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入心,润德无声

2023-08-30 11:09曾彦茹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曾彦茹

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西方文化融入,生活条件优越,价值观去向多元。新时代最缺什么?我们发现:学生想法越来越多,吃苦精神越来越弱,家庭地位越来越高,责任担当越来越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网红主义层出不穷,主流文化受到了冲击。孩子们最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坚定信念。这些德和行如何培养呢?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的创新,加强对当代中小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革命传统教育,让革命传统成为学生认识、理解、接受,并转化为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革命传统生命链才能得以世代继承、发扬,具有革命传统精神的少年儿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新课标也提出要求:语文课程应当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课程思政的思想,担负起课程思政所应该有的光荣使命。语文课程落实革命精神的弘扬,通过语文课程教育将革命精神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内心。为了让学生亲近革命文化,认同革命文化,践行革命文化,让新时代的小学生赓续革命文化,做有着中国底色的接班人。以下是笔者在语文课程思政理念下做了一些尝试和思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 语文课程 教学策略

正文: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统编教材中的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有着怎样的教学价值,在不同学段有着怎样的教学要求, 怎样来落实这些教学要求,是教师面对这类文本时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纵观小学语文三个学段六个年级十二册教学内容的编排,我们会发现其实革命文化教育的内容具有非常大的丰富性。我们结合那么多的选编课文做一下分析和梳理,就会发现涉及到革命文化教育的内容包括国家意识。你是中国人,中国人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概念,你生在中国,你长在中国,你就是个中国人,它更是一个文化的概念。你在这方土地上面受这方文化的滋养陶冶浸润, 在这样的文化土壤当中生长着、发展着,也成就着,从这个意义上面来说,你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这种国家意识在我们的小学教材当中是有相应的课文的,是我们需要自觉地进行教育的。

一、聚焦语言,落实建构运用

你自己得关注语言,你还引导学生去关注语言。因为革命文化教育是隐性的,是包含在语言文字的建构和运用的这个过程当中的,它是在学生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地渗透的。所以第一个策略就是聚焦语言。当然一定不是聚焦所有的语言,一定不是面面俱到,一定不是一字不差的捋一遍。你要聚焦怎样的语言? 你要聚焦的是最能够体现革命文化精神的关键语段、关键字词。

在语言文字的建构和运用过程当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教育,而这个时候的教育更准确地说是自我教育,是学生内在的两个我之间的对话和教育。我认为这是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育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革命文化教育最后一定是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觉醒和自我教育。我们所有的教育过程必须基于语言,在语言当中,最后通过语言来实现。

二、创设情境,强化情感体验

我刚才已经说了革命文化教育最困难的地方,要立足儿童本位,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那儿童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就是他对革命文化教育的内容很难产生共情,他的生活当中没有这样的体验。然后你要唤醒学生这样的体验难度又非常之大。所以在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育当中, 我们需要精心的设计和创设特定的情境,因为情感只有在具体的情境当中才能够被激活。创设情境也是革命文化教育会经常选择的教学支架。

《手术台就是阵地》, 这个内容我想老师们都非常熟,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坚守在手术台给伤员做手术,即便周围的环境非常的恶劣,非常的危险,也没有离开手术台, 也就是他讲的手术台就是他的阵地,他也没有离开阵地。但是怎么让学生体会到白求恩这个革命人物形象的特质,怎么让学生走进当时白求恩动手术时候的那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场景,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关的情境。

就是在这样的情境创设的过程当中,学生就能够自然而然地体会得到。所以革命文化教育创设情境真的非常重要, 否则这个认知距离和情感距离你就很难拉近,很难消除。那最后革命文化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知人论世,加深思想体会

很多课文的学习都需要知人论世,都需要了解背景。

但是相比较而言,革命文化教育更需要知人论世。为什么呢?因为革命文化教育的题材它涉及到的人物也好,事件也好,往往离不开特殊的专门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离开了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对革命人物对革命精神的体会和把握就会增加难度, 那甚至就达不到那样的目标和要求。所以在革命文化教育当中,我们经常会链接各种资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革命人物的革命精神、革命品质。通过知人论世, 通过拓展资料扩大学生的认知。革命文化、革命思想、革命精神的体会。所以在革命文化教育当中,知人论世这个策略会经常使用。

四、联系实际,优化实践活动

革命文化教育最后要落实到学生身上,那就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文化实际。我们说最好的革命文化教育,那就是知行合一,就革命精神之内化于心,然后还要外化于行,这个也是最难的。当然这个联系实际不能机械联系,不能牵强附会联系,还是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来联系。

《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前线英勇牺牲,被敌人空袭,被炸死了。彭德怀他们一直是压着这个消息的, 到最后实在压不住了,才把这个消息告诉毛主席。那毛主席第一时间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这个文章是写得非常感人的,父亲的感情、领袖的情怀这两者就交织在一起,非常令人感动。那这个背后当然承载着革命精神、革命文化,为了民族、为了国家的整體利益,作为一国的领袖,作为一党的领袖,可以牺牲自己亲人的生命。那么在学这篇课文的过程当中,我们怎么引导学生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然后通过联系实际来反哺来深化对这个文本的理解和把握?

五、语文活动,革命传统践行落地生花

在课中感悟体会,课内课外衔接让学生了解革命传统到革命传统认同,再到革命传统践行,我们给学生搭建更多的平台。课程思政,拓宽育人途径,学科融合让革命传统文化走进各个学科。多维度体验,搭建平台,走进社区,菊娃宣讲革命英雄故事。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打通践行革命精神的通道。班队会,结合实际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社会实践走访革命足迹,重温革命文化。劳动实践,体验革命生活艰苦奋斗。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语文教学随着文字内容,让学生字字入心;创设情景走进革命人物内心,再现革命情怀,人格无声滋润学生情操;搭建平台让学生的体会和感悟付出行动,在红色文化里徜徉,在革命传统中浸染。

从历史中总结幸福生活的来源?在对比中感受革命传统创造历史的精神力量。学生在实践中摒弃不那些不劳而获,贪图享乐的思想,真正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缅怀革命先烈,感恩祖国恩情,坚定文化自信,做有中国底色的新时代接班人。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