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3-11-04 16:02蔡娟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15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蔡娟

【摘要】高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与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如何抓住这一特殊时期融入思政教学,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基于课程思政视域优化教学资源与形式,通过发掘教材中的政治元素,融合历史文化,适度拓展延伸,能够极大地促进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地生根,为学生的发展固本强基,从而使得学生的发展行稳致远.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课程思政以构建全课程、全程、全员育人格局的形式,把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整合同向同行,产生协同效应,本质是立德树人,理念是协同育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课程思政视角切入,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理论知识、精神追求与价值理念融入数学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中,让学生精神与心理都获得健康发展,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善于发掘政治元素,融入课程思政教育

(一)注重矛盾同一性,学会全面辩证思想

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贯通、相互吸引、相互依存的趋势及联系,能够运用多种不同的术语进行表述,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矛盾同一性具有两重含义,即相互依赖性与相互贯通性,属于高中政治中的哲学教学范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些几何知识蕴含着丰富的矛盾同一性内涵,深刻折射着矛盾同一性规律.像点与坐标、坐标与轴是相互依存的,教师可借此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促使学生学会全面辩证审视事物的思维.

(二)突出矛盾多元化,融入循序渐进思想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二者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为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二者能够相互转化.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往往一个问题牵扯多个变量,当遇到这类数学试题时,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准确定位问题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按照循序渐进思想,抽丝剥茧,实现解题速度与精度的有效提高.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培养灵活变通能力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哲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揭示了事物发展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表明任何事物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直线前进的,而是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其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通常表现为正难则反,处理数学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从正面切入部分数学问题解决起来较为复杂、难度较大,若运用逆向思维进行解题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有助于学生快速解题,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灵活处理问题、善于变通的应变能力.

二、结合数学文化历史,渗透课程思政教育

(一)巧妙引入数学文化,助推数列知识讲授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好地融入课程思政,教师需结合数学文化历史,引领学生了解一些数学概念、定理的发现历史、研究历程或者经典试题,开阔他们的文化视野,使其文化认知变得越来越丰富.

(二)合理运用数学文化,深入分析概率知识

概率反映的是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随机事件指的是在相同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会出现的事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合理运用一些数学文化,引用部分经典的概率问题,带领学生深入分析概率事件,理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适当拓展教学范围,落实课程思政教育

(一)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提升课程思政广度

现代军事、教育、医疗与科技等各个领域均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教育工作者来说,不能只将目光局限于教科书之中,要把知识同实际生活融合在一起,增进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助推课程思政教育广度的提升.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围绕所授内容引入一些生活现象或实例,强化课程思政教育对学生的教学价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教学“集合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先给出以下几个实例:中国古典四大名著;2022年足球世界杯参赛队伍;《水浒传》中的梁山108好汉;距线段两端距离一样的点;再让学生分析这些实例,使其了解到集合是数学领域中的一个常用词语,是某些特定对象的总体,并非个别对象.之后,教师给出问题:上述实例能否构成集合?如果是集合,那么它的元素分别是什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与讨论,找出各个集合中的元素,然后引出实例:中国的民族自治区、省、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是集合吗?元素分别是什么?让学生结合地理知识作答,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国家,培养其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提升课程思政的深度.

(二)利用社会热点事件,增强课程思政力度

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认知水平,他们喜欢关注社会热点,而部分热点事件与数学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为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教育力度,教师可利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突出课程思政结构的立体化与多元化,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

(三)开设课外实践活动,强化课程思政认知

为有效提升课程思政的教育质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课内时间与空间拓展数学教学的范围,增加课堂内外的联系,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促进课程思政教育的落实.

例如,在教学“随机事件与概率”时,教师可先结合生活实例带领学生学习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的概念,再通过实验让他们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与频率的稳定性,正確了解事件A出现的频率及意义,明确事件A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及联系,使其了解运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方法.最后,教师可以布置一项调查任务:要求学生调查一些身边利用概念的真实事件,如:购买保险,大转盘,超市购物满一定金额送抽奖券等,并基于数学视角,结合随机事件及概率知识展开分析和研究.

总之,在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敢于突破原有教育理念及教学思路的束缚与限制,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与创新教学方法,结合数学学科的知识特点,善于制造机会,有的放矢地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及技能的同时受到更多的思想品德教育,从而逐渐形成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其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真正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赵金凤.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J]中学数学2022(8):3-5.

[2]鞠妍.高中数学课程思政培育的研究和探索[J]数学教学2021(8):6-10.

[3]黄勇,魏有莲.课程思政的高中数学协同育人探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10):48-50.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