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

  • 任务群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阶段;语文课程;阅读教学 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教育事业全面改革与创新,任务式教学被灵活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对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一定积极影响。任务式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通过建群的方式促使学生之间团结协作,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所以,作为新时代教师应当将学习任务群组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发挥出其教育价值。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任务式教学与教学书籍视为基础内容,实现对学生全面的监督与管理,促使教学模式全面创新与改革,

    文理导航 2024年3期2024-01-03

  • 经历多维视角,形成思辨意识
    ;核心素养;语文课程作者简介:姜宗泽(1994—),男,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思维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设置了“思辨性阅读和表达”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一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不够全面,将思维训练局限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生发观点的层面,对学生思辨意识和辩证思考能力的关注不够,导致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不到有效发展。要切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当认真研读《课程标准》,

    教育界·A 2023年33期2023-12-18

  • 新课标理念下语文课程育人价值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文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和功能。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对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的理解存在内涵逼仄、关联模糊等问题,教学策略也显得机械、简单,导致学生的思想品质等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为此,教师要基于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根据教材“双线”的结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搭建平台等途径引导学生展开语文实践,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关键词]语文课程;育人价值;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 G623.2 [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3年9期2023-11-17

  • 历史变迁与时代生成:新中国语文课程话语体系的构建
    949年,对语文课程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节点,它开启了全新时代:作为“天赋”的语文、作为“素养”的语文和作为“学科”的语文合而为一,成为一种言说方式,被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王超博士的《新中国70年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研究(1949—2019)》通过钩沉新中国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脉络,探讨不同时期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本质特征,把脉语文课程话语的发展态势,对构建新时代中国语文课程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理解话语:历史变迁中通往语文课程的秘境1.话语与历史关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3年9期2023-10-24

  • 历史变迁与时代生成:新中国语文课程话语体系的构建 ——评《新中国70 年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研究(1949—2019)》
    49 年,对语文课程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节点,它开启了全新时代:作为“天赋”的语文、作为“素养”的语文和作为“学科”的语文合而为一,成为一种言说方式,被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王超博士的《新中国70 年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研究(1949—2019)》通过钩沉新中国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脉络,探讨不同时期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本质特征,把脉语文课程话语的发展态势,对构建新时代中国语文课程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理解话语:历史变迁中通往语文课程的秘境1.话语与历史

    中学语文 2023年25期2023-10-20

  • 语文课程中的学习任务摭谈
    摘 要:语文课程要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学习任务由任务要求、内容资源和学习活动组成,具有承载核心学习目标、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符合文本特质三个基本特征。从任务所整合的课程内容范围看,学习任务可以分为单元学习任务、单篇学习任务、课时学习任务。从任务所从属的类别看,学习任务可分为真实生活事件类、探究性学习问题类、情境性学习事件类。以教材和生活为抓手,基于语文要素、人文主题、课后习题设计学习任务。关键词:语文课程;学习任务;素养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9期2023-10-18

  • 语文聚合教学理念的实践研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为中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近现代国内外语言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语文聚合教学理念,并从概念、特点、原则、方法和评价等方面,对这一教学理念进行阐述,以树立课程系统化意识,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关键词]语文课程;聚合教学理念;原则;方法;特点;评估[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24-000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3年8期2023-09-23

  • 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时,也对中职语文课程教育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文章分析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观念问题、学生基础问题和教学形式问题等,提出了转变教学观念、打造趣味课堂、提高教育重视程度、改善教学方式的措施,为促使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夯实基础。关键词:中职教育;语文课程;现存问题;优化对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拓宽了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及课程改革的需求,更加难以满足中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因此,中职语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3年8期2023-09-06

  • 随文入心,润德无声
    也提出要求:语文课程应当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课程思政的思想,担负起课程思政所应该有的光荣使命。语文课程落实革命精神的弘扬,通过语文课程教育将革命精神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内心。为了让学生亲近革命文化,认同革命文化,践行革命文化,让新时代的小学生赓续革命文化,做有着中国底色的接班人。以下是笔者在语文课程思政理念下做了一些尝试和思考。关键词:课程思政 语文课程 教学策略正文: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统编教材中的革命文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12期2023-08-30

  • 河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调查分析与建议
    质。关键词:语文课程;中小学书法教育;语言文字规范与标准;学生书写;文化继承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20/23-0040-04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作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 2023年8期2023-08-30

  • 初中语文数字化读写课程构想与方案设计
    ;数字素养;语文课程;语文教学21世纪是数字化时代,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特征的数字化“革故鼎新”正引发一场社会变革,这必然影响包括语文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必然对学生的“数字化素养”“读写素养”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在应对数字化学习与生活方面给予更多关注,有所作为。2018年,我们以申报江苏省课程基地项目为契机,首次提出初中语文“数字化读写”课程建设构想,即以学校为单位建设标准的数字化读写教室物化环境与软件平台,以构建初

    语文建设 2023年6期2023-07-25

  • 初中语文数字化读写课程构想与方案设计
    ;数字素养;语文课程;语文教学21世纪是数字化时代,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特征的数字化“革故鼎新”正引发一场社会变革,这必然影响包括语文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必然对学生的“数字化素养”“读写素养”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在应对数字化学习与生活方面给予更多关注,有所作为。2018年,我们以申报江苏省课程基地项目为契机,首次提出初中语文“数字化读写”课程建设构想,即以学校为单位建设标准的数字化读写教室物化环境与软件平台,以构建初

    语文建设·上 2023年6期2023-07-25

  • 走入古诗词世界 体悟古诗词之美
    古诗词鉴赏 语文课程 教学策略古诗词鉴赏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古诗词鉴赏教学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要对古诗词鉴赏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讨,积极寻找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方法,真正促进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生成与发展。笔者在教学研究过程中,系统总结了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具体实践策略。在此,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提升教学效益。一、吟:体会古诗词的音韵美音韵美是中国古诗词的一大亮点。在古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5期2023-07-17

  • 认知思维·社会共情·文化认同
    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核心素养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思维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又要着力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如何在“理性之风”吹向语文教育界的当下,正确认识感性思维的内涵与教育价值,协调好两种思维的关系,是一线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期组织了三篇讨论感性思维培养的文章。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魏小娜从心理学、社会、文化三个层面,阐释了语文课程感性思维的发展空间。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3年3期2023-07-06

  • 语文课程标准应当专业化、规范化、教学化
    教学的状况,语文课程标准应当专业化,选择能够促进语言能力形成的知识,按照课程理论设计具体的课程目标,把核心的语言知识和重要的语言能力的目標分解为不同的层次,在不同的学段持续训练。这种课程标准不仅是课程的目标,而且能够具体地指导教学,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内容的确定性问题,确定性的课程标准大大地解放语文教师,让教师专心思考实现课程目标的方法,那么,语文教学的成效庶几可以大面积提升。关键词 语文课程 课程标准 知识 能力 确定性课程标准是课程的蓝图,规定具体的知识和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3年1期2023-06-27

  • 中职语文深度落实课程思政的策略分析
    目前中职学校语文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改革语文课程思政策略,通过以下途径提升语文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挖掘优秀文章思政内涵,以文化润养学生“三观”;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提升中职语文课程思政融合度;开展特色实践活动,深化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内涵;加强师资团队培养,提高中职语文课程思政质量。【关键词】课程思政 中职学校 语文课程【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1-0030-04中职语文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

    广西教育·B版 2023年4期2023-06-20

  • 语文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
    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当下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入手,寻找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以拓展跨学科内容资源的挖掘,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活动,传承地方文化,寻找语文教学与新型媒体的契合点为方向,以满足学生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服务性学习的需要,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能力为目的,探析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语文课程资源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它包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4期2023-06-12

  • 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价值及实践
    统文化在融入语文课程过程中存在价值导向的融合偏离,融合教学的执行偏差,融合方式的单一偏向以及课堂心理环境建设的弱化等误区。教育工作者应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价值逻辑,坚持育人导向,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注意触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传承与生活实践的双向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以及营建中华文化认同心理场。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课程 育人价值 实践策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是中小学课程教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2期2023-06-12

  •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对策探析
    】小学教育;语文课程;阅读教学;个性化阅读新时期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及多元化学习需求,创新阅读教学形式,针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确保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之下,顺利完成个性化阅读任务,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拓宽知识储备,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应将自身掌握的知识合理应用于实践中,实现学以致用,提升教育指导的工作效率效果,确保在新时期的环境下促使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一、在小學语文阅读教学中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小

    文理导航 2023年12期2023-06-11

  • 初中语文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途径
    【摘  要】语文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被赋予育人的多种功能。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文化自信”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是一个新的目标之一,是语文老师探讨的一个新的话题。“文化自信”首先落实在语文的阅读中, 在层级递进的阅读中,逐步提高文化素养,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最终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关键词】文化自信;语文课程;阅读策略在2022年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最新的一个字眼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一个人如果有对本民族文化的认

    文理导航 2023年13期2023-06-11

  • 审美情境下的语文课程幼小衔接策略
    动和强化幼小语文课程的自然衔接。关键词:审美情境   幼小衔接   语文课程   认知路径幼小衔接虽然只是学段的自然升级,但管理方式、教学方式、课堂的组织形式等,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会带来较大影响。因此,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要强化小学与幼儿园之间的衔接,就需要针对幼儿在语文学习中的知识传递、行为养成、习惯意识,做好贯通性和统整性的把握,推动学生整体意识的不断发展。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速度,而应依循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从审美的视角

    江西教育C 2023年1期2023-05-30

  •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减”与“增”
    效。关键词:语文课程;减负增效;作业内容;教育思想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13-0056-03引  言语文课程的思考性、文化性及语言性,往往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趣味。为了使语文作业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教师需要根据“双减”要求,进行教育内容的改革,既要减轻数量繁杂的作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3年5期2023-05-24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对策
    ,不仅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指明发展方向,同时也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提出更高要求。在此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改革要求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探索更加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基于此,本文分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与实践策略,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文课程  阅读教学活动  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实际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4期2023-05-23

  • 民族地区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行统编教材后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梳理出这些学校所存在的统编语文课程师资力量薄弱、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薄弱、统编语文课程配套教学资源缺乏及相关制度待完善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多措并举,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为学生创设更多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机会、开发适合少数民族师生需求的各类教学资源、促进指导方案中的保障机制落到实际等相应改进意见,以期提升统编教材的推广使用效率,实现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关键词:统编教材;民族地区;语文课程中图分类号: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4期2023-05-19

  • 新时代背景下语文课程学科育人的落实
    时代背景下,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体现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要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教材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体验;要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审美情趣;要将文本内容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丰富内涵。这样教学,不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实现学科育人的价值目标。[关键词]语文课程;学科育人;教材特质[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3年2期2023-04-10

  •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程渗透立德树人的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彰显国家意志,坚持立德树人,强化课程育人导向。其中,课程目标彰显育人价值,课程内容呈现育人主题,课程实施引领育人方向,课程资源开发体现育人理念。课程是育人的载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语文课程的德育价值,引导学生落实学习语文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方向,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实现综合育人目标。文章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程渗透立德树人策略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新课程;语文课程;立德树人课程教材是启智增慧、培根铸魂的主要载体,体现了党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3年3期2023-03-23

  • 课程剧本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独特路向
       要]在语文课程戏剧化过程中,教师要找到文本中的某个切入点、生成点,引导学生创编剧本。要以“语文”为核心,以“舞台”为载体,以“创造”为目的,不断创编语文课程剧本、实践语文课程剧本,打磨、反思语文课程的剧本。通过语文课程剧本化,让语文课程焕发生命的活力。语文课程剧本化,不仅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生成,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剧本化;剧本创演;教学路向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更要让学生获得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的情意态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3年3期2023-03-21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解读技工院校语文课程一体化教学的设计理念,并以课文《景泰蓝的制作》的教学设计为例,分析语文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实施策略。关键词:技工院校 语文课程 一体化 教学设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来源于南宋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意思是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还不是最完善的,想要进一步理解其中的道理就一定要亲身实践。用这句诗来比喻职业教育中的一体化教学十分贴切,即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以学生为

    职业 2022年19期2022-11-18

  • 高中语文课程加强劳动教育的路径与策略
    要 新时代语文课程建设必须要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每一个语文教师要高屋建瓴地正视劳动教育价值,岿然不动地坚定劳动教育内涵,千方百计地学习劳动教育种类,独具匠心地打造劳动教育的文学意义,这不仅是对语文教育核心素养的理论回归,也是促进高中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学生劳动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语文教育课程必须立足现实,在语文课程中明晰劳动教育的当代价值,在语文课程中探索劳动教育的发展路径,具有时代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關键词 语文课程 劳动教育 途径 策略探索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2年7期2022-08-08

  • 评点式文本的教学价值探析
    评点式文本 语文课程 解读 教学评点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读书方式,即在阅读的基础上,以圈点、旁批、顶批等形式对文本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分析和评论。评点滥觞于宋代,并作为重要的读书形式而沿袭下来。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点,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这些评点不仅丰富了小说本身的内容,而且自身也成为一种文学现象。评点式文本是指包含评点内容的文本,包括正文和评点两部分内容。具体到语文教材中,是指带有各种评点内容的教材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2年6期2022-07-18

  • 坚守与超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的历程、特征及启示
    付 睿语文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性、先导性课程。语文课程性质是语文区别于数学、历史、政治等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属于本体论范畴。语文课程性质决定着语文课程观及其研究与实施的方法论取向,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逻辑起点,决定着语文课程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规约着语文课程目标确定、内容甄选、实践策略与方法选择、教学与评价方式变革等环节。从语文独立设科至今,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及教育界对语文课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03-18

  •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和途径
    65600)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大量、丰富、具有开放性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将有益于学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与爱好、知识与能力等构成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创造性地开发利用好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具有的开放性特点,也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客关系,而成为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合作或协作式的关系。语文课程资源还能促进教师的发展,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是一项富

    魅力中国 2019年26期2019-01-12

  • 大学语文课程的职能定位
    建设中,大学语文课程必须担负起这一重任,因为这是大学语文课程本身所固有的功能。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大学语文课程标准,没有对该课程进行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定位。而且,现阶段教育部门还没有出台一个科学、合理的语文学科评价系统,用于衡量学生对语文的掌握程度,以致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作用无法彰显。那么,学生对语文课程掌握程度的测试体系和评价标准是什么?目前,大学语文课程越来越被边缘化。本文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强调大学语文是课程体系中最基础的课程,并论

    统计学报 2018年1期2018-08-15

  •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主持人语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这不仅仅是教学改革的主流思想,也是课程改革深入课堂教学的象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自觉地应用课程理念的表现。当前我们教学的出发点仍然存在几个误区:即教学从教材出发、教学从考试出发、教学从教参出发、教学从他人教案出发、教学从他人指导出发……要改变这一现状,关键是要转变思想——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来教学。所谓的“高度”,其实并不算高,只是在让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有机会去平视语文课程,从而增强课程意識。为此,本期专题我们约请了省内外专

    江苏教育 2017年7期2017-05-18

  •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主持人语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这不仅仅是教学改革的主流思想,也是课程改革深入课堂教学的象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自觉地应用课程理念的表现。当前我们教学的出发点仍然存在几个误区:即教学从教材出发、教学从考试出发、教学从教参出发、教学从他人教案出发、教学从他人指导出发……要改变这一现状,关键是要转变思想——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来教学。所谓的“高度”,其实并不算高,只是在让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有机会去平视语文课程,从而增强课程意识。为此,本期

    江苏教育 2017年25期2017-03-24

  •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
    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教育局教研室 赵仙红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当做出一些调整与优化,如此才能使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即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又贴近学生。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予以有效整合就显得尤为必要,利于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教育性及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将通过概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信息技术 语文课程 有效整合小学语文是一门兼具抽象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7年10期2017-03-23

  • 浅析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困惑及方向
    学)浅析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困惑及方向◆许 鹏(吉林省大安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领域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但因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使得语文课程改革教学环境、教师资源、教学手段等细节之处存在困惑,导致改革方向不明确。对此,分析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困惑之处,探究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小学语文 语文课程改革 困惑 方向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深化,诸多小学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传统教学的弊端和漏洞,开始调整和优化小学语文课程,逐步完成小学语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21期2016-02-15

  • 浅析语文课程的运作及其运行机制
    清 文/刘路语文课程是如何运作的?不同的运作要素又是如何运行的?这些问题是理解我国语文课程操作层面的基本问题。我国语文课程的运作(operating)是一项复杂的多边活动,它涉及多元的主体价值,了解我国语文课程的运作,是深入了解我国语文课程运行机制的前提。语文课程的运作我国语文课程的运作是有规律可循的。丁念金教授认为课程的运作包括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同样,笔者以为语文课程的运作也包含语文课程决策、语文课程设计、语文课程实施、语

    中国西部 2014年33期2014-06-04

  • 《和合语文课程研究》的哲学思考
    目前,我国的语文课程研究,少有语文课程哲学方面著作。《和合语文课程研究》是可以当做一本语文课程哲学著作来读的。该书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原来的题目是“从对立到和合——语文课程基本问题研究”。显然,作者致力的是语文课程整体的哲学思考。关于语文课程的哲学研究可以分为本体论、价值论、实践论。作者将语文课程的基本问题提炼为4 对矛盾范畴:语言和言语、文与道、文章与文学、预设与生成。其中语言与言语属于语文课程的本体问题,文与道属于语文课程的价值问题,而文章与文学、预设与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11期2014-03-30

  • 不同时期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932年颁布语文课程标准与2001年颁布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两个时间节点,把语文教育史分为三个时期。即:1904年~1932年的语文教育开始时期,1932年~2001年的语文教育探索时期,2001年至今的语文教育发展时期。课题组认为,语文课程标准(包括语文课程纲要、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相同)是国家关于教育方面的法规性文件,对语文教育的发展起着引领方向的作用,它是语文教育发展的核心,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育发展规律一致,则有利于语文教育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偏离语文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3期2014-03-14

  • 浅谈语文课程形态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一种意思,“语文课程形态”就是指语文课程的表现形式。对于语文课程形态研究具体要研究什么内容,用王荣生先生的话说,“就是语文课程设计的工作研究,在我国特指在既定课程标准指引下对语文课程具体组织方式和课程内容的研制。”[1](P330)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及新课标的颁布,语文课程形态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其表现形式有如下方面。一、语文课程内容组织的多元化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什么是“语文”?语文课应该教什么?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语文”作为一门学科课程,它与数学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1期2012-04-01

  • 语文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
    段全林语文课程内容是语文课程层面的概念,是语文课程的基本问题之一,回答的是语文课程“教什么”这一问题;从学生学的角度,它是学习的对象,因而也是对“学什么”的规定。然而.对这样的基本问题,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没有作明确的、具体的阐述,在“前言”中也没有作概要的解说,只是在《附录》中提出了“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语法修辞知识要点”,显得比较笼统,不像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制义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6期2009-07-31

  • 透视虚无语文课程
    但与此同时,语文课程改革也受到来自各方的“建议”,导致语文课程意识泛化,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定位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基本文化素养教育”。 但“课程不仅是以构成学科及其背景的文化领域作为基础来组织教育内容,而且是可以以社会问题为主题来组织教育内容”①,对语文知识与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应加以整合,系统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个维度思考设计课程,并贯穿于“积思·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8年5期2008-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