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的质疑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2023-11-12 18:22:51罗志山
教育界·A 2023年28期
关键词:质疑能力实践探究数学素养

【摘要】对初中生而言,质疑能力是其思维能力生成的重要标志。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以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质疑,通过质疑进行创新学习。文章以质疑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探究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更多可能性,以期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质疑能力;数学素养;实践探究

作者简介:罗志山(1966—),男,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角斜镇老坝港初级中学。

正所谓“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质疑是一种优秀的态度和能力,它与思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质疑是学生内在思维发展的开始,质疑能力的生成标志着学生的思维发展进入较为深入的阶段。与此同时,质疑还是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教学的表现,它让学生从重视学习结果逐步过渡到重视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需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以科学创新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合理质疑,以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质疑的动力,让学生想质疑、敢质疑的同时学会质疑。

一、引导学生理解质疑的重要性

基于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部分学生对质疑没有概念,不了解质疑也不会质疑。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质疑,让他们认识到质疑的重要性,进而将概念转化为行为。初中教材中有许多因为质疑而产生重大学科发现的案例,教师可以在开展日常教学时适当地穿插讲解这些案例,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感受质疑的重要意义。教师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常见事实为学生展示质疑,让学生感受质疑精神的可贵。当学生对质疑有了深刻的理解后,他们就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尝试性的质疑,并通过有效质疑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1]。

以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课的教学为例,这节课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以该内容的实际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学习不仅能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还能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质疑对数学学习的重要。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活化的例题:“学校需要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需要40h完成。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h,然后增加2人与他们一起做8h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主解题,利用自己的方式尝试解决该例题,找到答案。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自由交流学习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解题思路进行质疑。例如部分学生不会设未知数 x,只会用硬算的方式解决例题:两人做8h就是16h,总工作量需要40h完成,一部分人总共需要完成24h的工作量,那么需要先安排24÷ (4+8) =2(人)工作。在学生展示完这样的解题思路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有更加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一部分进行过课前预习的学生会尝试着设 x 解题:设具体应先安排 x

人进行工作,一部分人先做4h,也就是4 x h,增加2人与他们一起做8h,就是(2+ x )8h,总工作量为40h,

所以最后的一元一次方程为4 x + (2+ x ) 8=40,求出 x =2。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高效解决生活中的同类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发言,主动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有些学生会说先对未知量进行假设,然后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这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如何确保你们不会被题目中的相关条件干扰,导致求出错误的答案呢?”个别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前面学生的想法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应该针对这类问题找出一个解题公式,根据公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这样就能确保方程不出错,最终的答案也不会出错。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将总工作量看成“1”,让学生思考工作量由哪些部分组成。一些能力强的学生经过思考、讨论、质疑得出“总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的关系公式。在学生通过质疑和思考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后,教师可以以倒叙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式的回顾,让学生感受质疑带来的成果,明白质疑对数学学习的帮助。

二、帮助学生培养质疑的勇气

在学生理解质疑的重要性后,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让学生逐步产生质疑的勇气。当学生提出一次质疑被教师肯定或赞扬后,他们便会有更强的内在驱动力参与日常学习,并积极地提出相应的质疑。由此可见,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地提出各种质疑,并对这些质疑进行客观分析,在学会正确质疑的同时始终保持质疑的勇气。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质疑中感受自信,并将这种自信转化为持续不断的勇气,而这些勇气将会成为学生进行质疑的动力[2]。

以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最短路径问题”一课的教学为例,课堂上教师可以先以一个例题进行引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最短路径。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路径问题,以学生熟悉的事例激活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数学观念。在学生对最短路径有了初步认识后,教师可以引入相应的例题:“如图1所示,牧马人从A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L饮马,然后到B地。牧马人到河边什么地方饮马,可使所走的路径最短?”为了让学生对该例题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先为学生画出相应的简图,以图像带动学生思考。在进行问题讲解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自主思考和自由讨论的环节,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找出最短路径。讨论结束后,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每当一个小组提出一种新的解题思路,教师就可以鼓励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会开始尝试着提出质疑,在这个过程中,不管学生的质疑是否合理、恰当,教师都应该给予相应的鼓励,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进行质疑。

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质疑的过程,就是不断获得质疑勇气的过程。在这个持续性的过程中,学生质疑能力的生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获得来源于教师不断的肯定和赞扬。每个学生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都是不一样的,他們对最短路径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数形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让学生以画图的方式寻找最短路径。图形能让学生清晰明了地看到各条路径的长短,经过多次画图验证后,学生就能找到最短路径。学生通过画图、求解、质疑、再画图、再求解、再质疑这样的学习过程后,会产生更多质疑的勇气,他们的自信心也会在不断质疑中得到增强。因此,教师给予足够的引导和鼓励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适当的质疑,不再怯于质疑,并根据自己的质疑寻找更优的解题思路。对于学生而言,勇气是质疑能力生成的基石。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进行合理、关键的质疑,久而久之,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的质疑能力才能逐步提升,进而推动初中数学的高效学习。

三、创造学生进行质疑的机会

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大胆的质疑是其积极思考的结果,也是其全身心投入数学学习的表现。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时,教师要仔细观察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更多质疑的空间和机会。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实践时,教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学习,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质疑。教师要多设置一些自主学习和分享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在这些环节中进行足够的思考和交流,在思维碰撞的同时获得更多质疑的契机。

以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的实际教学为例。学生在学习完圆的有关性质以及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后,已经对圆有了较多的了解,也熟识了圆和点、圆和直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引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场景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多样化的探究。不同的教学情境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从而产生不同的思考和交流。有思考就会产生质疑,学生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获得质疑的机会和空间,他们会有更多质疑的可能性。情境化的教学场景还能为学生带来学习的新鲜感,不断变化的情境能有效刺激学生的学科思维,高效活跃的大脑能帮助学生产生更多质疑。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质疑,从而在不断质疑中形成相应的质疑能力。

此外,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道具,以真实具体的道具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直接的学习。当教师把不同大小的圆形道具分发给学生后,每组学生可以将道具两两摆成不同的位置,再根据这些具体位置分析其中的关系。在观察学习中,学生对相离、相切、相交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相離和相切均包含两种情况,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往往会对此产生相应的质疑。通过讨论学习,学生了解到相切包含外切和内切,相离包含外离和内含,并能将这些知识运用于一些常见问题中。正所谓“人是环境的产物”,要想让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具备相应的质疑能力,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有产生质疑的环境。学生长期处于能够产生质疑的环境,会获得更多质疑的可能,并在环境的刺激下进行不断的质疑和学习。

四、传授学生善于质疑的方法

部分初中学生不会质疑,他们在数学课堂上提不出问题,不会对所学内容进行自主化的思考和学习,更愿意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些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学习效率较低。还有一部分学生能够提出问题,但不善于质疑,所提出的问题难以切中要点。这样的学生虽然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能掌握所学知识,但对所学知识缺乏深度的思考,很难举一反三。所以,要想让学生学好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传授学生一些善于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的同时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质疑,并通过高质量的质疑获得学科学习的进步。当学生能够质疑并善于质疑后,初中数学教学将进入相对高效的阶段,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也将获得显著提升。

学习实质上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习的过程很多时候是“问”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提出质疑并寻找答案的过程。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拥有不断质疑的勇气,还要让学生学到相应的质疑方法。以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锐角三角函数”一课的实际教学为例。锐角函数的相关公式和定理有很多,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学习并牢固地掌握这些内容,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质疑,通过质疑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印象,最终使学生能够长久地运用这些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方法、有规律地进行质疑。在学生学习锐角三角函数的相关公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演算学习,在演算的过程中进行不间断的质疑和思考[3]。

教师要以组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善于质疑,让学生有疑处质疑,无疑处生疑。学生面对锐角三角函数时,要能根据不同的角度变化提出问题。这些问题代表着学生独立的想法和见解。每当学生提出一个新问题、新方法、新思路时,学生的质疑能力就能得到逐步培养。在对锐角三角函数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假设等方法发现例题中的问题所在,找到各知识点间的矛盾。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质疑的过程中,还应将自己视做学习者,以第一视角跟学生一起进行质疑,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见解,积极带动学生质疑。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帮助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促使学生能借助日常教学进行更有深度的质疑,并在抽丝剥茧、不断质疑的过程中更加善于质疑。

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对班级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并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质疑。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质疑的空间,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让学生有勇气进行持续性的质疑,并在不断深入的尝试性质疑中逐步形成一定的质疑能力。

【参考文献】

[1]杜鲜红.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质疑式教学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3(24):54-56.

[2]章益彤.初中数学课堂“大胆质疑”育人价值的实践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3(2):53-55.

[3]李艳娟.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学苑教育,2023(1):77-78,81.

猜你喜欢
质疑能力实践探究数学素养
数学建模竞赛促进大学生数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1:07:56
小学数学课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以分层考核法为基础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高中生物教学时如何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4:59:05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24:34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16:01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07:02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