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科利华小学 郑尧伟
“双减”背景下,优化课后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课后作业承担着有针对性地巩固学生课内所学,科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课后作业的设计既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也要发展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说题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后作业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让思维可视化。笔者以一道练习题为例,谈谈说题的准备和具体步骤。
“圆柱的练习”作为一节练习课,主要是让学生巩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体会灵活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其空间观念。而学生已经了解了圆柱的基本特征,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师选择以这节课的题目来说题,让学生用思、说、评的方式代替机械单调的练习,使作业具有了挑战性和趣味性。所以,课后说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避免教师过多的讲评,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笔者选择利用单元题卡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确定说题方向,选择说题内容,设计说题步骤。
利用单元题卡了解学情,确定说题方向。单元题卡包含四道题,分别考查圆柱的底面积、体积和表面积等内容。从完成的情况来看,学生基本能掌握圆柱的底面积、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大部分学生能掌握知识点单一、与例题同类型的题目,而正确率较低的是属于灵活运用范畴的一道题目。
设计意图:教师要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受知识有限、解题能力不足、逻辑思维有待进一步发展的影响,有难度的题目往往集中在一类或几类问题上。而通过单元题卡,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确定说题方向。
题目:在一个圆柱形储水桶里,把一段底面半径为5厘米的圆柱形钢材全部放入水中,这时,水面上升9厘米;把这段钢材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水面下降4厘米。求这段钢材的体积。
从完成的情况来看,单元题卡中的这道题对学生来说普遍有难度,难度分为不同层级。层级一,读不懂题目的意思,对解决问题没有头绪;层级二,能理解情境中的数量变化过程,但无法厘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层级三,知道题目中包含的条件和数量关系,但是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
师:这道题难在哪里?和其他题目有什么不一样?
生:其他题目运用公式就能算出结果,这道题太复杂,把圆柱形钢材放入水中,水面上升,把钢材拉出水面一定高度,水面又下降,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解决。
设计意图:题目的选择要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是指那些能体现通法通解的题目,是大部分学生存在困难的题目,是能启迪学生思维的题目。教师要聚焦问题,选择合适的内容,从而让学生通过说题掌握规律,举一反三,有效地发展数学思维。
说题步骤,为学生课后说题提供了脚手架,也让题目解决的过程可视化。教师通过具体步骤,可以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说题步骤具体分为: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问题归类—整理反思。
1.理解问题,梳理关系
画一画:画出圆柱形钢材全部放入水中的过程。
水面上升,上升的水的体积相当于钢材的体积。把钢材拉出水面的过程,下降的水的体积相当于拉出水面的这部分钢材的体积。已知条件有圆柱形钢材的底面半径为5厘米,此时,水面上升的高度为9厘米;拉出水面的高度为8厘米,此时,水面下降的高度为4厘米。要解决的问题是这段钢材的体积。
理解问题是审题的过程,学生在梳理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解读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对问题的理解,不仅是要读懂题目表达的意思,而且要将问题转化成易于理解的形式。题目描述了两个过程,将钢材放入水中和将一部分钢材拉出水面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示意图将其表示出来。用文字表述的题目是抽象的,但将文字转化成形式,用图形表征条件和问题,就可以使抽象的文字变得形象,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找到数量关系。
2.分析问题,突破难点
想一想:从出发点来看,小学阶段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两种——从条件出发和从问题出发。从条件出发,就是由已知条件展开推导得到一些信息,看看得到的信息中哪些信息对解决问题有用。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往往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突破口。从问题出发,就是要知道问题的解决需要哪些信息?要想得到这些信息,往往要根据已知条件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师:解决问题可以从条件出发,也可以从问题出发。先从条件出发能知道哪些信息呢?谁来分析一下钢材放入水中的过程?
生:我们知道钢材的底面半径,但是不知道钢材的高度,所以,只通过钢材放入水中的过程是不能得到钢材的体积的。
师:钢材拉出水面的过程呢?能知道哪些信息?
生:钢材拉出水面8厘米,还知道钢材的底面半径是5厘米,可以求出这部分钢材的体积,是52×π×8。
师:在钢材拉出水面的过程中,下降的水的体积相当于拉出水面的这部分钢材的体积,这个等量关系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口。这部分钢材的体积求出来了,能知道更多的信息吗?
生:那就知道了下降的水的体积,用体积除以4厘米,就算出了水的底面积。
师:水的底面积就是储水桶的底面积。从条件出发,我们得到了这么多信息。接下来从问题出发,看看需要哪些信息才能算出这段钢材的体积。
生:要知道钢材的高度才行。
师:不知道钢材的高度,就不能直接求出钢材的体积。钢材全部放入水中的过程,也有等量关系,该如何利用呢?
生:上升的水的体积相当于钢材的体积,用水的底面积乘高度9厘米,求出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钢材的体积。
至此,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发现题目中不仅包含四个条件,还存在两个等量关系。水桶和钢材都是圆柱体,钢材被全部放入水中时,上升的水的体积相当于钢材的体积;钢材被拉出水面时,下降的水的体积相当于拉出水面的这部分钢材的体积。所以,分析这道题,要先从条件出发,再从问题出发。先从条件出发,可以利用等量关系得到信息,筛选其中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再从问题出发,找到解决这道题必须知道的信息,及时利用等量关系将问题转化,间接求出这段钢材的体积。学生利用理解问题时得到的条件分析问题,养成从条件出发或从问题出发的解题习惯,找到突破口,让解题思路逐渐变得清晰。这样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后续构建解决问题的框架、培养建模思想做铺垫。
3.解答问题,明确思路
列一列:列出解题过程,明确每一步的含义。
师:解决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出拉出水面部分的钢材体积,52×π×8=200π(立方厘米)。
师:这部分体积就相当于下降的水的体积。再算什么?
生:用水的体积和水面下降的高度,算出水桶的底面积,200π÷4=50π(平方厘米)。
师:这段钢材的体积和上升的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生:它们是相等的,只要求出上升的水的体积,就能求出这段钢材的体积。
师:怎样才能求出上升的水的体积呢?
生:通过将钢材放入水中的过程,知道水面上升了9厘米,可以算出上升的水的体积,50π×9=450π(立方厘米)。
师:谁来总结一下,我们是如何一步步算出这段钢材的体积的?
生:先求出拉出水面的钢材的体积,这部分钢材的体积相当于下降的水的体积,再求出水桶的底面积。钢材放入水中时,上升的水的体积相当于钢材的体积,最后根据底面积和高求出水的体积,这就是钢材的体积。
(师板书,并呈现思维导图)
解答问题,不只是算出结果,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明确先解决什么,再解决什么。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为解答问题做了充分的准备,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便知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思维导图可直观展示思考的过程,帮助学生建构解决问题的模型,从整体上感知问题的解决。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拥有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在说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渗透转化思想,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已知问题,帮助学生利用突破口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4.问题归类,建构模型
变一变:在一个底面半径为10厘米的圆柱形玻璃缸中,水深8厘米。现在要在缸中放入长和宽都是8厘米、高是15厘米的一块铁块(水未溢出)。把铁块放在水中,那么,水面会上升几厘米?
师:你想怎样解决这道题?
生:从条件出发,可以算出玻璃缸里水的体积为π×102×8=800π(立方厘米),铁块的体积为8×8×15=960(立方厘米)。从问题出发,把铁块放入水中,上升的水的体积等于铁块的体积,用铁块的体积除以玻璃缸的底面积即“960÷(π×102)”,就可以求出水面上升了几厘米。
师:这位同学结合刚刚分析问题的方法,先从条件出发,再从问题出发就解决了这道题。你们的想法和他一样吗?
生:如果竖着放进去,铁块有一部分是露在外面的。他考虑的只是横着放进去的情况。
师:横着放进去,铁块被水完全浸没,竖着放进去,铁块有一部分露在外面,怎么解决呢?
生:这时,实际上的底面积是玻璃缸的底面积去掉铁块的底面积。还是抓住浸在水中的铁块的体积等于上升的水的体积,用水的体积除以实际上的底面积得到实际高度,再减去原来的水深就能得到水面上升的高度。
师(小结):解决这道题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横着放进水中,铁块被完全浸没;另一种是竖着放进水中,这时,铁块有一部分是露在外面的。看来有些问题要考虑全面,才能利用分析问题的方法来解决。
作为一道变式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原题十分相近,不同的是,问题中隐藏了另一种情况,而学生容易考虑到横着放的情况。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将思路迁移,考虑竖着放的情况,进而将问题归类,发展学生用一种思想解决一类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建模意识。
5.整理反思,提炼总结
理一理:回顾刚刚的说题过程,我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对于以后的学习有哪些启发呢?
梳理说题的过程,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题目,回顾解决问题的环节。学生通过回顾,体会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必要性,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思维导图的重要性。教师通过问题归类,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知识迁移能力。整理反思是说题的最后一步,旨在培养学生提炼总结、归纳整理的能力。
课后说题,通过确定说题方向,了解学生的难点;选择说题内容,聚焦具体的问题;设计说题步骤,为说题提供脚手架。学生应在说题过程中梳理关系,突破难点,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发展建模意识。说题不仅优化了课后作业的内容,还丰富了课后作业的形式。同时,学生在说题过程中发展了表达力、思考力,体会了学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