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学习的“道”与“术”

2023-11-04 15:25尹红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15期
关键词:数学成绩思维方式学习态度

尹红艳

【摘要】从小学到高中,绝大部分学生在数学这一学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能学好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数学成绩不太理想的那些学生,除了少数学生不努力,还有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都很好,但成绩就是不理想,这就使教师不得不从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思维方式上找原因.基于此,文章结合笔者自己多年一线教学的经历和感受,从明理之“道”、应考“术”、始终之“道”三个方面阐述看法、总结经验、提出建议,以期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方式

一、明理之“道”

步入高中生涯,也就是步入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里,学生的学习方式会发生变化,理想目标也会发生变化,心理成长也会面临着新的考验.

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涯犹如八百米长跑,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刚开始的时候,即使一样努力,也总有人跑得快,有人跑得慢,这一切都很正常,毕竟每个人适应能力不同.学生应该把目标装进心里,守住自己的目标与跑道,不必羡慕跑在前面的人,因为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咬牙坚持下来的人.如果梦想有捷径的话那么这条路的名字一定叫坚持.

学习上,学生一定要循序渐进、戒骄戒躁.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非一朝一夕就可一飞冲天的,只有积小流方可成江海,积跬步才能致千里.三年的高中生涯里,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努力了,可就是不见成绩有多大改观.学生需要明白的是:付出了不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一定会收获成功,但一定会收获经验和成长.在决定要去为了一个目标付出勤奋和汗水的那一刻,就要做好可能收获不到成功的准备.然而,一时的得失决定不了一个阶段的成败,一个阶段的成败也左右不了人的一生.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所以,眼光要放得长远一点,尽力做好自己现阶段该做的事,为的不是能有多么辉煌的战绩,为的是不留遗憾,为的是以后回想起来有底气说“我努力过”,而不是只能说一句“可惜”.相比所谓的天赋、努力,自律和良好的习惯是最大的竞争优势,也是最难做到的.适当的放松是可以的,但凡事均要把握好度,这才是学生真正需要去学习的.一句话,要好好学,也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学生进入高中都会觉得数学难学,因为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需要强大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对题目进行转化和计算.学生看到题目涉及的全新情境和选项涉及的知识点时,往往一筹莫展,百思不得其解.反思過后,学生会意识到薄弱点在自己的分析能力上,薄弱在自己不能有效地联想知识上.转变思路后,学生如何设法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呢?首先,分析能力从哪里来?从学习过程中的体悟和做题的实践中来,从自己不断试错的过程中来.要不畏难、不怕难,不被一时的难题吓倒.单论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点本身并不难理解,就像游戏规则一样,但这些知识点组合衍生的规律却充满了奥秘.其次,数学学习要讲究有效的努力.学习方法一定有共性的东西,比如认真听讲、重视错题等,但他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果不加思考地囫囵接受,很可能只会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却成效不显,影响节奏进而影响心态.有北大的学生说自己高三看网课突击文综,就有学生也高三每天下自习回家后还要听一节网课;有人大的学生说自己高三的寒假突击一天刷题十个小时,就有学生寒假也从早到晚埋没在题海里.当然这样盲目效仿效果不大,否则大部分学生都能考上清北了.十一点半后的“加餐”对学习了一整天的学生来说难度太大,学习效率极其低,再加上网课听了许多已经懂的内容,真正收获的东西微乎其微,用浪费时间形容也不为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别人只会告诉你他是如何成功的,但不会告诉你成功方法背后他自身的实际情况.强行嫁接别人的方法或许能让自己有心理安慰,但这不能成为做无用功的理由.学习方法的开辟本身就是模仿加开创的结果,先找到自身问题所在再去找方法,而不是把方法硬加在自己身上.比如有的学生数学差,是知识点不懂,还是不会做题,还是计算不正确.一层一层细分找到原因后再对症下药,比单纯否认学习能力高效得多.另外,要学会面对自己的不圆满.学生应该学会正视自己,即使过程非常痛苦.“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读书不是2D的一个结果,而是3D的过程.不管结果是什么,不能因噎废食,努力过已经足够.学生要学会自洽,与不算圆满的高中学习生涯自洽,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希望学生们都能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信心,面对真实,面向未来.

数学学习也需要记忆.对数学概念本质的解释会涉及更深的知识,因此对知识内容的记忆是必不可少的.数学学习中记忆的东西很像是圈定了一个游戏规则,按照这个规则来,即使不能彻底理解,也能够有一定的感觉.如果死盯着书,死背着文字,根本记不住东西,不妨转变一下思路,经常在脑海中模拟情境,按照书上讲的过一遍流程,就像在脑中播放动画一样.通过模拟,一定是能够帮助理解、辅助记忆的.

数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以下几个常见的问题:

1.巩固基础应该回归课本还是做题?

对于数学,学生应先做题,达到一定水平时再去看书,就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盲目回归课本可能并不会有太高的效率,一页页地翻自己学过很多遍、看过很多遍的东西,很容易感到无聊和疲乏,然后就走神、摸鱼,荒废时间,而做题的过程中至少大脑是在积极思考的.但如果基础概念比较模糊、课本知识都不懂,那么还是先把书看明白吧!

2.错题本应该怎么做更合适,会不会太浪费时间?

错题本的构成一块是错题,一块是总结反思.试错的意义就是反思,反思才能提高自己.真正重要的是那几个错掉的题,还是从中得到的教训、回顾到的知识点、以往忽略了的细节呢?错题只需要直接裁下来贴上去就好,或者有条件自己拍下来.无脑抄题抄解析的做法,与上文提到的盲目回归课本会带来一样的后果.真正需要写下来、记下来、整理起来的是自己的收获、需要提醒自己下次注意的细节,这些东西可以写成一系列的“tips”.例如,三角形面积忘记除以2致错,那就写下来“三角形面积一定要记得除以2!”,这样在回顾时,看的是曾经的自己留下的一句句告诫,而不是冷冰冰的题目.这样的告诫和收获也不仅局限于知识点和题目上,也可以是自己的心态、时间分配、考试策略等方面上.

3.考试的心态和状态是很重要的,那到底应该是怎样的状态?怎样调控好自己的状态?

试着想象这样的状态:专心做一件事,外界的一切干扰都仿佛不存在,自己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对一道道题目都有条不紊地分析,而脑海中只有静谧,更不会浮现出之前听到的洗脑的音乐.对于理科的考试,这就是一个相当好的状态.应对考试需要一定的紧张,或者说是兴奋,让自己的大脑能够活跃起来,但又不应该是慌张,急到手忙脚乱去应对题目,一有不顺就抓耳挠腮、心生绝望.调控状态一方面是身体,另一方面是心理.身体上需要保证睡眠,考前可以适当吃黑巧克力,心理上就要给自己一种挑战的跃跃欲试的感觉.当然,这只是笔者个人的建议,希望学生还是能通过一次次的试错来规划好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案.

4.想要预习知识、拓展思路和方法,或者是积累一些二级结论,可以怎么做?

市面上有不少的书会涉及更高深的东西,而看网课、看视频来学习这些东西效果更佳.比如在B站上有不少讲解二级结论、拓展知识的up主,也有很多优质的教学视频.在初高中阶段想要靠看书学明白知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多数人都是听讲型学习者,这样的人可能试过看课本预习,但是预习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如果看完书就去做题,大概率会很难搞定,而教师上课讲过一遍以后,做题也变得更加轻松了.

二、应考之“术”

(一)考试特点

数学考试因为时间紧、有一定难度甚至是高难度,成为多数学生的噩梦.高考数学时间是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共22个题,其中有8个单选题(40分),4个多选题(20分),4个填空题(20分),6个解答题(70分).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试题更加深化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聚焦学科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精选试题情境,加强关键能力考查,促进学生提升科学素养,引导全面发展,助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二)考试策略与要领

经过不断的试错、反思之后会发现,解题无外乎就是“接、化、发”的顺势操作:接:审题,明确题目情境→化:转化,将陌生的题目情境转化为熟悉的知识点或题型情境→发:求解,运用已学的知识点完成解答,得出答案.

1.接:静心观察,知己知彼

考试考的不仅仅是知识点,心态也是考查的重点,在大型考试中尤为关键,因此好的心态往往能让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实力,从而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审题读题看似是第一步,却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同學们教训最深、最想尽办法攻克的一步.很多学生在考试过程中都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所有的题目,并且执着于留出足够的检查时间来找错误.于是乎,为了压缩时间,审题读题就自然而然被淡化,快速读题而没有仔细审题,这导致丢掉了多少分,留下了多少遗憾!对应“接”之术的审题过程,有以下三点需要牢记:(1)熟题不大意.熟题的题干中随便修改几个关键字,就完全可能是截然不同的题目.(2)新题不慌张.只要想清楚可能用到的知识点并一一尝试,新题也只是新瓶装旧酒.如果无从下手,就先去完成熟悉的题目,把这道题放一下.(3)及时检查、及时检验.记住,当答案写出来以后,无论怎么检查,都只会陷入思维漩涡当中,再无补救机会.确认自己做出来的答案是否对应问题,自己分析的是否对应了题目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天衣无缝地解题.

2.化:出其不意,化险为夷

在完成了“接”,获取题目条件以后,整合推导出结论是解题的基础,而这又需要在正确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熟悉的题型会逐渐随着积累,成为定式,所以问题不大.然而每每遇到新题或者是卡壳时,学生就容易束手无策,无从下手.但即使是新东西,也会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而获得这种相似性需要从这个知识点出发进行发散思考:它与学过的东西到底哪里不一样?这道题目难在哪里?哪个地方是需要攻克的?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找到突破口.这就是,创新之处,大胆思考,困难之处,勇敢尝试.

3.发:稳住心态,打稳招式

学生即使成功跨过了前面的两座大山,在计算过程中也可能粗心大意,又迎来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从计算匆忙而功亏一篑的痛心,计算量大没把握好时间而造成考试失败的遗憾,还有代错数字看错数字的愤恨当中,学生应学会更专注、精准地计算.

三、始终之“道”

高考最终考的,是一个人的成熟和稳重!沉着的心态、专注的状态、敢想敢做的勇气,最重要的———在学习等事情上对自己负责,这一切的一切说到底,不就是一个“成熟”吗?并非投了鱼饵就会有鱼上钩,学生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才能有更大概率钓上鱼.其实很简单,如果能有一个满是鱼的池塘,那就能一钓就中;如果能有一百根杆,那就能大大提高钓到鱼的概率;如果能有更丰富的经验和技巧,那就能选到最好的地点,最好的时机去钓鱼.学习的道理也是如此,如果学生能有更广的知识储备,更有效的做题技巧,更丰富的刷题经验,那必定是能享受到鲜美鱼肉的那一位.但是池塘、鱼竿和千百次锻炼的机会都标好了价格,学生只有踏实地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才会拥有所希望的一切.或许在当下看不到显著的成效,或许用一百根杆只钓上了一条鱼,或许别人早就凭借运气用低得多的成本取得了成功,那意味着自己输了吗?不,别忘了,自己手上有挣来的一百根杆,未来仍有无限的可能.运气不是偷懒的借口,不是每一个人都会站在命运的风口上,也没有人会一直站在命运的风口上.能相信的只有自己的双手,因为它一直属于你.再多的学习方法都比不过踏实一词.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学生有很多很多的路,但前提是先学会走,得迈出一步又一步才是前进.

“少年振衣,岂不可作千里风帆看;少年瞬目,亦可壮作万古清流想.”每个人都是从茫然,困惑中走到最后的.高考其实就是人生中的一道门,学生对自己的态度决定了他们以什么样的姿态去推开这道门,以什么样的心情去迎接门后的世界.当前阶段,学生最重要的就是有一颗前进的心,当他们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会在不经意间收获成长,当他们回头看时,会发现在不经意间已经超越了很多人,少年们,加油!

【参考文献】

[1]章建跃,李增沪.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

[2]李子豪.高考总复习讲义—高考调研[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

[3]张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14):219.

猜你喜欢
数学成绩思维方式学习态度
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成绩的几点做法
法学研究及其思维方式的思想变革分析
法学研究及其思维方式的思想变革
高中数学实验教学案例分析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天趣自然 质朴归真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