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龙
【摘 要】语文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被赋予育人的多种功能。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文化自信”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是一个新的目标之一,是语文老师探讨的一个新的话题。“文化自信”首先落实在语文的阅读中, 在层级递进的阅读中,逐步提高文化素养,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最终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语文课程;阅读策略
在2022年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最新的一个字眼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一个人如果有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坚持,内心具有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并且有广泛和深厚的文化积累,那么他不管身在何处,言谈举止都会散发出具有本民族特质的气质,展现出自身文化素养。这种气质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长久的自觉的坚持,不会轻易被外来文化和习俗所改变。中小学语文课程是最具有文化内涵的课程,语文自身及其承载的内容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对培养学生的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重要作用。语文课程的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在促进学生提升文化素养方面优于其他课程。语文教材内容就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而中小学语文教师是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授者,对于宣传和传承文化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课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形式和手段,它比其他学科有着难以企及的优势。怎样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阅读
读书是一切知识获取的最基本的形式,要想在短时间内去了解各种文化遗产,阅读就是最经济、最便捷的手段。我们可以从阅读中汲取书籍给予的精神滋养。语文课标中对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培养目标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其中对于初中生的阅读篇目及阅读量、阅读速度都做了要求。要使学生能够有效完成阅读任务,必须要课内课外共同协作。
(一)优化课内阅读
现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内容有大量的“范文”,它们都是经典文篇,都是从古今中外文化典籍中遴选出来的,都是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是经典文篇。语文课上首先是学习经典,汲取优秀文化内涵,学生通过理解、阅读、诵读而熟记其内容,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记。通过学习,学生们也将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因此,课内阅读是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主阵地,老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层次,让学生内心沉浸在这些诗文里、对诗文进行消化,让诗文净化心灵。部编人教版语文课程在义务阶段小学安排了七十首古诗的学习,七年级到九年级总共安排了五十篇的古诗文。选材内容有的源于《四书五经》,有的选自《史记》《战国策》等中国文学巨著,有的所选内容都是史之精华,这些文学作品内容健康上进,表达了作者胸怀国家,忧国忧民的情怀,如《曹刿论战》《左传》《出师表》;有的表达了作者高洁的人格,如《陋室铭》。老师在教学这些篇目时,要深挖文章的内涵,积极通过诗文含义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素养。除此之外,教材中还节选了许多革命历史题材的文章,就是为了告诉生活在幸福阳光下的孩子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一辈辈先烈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我们要懂得珍惜今天的好日子,感恩他们。教师在分析这些课文时对文章要义都要加以延伸,加强学生对先进文化的认知。
(二)夯实课外阅读
由于新的课标提出了学生閱读量及阅读层次的要求,所以,整本书阅读成为阅读水平提升的主要手段。初中语文对于延伸作品的阅读都提出了具体的篇目及阅读量。这些阅读的内容要靠学生课外完成,如教材中提到要深刻理解鲁迅的作品,建议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要了解老舍作品的时代背景最好去读《骆驼祥子》等。对于这些需要整本书阅读的内容,只靠学生的自觉性去完成的话,远远达不到阅读的层级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根据所学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指定类型、数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或提供一些作品的相关介绍及背景。学生通过课内与课外大量的文学作品的涵养,学生对现有的文化体系也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就会产生对文化的热爱和向往,进而自觉地形成文化自信。
二、诵读
教材中的国学经典,不止让学生去理解、去读,经典诗文的灵魂还要通过诵读表现出来,让学生体味到国学的韵味。诵读时一方面加深对作品的记忆,另一方面更深刻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感情,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诵读者的心灵也受到了洗礼。“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读和思是相互促进的。诵读也是一种欣赏活动,欣赏性阅读本身具有审美性,它会促进诵读者得到独到的审美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对欣赏性阅读的总要求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就是说诵读者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用具有表现力的语音语调表现出来,从而构建自己的审美意识。我们中国的古诗词和现代诗歌,只有大声或小声读出来,才能体味到抑扬顿挫的形式美感。当然,当代文学作品适合诵读的都是可以加入诵读的篇目里,它们仍然具有感染力。
诵读最好放在学校里进行,既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是群体性的。教师在课堂上应常态化经常组织学生的诵读,通过诵读加强对诗文的理解。特别是在古典文学部分,课堂上一定要留出诵读的时间。从授课的艺术性上来说,上课过程要有节奏上的起伏高低。课堂上的诵读有多种方式——教师范读、教师领读、个别学生诵读、全班诵读等,最重要的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形成课堂上一种浓浓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心无杂念,心灵沉浸在优美的声韵中,营造师生共读的氛围,感受中国语言文化魅力。群体性诵读更能激发诵读的情感。我们可以在班上组织课前全班诵读活动,老师指定篇目、规定时间,利用课前几分钟达到熟背和诵读的目的。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开展诵读比赛,也是一种促进学生诵读积极性的好办法。每周升国旗时,国旗下讲话完成后,可以组织全校性诵读。在全校师生诵读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内容进行配乐,加深诵读时的韵律感。如果几千学生同声诵读,那将气势如虹,学生在洪亮的诵读声中定会被美文或古诗词所震撼。我们还可以利用各种纪念日组织诵读比赛,以赛促读。
如:每年“一二·九”纪念日,国庆节、青年节等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组织一场班级演讲比赛。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促进学生诵读的水平。总之,我们可以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从各个角度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开阔文学视野,尊重各国文化,但又不媚外。在诵读中受到文化的熏陶,确立积极的人生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的濡染,从而提升自身精神境界,文化品味。
三、品读
读书是一个人借助书籍的成长史,是对语言、文化的输入过程。一个人的发自内心无需修饰而自觉散发出的文化气质不是读几本书就能做到的,他还与人的思维相关。对阅读有自信的行为就是对所读内容的好坏有自己的判断和比较。只有在思考的背景下去读书时,读书才能进入文化思维的阶段,才能初步建立自己的文化思想。这是我们读书的重要阶段,即建立文化自信的阶段。那怎样判断一位学生是否具有文化自信的思想,还要看他的外在语言、行为、对事物的判断等,其中最直接的一种输出方式就是写作。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因为没有很多社会层面的活动,行为表现的方面有限,他的文化品味、审美、价值观、知识视野、情感态度、各种观念等内容,很难在校园里尽显。我们可以多种形式设计写的环节,让学生能在写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思想。
例如:七年级学习完《伤仲永》,我们就可以在作业中设计超出课后思考题的范畴,布置“续写”的内容,自拟题目《长大后的伤仲永》《伤仲永的变化》等,这种写作练习一方面学生感兴趣去写,另一方面从学生写的内容老师判断该生是否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于完成的习作,教师要及时点评。点评习作就是教师对学生正确的人文思想、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是确立文化自信的关键。语文内涵是丰富的,语文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语文课堂不能仅局限在教室里,我们还可以将课堂搬到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文物古迹展览馆等,在参观和欣赏艺术作品、文史古迹的过程中,聆听相关文史的讲解,学生带着思维去听讲的过程中就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学习。这种形式比在课堂单纯用文字陈述要具体得多、有情感得多,学生受到的感染也不一样,会深刻得多。在教室以外的课堂学到的东西,学习是否有收获,我们可以用写作文的方式去检查。布置一项写作的任务,可以是针对参观中对某某事物的看法及认识写出自己的感受。这种作业中最能表现出学生参观完后的真实情感。写观后感的方式就是检查学生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和思考的过程。所以说只阅读不思考不足以深刻理解文意,没有思考的阅读只是外在形式,没有内涵。将语文教材中丰富的内容采用多种渠道去传授,达到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目标是语文老师的基本任务。
四、结束语
总之,语文的学习贵在知识的积累,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语文老师在教学的每个过程,都要悉心传授和引导,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总有一天,我们培养的学生会成长为自带光芒、充满自信、散发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的新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1]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6
[2]刘云霞.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J].文理导航(下旬),2020(5):6
[3]何克抗.对语文、英语学科新旧课标的学习与思考[J].中國电化教育,2012(10):95-103
[4]王振中.浅谈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2022(15):121.
[5]胡彦珺,王金梅.弘扬传统文化 提升语文素养——利用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文化自信[J].基础教育论坛,2022(4):97-98.
[6]许江江.浅谈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课外语文,2020(25):7-8.
[7]刘川湘.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对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