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越
随着家校共育活动的进一步深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渗透,对二者之间责任边界的争议越来越大。交叠影响域理论认为,在家校共育活动中,围绕学生的发展,家庭、学校的影响不只是局限于各自的场域之内,而是会溢出并影响其他场域的教育作用。为了避免家庭和学校“越线”“退线”,需要明确双方的责任教育边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在“双减”政策施行的教育大背景下,家校双方的合作变得更加重要。为了达到家校共育的最佳教育效果,需要明确家校双方的教育责任。
目前,家校共育的主体教育责任多向学校倾斜,最明显的表现便是“校强家弱”,而家庭作为教育合作者、责任主体的作用被严重弱化。实际上,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首要场所,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只有让家长拥有更多共育话语权,家校合作才能在相互协同中回归良性发展,从而达到整体育人效果。
一、权责边界模糊的表现与产生原因
从目前的家校共育活动来看,家校双方权责边界较为模糊,这导致共育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在M校针对家长发放问卷并对问卷进行分析,了解到现阶段部分家长认为家校是充分合作、互动良好的关系,也有家长认为自己是以配合学校为主,还有的家长受时间及活动名额的限制,对学校活动的参与度不高。
笔者发现,M校在家校共育方面虽整体呈现良好态势,但仍有部分教师与家长对自己的教育责任不明确,影响了共育效果。比如,部分教师对家长的专业水平存疑,认为家长教育理论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知识背景,不注重发挥家长的作用。部分教师会把本应自己完成的教育任务强加到家长身上,让家长代替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如让家长检查作业,帮助孩子完成手工、视频打卡等。同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家长认为教育主要靠学校和教师发挥作用,学校才是孩子受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才是孩子成长进步的主要负责人,他们缺乏家校合作意识,将教育孩子的责任移交给学校或教师。还有部分家长不信任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任意干涉校园的正常运行秩序,如利用家委会的职务之便干预班级班委会的选拔制度,甚至干涉教师课堂教学、学校大小活动安排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家校共育活动的有序开展,阻碍了家校共育作用的发挥。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和家庭没有厘清自己的职责界限,缺乏正确的定位,家校双方缺乏良好的合作理念与合作能力。教育相关部门对家校共育只进行了宏观指导,而没有明确划分合作双方的责任,也没有提供实操性较强的具体政策来指导共育工作。部分学校在家校合作方面的管理体制建设也不够系统与完善,难以确保家校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
二、明确责任边界的举措
随着家校合作的深入推进,家校之间责任不明的现状逐渐成为影响家校共育效果的绊脚石。那么,如何平衡家校关系,解决共育中的矛盾冲突,明确家校双方的责任边界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明确各自定位,健全共育政策法规
在“双减”背景下,要想落实家校共育,首先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家校双方的具体责任边界,以实现家校共育的效益最大化。学校是为专门教育学生而创设的场所,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才,他们以传道授业为主,以育人为目的。引导家长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学校与教师的另一项重要工作。
家庭、学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家庭教育帮助孩子奠定品行发展的基础,学校教育重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两者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只有家校协同共育,才能开发孩子各方面的潜能,促进孩子均衡而全面的发展。
教育相关部门必须尽快出台划分家校权责的政策法规。相关的政策法规应从宏观上为家校协同育人提供保障,明确家校双方各自的教育职责与边界,尽可能具体地说明家长和教师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权利范围,规范共育活动的开展。家长应当了解自己在共育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积极参与共育活动,踊跃地配合学校实施教育。
(二)构建共育机制,增强共育效果
家校共育的健康发展需要行之有效的共育制度。为了使教师和家长能够更清楚自己的教育职责,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制定相应规章制度,以此规范共育行为。学校要健全以校长为首的家校共育领导管理体制,强化领导责任,将共育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工作体系中,把共育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之发挥实效。在构建共育机制时,学校要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获取家长的认同,与家长共同商榷、拟定共育方案,从而有效避免因权责不清而引发的家校矛盾。
建立健全对共育活动的反馈机制,能够让教师与家长在进一步的交流中明确活动效果。基于此,学校要通过不同的互动渠道获取反馈信息,了解家长参与家校活动的感受与意见。例如,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实时反馈;定期通过家访、电话沟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共同梳理信息、商讨改进策略。只有及时发现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不断优化共育机制,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共育效果、营造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从而为孩子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
(三)加强共育指导,提高共育能力
由于制度不健全,家校共育体系建设初期难免会出现家校沟通不畅、地位失衡的局面。要想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就要从家长参与家校共育的深度和持久性方面入手,制定真正适合家校共育活动的行动指南。家校共育体系发展初期应多以学校为主导、由家庭配合,同时努力争取政府教育相关部门和相关社会机构的合作支持。例如,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入学校开展讲座,为家长学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提供帮助。学校还可以对在共育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家长提出相关教育意见,做到一事一议,以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使家长切身体会到家校共育带来的成果与收获。随着家校共育体系逐渐完善,在中期,学校可以开设教育大讲堂,围绕学生的成长发育、心理健康等向家长讲授知识;根据各年级、各班级的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求,自选家校合作主题,有针对性地设置“家长小课堂”,向家长传达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素养。当共育体系建设到后期时,学校需要为家长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以吸引更多家长参与共育活动的准备与辅助工作;开设家长意见专栏,拓展获取家长群体建议的渠道,以推动家校共育体系的稳定发展、促进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
要保证家校共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除了完善共育体系,还需要构建科学的监督评价机制。它可以避免家校共育活动的开展流于表面,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共育活动的效果。监督评价机制的制定需要教育相关部门与家长的参与,家长要给出自己的建议,教育相关部门则应充分听取,让家长充分参与家校共育活动的全过程。学校要定期汇总活动评价,及时总结经验,并给予家校共育活动中的先进教师或家长代表表彰,以发挥榜样的力量。
结语
培養孩子是学校和家庭不可推卸的共同责任。对孩子来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可或缺,最好的教育应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师和家长要加强沟通,构建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同盟关系,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合力。双方应以平等的权责主体的身份参与家校共育工作,明确各自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双主体联手协同的优势,以对话、协作、共创的方式实施教育,克服家校间错位合作、粗浅合作的缺陷,从而真正推动“双减”政策落地生根。在育人问题上,教师和家长可以交流彼此的经验和困惑,共同探讨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智慧互鉴,确保在应对孩子成长发育问题上没有盲区,从而建设一个高效协同的儿童教育场。
(作者单位: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东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