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蕴睿
导读:《完整儿童活动课程》是对原建构式课程的进一步完善,更适宜当下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能为教师在课程园本化的实践过程中提供很好的“拐杖”。但从实施中发现,很多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上存在重集体教学活动轻环境区域、完全 “拿来主义”、重“量”轻“质”等问题。基于此,我们从“通过对主题网络重新架构和梳理,探讨园本课程化”“通过对集体教学活动不断研磨,实现课程的园本化”“通过从幼儿身上寻找课程素材,完善课程的园本化”“通过主题活动后的反思梳理,保障课程的园本化”四方面介绍我园课程园本化建设的一些做法。
2017年11月,浙江省教育厅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幼儿园课程质量是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要想推动幼儿园课程质量的不断提升,关键是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笔者所在的浙江省台州市的幼儿园也开始探寻自己的园本课程建设之路。观察发现,随着课改的推进,很多有着深厚办园历史的幼儿园先后找到了课程定位和目标,但一些新办园遇到了很多问题。办园时间短、师资力量薄弱成为大部分新办园面临巨大困难的原因,对他们来说,自主设计开发园本课程非常不现实。所以,台州市的很多新办园选择由浙江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完整儿童活动课程》作为幼儿园的普适性课程。《完整儿童活动课程》以主题活动为基本形式,各领域在主题背景下有机结合,主题说明、环境创设、家园共育、区域活动、教学内容的设置及活动建议都为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提供了很好的“拐杖”支撑,让教师在组织和实施活动时有迹可循,还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只关注每个主题的集体教学活动,忽视环境、活动区、家园沟通等内容;盲目信任教材,完全秉持“拿来主义”,忽视活动内容与幼儿、当前环境的适宜性;讲求活动开展的“量”而非“质”,不关注幼儿的所得所获,只求尽快完成计划内容。无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最大问题,不仅无法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非常不利。所以,合理使用普适性教材,科学设计和整合课程内容是课程园本化的重点工作。
一、通过对主题网络重新架构和梳理,探讨课程园本化
作为普适性课程,《完整儿童活动课程》在内容设置上适宜当下儿童的总体发展要求,但具体到每个地域、每个园所甚至每个班级、每个幼儿,却又不是完全适宜的。所以,需要每个幼儿园针对实际情况,重点围绕以下问题解读教材:本学期计划共安排几个主题?主题设置的依据是什么?主题安排的逻辑顺序是否合理?总体目标分别是什么?围绕总目标设置了哪些子主题?开展顺序与依据是什么?都有哪些活动?一个主题中各领域内容安排是否兼顾系统性和领域间的关联性?哪些活动不符合本园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又有哪些内容可以充实主题?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分析初步明确活动方案后,还需要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取”“舍”“补”,选取适宜该园幼儿发展的内容,舍弃远离该园幼儿实际生活的内容,增补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内容,初步制定更适合的主题计划,并对一些内容进行“留白”处理,以随时“捕获”幼儿兴趣点并加以深化,达到在原有基础上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比如,中班上学期主题“吃得香,长得棒”中有一个社会活动“农贸市场”,需要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农贸市场。但考虑到实际情况,有的幼儿已经去过很多次,有的幼儿则沒有去过,并且农贸市场内农作物种类繁多,无法进行一一讲解,所以就舍弃了这个活动,增补了综合活动“蔬菜代言人”,让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幼儿参观农贸市场并做相关调查记录,再回幼儿园进行交流讨论,用最适宜的方式达成原主题的目标。又如,大班上学期主题“我想知道的”包含三个子主题:勤劳的农民、忙碌的医生和神勇的警察,此时幼儿园刚好计划在第一周带领幼儿参观消防队,教师便将子主题的顺序做了调整,将“神勇的警察”作为第一个子主题,同时增加美术活动“勇敢的人”,带领幼儿去消防队进行现场写生,近距离了解消防员的工作生活,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充实主题内容。
二、通过对集体教学活动不断研磨,实现课程的园本化
集体教学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集中感知主题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幼儿园可以组织教师通过段内教研、一课三研、特色课程园区教研等形式研讨教学,确保活动有效实施,同时创造性地对原有活动进行改进,实现课程的园本化。一是段内教研。每周一次,全段教师参与其中,将本周即将开展的集体教学活动从目标、准备、过程、延伸等多方面进行讨论研究,重点关注目标和过程是否符合幼儿实际、哪些环节可以进一步优化,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宜幼儿学情的活动方案,实现集体教学活动层面的课程园本化。二是一课三研。根据主题目标定位寻找具有代表性的活动,对其进行分析、讨论、组织、设计并分别执教,相互观摩讨论,在原有素材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设计、研磨、改进,最终确定最优方案。这样的代表性活动可以基于教材内容,也可以是教师根据主题目标或幼儿的兴趣生成的。比如,在大班下学期“《地球村”主题开展过程中,从幼儿兴趣点出发创设语言活动“环游世界做苹果派”。教研组首先针对绘本内容进行解读,结合主题背景抓住重点展开设计,再分别执教,相互观摩。每一次教学活动开展后,教师都会先调整问题,再根据修改的教案在不同的班级试教,直到方案最终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群策群力,在交流研讨中提升教学能力,发现最适宜幼儿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课程的园本化。三是特色课程园区教研。目前很多幼儿园都采用“集团化”办园的形式,笔者调研的台州市某幼儿园是一所有三个园区的幼儿园。该幼儿园在总体音乐特色课程的大方向引领下,分园区开展了打击乐课程、韵律游戏课程和童话剧课程。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尝试,该园初步形成了园本特色“微课程”并将其渗透在各个主题中,作为课程园本化的组成部分。比如,在大班上学期主题“冬天的秘密”的第二个子主题“冬天的祝福”中,以打击乐为特色课程的园区通过教研,设计了打击乐活动“春节序曲”,为幼儿营造即将到来的新年的欢乐气氛;在大班下学期“地球村”主题的第二个子主题“共住地球村”中,将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宣传曲《哇卡哇卡》设计成打击乐活动,引导幼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将园区特色课程纳入,不仅推进了主题的开展,也更好地利用了原有资源,实现了课程的园本化。
三、通过从幼儿身上寻找课程素材,完善课程的园本化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要以幼儿为中心,发现和寻找他们一日生活中与主题相关的一切进行思考,获取课程素材,进行园本化设计。
比如,在中班上学期主题“吃得好,长得棒”开展过程中,幼儿主动提出亲自包饺子并品尝。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组织设计了综合活动“包饺子”,通过饺子里面有什么、食材应该怎么处理、饺子应该怎么包等问题,帮助幼儿梳理包饺子的方法。另外,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邀请了家长助教。幼儿最后完全达到了活动目标,推进了主题的深入。
观察是从幼儿身上寻找课程素材的重要能力,也是幼儿教师必备素养。幼儿园可以通过大教研形式,以观察记录和故事分享的形式,为教师创造相互交流的机会,提升其观察能力,从而促进课程园本化的完善。
四、通过主题活动后的反思梳理,保障课程的园本化
反思是进步的前提。在每一个主题活动完成后,幼儿园可以组织各年级教师全面梳理活动情况,围绕以下内容展开: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家园沟通情况;课程素材的生发点及实施效果;环境和活动区域的变化;哪些活动内容可以合并、延伸或舍弃;对主题成果、幼儿作品的展示;特色活动影像的过程性材料的整理等。最后形成一份完整的主题实施材料,为下年度主题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依据。
五、结语
课程园本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它需要教师拥有更扎实的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需要教师对幼儿的经验、行为表现具有敏锐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需要教师还原儿童视角和儿童立场,多机制、多形式提升专业能力,深化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