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野下的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写生与艺术考察”实践探析

2023-10-09 17:56李浥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传统文化

李浥

摘  要:倡导协同育人原则的社会背景下,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应顺应“课程思政”要求,在“写生与艺术考察”课程教学中拓展学生社会观察、体验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写生型创作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基本的科研能力,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有助于实现更深层的教学实施目标,为课程建设注入内涵发展动力,又能夯实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回应社会需求。

关键词:课程思政;传统文化;写生与艺术考察课程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6-0040-04

绘画是人类表达自我、体现个性自由的重要途径。高师美术学专业培养的是中、小学美术教师,其未来的工作将要面对的是人格成长期的青少年群体,在传递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如何加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坚守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的职业自觉,需要大学学习期间的积累与锻炼。在专业知识、教学策略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能使教育过程成为提升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有利于激发美术学专业学生的巨大潜能,塑造未来教师的高尚人格。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国民的成长教育和未来社会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写生与艺术考察”作为专业必修课,在学生从基础学习向专业创作转化的衔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顺应“课程思政”要求,从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出发的“写生与艺术考察”课程建设,与社会需求相呼应,为课程建设注入了内涵发展的动力。

一、研究背景

写生,一般指描绘直接面对的实物或风景的作画方式即从大自然取景、物、元素,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后,用手中画笔再现观察对象。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非常重视写生,许多内蕴丰富的世界名画,往往源于早期的写生小稿。画家们借助理性和科学,应用透视原理及解剖学、色彩学原理等,在画面上以写实手法塑造的“再现”世界里,线条、形体、色彩与空间的关系获得了高度和谐。印象派的产生,更与室外“写生”密不可分,莫奈、塞尚、梵高等画家的写生习作已成为独具魅力的作品,“写生”从此开始脱离搜集创作素材的单一使命。对细节和光影变化的微妙把握,使写生作品以其独特的现场感和强烈的真实特质,在各类美术展览中成为描绘现实、表达内心、蕴含丰富人文精神的独立作品。

(一)“写生与艺术考察”课程的特色

“写生”是美术院校教学的基本课程,是绘画学习的基础和重要的训练方法,传统写生训练为再现性美术技法的培养确立了一种典范模式。在写生中对描绘对象以不同视角进行剖析解读,透过表层意象探究精神本质,是艺术家认识与把握世界的原则。

“写生与艺术考察”课程对美术教育的传承与坚守仍然是学院派教学的经典之处。在示范法之外,教学还应秉持“三步法”原则:首先在校内通过写生动员会向学生说明写生与艺术考察的目的、意义;介绍写生与考察的地点,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要求以及考察计划方案,具体的行程安排等;其次将教学地点转移至写生基地,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绘画写生的基本要求及创作特点,布置发掘当地美术资源、文化价值的专题考察任务;最后教学日常的绘画写生、作品赏析和教学结束时的考察汇报与总结等。在此过程中,传统教学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天然形成的自然风貌和具有明显人文印记“人化”的自然,画家写生时的感受截然不同。美术学写生地点一般选择文化特质明显、民族风情浓郁的地区,如安徽宏村、大漠敦煌、千户苗寨、藏羌走廊等地。人文因素的注入使这些地域文化具备了丰富的情感。重视基础课堂,“写生与艺术考察”课程在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对画面的归纳和表现等技法方面,特别是在画面上表现个人化的自然,即学生的写生型创作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二)“写生与艺术考察”课程教学的不足

从多年前只关注技法学习、忽视教学能力的培养,到现在极力强调的素质教育,高师美术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就读期间专业与文化难以兼顾等。各种因素限制影响着高师美术教育的质量导致美术学专业学生存在美术能力低,“无特长”等现象,弱化了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写生与艺术考察”课程主要有学习时间不足、教学形式单一、课程说服力不强等问题。学生对课程的安排包括经费、路程、时间方面都存在疑虑,如担心集体生活过强的共性制约,抑制了自己的個性潜能发展;怀疑写生的时效,不愿意出门等。改变“写生与艺术考察”课程教学现状,首先要明确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构建预备课程、后续课程等“写生与艺术考察”课程链;在理论、技法、观念上加强在校美术学生的课前培训;不仅要延长写生时间、活跃形式,提高写生成效,提升带队教师的职业素质,还需要通过“基因式”融入价值观培养和塑造等课程思政内容,分析、提取课程思政理念与“写生与艺术考察”教学内容之间的共同点并拟定基本框架,以提升课程的感召力。

二、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必要性

(一)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课程思政立足基础美术教学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美术学专业的学生因学科创新性要求,具有思维活跃、个性独特的特征,在教学及课程建设中,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相对匮乏,在课程教学中关于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三者的融合上有所割裂。

多元、开放的教学课程,包含课程内外思政元素和时代发展典型案例,在价值层面注重对学生三观的影响,实现塑智、塑魂、塑价值观的育人追求,推动学生顺利完成从美术学习者到美术教育者的转变。课程思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味着教育结构的变化,是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重新统一。

(二)美术学专业教学发展的需求

培养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是当前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学生文化修养的培养与思政教育有诸多重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学生人文素养、道德品质、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

顺应时代发展,“写生与艺术考察”课程中不但需要加入适当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还可以尝试在教学中融入生命观教育、生态环境观教育等理念,在丰富学生思想认知的基础上,融合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思想内涵等多方面因素,积极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的热情,对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基于此,文化体验感及归属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教学实效性。

三、途径与举措

“写生与艺术考察”课程的意义不只是其所产生的写生作业或报告等结果,更重要的是其产生结果的过程中,面对描绘对象时建立起的一种思考模式,即用视觉语言把内心感受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富有创造力与个性的思维过程。这种认识在技法上是经过专业训练中的概括提炼等观察、表现方法,并加以教育、引导而培育出来。当描绘变得有明确意义的时候,就成为一种个性化的符号——个人创作能力养成的象征。

(一)文化认知结构的变化

文化认知结构的变化有助于扩展“写生与艺术考察”教学中学生社会观察、体验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写生型创作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基本的科研能力。

1. 国家、民族理念教育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指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在向其他事物投射感情的过程中,能直接激发精神之美——爱,包含家国之爱,生命之爱。“写生与艺术考察”教学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身临其境感受自然空间,领悟人类情感与精神,一方面有助于学习者将理论与实践相衔接,探究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在面对历史遗存的讲授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寻找创作素材,认识艺术学习与自然、社会的紧密关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艺术意象凝聚人生境界。艺术作品的产生源于画家对事物的观察体会,思想情感又借助于形象思维,以家国理念的内在意识,体现与表达外在自然之美。因此发挥既有课程的优势,在专业领域的构建中自觉融入国家、民族文化基因,改变长期以来重知识传授轻德行培育的情况,通过国家、民族理念教育为课程建设注入内涵发展的动力,也体现了顺应“课程思政”、以对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与提升为核心的育人要求。

2. 生命观教育

在“写生与艺术考察”不少于两周课时的外出教学中,师生直接接触的时间较多,无论生活、学习各方面都是一个难得的观察、了解、交流的机会。

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探索实质性介入学生生活与心灵的方式,将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当前的人生际遇相结合,与学生的生命认知和生活困惑相结合,积极回应学生的心灵困惑,有意识地探讨学生在成长、社会交往、生活环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迎难而上、乐观面对的态度化解认知和实践的隐患根源,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生命观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是全面观照生命多层次情感,包含直面生命和生死问题的人本教育,其目标在于使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尊重、敬畏生命,学会独立地生存和健康地生活;能正视生命与环境、与天地物之间的关系,有积极与社会、外界沟通的勇气,在体悟和感受生命情感的基础上,努力显示出生命的“温度”等。感悟情感的最好方式是体验和分享,除了完成美术知识、技能目标,教师还可以拓展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意义的教学内容,组织和开展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分享认识与感触的舞台,培养表达及沟通能力。主题包括:

(1)写生创作中个性发展、自然发展等多元化存在的状态、表现与意义。

(2)“写生与艺术考察”課程的开放性主张及反对学科中心主义封闭性的意义。

(3)创作中推崇文化多样性、非理性特征的原因;如何看待艺术的理性主义。

(4)回顾成长体会,了解、接纳生命、人生际遇的不确定性。

在活动中,探寻自我生命的价值,通过分享和理解,实现身心和谐。需要注意的是,在现实性前提下的这种塑造方式应建立在尊重多元化个体需求的基础上。

(二)协同育人理念的实践

把握总体性育人目标,通过实践不断优化理论学习、作品鉴赏、写生及艺术考察教学设计的流程,是自我辨析、塑造内心的过程,也是各方合作、持续发展的有效教学过程。

1. 生态环境观教育

生态教育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将生态学思想、理念、原理与方法融入的现代全民性教育观念[1];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展开教育过程的一种观念。写生教学中的生态环境观教育可引申出个人与学校环境、在职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教育等。

写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画家深入自然,渗透自然并与之同化的心灵旅程,作品中呈现的人文精神与个体的成长环境要素同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写生时身处现场描绘环境的体验(气氛、情绪、感受等切身的经历体会)决定了绘画者赋予其作品的意境。剖析情感特点、发掘人文社会的精神要素,将成长困境纳入变化、可持续生成、动态发展的生态学视野,直接投射于写生作品,透过画面所描述的社会形态、构成逻辑等,呈现受时代发展阶段影响的美学力量。

生态环境观教育形成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使人们对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反映了环境教育的原始动机来自人类对自身生命的珍惜和关爱,可帮助学习者发现环境问题的症状和根本原因;也可鼓励学习者敢于探讨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强调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在探索中学会超越环境,面对生活。

2. 历史文化教育

不同写生地点的选择,地域差异和文化特色,使“写生与艺术考察”课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察内容。

将课程思政贯穿于“写生与艺术考察”,特别是考察部分:指导学生主动探寻当地的文化遗产,如民风民俗、建筑、服饰等美术文化资源的深刻内涵与意义,树立正确的历史文化价值观;指导学生在艺术考察中增强与当地群众学习、了解、沟通的能力;注重学生将写生与艺术考察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于未来的艺术创作与美术教育实践以及研究中科研能力培养的过程。

透过美术遗存的形成、发展典型案例来发掘当时社会的精神要素也是“写生与艺术考察”课程涉及的思政内容之一。个体的人文精神要素与群体情感特征、审美倾向的构成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在美术发展的历史上表现为风格与流派。

课程思政的核心特点是隐性教育,与其他教学内容之间保持相互融合而不相干涉的状态,在以课程思政视角展开教学的过程中,绝非以思政内容覆盖、替换、改变原有的内容。“基因式”融入的前提是通过提取相关思政理念与课程之间的共同点来拟定基本框架。课程思政融入的真正内涵是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形式主义的生搬硬套必将招致反感。

四、结语

写生以形、色、质等形式语言,寻找和重建视觉信息。每一件写生作品都是从时代的沙漏里,经过沉积与萃取,把心性凝结成的一个形而下的实相[2]。“视知觉并不是对刺激物的被动复制,而是一种积极的理性活动。”[3]在“写生与艺术考察”教学中,这个理性活动是完成写生作品的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流程,也是多方合力、阶段性协同育人的历程。

“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求知”蕴含着自由的探索精神,“育人”则强调“过程”“目的”及“规范”。作为新时代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所提出的“育人”与“求知”相统一的发展观,在课程建构角度,带有明显的工具性;其“学以进德”的逻辑思路,赋予课程教学改革以深远的价值,对推动高师艺术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义[5-7]。

参考文献:

[1] 张书芬. 生态教育:我们的教育理念[J].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01):95.

[2] 阳新. 梵物志[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20.

[3] 鲁道夫·阿恩海姆. 视觉思维[M]. 滕守尧,译.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6]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02):18-2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202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传统文化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