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3-10-27 08:56闫婷
传播与版权 2023年19期
关键词:食品专业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

闫婷

[摘要]新时代对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六点推进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方法,并以中国纺织出版社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例,探寻加快建设食品专业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对教材工作作出明确指示—“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这体现了教材建设的重要性。教材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是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重要载体,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教材的质量直接关系我国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被赋予新的使命,其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体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面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1],要助力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中国全球软实力提升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2]。这对中国的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高质量发展需要增强自适应性,强化政策导向,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同时,出版单位须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协同共生,坚持“政校行企”协同建设教材,增强职业教材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需要的能力;建设新形态教材,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强化数字赋能,培养新型人才[3],提高职业教材服务学生发展的能力。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的出版人,要清醒认识到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出版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立足教育强国建设,强调职业教育教材的功能属性,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出版的全过程、全要素管理,切实发挥职业教育教材的铸魂育人作用,助力中国职业教育教材体系建设,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供有力支撑。食品专业是一门贴近人民生活的学科,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时代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肩负着为健康中国的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使命,既要落实知识传授,又要注重学生的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4],促进整个食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新时代,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单位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食品专业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食品专业高质量教育体系,立足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职业教育教材。

一、新时代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一)强化政治导向

教材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载体,也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在新时代,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单位要围绕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目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编写中,构筑育人大格局。高职院校要推进课程思政,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驾齐驱,理论与实践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与食品专业教学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促进食品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5]。

(二)增强服务食品安全战略和食品产业需要的能力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应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指导下,食品安全纳入国家重要议事议程并最终上升为国家战略”[6]。作为食品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展现最新科技成果,满足食品产业发展需求,适应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彰显食品类职业的特点,与食品行业企业中的真实工作岗位紧密联系,对接生产一线的需求,充分体现行业或产业特色。

(三)强化数字赋能,扩大新形态教材的使用

新形态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材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在新时代,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单位应强化数字赋能,积极运用二维码技术和灵活多变的教材形式,加快教材从单一纸质向纸媒融合的过渡,以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形式呈现教材内容,适应模块化、项目式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让教材变得可听、可视、可互动,突出食品行业特色,增强教材的知识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打造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四)突显类型教育特点

作为独特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职业教育注重培养职业学院学生的职业精神[7],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基于此,职业教育教材应遵循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进行编制:一是将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教材培养目标;二是根据实际生产和服务体系明确职业教育教材结构;三是教材内容源于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从实际岗位职责中提取核心技能素養,提炼学习项目和学习任务。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食品专业职业教育应构建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其教材应充分体现“能力本位”的职教类型特色,以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增强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的精准性,重视缄默知识的传授,使食品专业学生能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职业活动中检验自身掌握知识与应用技术的能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实现食品专业学生的“增值”[8]。

(五)突出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新时代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高质量发展要求普通高校专家、职业院校教师、行业企业技术能手、职业教育研究人员等广泛参与教材编写工作,特别是“1+X”教材主编应以行业企业人员为主。企业一线人员参与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能够丰富、细化教材的工作情境和项目任务,使教材内容与食品行业实际工作的结合更加紧密,从课堂教学就开始增强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升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思政有待加强

由于食品专业属于工科专业,其教材编写人员以及出版人员都以工科专业人员为主,因此食品专业思政教材建设相对薄弱,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编写人员和出版人员对挖掘食品科技中的思政元素没有头绪,教材编写仅以传播专业知识为主,并没有完全发挥传播正确价值观念的作用。第二,编写人员和出版人员没有把握好食品思政元素与理论知识融合的尺度,没有做到有机融合,思政元素拼凑痕迹明显,出现“为了思政而思政”的现象,如为了“成为”思政教材,仅在前言中添加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论述,或者在教材中转载相关报道。第三,由于食品专业为工科专业,食品专业教师和出版人员对思政元素的敏感度、融合度等方面显示个人能力的不足,对课程思政内涵缺乏正确的系统认知,对专业课知识的广度、深度挖掘不足,虽然能够把握教育的方向和大局,但是疏于更为细致的专业课思政教学工作,导致课程思政建设不够深入和细致。

(二)内容更新不及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产业技术更新迅速,食品加工方式多元化,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危害健康的因素等不断变化,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不断完善,食品储藏技术和检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而食品专业职业教育由于在起步阶段大多沿用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偏重理论知识学习且理论知识偏旧,其教材中引入20世纪的案例偏多,时代性不强,且教材数据更新不到位,涉及的生产技术较落后,没有紧跟产业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教材内容,无法满足食品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例如: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中引用的标准和法律法规没有及时更新;“1+X”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证书制度在食品检验检测专业内施行以来,出现课程体系与证书不匹配、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学习资源少、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9]。

(三)职教特色不突出

职业教育是不同于本科教育的同层次教育,二者是平等且相互补充的教育级别,而大部分人错误地将职业教育看成是比本科层次更低的教育类型,在部分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作者为了提高教材质量和增强适用性,想当然地在教材中添加与本科教材相一致的内容,没有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和职教改革成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编写理念上,以知识介绍为主,应用训练偏少,未能根据实际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编排,不能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第二,“岗课赛证”融合特色不明显,教材内容没有综合体现岗位的需要、课程改革成果以及大赛要求;第三,产教融合不足,没有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行业企业人员深度参与不足;第四,学科化倾向明显,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不够。

三、推进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单位要时刻把握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紧跟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关注科技信息进步,提高服务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出版的能力和水平,助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材。

(一)坚持正确政治导向,突出育人为本

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单位应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严把教材意识形态关和质量关,稳步推进优质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第一,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单位要发挥教材的价值引领作用,强化课程育人导向,贯彻落实课程思政要求,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充分发掘和运用食品科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炼食品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向广大食品专业师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食品专业思政教育与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的协同推进。例如,在《食品工程原理》有关物料和能量衡算、过滤分离设备、吸收速率方程的知识点讲解中,出版单位可以引入能量守恒定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历史典故以及压力和动力辩证关系讨论等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第二,教材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出版单位应在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内容中有机嵌入“一带一路”倡议、生态文明思想、乡村振兴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增强当代食品专业师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食品是一项良心工程,保障食品安全既需要依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及标准等,也需要食品从业人员自身的道德约束。因此,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要充分发挥道德育人作用,为社会、行业和企业培养“懂法、守法、诚信、敬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食品人[4]。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部分融入近年发生的食品安全案例,如“大头娃娃”奶粉事件等,起到警示作用,以培养未来食品专业领域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在《食品生物化学》讲解生物化学发展史的章节中,融入屠呦呦、袁隆平等中国科学家事迹,培养学生对事业的奉献精神;在《食品化學》讲解色素的章节中,引入我国的“面点大王”王志强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匠人精神。第三,教材要传播中国优秀饮食文化及历史。出版单位要在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中有机融入体现中国优秀饮食文化、与饮食相关的中华文明元素以及中国食品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等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及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例如,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化学》教材,在有关蛋白质的章节中引入了新疆民族特色酸奶和酸奶疙瘩的相关案例;在矿物质章节中引入了《黄帝内经》有关于“过咸”的记载,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另外,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纺织出版社食品职业教育教材编辑团队还策划出版了“非遗美食制作”系列高职教材,其中《武陵山非遗美食制作》集非遗美食文化传授、实操技能展现为一体,文化传播与技能传授并重,以项目制形式将非遗美食文化展现给师生。第四,引入食品科技前沿学术成果及应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例如:在《食品化学》中的实验部分,中国纺织出版社引入未来食品概念;在《食品微生物学》的微生物与水体保护知识点讲解中,中国纺织出版社融入水体污染的案例,切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二)聚焦两个“服务”,打造精品教材

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单位建设高质量职业教材,核心是要从解决教材“有没有”的问题转向关注教材“好不好”的问题。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单位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食品行业的发展相结合,对照职业岗位实际需求,创新教材内容和形式,打造导向正、立意高、内容新、形式活的系统化、立体化的食品职业教育教材,形成品牌教材。例如,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农产品加工技术》采用模块化思路,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内容,介绍了果蔬产品、肉制品、乳制品、焙烤产品、粮油产品加工技术5个大模块的相关内容,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及时纳入教材,突出岗位性、专业性、实用性,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本书入选了2023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食品生物化学》以食品的基本(营养)成分知识为主线,改变传统章节顺序,把蛋白质内容部分的顺序提前至第三章,与后续营养课程相关内容的顺序一致;把与各章相关的实验分散安排在相应章节之后,以满足食品类专业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为后续的食品专项职业技能培养奠定基础。

(三)坚持类型定位,推动多主体联合编写

近年来,国家明确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定位,鼓励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职业教育新形态“类型教材”,深入开展职业教育教材改革。中国纺织出版社不断推进食品职业教育高质量教材建设,加强教材编写源头管理,汇聚食品行业中的高素质编写专家,并且组建高水平的审核队伍,组织食品职业院校与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龙头企业联合开发教材,让一流的专家牵头组建优秀团队,共同研编高质量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单位在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内容编写上注重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编写体例框架清晰,以项目工作任务形式等编排内容,循序渐进,层次分明,内容设计合理;二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性和指导性,满足理实一体化的教学需求,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三是注重学生岗位胜任力以及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培养;四是注重体现社会发展新成就、科技发展新成果,及时回应时代要求;五是不断完善教材日常修订制度,明确教材及时修订的具体情形和要求,推动教材常改常新。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就是由新疆供销技师学院的教师与知名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编写,该教材可操作性强,适合作为中等职业院校教材以及各类食品生产企业等相关专业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农民培育教材。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食品营销管理》为校企“双元”合编教材,其编写团队除了具有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还有知名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些人员共同参与内容编写、指导与审核工作。

(四)适应数字化转型需要,加快建設新形态教材

在新媒体时代,院校和教材出版单位都在积极探索融合发展的路径,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数字化转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新形态教材开发是新时代高职专业教材建设的必经之路。近年来,中国纺织出版社为实现数字化转型,不断完善出版设施,为教材出版工作提供新的加持。例如,其不断更新升级方正校对系统、黑马校对系统等,为提高教材质量提供保障,提高教材出版的效率。此外,中国纺织出版社建立了全新的录播教室,与配套的中纺教学服务平台紧密结合,实现了食品专业的常态化教学。

为了提升职业教育教材出版质量,大力推进教材配套资源和数字教材建设,深入探索纸质化教材的数字化改造,形成更多可听、可视、可练、可互动的数字化教材,中国纺织出版社联合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不断推出新形态教材,如活页式教材《食品专业英语》、工作手册式教材《农产品加工技术》、可撕可记录教材《食品营销学》《机械工程材料实验指导书与习题集》等,并结合订单培养、学徒制、“1+X”证书制度等,将岗位技能要求、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等有关内容有机融入教材。另外,中国纺织出版社还出版了《基础化学实验》《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等教材,将复杂的实验过程或者工厂技术操作等内容录制成视频以二维码形式融入书中,直观展示典型工艺或流程;《食品科学概论》等教材重点在章节学习目标、拓展资源上融入数字资源,学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阅读相关视频和资料;《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等教材依托学校和出版单位的食品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数字平台等打造线上精品课程,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仪器分析实验》等教材添加模拟仿真元素,全角度展示课程内容,使教材内容更加直观且便于学生学习,节约了学校的教学成本。

(五)加强教材研究,做好教材相关人员培训

教材的编写与出版是一项神圣且崇高的事业,教材编写人员和出版人员需要具备极强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在新时代,出版单位不断开发优质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价值和作用,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学水平。高质量教材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这离不开院校、企业、出版单位等相关方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在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过程中,出版单位应对教材编写和出版团队进行培训,加强教材队伍建设。出版单位须对编写人员加强培训,增强编写人员的政治敏锐性、精品意识以及教材整体设计和构建能力,使其能够编写符合食品专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教材。出版单位须对教材编辑人员的出版策划能力和专业能力进行培训,使其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严格规范审稿流程,做到改必有据,保证内容质量。中国纺织出版社每年都会作为牵育单位,联合“校行政企”多次开展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指导培训,督促编写人员遵守教材编写修订规范,如教材内容中所引用的相关数据、案例、标准、法规等来源须准确可靠;文本、图片、音视频须清晰;名称、术语等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可读性强、文字流畅、简洁易懂;编排设计美观大方、配色合理、装订平整等,切实把好编写源头关,并且对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教学性、艺术性、时代性、数字化以及类型特色等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研究,探讨困扰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以整体提升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专业化水平,全面提高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的质量。

(六)加强统筹规范,推动教材一体化建设

在新时代,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立起加强不同类型教育协同建设的新机制,推动中高本教育教材一体化建设是深化中高本继续教育一体化、实现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同一专业不同类型教育既有差异性,也有同一性,出版单位利用不同类型教育之间天然的相关性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开发一体化教材,使有限的类型教育资源及时转化为优质的一体化教育资源,实现高效、适用、灵活的教学效果,促进专业知识在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继续教育之间共享与流动,提高教材建设水平。近年来,中国纺织出版社设立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一体化编写专项,基于数字化赋能,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围绕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职本继各层次专业具体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聚焦专业主要能力建设,分层递进设计教材内容,系统开发一批食品专业中高本继续教育一体化职业教育教材,以一体化教材建设推进食品专业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衔接系统培养,使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有效贯通,不断完善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体系,如开发高职本科教材《生物食品类专业基础实验指导书》《食品微生物检验》等,高职专科教材《食品加工技术》《健康管理应用实务》等,职本继教材《食品营销学》等。

四、结语

“尺寸课本、国之大者”,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中国纺织出版社食品专业教材出版项目组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各食品专业院校、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同向发力,为建设高质量食品专业职业教育教材体系,培养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春燕,邱懿.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及优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3(05):94-100.

[2]王屹,逯长春.职业教育服务“一帶一路”建设政策与行动:十年回顾与前瞻[J].当代职业教育,2023(03):4-15.

[3]牛桂红.人的现代化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18):8-12.

[4]刘元法,傅莉莉.食品科学与工程类课程思政案例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

[5]曾天山.职业教育在守正创新中实现历史性跨越[J].教育家,2022(39):8-9.

[6]罗杰,密忠祥,宫殿荣,等.我国食品安全战略解析与建议[J].食品科学,2018(11):263-268.

[7]蒋丽平,王静.类型教育背景下职业教育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内涵及开发[J].教育学术月刊,2023(06):43-48.

[8]刘琴,周哲民,万秋红.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逻辑分析与路径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22(04):24-30.

[9]韩露,徐海菊,鲍若晗,等.“1+X证书”课证融通的意义与路径:以食品检验检测专业为例[J].中国食品工业,2023(05):105-107.

猜你喜欢
食品专业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基于微课对食品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基于专业融合的食品类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
关于核科学技术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
基于任务驱动的竞争模式在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湖北民间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高职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