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3-11-01 17:47隋东旭
知识文库 2023年20期
关键词:课赛岗课赛证岗位

隋东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内使用的各项技术的水平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各行各业中主要技术人才培养的发源地,应结合“岗课赛证”育人模式,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改革工作,促进人才的发展与转型,为企业不断输送创新型技术人才。为了更好地开展“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育的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要制订完备的改革方案,在厘清“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逻辑的前提下,结合岗位技能标准开展课程体系的设计。然后通过集中力量的形式,开展多主体育人工作,发挥出院校、企业等主体力量的作用,力争取得好的实施效果。

2021年全国职教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同志提出了“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指出了“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对于加快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作为推进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要以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需求为切入点,进而完成从学生能力的全面培育到企业用人需求和高校人才输送三方面的有机融合。这样才能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时刻紧跟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步伐,同时带动“三链建设”同步发展、紧密衔接。

1 “岗课赛证”的内涵

“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中,“岗”“课”

“赛”“证”之间的定义及融通关系如图1所示。“岗”指工作岗位;“课”是我们在对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设置的课程体系;“赛”指学生在不同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证”指学生在课程学习后,通过掌握的专业技术,实现某些专业技术操作,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四者的“融通”关系体现出它们之间的紧密连接和相互融合。近些年随着产业的升级,“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岗、课、赛、证、训、创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对“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目的就是为了更加深化、巩固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产教融合模式,强化职业教育对企业发展的适应。“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可以有效地实现岗位与课程体系之间的无缝对接,实现职业标准和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匹配,更好地推进“产教融合”与“三教”改革工作的发展,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职院校实施的“岗课赛证”育人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了全面的创新工作。其中,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在全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会有所增加。通过开展系统的创新理论学习,帮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和岗位工作上不断锻炼自己的创造能力。并且还要求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秉承创新精神,充分挖掘和体现出自身的创业能力。此外,通过开展实践创新,打造岗、课、赛、证、训、创深度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生能够逐渐增加自己理论知识的积累量,逐级提高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夯实自己所掌握的业务知识基础,实现课程体系和“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精准对接。

2 “岗课赛证”培养模式的价值

2.1 拓寬了1+X证书的实践途径

首先,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育人模式的实施,强化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训操作技能之间的转化,开辟了“育训并举”的新途径。“育训并举”通俗地讲,就是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由学校来承担,教师负责在学校为学生上理论课。而关于技术生产上的实习、实训课程,这些需要生产设备和实习器材才能完成的教学环节,都由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合作单位完成。他们派遣技术员或企业内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车间或实习场地为学生开展专门的授课,并指导学生同步完成相关的技术操作。此举不仅是为了更好地落实1+X证书制度,也是在探索优化1+X证书实施的新途径。但这种“育训并举”的育人模式,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融入了“训”“创”的“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将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岗位要求、课程建设、技能竞赛、证书考核等各类标准有机地链在一起,避免了以往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施过程中,冷热不均现象的再次出现,并开创了“育训并举”的新途径。其次,“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创造了新机遇。部分高职院校由于校内实训的条件有限,出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内容相互分离的现象,导致教学效果差,这也是一直困扰部分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难题之一。随着1+X证书制度在全国各高职院校内的推广与实施,这个难题不攻自破,并且学生们在实践操作能力上都有了很明显的进步。此外,“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在传统的课程组织形式上也开展了创新。根据当前行业内先进企业中技术发展的水平,以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考试为要求、以职业技能大赛标准为引领,按照企业对员工的岗位能力要求、院校对学生的技能掌握标准,重新开展具有创新性的课程构建。因此,“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既推动了高职院校育人体系构建模式的创新,又为落实1+X证书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新途径。

2.2 为促进“综合育人”、深化“多元育人”提供了新途径

“岗课赛证”一体化综合育人模式如图2所示,本模式遵循“培养工匠精神、多元协同育人”的理念,在全面衡量多方利益的基础上,促进了由“岗课赛证”模式向岗、课、赛、证、训、创模式的创新发展。岗、课、赛、证、训、创模式的实施主体既包含高职院校、工厂企业等单位,同时也涉及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部分培训机构。开展“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将院校内优质的课程资源、企业中的岗位资源和先进的技术资源、技能大赛的学习资源、培训机构中资格证书的培训资源进行资源的多元化整合。如果再融入创新、创业、创造教育资源、高技术水平的实训基地资源,必将形成资源的合力,促进“岗课赛证”育人模式的全面开展。

2.3 提供抓手,助力“三教”改革创新发展

从“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个过程来看,其具有多元化整合的特征,可以助力“三教”改革工作,为其提供新的工作抓手。首先,“岗课赛证”一体化育人模式在实现人才创新培养的过程中,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形态进行了重塑。它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了实习实训、创新创业两大元素,强化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工作;明确了“双证”对于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知识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强化了“双证”之间的对接与转换工作,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其次,参与“岗课赛证”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也有了新要求。队伍中的教师要具备“双师型”素质,不仅要利用各种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深入企业,获得新技能学习、岗位技能训练的机会,还要以课程为载体,依托课程建设的创新整合课程资源。通过课程优化指导学生开展技术学习,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最后,“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促进了“活页式”等新型教材的开发,为高职院校新型教材的建设和项目案例的开发增添了新内容。

3 “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高职院校实施“岗课赛证”全面育人模式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承“学生职业能力成长”的理念,遵循“岗课赛证”一体化的逻辑融通关系,如图4所示。工作岗位能力要求作为该模式下各要素相互融通、相互转换的出发点,起到了指引方向的作用。“岗”作为课程开发、实习实训体系的基础,还是“证”与“赛”的源头。在该模式的整个融通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培养时代发展所需的技术型产业人才,是整个模式创新发展的主线,也是各要素之间互相关联的纽带。因此,“岗”作为整个模式的逻辑出发点,起到了不可动摇的地基作用。课程等载体,在整个模式的融通过程中也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职业资格证书、技能大赛作为融通体系的标准,起到了引导、示范的作用。它们检验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了人才培养体系的针对性。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不仅对整个模式进行了创新,也为“岗课赛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作为该模式的逻辑出口,不仅承担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任务,也是学生全面能力提升的最好体现。

同时,在“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融通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建立学分互认体系,支持学生参与各种技能大赛,开阔自己的视野,同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技能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丰富自己的学习成果积累。根据学生取得的成果,代替相应专业课程的成绩或学分,形成学分互认。此外,高职院校还要依托岗位技能标准进行课程标准的开发,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工作,完成“岗课赛证”对“教育链、产业链、证书链、竞赛链”建设的推进,具体如图5所示。可见,通过融合三教改革、标准制订、模块细化、技能训练等多项工作,可促进“四链”建设之间有效衔接。在执行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根据岗位技能标准开展课程体系的设计,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融合;通过企业调研,明确每个专业技能竞赛所对应的岗位类型,通过工作分析,明确岗位技术要求与竞赛内容之间的联系,实现产业链与竞赛链之间的融合;通过岗位技能标准制订实训和技能竞赛的教学内容,强化学生技能训练水平,鼓励学生多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多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促进产业链与证书链、竞赛链之间的相互转化。可见,“四链”建设也对“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具有推进作用。因此,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4 “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首先,通过岗位引领的作用,明确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向上的具体目标。如果职业岗位作为育人的逻辑起点,那么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过程都要以职业的形式开展。通过开展岗位需求的调查,决定专业设置方向,只有专业满足一条双链(产业链和人才链)的需求,才能实现另一条双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在供给与需求上的相互融合。

其次,通過岗课一体,确定课程体系。职业教育的课程逻辑,一般是以岗位工作进行课程内容的反向推导。高职院校在开展各个专业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在内容上应该开展关于本专业未来发展计划、人才需求、岗位拓展等多个方面的深层次调研。立足岗位要求,按照教学规律,倒推完成“岗位特色+行业应用”的课程体系结构。

最后,通过提高证书质量,严把学生毕业关。通过开展书证融通工作,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高职院校以“岗课赛证”为载体,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主要是实现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各项毕业要求,同目前国家开展的“1+X”证书制度互相挂钩,完成大学生的双证毕业。

5 结束语

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工作,要突出“岗课赛证”的重要作用,联合企业及社会各界力量,拓宽育人路径、创新育人模式,有效地开展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进而增强学生在职业教育中的适应性,提升他们在社会工作中的竞争力,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

本文系2022年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培养模式设计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H22835);2022年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课题“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高专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的行动研究——以网店客服课程为例”(项目编号:2022ZCY179);2022年吉林省高教科研重点课题“吉林省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JGJX2022C181);2022年吉林省成人教育协会“十四五”成人(继续)教育科研规划项目“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2CJY133)。

(作者单位: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课赛岗课赛证岗位
“岗课赛证”融通在职业本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讨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高职英语“课赛”结合中的教学映射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赛”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