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到减负提效,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是数学教师关注的重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帮助其实现高效学习的重要策略。文章从“双减”政策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分析两者的关系,并结合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优化教学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实,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实现多元发展。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刘新勤(1979—),女,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西关小学。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应当主动研究“双减”政策,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和现代教育理论,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发展[1]。然而,从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来看,部分教师由于不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实施手段和教学评价方法等,未能将核心素养培养有效地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中,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应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以减负提效为重要方向,努力推进核心素养培养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渗透。
一、“双减”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二者关系分析
(一)“双减”政策概述
“双减”政策即《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主要是为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作业压力而实施的。在“双减”政策持续落实的背景下,校外培训行业有效规范化,学生的学习压力和作业压力明显降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实现个性发展。在“双减”背景下,减负提效成为各个学段、各个科目的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关注的重点,其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期间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数学思维可具体分为抽象思维、建模思维和逻辑推理思维,数学学习能力则可表达为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直观想象能力。这六项要素共同构成了数学核心素养,且彼此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不可分割。
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核心素养,其学习活动会更轻松高效。学生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花费更少的精力掌握更多的知识,降低在数学学习期间遇到障碍的概率,树立学习信心,在学习实践中保持充足的动力。
(三)“双减”与数学核心素养关系分析
在“双减”政策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减负成了各科教学的重点,但减负并不意味着降低教学质量,而是指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学习压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既要使学生实现轻松学习,也要确保学生学习活动的高效性。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正确掌握并应用数学知识,实现高效学习。因此,“双减”背景下,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提效的重要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中,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渗透。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
(一)数学课堂教学并未体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受制于传统教学观念,依旧习惯性地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教学目标侧重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忽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此外,部分教师认为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会耽误数学课堂时间,导致学生的学习时间不足,于无形之中将数学知识教学和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对立了起来[2]。
(二)部分教师过于主导课堂,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行为的过程性,认为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实现发展。从这一角度出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以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前提。然而,在现阶段的数学课堂中,部分教师过于主导课堂,过于干预学生的学习行为,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部分教师即使在课堂上采取了小组合作、互动探究等先进的教学模式,但仍旧没有改变讲授式教学的模式。而出现这类情况的原因在于部分教师的教學理念相对保守,没有认识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过于干预和限制学生,剥夺了学生交流、思考和分享的权利。学生若在数学课堂上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就难以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久而久之就会觉得数学课堂枯燥无味,这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教学实施手段有待优化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实施手段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体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部分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过于严厉,导致学生情绪紧张,害怕答错问题,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负担。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不足,所创设的课堂教学情境不合适,难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活动正式开展前,部分教师没有做好课堂导入工作,而是直接讲解知识,导致学生难以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和顺利转换思维。
(四)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有待优化
教学内容是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双减”有效落实的关键。部分数学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未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3]。数学知识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应当能够突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未能合理优化教学内容以突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也没有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阻碍了减负提效目标的实现。
(五)数学教学评价方式有待优化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对学生优化学习、教师优化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率,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推进“双减”政策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但从现阶段的数学教学评价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忽视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导致课堂教学评价不够全面、具体,缺乏交互性。例如,有的教师习惯于对学生进行单向评价,而没有与学生进行交互评价,未从学生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高效、是否体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缺乏教学反思。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分析
现阶段的数学课堂中,教学目标、教学干预、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均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双减”政策的实施,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帮助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推动“双减”政策在数学课堂中的落实。
(一)关注学生多元发展,坚持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教学目标
为了解决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不够全面,侧重于知识传授而未体现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多元发展,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发挥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推动核心素养培养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的发展是多元化的,既包括知识层面的发展,也包括能力、思维、情感价值与道德品质的发展,其中,能力、思维、情感价值、道德品质的发展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学生实现高效学习的关键。对此,教师应当在重视知识目标的前提下将能力、思维、情感、道德等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目标中,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此外,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融入了核心素养元素的教学目标是层层递进的,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助力学生实现高效学习,落实“双减”政策。
(二)坚持生本理念,适当控制教学干预力度
教师应当主动优化自身的教学观念,坚持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以主动的状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和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采取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不同的教學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并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在探究期间,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但切忌直接告知学生结果[4]。适当控制教学干预力度,有助于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落实“双减”政策,打造减负提效的高效课堂。此外,科学合理的教学干预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学生保持主动学习的态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优化教学实施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相对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避免学生出现紧张的情绪,使学生可以放心大胆地参与课堂学习,与同学、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创设生活化情境,营造轻松的氛围。例如,在“生活中的负数”一课的教学中,部分学生不理解负数的概念,且担心跟不上学习节奏而比较紧张。对此,教师可以展示雪糕、冰激凌等物体的温度,通过生活事物帮助学生了解负数,使学生对负数有准确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将生活化教学作为课堂导入的手段,帮助学生转变学习状态,转换学习思维,帮助学生顺利理解知识,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其理解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四)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搭建数学知识体系
教师需要主动优化教学内容,将核心素养融入其中,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减负提效。例如,在讲解长方体的知识以后,教师可以设计长方体表面积求解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结束后立即运用知识解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巩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形进行求解,这可以锻炼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图形建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教师还可以将“长方形与正方形”“长方体与正方体”等作为思维导图的主题,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并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实现系统化学习。
(五)优化课堂评价体系,实施精准性与交互性教学评价
教师需要主动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知识,也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在开展教学评价时,教师应当坚持精准性原则。例如,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运算错误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并给学生提供精准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此外,教师还应当开展交互性评价,进行师生相互评价,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也能帮助教师实现教学优化,从而更好地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双减”的落实。
结语
在“双减”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实现小学数学课堂减负提效的重要手段。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教学目标中,坚持生本理念,把握好教学干预力度,主动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做好课堂导入和过渡,引导学生顺利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推进精准评价和交互评价相结合,从而推动“双减”的落实与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于智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0):58-60.
覃忠春.“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10):30-32.
邱维珍.“双减”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J].天津教育,2022(21):99-101.
林德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17):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