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花样跳绳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3-10-14 03:36:51游维
教育界·A 2023年25期
关键词:花样跳绳双减小学

【摘要】花样跳绳作为新兴体育类运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师围绕“双减”政策做好小学花样跳绳教学的优化工作,可以推动课程内容的建设,助力素质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双减”;小学;花样跳绳

花样跳绳与传统跳绳存在不同,花样跳绳的形式更加丰富,有交互跳绳、单摇跳绳、双摇跳绳、车轮跳绳等。花样跳绳非常考验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在“双减”背景下,花样跳绳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课程之一,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在研究如何才能做好花样跳绳教学的工作,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和健康观。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花样跳绳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双减”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双减”背景下,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服务行为有效规范,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有效减轻。因此,学生的课余自主时间变得更充裕。与此同时,在素质教育的积极影响下,体育课程逐渐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关注与喜爱。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施行,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各年级均要开设体育与健康课,其占总课时比例为10%—11%,仅次于语文(20%—22%)、数学(13%—15%)。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包含新兴体育类运动,这类运动深受青少年喜爱。花样跳绳作为新兴体育运动之一,是随着社会发展与健康生活的需求衍生出来的,具有娱乐性、休闲性和实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此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修订了小学“1分钟跳绳”单项指标的权重,可见花样跳绳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和必要性。

教师做好花样跳绳教学工作,提高花样跳绳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不仅符合“双减”政策提出的要求,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1]。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花样跳绳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丰富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与活动形式

教师开展高水平的花样跳绳教学活动,能够让体育教学内容更具可选性,为体育课堂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并且能够有效弥补传统体育课堂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偏少、教学形式单一等缺陷。

此外,花样跳绳在传统跳绳的基础上,强调技术运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花样跳绳运动中对所学的基本动作加以创新,如1分钟双脚交换跳、1分钟“8”字跳长绳等,从而提高体育技能水平[2]。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花样跳绳不仅十分考验学生的跳跃能力、核心力量、身体协调性以及快速反应能力,而且对学生的手部、腿部、身体躯干等多个部位的力量有着较高的要求。

教师开展高水平的花样跳绳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跳跃能力,如单腿跳、双腿跳、跑跳等方面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多人跳以及组合跳的团队协调能力。此外,花样跳绳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为学生今后学习更有难度的体育运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首先,很多学生对花样跳绳这门既有技巧学习,又有体能锻炼的课程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在花样跳绳学习与练习活动中,潜心研究新的花样跳绳技巧,有效发展了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其次,为了让花样跳绳的表演活动更有美感,学生会主动思考如何做好花样跳绳的团队练习工作,尤其是考虑怎样才能让团队的跳绳动作变得整齐划一,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奉献精神。

最后,很多学生在接触花样跳绳运动后,会深深喜欢上这项运动,结合教师科学有效的教学引导,学生能够培养科学运动、终身运动的良好行为习惯与思想意识。

(四)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

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课后自主活动时间变得更加充裕。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做好花样跳绳教学工作,能够让学生对花样跳绳运动产生更强烈的兴趣,从而主动在课后利用更多的时间练习花样跳绳的技巧,切实提高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可见,围绕“双减”政策开展的花樣跳绳教学活动,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让学生更健康、更有个性地成长[3]。

三、当前小学花样跳绳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花样跳绳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有待提升

尽管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已经开设花样跳绳课程,并且设置了较多的课时,但当前花样跳绳教学缺少理论性、实践性的内容,教学活动的随意性比较强,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容易打击学生参与花样跳绳运动的积极性。

(二)花样跳绳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有待提升

小学花样跳绳教学形式主要集中在理论知识教学以及技能实践练习两个方面,部分教师为了保证课堂纪律以及教学进度不受影响,往往不会给学生提供过多的自主练习或者团队合作练习的机会。

此外,花样跳绳的教学活动仅局限在体育课堂中,未能有效延伸到学校的大课间、运动会中,这使得花样跳绳的教学成效大打折扣[4]。

(三)花样跳绳教学力量的专业性有待提升

从传统的小学体育课程规划角度来看,教师的主要关注点集中在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等运动领域,很多教师对于花样跳绳并不了解,因此,对花样跳绳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无从下手。

花样跳绳具有内容专业性、技巧复杂性等特征,对教师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巧要求较高。部分小学缺少专业的花样跳绳师资力量,甚至部分教师是“现学现卖”。这样不仅会影响花样跳绳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容易打击学生参与花样跳绳运动的兴趣。

四、“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花样跳绳教学实施路径分析

(一)利用运动会,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为了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学生花样跳绳的整体水平,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可以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举办“健体逐梦,强国有我”的花样跳绳主题运动会,给全校学生创造参与花样跳绳活动的良好平台。

学校可以在运动会中设置个人单项赛、合作赛、团体赛等三个类别的若干竞赛项目,如90秒耐力跳、三人行(二带一跳)、花样跳绳表演赛等。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和特长,报名参加不同的竞赛项目。

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可以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为个人与班级争得荣誉。此外,学生可以在团队竞技中,增强合作意识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可见,学校要办好花样跳绳运动会,让花样跳绳运动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增强学生体质,磨炼学生意志,满足学生多样化体育运动需求[5]。

(二)运用校本课程教学法,丰富花样跳绳教学内容

为了解决当前小学花样跳绳教学存在的内容单一问题,教师可以运用校本课程教学法,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体育教学品牌形象、体育学科传统与优势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花样跳绳课程校本化的开发与建设工作,深度挖掘并建设花样跳绳的校本课程资源,不断丰富花样跳绳的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教师可以根据小学低段学生、中段学生、高段学生的能力与特点,设计相对应的花样跳绳教学内容,为不同阶段的学生开设适合的校本化花样跳绳课程。比如,小学低段的花样跳绳教学活动可以围绕单摇跳、单脚跳、开合跳、交叉跳、后摇跳等技巧开展;中段可以围绕正向体前固定交叉单摇跳、正向单脚下交叉单摇跳、正向双腿下交叉单摇跳、正向体前侧打间隔交叉单摇跳、反摇跳以及双摇跳等技巧开展;高段可以围绕同面反向、两人异面侧打、半转身跳、三人车轮组合花样跳、反向固定交叉车轮跳、反向腿下间隔交叉车轮跳等技巧开展。

教师可以运用趣味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方法,点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能力的学生,教师需要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练习中探索花样跳绳的技术动作,并不断创新动作技巧。

为了进一步突出校本课程教学法的优势,教师可以定期围绕花样跳绳开展各类、各层次的竞赛活动,为学生设置多样的竞赛项目,这样可以在提高学生花样跳绳技术动作整体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此外,教师可以主动分析和反思花样跳绳校本化课程存在哪些不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思路,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打造具有时代特色、办学特色的花样跳绳校本化课程[6]。

(三)高效开展课后服务,组织开展花样跳绳社团活动

“双减”背景下,学生的课后活动时间变得更加充裕、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这给小学课后服务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教师可以将花样跳绳与课后服务有机联系,以年级组为单位成立花样跳绳社团,让学生可以在课后服务时间参与花样跳绳社团组织的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个人喜好以及花样跳绳水平等多方面因素,为学生制订科学详细的花样跳绳活动计划,让学生按照计划有针对性地参与花样跳绳社团活动,避免学生因缺少活动目标而出现“乱活动”的情况。

为了给花样跳绳社团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做好课后服务内容的设计。比如,教师通过编排动作、示范动作、制作视频资料、设计队伍队形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社团互动的欲望,增强课后服务的效果。此外,教师需要在社团活动中为学生讲解花样跳绳的技术要领,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动作不规范等问题,确保学生的活动安全。学生在花样跳绳社团活动中不断探索、发现以及创造,在主动克服困难中体验运动的乐趣,有助于形成乐于学、乐于跳的良好氛围。

(四)充分运用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在“双减”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关注大课间活动。学校将花样跳绳融入大课间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花样跳绳理论知识、运动技能的记忆,还可以营造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为此,学校应当根据花样跳绳的教学需求,设计相对应的花样跳绳大课间体育主题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30分钟的花样跳绳大课间体育主题活动,活动内容包含单人“8”字形跳绳、双人跳绳、多人跳绳等。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一定节奏感并且深受学生喜爱的音乐作為大课间花样跳绳的配乐。

结语

“双减”背景下小学花样跳绳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打破“课堂45分钟”的教学模式,将花样跳绳更好地融入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从而在提高学生花样跳绳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袁卫华,张娅.花样跳绳练习对8-9岁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30(6):131-134,145.

[2]王少琨,绳舞飞.健康成长:小学花样跳绳体育项目教学研究[J].学苑教育,2021(13):59-60.

[3]张瑞丽.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学习模式在花样跳绳教学训练中的应用[J].体育画报,2021(2):76-78.

[4]熊文.争议与热点:新时期体育中高考改革取向再审视:兼论“双减”背景下体育中考的介入与定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2,56(8):83-92.

[5]赵冰晶,杜雪琪.花样跳绳引入高校体育课堂的有效性和教学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31):80-82.

[6]何效永.花样跳绳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2):85-86.

作者简介:游维(1978—),女,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东湖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花样跳绳双减小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跳绳速度训练——30秒单摇》教学案例
亚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02:16:43
浅谈花样跳绳对我校体育特色项目开展的有效性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4:20:56
关于开展农村小学花样跳绳运动的实践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0:36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6:40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5:16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