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低年级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探析

2023-10-08 11:16:01丁晓梅
山西教育·教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写作水平双减教师应

丁晓梅

“双减”政策在教育教学中的贯彻落实,最大限度改变了僵化刻板的教育现状,使各个学科都迎来了新机遇。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作文教学僵化死板,学生在写作中缺乏自主性与真情实感,使作文教学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而“双减”政策呼吁朴素的教育,致力于让教育回归本质,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育质量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立足“双减”政策的大背景,对语文作文教学进行反思与创新,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应打好写作基础,让学生能够轻松写作、快乐写作,让真情在写作中自主流露。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的意义

“双减”政策为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挑战,打开了新思路。小学低年级阶段,正是学生接触语文写作的初始时期,对语文写作还没有理清思路、掌握方法,整体学习过程呈现缓慢的螺旋式上升趋势。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找到写作“手感”,明确写作思路,一些教师往往会采取作文“题海战术”,试图通过大量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与写作能力,殊不知这种方式很可能会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导致学生对写作产生厌烦乃至抵触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打开思路,树立创新意识,将“双减”政策真正落实在作文教学中,并使其发挥优势,为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写作开辟新篇章。

1.减量提质,提升学生的写作自主性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想要学生写作好,就要平时练得多,于是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将各个类型的作文都练习一遍,使学生苦不堪言。作文训练需要勤动笔,但是在保量的基础上,也不可忽略质的重要性。“双减”政策强调减负,在这样的背景下仍然推崇传统的语文教学策略是行不通的。“双减”政策意在让学生通过最少的作业练习获得最优的学习成果,此时,教师就应树立创新意识,转变固有思路,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去写。“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从根本上恢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作文写作减量提质,让学生“说心里话”,做到有事可说、有话可写,切实提升了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将创造力与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2.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减负”与“应试”看似冲突,实则不然,想让二者在教学实践中相辅相成、巧妙结合,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做”。在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下,教师过于注重写作技巧的提升,教学缺乏针对性与深入性,致使学生对写作的理解流于表面,学生实际的写作水平与应有的写作水平不匹配,甚至相去甚远。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应致力于让有限的教学发挥“无限”的效果,使“有限”的写作训练也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树立创新意识,增强作文讲解的深刻性与针对性,对学生的写作水平与心理特征有更准确、全面的认识,使教学“一针见血”,精准而有效地解决学生所面对的写作难题,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低年级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1.促进作文训练生活化

写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一篇好的作文离不开生活这块基石。“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结合。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思维正处于发展时期,生活经验少,知识储备不足,面对空白的作文稿纸经常“无话可说”,甚至经常会写出一些不符合常识与道理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文章。有些学生一写到与“亲情”相关的文章,第一反应不是从记忆中搜寻与亲人相处的难忘片段,而是开始胡编乱造,一些学生还会在作文中写出“父亲冒大雨背着生病的我去医院”“母亲点着煤油灯熬夜为我缝补裤子”等此类情节,既脱离现实,又没有真情流露。

写作教学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从生活中挖掘可以运用到作文中的“宝藏”,因此,教师应在作文训练中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实现生活化写作,主动在生活中发现美、挖掘美、描述美,促进作文训练生活化、质朴化、真情化。

以《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为例。小学时期,尤其是低年级阶段,经常会出现这种让学生描绘植物、动物的作文题目,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教师就可以《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作为范例,引导学生把目光放低,用生活的视角构思写作,从平凡中发现美,即使是日常生活中最不起眼的植物,通过细心观察,也能在作文中绽放美丽的“花”。

作文训练生活化,有利于改变小学生作文“胡编乱造”的现状,让学生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有话可书写、有情可抒发,使学生在参与每一篇作文训练时都能真情流露,收获理想效果,用最少的作文训练,收获最大的教学成果。

2.实现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教学法是写作教学的一种创新形式,改变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长期分离的现状,使写作教学融入阅读教学中,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写作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在日常的课文教学中融入写作因素,让学生意识到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头戏”,从而提高重视程度,并且在不给学生增负的前提下,使写作训练更上一层楼。

以《山行》这首诗的教学为例。这首诗描写了深秋山林的景色,诗中描写了一条石头小路,小路蜿蜒曲折地通往秋日的山峦,意境优美,令人回味无穷。教师就可以基于这首诗的学习基础,引导学生将诗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写成一篇优美的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不仅得到了显著提升,还有利于锻炼学生文笔,模仿学习名人名家的写作手法,扩展想象力,发挥创造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3.创新评价方式

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课业负担明显减少,因此教师的评价与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想要让学生的每一次作文训练都取得最大化的收获与成果,教师就应对评价方式予以格外重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忽略了评价的重要性,很多时候,当学生提交一篇作文后,教师只是简单地以“优秀”“良好”“合格”以及“不合格”这四个等级作为评判标准,使学生“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如何改进自己的问题。创新评价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在进行作文评价时应当更精细化、具体化、个性化,通过评价指出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并为其提出个性化要求,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指明道路。其次,学生可以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实行“生生互评”,让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审视一篇文章,既可以从其他学生身上取长补短,又可以在找出其他学生问题的同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创新是一种势在必行的大趋势。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树立创新意识,采用科学的策略与手段,明确语文作文教学的意义,结合“双减”政策,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供新思路,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写作水平双减教师应
“以读促写”,提升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16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