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构研究

2023-10-09 15:30郭城朱洪浩石岩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OBE理念

郭城 朱洪浩 石岩

摘  要:当前我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正在由传统的理论学习、技能训练,逐步过渡为更加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理论知识、道德品质、行业技能等综合育人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当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成果产出为驱动,从构建专业德育培养目标体系、搭建“理论+实践”的育人共同体、健全多方面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构建OBE理念下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以期增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课程思政改革建设过程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OBE理念;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6-0056-04

目前围绕课程思政的研究覆盖了各学科门类,分别从育人方式、师资能力建设、配套制度体系、实践路径等方向都有进行探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成果。但是围绕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偏少。虽然有相近专业的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为本专业提供参考,但由于大数据行业的性质和特有的人才培养方式,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在实效性与针对性上有待改善。目前,我国正处在从一个“数据大国”迈向“数据强国”的关键时期,在这时期内迫切需要大数据人才作为支撑,而随着大数据技术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渗透结合,数据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专业技术过硬,还对人才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敬业精神等有更高的要求。大学内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我国培养大数据行业人才的主阵地,各大高校如何能够通过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使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行业要求之间相吻合,培育出德才兼备的大数据技术人才,已经成为我国迈向“数据强国”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有必要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进行研究与实践,让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全方位提升。

一、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中面临的困境

(一)课程思政的建设缺乏系统性

一是从横向来看,现阶段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院校已达400多所,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在不同学校的培养方式与目标,难免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即使是同一门课程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内容等在不同的教师的课堂上都会存在不同,各所院校的大数据专业之间缺乏相互的沟通,没有统一的专业核心德育元素培养体系,呈现碎片化实施的现象。

二是从纵向来看,现阶段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理论课堂,对实践类的课堂内容关注不多,本专业的学生的课程安排中不仅有理论课还有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类的课程[1]。

以蚌埠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开设的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总课时72个课时,其中实践类课时(实验+课程设计)高达36个课时,具有“动中思,思中做”的特点,是进行思政教育不可多得的良好“抓手”,忽视实践类课程的思政建设将使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二)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缺乏有机的融合

教师将思政元素与教学过程融合的环节,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终落脚点,融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思政教学效果的好坏。思政元素融入传统课堂的方式分为显性的融入与隐性的融入。显性的融入是指在充分挖掘课程内容中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将课程思政合理的融入教学计划与课堂的方式[2]。隐性的融入是指为让课程思政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所需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但现实中一方面因大数据专业方向的授课教师,大多为工科类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对相关的专业技术较为擅长,再加上有些教师对时事政治不敏感、思想政治的觉悟不高,这些因素成为制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教师有效实施课程思政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应是润物无声的,最忌讳牵强附会,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在教学方法、思政元素挖掘、教学组织等方面要有足够的经验和较强的育德能力,但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能够借鉴的经验也少,这也是阻碍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课堂的重要原因。

(三)课程思政建设机制不健全方法不科学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种复杂的系统性实践活动,不仅涉及校内学校党委、教务处、各二级学院、教師等层面,还涉及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等资源配置。一项大工程能够稳定开展,没有配套的领导、管理、运作制度来保驾护航不能行稳致远。虽然在全国各大高校中已经有学校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例如复旦大学制订并出台了《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指导方案》,但由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很多举措还在摸索阶段,具体的资源分配方式等制度短时内还无法确立。特别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起步刚不久,还存在着许多制约课程建设的问题需要解决。

随着近年来各个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各个学校在建设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课程思政体系不完善的情况,其中对思政教学效果的监督与评价方法上存在同质化甚至缺失的现象。目前部分学校虽然有针对课程思政的考核方法,但仅限于对课上的思政内容或者思政工作量来进行,这显然不够全面。例如程序设计类的课程是计算机专业老师经常教授的课程,既然已经开始了在专业课堂上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那就要在思政教学效果上要有所考核与监督,这不仅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还能促进相关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评价与考核的不完善已成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思政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OBE教学理念融入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意义

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之下,起源于美国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即OBE教育理念,正被大量运用于各个学科专业的改革之中。OBE理念的内涵打破了我国在教学活动中忽视思考强调记忆、忽视实践强调理论、忽视能力强调知识的传统做法,其重点关注四个问题:1. 学生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2. 学生为什么要获得这样的学习成果?3. 怎么样帮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4. 如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看出这四个问题围绕着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确保学生培养目标实现来进行的[3]。我国推行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同样也是围绕学生这一焦点,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怎样确保培养目标的达成度来进行的。

由此可以看出两种教育理念相辅相成,具有天然的锲合度。由于大数据行业是一种特殊的新兴产业,行业对于人才、规范等方面的要求正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造成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与很多老牌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很大差异,这就要求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也必须具有创新性與实效性。因此将OBE理念用于指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仅能实现精准有效的育人,而且还能充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内涵。

三、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构

在深入了解OBE理念和课程思政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以及社会和大数据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深入挖掘专业核心育人目标,建立起一套可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如图1所示。

(一)构建德育培养目标体系,夯实体系建设中的基点

在对学生个人学习需求和大数据行业对人才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遵循数据科学专业特点和大数据行业的背景,基于OBE理念重构人才培养质量观,加强学生大数据行业的核心胜任力,在毕业要求中明确“个人—行业—社会”的三层培养目标。在三层培养目标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规律和每门课程特点进行需求导向设计,反向设计各门课程目标以及遴选出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构建出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锲合度高并符合行业需求的德育培养目标体系,从而让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课程思政改革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因此,基于国家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要求,结合OBE教学理念,深入挖掘大数据相关企业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等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理清数据工程行业对学生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的需求,以大数据行业职业胜任力为起点,将“个人—行业—社会”的三层培养目标继续细化出以钱学森精神、工匠精神、保密责任意识、当代科学家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队协作精神、四个自信等思政元素,构建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德育培养目标体系,如图2所示。德育培养目标体系从深度和广度上来看对数据科学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生进行了全面塑造,既满足了本专业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又促进了大数据行业的良性发展。

(二)搭建“理论+实践”的育人共同体,打通体系建设中的堵点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不仅是一个理论体系完善,而且还是一个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强调学以致用的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与升学方向明确。目前国内高校理工科的专业课程多以“理论传授+实践训练”的模式进行授课。理论传授一般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或者“线上+线下”的形式进行,现阶段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也多集中于理论课堂[4];实践训练以各种类型的实验课程来进行,实验课程包括理论课程配套的实验课,以及课程设计、企业实训、毕业设计等独立的实验课[5]。现阶段国家一直在强调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各种实践类的课程将占比越来越多,一方面从事实践类型课程教学的教师,要转变思路积极投身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之中,要善于挖掘思政教学元素与教学实例,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实践类课程提供充足思政资源,利用实践课程独有的“动中思,思中做”的特点针对性的加强行业规则以及团队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在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建设等环节中,不论是校内的理论课教师、实验课教师,还是校外合作企业中的老师都应参与进来,共同打造出校内外联动的“理论+实践”的育人共同体,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全覆盖,形成特色鲜明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思政育人体系。

(三)健全保障机制,消除体系建设中的痛点

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想这项改革事业行稳致远,离不开高校内部在教学评价体系、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师资能力培养、激励机制等保障机制方面的改革与支持。在教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建设方面,要以培养出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和实践能力强的学生,以及引导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为导向。将大数据行业技术岗位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要求纳入教学评价的指标之中,杜绝单一性的结果考核,倡导多纬度的过程性考核。将学生对老师育德能力的评教结果作为教师评先评优、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的依据之一[6];在组织机构运行机制方面,校党委和教务处等行政机关要做好本校的课程思政改革的行动指南,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在课程思政教改项目立项、示范课程打造、教学团队组建等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各二级学院也要积极配合,搭建起学院的课程思政教师团队、推动落实上机党委下达的考评机制及各项制度、让专业教师作为改革中主体的作用得到发挥;在师资能力建设方面,首先要提高专业课教师自身主动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其次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线上或线下的课程思政专项培训,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促进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更新[7]。通过保障体制的建设,推动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多元化德育目标的实施,为课程思政改革常态化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四、结语

高校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作为保障我国大数据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其人才的培养质量需要满足大数据行业将来的发展需求。因此基于OBE理念,本研究搭建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将思政元素融入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助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生,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保密责任意识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有助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同时为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于歆杰,朱桂萍. 从课程到专业,从教师到课组——由点及面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模式[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03):92-98.

[2] 许喜红,胡德堂.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体育课的路径探讨[J]. 蚌埠学院学报,2022,11(01):72-75.

[3] 耿晓伟. 基于OBE理念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以安全工程专业为例[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07):192-196.

[4] 赵佰亭,祝龙记,贾晓芬. TRIZ矛盾理论下的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以“单片机及接口技术”课程教学为例[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5):90-95.

[5] 袁佩芬.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高校实操类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析——以“短视频创作”为例[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 42(12):39-42.

[6] 倪胜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5):101.

[7] 刘海松,倪震,秦军林.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02):199-201.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OBE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卓越土木工程师毕业要求的研究
OBE教育理念下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基于OBE的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浅谈
OBE理念下专业学习成果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数字媒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OBE理念下的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
基于OBE的软件类课程混合教学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OBE理念下高职教师成长机制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