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积照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体现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要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教材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体验;要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审美情趣;要将文本内容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丰富内涵。这样教学,不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实现学科育人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语文课程;学科育人;教材特质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04-0027-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立德树人”的课程目标,并基于新时代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展现了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对学科的育人作用,著名教授叶澜认为:任何一门课程,除了自身领域的知识信息,都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路径和视角,提供了属于本课程独有的促进学生探寻、欣赏和表达能力发展的资源。新时代背景下,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要求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具体的言语情境和语文实践中落实,以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
一、明确主体地位,洞察教材特质
(一)基于教材编排的育人价值定位
价值观体现学生对现象和问题的审视、判断。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受到怎样的熏陶,就会形成怎样的价值观。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生命成长的起始阶段,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在新时代背景下,丰富的信息资源、便捷的信息渠道、铺天盖地的网络游戏、层出不穷的电视综艺,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较大的影响,导致一些学生产生享乐思想、自我中心等意识。
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培育,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进行思考,充分发挥课程的引领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从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原则入手,把握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文以载道”的说法,在新时代背景下,这一理念仍旧没有过时。语文教材的课文蕴藏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教师要善于对语文教材进行探寻、开发,并整合相关的育人资源,将语文知识、技能的教学与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起来。
在编排上,统编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设置了明确的人文主题与具体的语文要素,这就为落实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学时,教师要以此为抓手,设置单元教学目标,落实育人的目标要求。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笔一画成文章”,教师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热爱汉字文化,自觉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第四单元以清代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作为人文主题,教师教学时应将育人价值定位于爱国、担当的职责上。
(二)基于学生认知规律的育人价值渗透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就要将文本的篇章结构以及内容中所裹挟的人物、主题、情感等,与学生的认知、经验等进行结合、碰撞,使学生产生认同感,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语文要素之一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单元中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先后呈现三个故事,即少年立志、耳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作者在整个结构上独具匠心,并没有完全依照时间的顺序进行安排。教学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梳理这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关系,厘清故事的内在逻辑:少年周恩来从伯父那里听说“中华不振”,心存困惑,就留心周围的变化,并在具体事例中真正感受到“中华不振”,所以在小小年纪立就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纵观整个教学流程,教师看似在根据单元的语文要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际上在梳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感知了事件,而且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了对话,洞察了少年周恩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这样,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相机融合,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就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二、依托核心素养,激发审美情趣
(一)语文学科育人的基础是美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核心素养包含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维度。因此,审美创造理应成为语文教学所承载的育人价值。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开始以“六艺”为课程内容,对弟子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这“六艺”包含了诗歌、音乐、舞蹈等不同的审美载体,以达成滋养人、培育人的目的。著名教育家席勒认为:“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不难看出,实施美育是落实语文课程育人的重要基础,更是达成育人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此,教师需要充分探寻、开发文本的美学资源,为学生创设可感的情境、搭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本语言所蕴藏的美感,在认知美、感受美、体验美、品味美的基础上逐渐内化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陶冶学生的心灵。这样,就将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联系生活是推动审美育人的渠道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外延。语文学习必须要以具体的生活为蓝本。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关联,探寻其中的美感,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推动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伯牙鼓琴》一文,讲述我国古代俞伯牙和锺子期的故事。它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育人价值:一是俞伯牙和锺子期两个人之间跨越身份的友谊,主要是靠一张瑶琴,而古琴文化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二是两个人成为知音,成就了流传千古佳话,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思考。首先,基于文中的琴,为学生出示多种古琴图片,并播放古琴演奏的乐曲。这样,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了解古琴和古琴曲,感受我国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从而产生向善、向美的意识。其次,利用俞伯牙和锺子期两个人之间的友谊故事,帮助学生在美好的情感体验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友谊观。教师可相機拓展俞伯牙和锺子期的生平资料,让学生想一想:“俞伯牙是士大夫,地位尊贵,而锺子期只不过是一个樵夫,他们之间为什么能够成为心有灵犀的知音呢?”这样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到,知音不在于身份的高贵和卑微,只要彼此之间有着相投的志趣和爱好,就能成为知音。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文本的故事融入真实生活中进行理解。“生活中,是否也需要这样的知音呢?你和好朋友之间,应该以怎样的方式相处呢?”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而且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充分开掘出文本所蕴藏的丰富价值,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进行思考、体验,以美浸润学生的心灵。这样将文化、审美与真实生活巧妙融通,真正凸显学科育人的价值,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强化融通关联,丰富精神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目标,强调要让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無论是哪一种文化,都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精神品质和道德内涵。如果只是依靠教师传授的方式,学生只能成为被动接受信息的客体,这样就会失去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只有基于认同和共鸣,学生才能将文化、道德、精神真正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一)依循课程属性,凸显精神内涵
一直以来,语文课程的性质都定位于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与语文课程所承载的育人价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在一段时间里,由于受语文训练思想的影响,不少教师忽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使语文课堂陷入了机械训练的泥潭。在新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的评价标准已经从“知识本位”转向了“素养本位”,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发展,而且要从思维、文化、审美、道德等不同的维度引导学生,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树立文化自信,进行审美创造。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主要讲述了五位壮士为了掩护连队和群众的安全转移,在完成任务后放弃了与大部队会合的机会,选择将敌人引向峰顶,最终跳崖的故事。这一课文属于典型的红色革命文化类课文,在表达上具有鲜明的特点: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和形象、生动的细节描写。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只从表达的维度引导学生进行机械的语用训练,而要开掘出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理解五位壮士的精神品质。如领悟五位壮士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敢于牺牲的责任担当以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等,这些不是靠教师灌输所能达成的,而是要在语言文字的品味、鉴赏、内化和运用的过程中,悄然无声地融入学生的情感世界中,才能领会到的。
首先,在教学五位壮士峰顶歼敌这个语段时,教师组织学生从写作的视角入手,发现作者先从整体视角描写五位壮士的集体表现,再将描写的笔触聚焦在不同的人物身上。这样,能使学生一方面感受到作者点面结合写作方法所达到的表达效果;另一方面,洞察到细节描写对表现个人精神的作用。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中,学生感受到战士们对群众的关爱和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无比痛恨之情,理解了人物的精神气质、思想内涵。其次,在教学五位壮士跳崖的语段时,教师引导学生从跳崖这一举动中探寻其背后所蕴藏的价值,体悟五位壮士视死如归的革命豪情。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当下,我们已经处在和平年代,如何才能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呢?”这样将五位壮士的爱国言行,迁移到当下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引导学生交流,让学生明白在和平年代,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
纵观这一教学案例,教师心中有语用、眼中有学生,不仅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和表达方法,而且将学生的思维、情感融入文本的语言内核,使学生体验到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二)找准彼此联系,观照学生实际
新时代背景下,语文课程的育人途径既要与语用训练相结合,也要联系学生的实际,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文本、体验文本、理解文本,真正实现育人的目的。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寓言故事类文本。寓言故事类文本以简单的小故事揭示深刻的大道理,帮助学生学会为人处世的方法,具有明显的育人价值。教学寓言故事类文本,难点不在于理解故事的内容,也不在于提炼人物的形象特点,而在于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因此,一些教师会将教学的重心放在提炼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上。事实上,这样教学有失偏颇。因为,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绝不应该是从故事中提取出来的,这与学生的认知规律严重不符,陷入了典型的机械主义的泥潭。课堂上,只有真正从生活实际出发,寻找与寓言故事的结合点、与故事人物的类同点,才能让寓言故事类文本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时,面对这个傻等兔子再次撞树而荒废了田地的农夫,究竟该从中明白什么道理呢?教师不能将学生的视野局限在一篇文章中,而要扩展学生的思维,如“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呢?学习了这篇寓言故事之后,你会怎样劝说这样的人呢?”看似简单的两个问题,却将教学的关注点直指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第一个问题,重在将寓言故事向生活迁移,改变学生审视和解构文本的视角,在类比思维中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寓言故事的感认知;第二个问题则巧妙地借助劝说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批判性思维,和文本直接对话。学生劝说的过程就是积极内化文本内容的过程,是将文本内容转化为自身认知的过程,也是将文本内容提炼成为深刻道理的过程。
从读懂原文到内化故事,直至形成认知,教师没有机械灌输,而是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引导,将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巧妙地融入学生生命中,将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真正落到实处。
新时代背景下,语文课程承载更为丰富的育人价值。教学时,教师要从语文课程的属性入手,探寻文本的人文内涵和德育渗透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实现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