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2023-10-14 03:31陈淼雯
教育界·A 2023年25期
关键词:德育功能策略探讨小学语文

【摘要】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具有人文学科的性质,良好的语文教学不仅会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知识,还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语文教学中蕴含多样的德育机会,教师可以挖掘有效的德育教学内容,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功能;策略探讨

小学语文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和阅读能力,也可以承担德育的责任。在当下,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小学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找到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德育元素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同时提升整体道德素养,成了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教育的首要目的[1]。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多个方向的教学内容,将语文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便强调培养个体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德行对于社会稳定和人类发展的影响,后来这种重视道德修养和人格培养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语文教育具有深刻性和长远性,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和文化素养。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理解善恶的分别,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积极寻找语文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此外,在语文教育中,教师还可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发挥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这一素养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和人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遵守语言规范、尊重他人的意识,让学生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关注他人的困境,成为有同情心和爱心的社会公民。在培养学生语文思维时,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学内容中与道德有关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让学生理解伦理冲突和道德困境,逐渐掌握客观、理性评估不同观点的方法,具备做出正确道德判断的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在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传递的价值觀,激发学生对美好品质的向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而在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展现的社会责任感,讨论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思考如何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2]。

(三)丰富小学德育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还能够丰富小学德育的形式。语文教学内容中含有丰富的德育元素,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语言的力量,教师可以借助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让学生懂得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尊重他人的言论,增强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另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和道德思考,在教学时,教师应该选取具有启发性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道德问题,思考不同人物的道德选择与成长历程,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学习其中的道德准则和人生智慧。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时存在的问题

(一)开展德育工作途径单一

部分学校仅将德育的重担放在德育教师身上,没有意识到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德育机会,德育的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只是作为被动接受者,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不够,学习德育知识的兴趣不高,这也导致学生难以得到覆盖范围更广、更加有效的道德教育。另外,德育强调的是实践体验,口头教学的形式无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实践体验,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应用道德知识,对道德问题缺乏深入思考,这会限制学生对德育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内化,德育的效果难以有效提高。

(二)渗透德育的教学水平较低

在部分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关注文本的表面意义,忽略了文本蕴含的德育资源,也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道德问题、人物形象的特点,使学生没能在语文学习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力。还有一部分语文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德育的重要性,但在教学时只是提及与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德育知识,缺乏系统性的德育教学设计,这对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也起不到良好的作用。

(三)渗透德育的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在一部分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卓有成效地渗透了德育知识,然而这样的教学成果却无法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经验,因为这部分教师没有构建具体的德育评价和反馈机制,没有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评价,也没有细致地分析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因素,导致教学的成果得不到巩固。从整体上看,这也会导致学生受到的道德教育较孤立,学生可能会在深入思考后发现自己仍然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动力。

三、发挥语文教学德育功能的具体策略

(一)利用关键句

要在语文课堂渗透德育,教师需要熟悉并理解教材内容,敏感地捕捉那些埋藏在字里行间的价值导向,从细节处着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了让学生快速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文章的关键句,思考和讨论这一关键句背后的含义及其涉及的道德议题,让学生在互动和思辨的过程中理解不同的道德观点,发展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3]。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往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意义和人生哲理,能够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教师还可以在学生领会关键句的含义之后,着重讲解具有感染力的句子,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中的道德问题。

例如,在讲解《开满鲜花的小路》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重点关注“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这一关键句,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开满鲜花的小路为什么是美好的礼物。在深入思考这一问题后,学生会逐渐意识到,与人共享快乐会使人获得幸福感。此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好的礼物”,让学生细致地感受到自己生活中的美好,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二)剖析人物形象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各种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这些人物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质也能够反映作者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和思想内涵。具体来说,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从中汲取情感力量。在解析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道德评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该人物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在学生剖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和观点进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受到启发和激励。

例如,在讲解《将相和》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对话、神态、动作描写,以帮助学生深刻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着重关注蔺相如在会面时对秦王说的话:“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分析这一句子后,学生会明白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借此培養学生的爱国情怀。此外,教师也应该提醒学生:“蔺相如和秦王说这句话的前提是廉颇已在边境上做好准备,因此要成事不仅要有勇还要有谋”,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也应该思考后再行动。

(三)善用课外阅读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教师可以先布置课外阅读作业,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探究文学作品表达的哲理,思索作品传递的信息。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领悟作者对于道德问题的看法,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汲取道德启示,理解和认同其中传递的价值观,形成独立的道德判断,再据此改变自己的行为,逐步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4]。

以《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教材节选的部分后,利用课后时间阅读原著。在学生阅读原著后,教师可以组织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引导学生关注汤姆·索亚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他如何在一次次的冒险中更加靠近自己要追求的目标。此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意识到人应当拥有正直、勇敢等品质,并引导学生判断生活中的善恶美丑。

(四)解读传统文化故事

我国传统文化故事强调“德”对人的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传统文化故事、古诗词中的道德问题,让学生理解这些文化元素包含的道德信息,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以传统文化内容为媒介的德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学生能够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领会良好行为的价值,明确正确的行为准则,产生正确的人生追求,意识到自己应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例如,教师在讲解《塞下曲》这首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边塞将士的描写。在这首诗中,作者用“欲将轻骑逐”描写将军对自己部下的信任,用“大雪满弓刀”描写边塞的严寒,这也突出了将士们不畏严寒、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样的分析环节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边塞将士的不易,萌生爱国情感。在讲解诗词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首古诗词和之前学过的王之涣的《凉州词》进行对比,在《凉州词》中,作者用“一片孤城万仞山”突出了边塞生活的孤寂,并通过一个“怨”字表达对战争的反思。这样结合不同诗词内容进行分析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形成完整的道德认知,学会正确的爱国方式。

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学科是小学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机会,语文教师在“传道授业”的同时也应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通过有效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为提升德育渗透的有效性,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理应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和运用各种策略,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另外,发挥小学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不仅是教师的责任,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也应与教师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德育资源,使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成为具有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参考文献】

[1]张瑞丽.如何发挥语文教学德育功能的路径探索[J].吉林教育,2022(3):46-47.

[2]刘洪丽.如何强化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德育功能[J].吉林教育,2020(19):78-79.

[3]杨小红.探讨如何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并有效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J].新课程,2020(20):222-223.

[4]张兰军.浅析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增强语文教学德育功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152.

作者简介:陈淼雯(1988—),女,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德育功能策略探讨小学语文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思考
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五个转变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究
浅析充分发挥中学党建的德育功能
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个性化的策略
探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
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认识与探究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