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家强 夏仁汝 段瑾
摘要:“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涉厦专业基础知识点多,知识面广、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高,而且实用性强、研究进展日新月异等特点。我们以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为基础,实施分层次教学,结合讨论式教学、碎片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混合式教学,有效地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进行厦时有效的教学督促与评价,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药物化学;混合式教学;分层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C642.0
“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是一门连接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学科。“药物化学”研究内容包含化学科学,需要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与此相联系的理化性质、稳定性状况;同时还涉及生命科学的内容,需要了解药物进入体内后的生物效应、不良反应及生物转化等化学生物学内容。由此体现出本课程的鲜明特点:知识面广、知识点多、实用性强、研究进展日新月异。
“药物化学”是我校药学专业大二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其先修课程是“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采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尤启东教授主编的《药物化学》。目前,“药物化学”的课程教学基于教材与教学大纲,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讲、学生学,穿插一些教学互动与课堂讨论等,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的教与学,虽然已经脱离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急需改进与提升。
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上的教与学,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可以通过微信、QQ、微博等多种互联网媒介,利用学习、生活的间隙获取数量巨大,内容简洁明了、内容分散的碎片化信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大学生已经适应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有效地选择接受碎片化的信息,这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即使是新颖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网络课程也倾向于在碎片化的时间,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碎片化信息,充分发挥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下的碎片化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但是,教师的督学、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两者的有效评价与及时反馈难以实施,或者缺乏一个可操作性的方法。
大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水平、学习潜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如何让学生能够比较好地进行个性化学习,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因材施教被认为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之一,因此要不断地促进教学方法、手段的更新与发展。从传统的课堂教学(线下教学),到线上教学,再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看到教师教学方式也在与时俱进,逐渐趋向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推动信息化教学。
面对新时代的大学生和他们日新月异的教育需求,我们在“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虽然采取了一些新方法、新理论,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挑战,亟须解决。
1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线下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执行,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过程中有互动、有交流,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被动的学习,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比较沉闷。由此可知,现在的大学生已不满足这种传统的教与学,渴望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表现空间。21世纪的大学生基本上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学生,他们的日常生活、平时学习已经深深地刻上了互联网的烙印。而且大学生追求标新立异,喜欢展示自己的个性,其学习方式也是灵活多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智慧教学带来了教育模式的改变,利用智慧教学平台,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兼顾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2 有限的教学学时与丰富的教学内容
“药物化学”课程只有48学时,共14章,其中总论部分(含绪论)为3章,分论部分为11章,课程内容包括药物研究的多个方面,注重介绍各类药物的发现和发展过程,药物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构效关系、变化规律、主要合成路线,同时兼顾新药的设计、发现和发展过程,以及新药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原理。涉及专业知识点比较多,内容繁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比较高,这就需要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完成丰富的教学内容。
在掌握药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他们从事药物研发、生产、流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使其具有一定的独立分析解决现实生产中新问题、攻关新课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辩证的逻辑思维和方法,使其具有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较强的批判意识,掌握药学专业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
3 统一的教学形式与不同的学习需求
目前“药物化学”课堂教学形式基本上是统一教学模式,师生集中在教室进行教与学,无论是小班制,还是大班制,抑或是小组学习等,都难以避免教学模式的统一化,无法兼顾单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实际情况是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不一样,学习能力不一样,学习兴趣不一样,学习目的也不一样,导致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上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如何满足不同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学习,是目前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的或者需要有效解决的问题之一,相应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结合学校的办学思想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本课程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针对在“药物化学”课程中出现的上述三个教学难题,我们提出四个操作性可行的教学方法。
3.1践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基于互联网技术,建设线上课程。将有选择性的、碎片化线下教學内容化为若干知识点,利用碎片化教学时间,有效地拓展教学空间,延长教学时间,有利于课程内容的教学。线下教学引导学生对碎片化知识点逻辑关系的快速构建,形成完整知识体系,进一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我构建、主动学习。目前,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获得了普遍的认同与推广。采用这种多模式的混合式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以教师为主导,实时督促的开放式教学。
课程团队构建了“药物化学”线上课程,建设了较为完善的线上教学内容:包括教学视频、课件、习题库、试卷库,以及学习辅导资料;包括参考文献、书籍、音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完善和改进了教学过程,加强了课前的预习与测试、课堂教学从前课的回顾、新知引入、重难点的讲解与讨论到下课前的总结,强调了课后的复习与练习,学习效果的反馈与分析等环节有序进行。其中,基础性、常识性知识采取线上教学方式,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相应的测试来检查学习效果;重点难点知识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讲授、讨论、分组研讨等多种教学方法,采取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等反馈学习效果。
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拓宽教学空间的物理限制,延长教学学时的硬性规定,开展多样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手段,提高线下教学效率;利用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2碎片化教学与整体化教学的有机结合
信息化时代,学习、生活的节奏变快,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网络密切相关,对于感兴趣的话题,学习上的疑问,会在生活的间隙时间里,借助网络高效地完成。在“药物化学”的课程教学中,将单个的知识点,特别是教学重难点,以教学微视频、教学案例、教学专题的形式呈现在线上。在智慧教学平台上,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学习。课前推送基础性知识点,引导学生预习;课中推送重难点知识的讨论、随堂练习、案例分析等,考查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课后推送重难点知识的综合题、分组任务等,考查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综合运用。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单个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自主学习,接收相应的教学活动,包括章节测试、随堂练习、讨论、案例分析等,完成学习任务。这种碎片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碎片化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碎片信息”,这是教学内容中的一个“点”,其中“线”知识主要在课堂上完成。线下教学过程中,教学的重点是用逻辑将原本分散的、孤立的、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链,让学生明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的难点则是将这些逻辑知识再加以拓展,优化重组,形成知识面,通过将“药物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化整为零,由易到难、由浅人深、环环相扣,形成点、线、面的有机结合,深化教学内容,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系统化和整体化。
3.3多层次教学
多层次教学是在满足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让每一位学生获得个性化的教学指导,收获不一样的学习效果,从而实现多重教学目标。“药物化学”课程的多层次教学是在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基础上,借用智慧教学工具,实现因材施教。
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进行多层次设置,包括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作为基本教学目标,学习程度是理解与重点掌握,设置为1级任务点,所有学生必须完成达标,完成时间可适当延长到下次课前;重点知识,学习程度是理解与一般掌握,设置为2级任务点,所有学生完成达标,完成时间可适当延长到章节结束;难点知识,学习程度是了解与理解,设置为3级任务点,所有学生完成达标或部分达标,完成时间可延长到课程结束;拓展知识,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了解,满足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不作为任务点,学生选择性完成,不设置为达标,完成时间直至课程结束。
教学过程中,实行延时教学。在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完成时间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和选择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合理安排学习进度。比如对于“三基”知识点,课堂上进行随堂测试、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限时予以完成,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进行实时的点评。对于重难点知识,部分学生由于专业基础知识较差,在理解上需要更多时间,掌握上也有一定难度,导致相关的教学活动并不能在课堂上及时完成或者全部完成,此时有必要进行延时教学,将未完成的教学活动延续到线上教学,允许部分学生课后继续学习消化,完成相应的测试、练习等。
针对教学重难点设置线上线下的讨论,进入讨论或小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选人模式让学生自我分析讲解,借助智慧教学平台,大数据实时统计分析,教师进行点评,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针对个别差异化的学生,不能及时完成,可以课后督促完成,实时跟踪,进一步加深理解。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强、兴趣高,可以进入研究模式,探讨最新研究进展,学习拓展知识,拓展学习内容,在线讨论学习体会与心得,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明确专业学习目标。
“药物化学”课程的分层次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一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无须按照优、中、差分组。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将课程内容设置为分级任务点,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完成。教师通过智慧教学平台,随时收集每个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及时的学习效果反馈,给予学生实时指导,实现个体化的多层次教学。
3.4成绩评价方式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并重
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行教学过程的全考察,进行实时动态分析。学生成绩分为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两者比例各占一半,其中平时成绩又分为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给予一定的比例。在平时成绩评价体系中,注重互动式的教与学,即课堂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规定时间完成基本达标任务点,实时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督促;注重学生的多层次需求,习题包括每章作业(只做一次,必做题)、章节测试(必做题,可重做),随堂练习(选做题和必做题,只做一次)、课堂讨论(必做题)的延时完成等。期末考试是检测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考试以基础性知识为主,考题以开放型、综合型题目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及综合运用能力。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措施,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有兴趣的学。
学生的评价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采取定期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每一章节的教学收集学生的建议。同时也通过平时的师生交流获得教学反馈,进行及时分析与实时的改进,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方法。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近200名学生自愿参与评价,课程评价分是4.9分,从评价留言中发现,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获得了学生的充分肯定。
结语
“藥物化学”课程将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与新时代信息化学习方式相结合,基于智慧教学平台,将“药物化学”课程知识化整为零、化繁为简,融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采取多层次碎片化教学,完成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任家强(1978-),男,汉族,湖北荆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药物化学、应用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