貌。常见的地貌类型包括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成地貌和海岸地貌,教师需要依次介绍这些地貌类型的特点。在带领学生观察地貌时,教师则需要先讲解观察地貌的顺序和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尝试。

针对地理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详细的知识点解释、实例讲解和习题训练。首先,教师可借助微视频向这部分学生简要介绍知识点,让学生自由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预习,这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教师可以针对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成地貌和海岸地貌分别录制精讲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相关概念。比如在录制介绍喀斯特地貌的精讲视频时,教师可以讲解“英西峰林”的名称由来、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地下河和天坑是什么等内容,深化学生对喀斯特地貌的认知。最后,教师可以设计相对详细的习题,让学生进行复习。比如为了让学生复习河流地貌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填空题:1.黄土高原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成因是什么;2.在河流流动过程中,河谷会朝源头方向伸长,这种侵蚀作用叫作什么;3.河流的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对河谷的影响是什么。

对于基础较扎实的学生,教师则可以提供更多的拓展材料,如相关案例研究,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比如在引导学生深入研究风成地貌时,教师可以出示如下案例:亚洲东部季风区的冬季风源自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携大量沙尘而来,这些沙尘在我国西北部地区堆积,构成黄土高原。随后,教师可以请学生结合该案例分析黄土高原黄土层的形成过程。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地理实地考察。在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海岸地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介绍三亚海岸的地貌考察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具体分析,以深化学生认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组织讨论与合作学习活动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和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交流和分享知识、经验,促进彼此进步。在分组后,教师应以某个地理概念或现象为主题,提出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对该主题的见解,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

以部编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为主题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和解决问题。“看海”是指城市的内涝问题,一般来说,解决“看海”问题的重要思路是合理利用土壤的蓄水功能。在引导学生分组后,首先,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研究问题的思路,比如先了解城市内涝问题与土壤功能缺失之间的联系,再查询国内外有效控制城市内涝的措施,据此分析解决城市“看海”问题的方法。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与合作学习,切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在该环节,教师需要先向学生讲明展示要求,再让学生展示成果,此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发言。如果学生在发言时出现卡壳,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些点拨,引导学生慢慢说出自己的观点,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组织讨论与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规范学生的讨论和合作行为,让学生尊重他人意见、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有效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交流思想;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讨论活动、表达观点[3]。

(三)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和学习需求,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方法的不足之处,找到进行针对性调整的方法,同时给学生带来成就感,激励学生继续学习与探索。

以部编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的教学为例,教师应在此时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据此提出激励性评价。教师可以利用“问卷星”等线上测试工具设计线上测试题,让学生完成简单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在学生完成线上测试题后,教师要及时分析这部分学生的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和没有弄清楚的地方,然后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当然,教师要着重表扬学生做得好的地方,同时适当对学生如何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出建议,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有信心继续攻克难关。

针对基础较扎实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设计应用解答题和探究性实践项目,然后根据学生的实践表现进行评价[4]。在教授“環境与发展”的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或者书籍搜集所在省份的规划情况等信息,然后据此分析为什么人们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此外,教师也可以设计探究性实践项目,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低碳食品知多少”为主题设计探究性实践项目,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低碳食品是什么,明确如何在生活中通过选择食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实践项目,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以下研究思路:先了解低碳食品的概念,明白如何通过选择食品保护环境,再据此制作当地低碳食品清单。教师要注意,在这部分学生完成应用解答题和探究性实践项目后,教师不能仅通过学生的成果评价学生,教师要综合分析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表现,并据此给出评价,向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辅导意见,促进他们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实施个别指导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教师还可以在课后向学生提供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进一步提高学习水平[5]。

以部编版高中地理教科书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教学为例,教师应在讲解本课内容时向学生提供个别指导。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6]。比如在教授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后,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复习巩固的内容,同时帮助他们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他们根据学习要求进行复习巩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定如下学习目标:了解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的类型与价值,举例说明人类如何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在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学习要求:结合不同自然环境的特点复习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理解可持续地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的意义。为辅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还可以向他们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包括课件、补充资料等,以达到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巩固的目的,切实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基础较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问题向他们提供个别指导,以促进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7]。比如引导学生复习第二节“自然环境及其利用”时,教师可以提出启发式问题,如“怎么做可以增加不可再生资源的可开采量”,引导学生在课后利用空闲时间观察和分析具体的地理现象,然后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探究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深刻意识到,不可再生资源的总量是固定的,人类使用不可再生资源时不可超过一定的界限。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时,教师可采取编写不同层次的学习资料、组织讨论与合作学习活动、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和实施个别指导的策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安辉.基于微课的高中地理分层教学思考[J].高考,2023(13):42-44.

[2]李佳欣.分层教学与整合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实践与探索[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8):81-82.

[3]张慧芳.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2):73.

[4]王丹.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写算,2019(27):126.

[5]柴方升.高中地理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167.

[6]李朋.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8(20):229.

[7]汪春菲.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考,2018(28):38.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策略研究高中地理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探析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13:53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31:51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12:59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38:52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