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细节语言

2016-10-11 20:08田志俊吕松
新闻世界 2016年10期
关键词:走转改故事新闻报道

田志俊+吕松

【摘要】“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很多新闻媒体纷纷开设专栏、专版、专题,预留足够的版面、空间、平台,供编辑记者施展才华,呈现精品佳作。故事、细节和语言,已成为“走转改”新闻报道最突出的亮点和特色。

【关键词】走转改;新闻报道;故事;细节;语言

开展“走转改”活动,提倡记者深入一线,联系群众,脚踏实地采访,不仅带来了文风的转变,也促使记者走进现场,倾听百姓呼声,捕捉鲜活的题材,做时效性、独家性和可读性兼备的好新闻。

2015年《亳州晚报》发表过一篇通讯《利辛精准扶贫记之一——光伏发电照亮贫困户“钱景”》,获得安徽经济好新闻的一等奖。文中写到:

“‘这是你家发电挣的钱,你数数……10月12日上午,利辛县胡集镇张庄村村干部刘辉来到村民陈怀芬的家中,把1112元钱递到了她的手里。74岁的老人激动地接过钱,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在去年底安装光伏发电站的时候,陈怀芬还不太相信,平房顶上的十几块深蓝色的‘板子能帮自己挣钱。‘真得好好伺候它!比我们老两口能挣的多了!老人说笑着从院子里找了一个毛巾,绑在棍子上,把落在光伏板上的灰尘给拂了去。”

这两段现场描写,情节、细节、语言鲜活生动,读来津津有味。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故事、细节和语言,已经成为新闻报道最突出的亮点和特色。作家韩少功认为,在新闻资讯业空前发达、新闻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好看的故事不在小说里,而在新闻媒体上。现在很多新闻报道的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性极强,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每天都发生在现实生活中。

采写新鲜的故事,捕捉生动的细节,运用灵活的语言,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可是,有些记者习惯于跑会拿通稿,上网找线索,采访靠材料,写出的报道枯燥乏味,缺乏生气,读者越来越不买账。

“走转改”活动给媒体带来了生机,给记者带来了机遇。很多新闻媒体纷纷开设专栏、专版、专题,预留足够的版面、空间、平台,供编辑记者施展才华,呈现精品佳作。记者手中的笔、话筒和镜头汇集在基层,聚焦于平民,用群众的语言、群众的故事、生活的细节,展示百姓的生活状态,表现真善美,使新闻报道耳目一新,清新扑面。

一、讲好新闻故事,已成为新闻写作的新手段

故事化,是新闻报道精彩生动、引人入胜的重要法宝之一。

2012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中,就有一篇故事化的消息:《就业局长潜伏打工探扬州用工》。说的是云南曲靖分管劳务输出的干部陈永顺来到扬州一家企业,隐去身份,“潜伏”打工,真正体会到这里的良好用工环境后,才放心介绍数百名老乡来扬州打工。这是一个思想厚重、人情味浓的故事,生动诠释了新时期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消息在《扬州日报》见报后,引发了连锁反应,《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近百家媒体跟进报道。这条消息之所以能树立一个典型,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就是因为有个好故事。其获奖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新闻故事化的报道理念,看到的是新闻表现手法的创新。

发掘好的故事,着眼于写人生、写人情,就等于把握了开启读者心扉的钥匙。

美国资深记者威廉·E·布隆代尔在《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说“因为我们的注意力总是在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上,于是我们忽视了一个所有读者最普遍的需求,一个所有需求中最基本的需求——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

其实,在我国新闻界,有些记者早就注意“讲故事”这个问题了。通讯的典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就是讲故事的代表作,记者在通讯中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比如,焦裕禄深夜领着县委委员看风雪中的火车站的故事。

“严冬,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召集在家的县委委员开会。人们到齐后,他并没有宣布议事日程,只说了一句:‘走,跟我出去一趟,就领着大家到火车站去了。当时,兰考火车站上,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车站的屋檐下挂着尺把长的冰柱。许多逃荒的灾民扶老携幼拥挤在候车室里。他们正等待着国家运送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从这里开过……

焦裕禄指着他们,沉重地说:‘同志们,你们看,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不能责怪他们,我们有责任。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

他没有再讲下去,所有的县委委员都沉默着低下了头。这时有人才理解,为什么焦裕禄深更半夜领着大家来看风雪中的车站。”

每每读到这个故事,就让人感到心酸、心痛。这就是故事的魅力。

人民日报记者刘杰在《提问新闻》一书中说,他的作品《绿了山肥了田富了民》是因为有了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才让读者倍感活泼好读的;《安徽芜湖:农民全部变居民》在说故事中讲道理,不用大话套话空话废话糊弄人,所以才变成了“没有宣传味的新闻佳作”;没有一个又一个故事展开,通讯《黄山景点在“轮休”》就无法写得风生水起;没有一个又一个故事,一级英雄李素珍的鲜活形象也根本无法塑造出来。可以说,任何通讯如果不深入采访,不抓住足够多的鲜活故事,不从故事中提取鲜活的思想主题,只靠那些没生命的材料,靠在办公室冥思苦想,是写不出什么“叫得响”的通讯作品的。

二、注重细节描写,已成为新闻报道写作的新特点

2012年5月18日《人民日报》“身边的感动”栏目中有一篇题为《最美绽放》的通讯,是写“最美教师”张丽莉的。张丽莉因救学生失去了双腿。记者走访张丽莉的亲人、同事、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等熟悉她的人,讲述了一个个她工作生活中的故事。可以说这篇通讯所讲的故事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真实感人的细节组成的。

细节一:“我的名字第一个‘丽是美丽的‘丽,第二个‘莉是茉莉花的‘莉,想记我的名字,记住‘美丽的茉莉花就行了。”这是张丽莉向新生们介绍自己时常用的一段话。

细节二:公公李光军说:“丽莉是我们家的开心果,天天给我们快乐。最难忘的是每天晚上,全家一起看电视时,她把腿翘在茶几上,抱着干果盒子给我们剥干果吃。如今再也看不到这场面了。”说到这,老人眼里噙满泪水。

细节三:学生闫泽坤回忆说:“每次放学和张老师一起走出校门时,张老师都会拉起我和身边同学的手说:来,孩子,我们一起过马路,别着急,慢点。在老师的牵引下,我们走过了一个个路口,可是现在……”

细节四:同事王小芊说:“从教5年来,丽莉用她全部的热情,点亮了从师之路。她一直向老教师虚心求教,听课成了她的一种习惯,事发当天,她还连续听课两节。听课一天一月也许简单,可她一听就是5年。”

像这样的细节,文中还有很多。正是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才成就了这篇感人的作品。

细节是事实的闪光点,是情感的凝聚点。好的细节,总让人过目难忘。几年前,《人民日报》发表追忆公安局长任长霞的长篇通讯《百姓心中的丰碑》,其中有一个细节至今记忆犹新。“任长霞在接待老上访户陈秀英时,轻轻地摸了一遍她头上那块去掉颅骨仅剩头皮包着的软坑,惊讶地说了声‘咦!咋打成这样!她的泪水一下流了下来。任长霞又问‘人呢?陈秀英回答‘跑了。任长霞说:‘你放心,跑到天涯海角我们也要把他抓回来!当时在场的100多个告状乡亲中许多人都哭出了声。”

这是一个动之以情、非常人性化的细节。虽然只有一个动作、一句对话、一个场景,却触动和激活了报道的“情感神经”,催人泪下。细节的作用功不可没。

细节总能还原故事的现场,让读者身临其境。获2013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的通讯《父与子的引水情》,发表于2013年6月5日的《淮北日报·淮北晨刊》,赞颂了淮北市杜集区段园镇毛场村支部书记沈传亮与儿子沈涛热心公益、自掏腰包支援村里铺设自来水管网的无私行为。文中有两段沈传亮与妻子张华对话的细节描写:

“‘切,你们爷俩儿都一个脾性!一个偷偷摸摸将家里钱拿出去买设备,一个大大方方捐出了结婚喜礼钱……就凭这点儿,儿子就比你强!妻子张华递过来一个煮鸡蛋,接了话茬。”

“‘没错儿!老子的心思,儿子最懂!相比之下,你这个老太婆就差远了……沈传亮三下五除二解决了盘中餐,背着手,哼着小曲出门,往村部走去。”

这两段细节描写,不仅让人看到父子俩真心为民的无私形象,还一下让读者身临这个和谐的家庭。

细节是描绘人物、事件和场景的最小单位。因为“最小”,往往不被人在意,稍纵即逝。这也给记者的采访带来了难度。不做有心人,不做勤奋人,不深入采访,不精心写作,是出不了好细节、好作品的。

三、善用群众语言,已成为改进文风的着力点

“走转改”活动正渐渐改变着那种语言苍白、内容空洞、不切实际的文风。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学习群众的语言,用老百姓喜欢看、看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写文章,使报纸的语境得到了优化和重组,新闻标题通俗有力,文章内容丰富活泼,版面设计时尚清新,大大提升了报纸的阅读品位。

新华社为了推动编辑记者学好用好群众语言,着力形成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文风,还推出了学用“群众语言”活动。

新华社记者深入太行山,向农民大众学习语言,采写长篇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是一篇学用群众语言写新闻故事的佳作,读来有声有色有味。

比如:“太行山的石头多是石英岩,这种红脸蛋的石头,出了名的坚硬。但红脸蛋的岩石这次碰到的是黑脸蛋的许存山”。“爱做梦的许存山,这次是在白日做梦。然而,理想的太阳一旦升起,就能激发出精卫填海般的无穷力量!”终于,“黑脸蛋最终战胜了红脸蛋。”一个“红脸蛋”,一个“黑脸蛋”,比喻够形象的吧!

通讯中写林州最大的纳税大户李广元,一年纳税过亿,他说:“人不能只为钱活着,我生在太行山,长在太行山,红旗渠的精神已经长在我的骨头里。”这样的话语朴实无华,情真意切,深深打动了记者。记者感慨道:“曾战太行,曾出太行,曾富太行,但是,林州人不允许自己安卧太行,这是一群虽然吃饱了饭,还要为自己理想逐日的人!”文中大量鲜活的群众语言,读后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曾经热播的电视剧《焦裕禄》在拍摄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也是关于“语言”的。剧组拍摄到焦裕禄号召大家种粮的戏时,王洛勇扮演的焦裕禄在山坡上喊着“大家辛勤种地,粮食才会有保障”。一位在拍摄现场看热闹的老太太一下站起来喊道:“你们演的不对,焦书记不是这么说话的,他会说‘人勤地不懒,处处是金山。”这位老奶奶能记得这么清楚,既有人物人格魅力的感染,也有人物语言魅力的作用。

群众语言,是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用的口头语言,也包括地方土语,朴实、形象、生动,朗朗上口。用好能给作品增色、增味、增趣儿。

学用群众语言,要活学活用,不能照搬照用,更不能给读者造成阅读困难。对方言土语的运用也不能局限在对话部分使用。“把方言土语融入叙事语言,才是对语言的真正贡献”。

学好语言,用好细节,讲好故事,应该多读些新闻名作,多读些文学名著,从中借鉴、吸收有益的东西,以丰富自己的写作,催生自己的风格。“走转改”中有一些好人好事的报道,还只能让人看到学用群众语言讲新闻故事的模样。但即便如此,这些报道因为接地气、有灵气,还是好看好读了。随着“走转改”的常态化,读者一定能看到读到更多故事新颖、细节动人、语言鲜活的新闻佳作。

猜你喜欢
走转改故事新闻报道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地铁报运用互联网思维的“走转改”新路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