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表现性学习的数学主题式实践研究

2023-11-23 11:46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证大小学张玉华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28期
关键词:素养评价数学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证大小学 张玉华

新课标将综合与实践分为主题式学习与项目式学习两种方式。其中,小学阶段主要采用主题式学习,即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进行研究的一种学习方式,以此来呈现学习内容的整体性。主题式实践更容易体现数学的核心素养,是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必然选择。

一、以生活视角构建主题式实践内容

主题式实践内容要突出综合的特点,这种综合不仅表现为数学内部之间的结构性,还表现为数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关联性。教师设计主题式实践活动时,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进行内容选取,以任务为驱动,以表现为核心,对标数学核心素养行为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数学思维品质。比如,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表现,并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设计“相约年文化”的数学主题式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生活化的思考。

(一)从散到联,在主题式情境中表现

好的主题式情境可以联结断点、串起散点、把握要点,以学生的视角实现核心知识的本质勾连,帮助学生走向结构化的理解。在设计“相约年文化”的数学主题式实践活动时,一、二年级学生在这样的主题式情境中的活动内容见表1。

这些内容在学习主题归属上都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笔者选择将其纳入一个大主题情境中进行统整,从散到联,抽象出数学内涵,让学生在最适宜的主题式实践中,解决问题,表现素养。

(二)从联到通,在主题式展示中表现

主题式展示可将学习内容系统化,让学生更好地聚焦核心问题展开探究。教师可通过设计层层推进的挑战任务,引导学生将难点在不断变式中逐一化解,让研究走向迁移运用的空间。在设计“相约年文化”数学主题式实践活动时,三、四年级学生在这样的主题式展示中的内容见表2。

学生在主题式展示中运用数学、理解数学,学会数学地思考,思维变得条理化、清晰化、精细化、概括化,进而促进其表现素养的形成、实践智慧的提升、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从通到拓,在主题式规划中表现

从通到拓,把主题式实践转变为学习的重要支架,借助核心问题,把学习置于实践规划中,让学生具有向上攀登的拓展,将隐性的经验可视化,便于其及时反思和总结,实现知识的应用和认知的延伸。在设计“相约年文化”数学主题式实践活动时,五、六年级学生在这样的主题式规划中的表现内容见表3。

表3 五、六年级“相约年文化”数学主题式实践活动内容

生活是最美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体验。主题式学习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思维场域,通过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在亲身经历、动手创造、体验感悟中,逐步剥离现实情境,掌握数学本质。

二、以素养发展开发主题式实践路径

主题式实践的路径,在于秉持多种整合的价值取向,以此来促进课程实施。实践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学生有没有掌握知识、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掌握了什么知识,如何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把知识转化为行动力,反哺于生活。下面以数学主题式实践“我们去春游”的路径开发为例进行研究。

(一)选择实践主题

师生共同议定实践主题是一项富有智慧的行为,教师应根据自身特长、学生基础、硬件设备和软件条件、家长和社会资源等因素通盘考虑,组织学生亲身去实践、去创造、去体验、去感悟,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迁移运用,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观念,发展一种素养。比如,“我们去春游”的主题源于春天大自然的美妙,以及家乡富有特色的风光。学生走进自然,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去感受不一样的风景,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奇妙,以“数学的思维”解决生活的问题,以“数学的语言”表达积极的态度。

(二)确定实践目标

主题式实践的目标应聚焦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促使学生从多视角观察、分析和思考问题。比如,“我们去春游”就确定了这样的实践目标:(1)立足数学课程目标,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体验策划春游活动的过程,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的价值;(2)以“双减”为背景,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养养成导向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知识迁移等思维能力。根据低、中、高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形成质疑问难、自我反思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研制实践方案

首先,要进行分析、调研,分析班级实际、学生实情、资源实况等。回答好我们有什么,我们能怎样,能做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可以用的资源,能提供我们的支架、工具有哪些等问题。其次,协商、调整、修改、完善研究方案,通过家校群策群力、博采众长、达成共识,形成实践性的研究方案。最后,积累好研究资料,具体包括研究方案出台的历程、每次研讨的实况留痕、实施过程的打磨经历、成熟的实践方案等。比如,“我们去春游”中研制了这样的实践方案:一是课程链接,古人用脚步走遍春天的山、春天的河、春天的风、春天的雨,春天的花草树木也在古人的诗歌里,让我们找一找春天的古诗,写一写、吟一吟、背一背;二是实践准备,了解春游地点情况,如安全、环境、交通等,准备好舒适的衣鞋、卫生的食物以及日常药品等;三是出行计划,鼓励学生把出发地和目的地画出来,并用学到的方向、长度、时间等词描述;四是游玩计划,我打算这样安排时间(表格呈现),这些活动中_____产生了费用,我算出总共花费是_____,在游玩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并把它写了下来。

(四)展示实践成果

学生在主题式实践中,始终伴随着各种行为表现,如情绪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等。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时,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又要体现评价方式的多元,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评价方式可以是定性、定量评价,也可以是自我、他人评价,不仅要进行成果性评价,还要进行过程性评价,可以是口头评价,也可以是书面评价。总之,在评价中,教师要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交流、主动反思、主动修正,让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成果展示中呈现。

三、以文化引领落实主题式实践育人

新课标中的课程性质,在继承“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等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强化了数学育人的功能,并且首次明确提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突出了在义务教育阶段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将文化记忆与数学学科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收获数学知识和数学素养,是值得教师发掘和探索的。

感受数学文化内涵。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内涵十分丰富。例如,在“相约年文化”主题式实践中,笔者设置了这样的育人目标:一是通过主题式实践,感受中国传统的年俗文化,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奇思妙想中感悟数学文化之美;二是以春节为契机,设计各富特色的主题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领略数学文学魅力。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文学的融合之美,笔者在“数字与文学”主题式实践中设计了“诗词中的数学”,让学生感悟诗歌与数字的结合,既充满了想象、智慧、创造,又是那么和谐与奇妙无穷;“成语中的数学”,包含数学算式中的成语、数字开头的成语、谜语中的数字成语等,让学生锲而不舍地探求数学文化的真谛。

探寻数学历史足迹。数学阅读,丰盈主题式实践形态,学生读《数学家的故事》,感受数学家的家国情怀,以及严谨治学、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学生读《数学简史》,将数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有机结合,把爱国、感恩、担当、奉献深植心田……学生将读书的所思所想进行创造,传承数学文化,提升数学素养。

主题式实践让学生在探究、体验、反思、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中,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的活动经验。它的育人价值是为每个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喜悦,进而不断地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完善自己,并能彼此分享、相互激励、共同提高。

猜你喜欢
素养评价数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