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
【摘要】具有历史底蕴、时代特征与国际视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和而不同、天下为公等精神,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國际魅力。作为一种全新的国际外交发展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出中国政府基于全球视野对人类前途的重大关切,并为解决当今复杂的国际问题提供了具有中国智慧的“公共产品”。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传统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0-0004-04
全球化背景下,“地球村”已经从观念走向现实,当今世界人类社会从未如此紧密相连,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甚至是重大危机与灾难方面的交流从未如此频繁,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被普遍关注。面对世界各国各地区不同的文化冲突,以天人合一、和合共生等传统文化理念为根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主张,是中国基于全球视野贡献世界的“公共产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对自然人类社会的深刻认知,作为民族的精神根基数千年来牵引着民族的发展方向,并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融合与繁荣。作为一种全新的国际外交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时空超越,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合、正义、大同等理念的传承与创新,彰显出中国政府基于全球视野对人类前途的重大关切。
一、和合文化理念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在甲骨文中“和”最初被理解为声音、音乐等和谐悦耳,后来被引申为整个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和平、和谐、和善、中和等蕴意。在金文中,“合”的最初意思是上下嘴唇和谐,后被应用到事物之间的融合与合作等,殷周时期和、合作为单一的概念没有统一起来使用。《国语·郑语》记载,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在我国古典记载中这是首次将“和合”结合起来理解,意思说商契能把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常道德结合起来,达到让百姓和睦相处得到保养的目的。
可见,在和合文化中“和”与“合”的内涵本身体现了整体内不同要素的协调、融合与统一,矛盾着的事物只有在融合中才能共同发展。后来管子、孟子、墨子等思想家进一步强调了和合思想的要领与重要性,自秦汉后被普遍运用,其理念也从协调规范社会与个体的关系,延伸为个体、国家、自然等双方或多方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蕴含天人合一宇宙观、协和万邦国际观、和而不同社会观与人心和善道德观的和合文化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体现[1]。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说,和合文化理念蕴涵着对安宁平静国际秩序的向往,对消除战争和谐世界的追求,为当前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困扰与挑战提供文化积淀与思想源泉。
(一)天人合一宇宙观蕴含着万物和谐共生的理念
作为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天人合一思想内涵极为丰富,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思想的精神本源[2]。西方文化强调知识就是力量、认识万物的尺度等理念,把人类对自然界的主宰看作自身主体性力量外化的表现,尽管在这种理念指引下的西方社会物质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却不断异化,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巨大破坏。而中国文化蕴含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3]的天人合一理念,与西方恰恰相反,强调的不是人与自然的征服、主宰、对立,而是强调和谐、统一与共生。作为系统的宇宙观图式,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睿智生态理念,这对当前世界性的生态失衡等问题有着思想启迪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天人合一思想的传承,就是在面对生存困境的背景下的正面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遵循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不断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这种崇尚、保护自然的发展观念,蕴涵着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理念因子。
(二)协和万邦的国际观蕴含着和谐共存的理念
协和万邦一词最早出自《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5]意思说只有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才能达到天下和睦相处的目的,因此协和万邦的外交理念一直贯穿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与西方社会所奉行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通过斗争产生”的修昔底德陷阱理念截然不同的是,历史上西汉时期的张骞睦邻友好原则与汉宣帝的修文德外交理念、唐朝时期的协和万邦意愿、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等实践,均实现了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沟通交流,促进了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现实不断证明协和万邦的理念已经深深镌刻在民族的理念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民族种族与意识形态,传承了协和万邦的理念原则,其平等相待与和衷共济的外交理念已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交往原则。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决不能遵循社会达尔文式的自然法则,作为人类发展的永恒之道,应该在和平合作的基础上实现进步与发展的共赢。
(三)和而不同的社会观蕴含着共同的价值理念
作为处理不同文明的准则,和而不同的理念最早出自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6]思想。在孔子看来,小人只是盲目服从甚至有可能朋党结私,而君子则可以坚持独立的见解,也能兼容不同的思想,从而实现和谐的目标,因此和而不同是在承认差异性基础上的,体现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的完美体现,这凸显出和而不同文化理念的独特性兼容品质与感召力。后来和而不同的意蕴被丰富为在承认差异性的前提下寻求自身文明与不同文明的平衡,通过这种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的长期实践,中华文明不仅能扬弃其他不同的文明始终保持发展的动力,更为解决差异性的文化冲突贡献了有效策略,比如国内的一国两制、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造性实践都证明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特定的实践价值。在当今国际文化交流中,我们应尊重不同文明的差异性,文明因互相吸收借鉴而共同发展繁荣、丰富多彩,坚持求同存异并超越文明的隔阂与冲突,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定会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
(四)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蕴含着仁爱包容意识
先秦儒家的和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作为与和善内涵一致的仁爱思想有着极为独到而精髓的见解。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在孔子看来,个体的价值应高于自然界具体的器物,仁者应该是充满慈爱之心的具有智慧的善良的人,仁爱不仅是有血缘关系亲属之间的仁爱,也体现为对社会成员互尊互信的仁爱。孟子主张的“亲亲仁民,仁民爱物”思想,体现出个体不仅要和亲人和睦相处,还需要具有人际关系规范的仁爱,更体现为关爱万物的博爱,这种差别之爱数千年来一直成为指导人们生活的理念准则,孟子还将这一理念拓展到国与国之间交流的准则。儒家的仁爱思想体现着中华民族崇尚热爱万事万物的兼济天下的大爱情怀。老子主张上善若水,如果国与国之间能像水流一样谦和包容,和平相处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先秦思想家对和善的理解体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特质,反映出自古以来处理国家、民族与个人关系强不称霸、守望互助的基本价值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对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承与演绎,蕴涵着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与亲仁善邻的价值追求,是对兼济天下等人心向善传统理念的坚守,为国家之间的交往、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提供了理想模式。
二、大同思想理念
作为对现实社会批判与对理想社会构建的大同思想,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一种反思社会、指导社会实践的中国式天下理念,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不断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在社会治理方面,儒家思想认为首要在政治上肯定的民众的地位,同时要对管理者进行道德完善的人物塑造,确保执政为民,由人们依据个体的道德修养与管理水平公选出来的贤德贤能之才担任大同社会管理者,管理者必须顺应天道坚持以民为本,并积极关注弱势群体的治国理政策略,这种选贤任能的良性互动机制可以有效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儒家社会治理理念凸显的现代民主精神体现出对权力合法性思考,更体现为期望管理者执政为民、勤政爱民的美好夙愿。
在社会保障方面,儒家思想认为首先要保证社会公正,这是大同社会的核心要义,国家和社会财产应属于天下百姓并不是君主的私人财产,《吕氏春秋》记载“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7],表明贤明管理者的首要前提就是公正。在此基础上大同社会中的个体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照,个体受到社会保障的同时分工协作各取其利,根据自身特征自觉为社会贡献自身能力进行公共劳动,在个体承担相应职能与义务基础上保证社会秩序和谐有序运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没有尔虞我诈的完美目标。
在社会关系方面,儒家思想认为和谐人际关系的原则就是信睦为本,追求和谐的社会是大同思想的理想终极目标。传统文化蕴含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意味着在国人的观念里国是家的一种外延,在理想社会的构建中国家的政治架构往往带有家的色彩与情怀,因此家庭成员内体现自然伦理的亲情法则也被拓展为大同社会的交往准则。
在长期的实践中,无论是“兼相爱,交相利”的墨家大同思想,还是“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儒家大同思想,都是通过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亲相爱,真正达到具备公有社会公德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8]的理想境界。这种贤人治世、人际和谐、个体自觉为公用心构建达到至善境界的理想社会,就是全体人类一直追求向往的大同美好社会。对大同思想传承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站在全球的高度以宽大的视野超越国家与民族,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凸显出对人类命运的整体关怀。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蕴涵着大同思想中公平正义的治理理念
大同思想主张的“凡物用之无间,谓为一家”[9]等理念,认为全体成员应该相互帮助、亲如一家、仁者爱人、互惠互利,这一关注人类之间的和谐与保障生存发展权力的理念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语境。当今世界发展极不平衡,全球贫富差距与分配不公现象越发突出,加之威胁安全不确定因素的增加等因素,世界处在不稳定与动荡之中。因此,构建公道正义、平衡相待的国际秩序是破解各种世界赤字的实践途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本着主权平等的理念,在合作共赢中建立民主透明的立体的全球治理模式,以期实现和平合作的国际新秩序。罗尔斯认为,个体的自由、财富、被尊重等可以体现社会基本善的内容,应该在社会制度合理安排的前提下被公平分配,这正是公平正义的关键与首要问题[10]。现代化进程的当代中国个体的法制与规则意识不断凸显,我国政府更是不断推动着国际关系法制化的进程,在国际交往中秉承先义后利、平等互利的沟通理念,在坚持各国平等相待的前提下强调大国应尽的义务。理论上强调发展的普惠共享,实践中不断对所需帮助的国家与地区提供物质产品与生产技术,但绝不以任何援助为名义进行意识形态输出。奉行国际主体多元化的多边主义原则,致力于打造以平等合作为基础的国际机制与规范,以期以形成一个以解决全球问题为导向的具备道德约束规范力的全球机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站在人道主义的制高点,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回应人们对和平的期待,传承了大同思想中公平正义的理念。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蘊涵着大同思想中天下为公的价值导向
作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充分尊重与全面保护的天下为公思想,是建立在对个体如何生存与发展的理论与人文思考的基础之上的社会治理模式,如果说大同社会的传统社会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是当今国际视野下全球人类的核心价值取向。与西方社会所推崇“普世价值”不同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是以全球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天下为公的真正全人类价值。无论对个体内在属性的阐释,还是整体社会发展中对人道的揭示,天下为公思想蕴含的仁道理念都是以尊重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为目的,并强调保障百姓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是人道对社会管理者提出的义务,是社会管理者应具备的道德与职能,本质上还蕴含着重视弱势群体的民本价值取向。就价值导向层面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天下为公思想中对社会发展与个体生存价值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国际社会中,中国历来光明磊落,中国人民不仅追求自身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还具有追求天下大同的价值导向[11]。
从天下大同理想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凸显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显现出在全球视野下中国呈现给全人类的具有中国智慧的全球治理方案。天下为公的文化基因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对和平的向往,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极少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经受近代列强侵略的中华民族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望和平的国际环境,面对西方学者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理论,以“天下一家”为价值导向的天下为公思想是对它最强有力的反驳。无论是以资本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还是以自身利益为诉求的逆全球化等,最终结果就是全球政治社会发展的失衡,任何局部性问题都会引发全球性的问题。在互联互通的世界中,只有携手并肩,坚持构建共商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性合作,才能为人类创造美好的未来,达到世界大同的理想境界。
在全球治理实践中,人类应抛弃“零和博弈”的狭隘思维,各尽所能地坚持公平正义的理念,以人道的思维与市场的逻辑,打造一个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16.
[2]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19.
[3]郭庆藩.庄子集释:卷1[M].北京:中华书局,2006:80.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44.
[5]尚书[M].慕平,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2.
[6]钱逊.如沐春风:论语读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5:250.
[7]张双棣.吕氏春秋译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1.
[8]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3.
[9]庄绰.鸡肋篇[M].上海:上海书店,1990:12.
[10]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92.
[11]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