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人才振兴:构建满足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体系》节选英译研究

2023-10-04 15:49李喻娇
新楚文化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三维转换生态翻译学

李喻娇

【摘要】《人才振兴:构建满足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体系》(以下简称《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振兴方面的相关政策的重要读物,属于政治文本。从词汇层面看,政治文本多含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如果直译,不易理解原文含义;从语句层面看,文本中部分句子无主句;从篇章层面看,句子结构多排比、对偶、重复,如何增强句子与段落之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也是翻译中遇到的难题。笔者现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理论,通过语言维度、文化维度、交际维度来作出选择,以期解决政治文本翻译中遇到的难题。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人才振兴》;政治文本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0-0064-04

《人才振兴》阐述了中国依靠人才振兴乡村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强调人才是农村发展进步的关键。在这类政治文本中,包含了大量中国特色表达,例如中国特有的政治术语、文化负载词等。同时,政治文本还具有多无主句、多排比对偶句的特点。笔者借助生态翻译学理论与方法,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交际维度入手,对翻译中所遇到的问题逐个进行协调解决,并研究政治类文本英译策略方法的适应性选择。

政治文本的外宣英译有助于展示中国的大国水平,树立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才振兴政治文本的英译也可以展示中国快速发展的智慧,还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快速发展的方案和经验。

一、生态翻译学理论概述

生态翻译学的创始人是胡庚申教授,他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1]。生态翻译学除了注重源语与译语句式和风格上方面的统一之外,它还突出了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时自由度更高。译者面对生态环境时可以作出适应性选择,根据“求存择优”做到“译有所为”,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对文本进行翻译。

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看译者的工作,其工作性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与适应性[4],但这并不意味译者可以随意发挥、随意选择,要根据“优胜劣汰”的基调,多维度、多方面地进行考量,以此淘汰掉不适合源语的翻译方法,进而选择能将译文效果发挥到最好的策略。其中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是译者需要着重注意的三个方面,既要有侧重点,也不能将这三个方面完全割裂。语言、文化和交际是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只有综合考量这三个维度,当这三个维度达到一定的平衡和谐,译文才会恰当得体。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生态翻译学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也获得了众多学者的认可。

二、《人才振兴》文本解读

《人才振兴》是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丛书之一,讲述了乡村人才振兴的措施和政策,并致力于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乡村人才振兴队伍。笔者现从中选取部分章节,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对该文本进行理解和解读,从词汇、句子和语篇这几个特征入手,同时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以及交际维度三个方面来进行翻译。《人才振兴》属于政治文本,而翻译政治文本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从语言维度来说,政治文本中多出现如“青黄不接”“一技之长”等四字结构以及无主句等句式结构,充分体现了中文意合的特点。

第二,从文化维度来说,政治文本中大含有大量中国特色表达,如“土专家”“人气”等文化负载词,翻译时需要结合中国文化背景来进行适应性选择。

第三,从交际维度来说,政治文本里有大量排列整齐对仗的词词汇和句式,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从交际维度出发,充分考虑其翻译策略,使译文通顺连贯,易于读者接受。

三、生态翻译学三维理论框架下

《人才振兴》英译实例分析

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将翻译方法简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三个维度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2]。所以翻译时要平衡好这三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转换,不可形成绝对的割裂。

(一)语言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从最原始的语言出发,关注文本的词汇构造以及句式结构,从文本语言表达的角度去进行翻译,力求源语与译语的词意、句意平衡达到和谐状态,注重源语,忠实地传达原文本含义。政治文本中不乏大量四字结构,四字结构是中文特有的表达形式,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完全符合中文句式结构形式。在翻译时,如果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直译,很难传递出原文本真实的含义,甚至可能导致译文与原文牛头不对马嘴,令读者生惑。根据生态翻译学的语言维度,译者应作出适应性选择,找到最适合这种结构的翻譯策略。另外,中英两种语言在句式上也有着较大差异,汉语多无主句,而英语句子则是不能缺少主语的,因此,在翻译这类句子时,应该注意处理好句式的转换。

1.四字结构

汉语的四字结构仍属于并列结构的一种特殊形式,但为汉语所独有,在政治文本中被频繁使用[5]。在遇到四字结构文本时,译者可以采取释意的翻译方法来进行语言层面的适应性灵活转换。

例1:立德树人[6]

译文:foster virtue and cultivate people through education

四字结构是中文表达的特色,在政治文本中频繁出现。该句中的四字结构“立德树人”中的“立德”相对好理解,意为培养良好的品德;而“树人”对于译语读者来说是较为陌生的,英文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汇,“树”作为名词,一般指代木本植物,但作动词时,一般是“树立、培养”的意思,因此“树人”的含义是造就培养人才,同时也暗喻要像灌溉、栽培小树一样去培养人。“立德树人”一般用于指代老师的职责,通过教育培育人们的优良品德,通过教育塑造、发展人们。所以译者根据其含义将之翻译为“foster virtue and cultivate people through education”,在原文基础上补充了“through education”,解释说明了原文中隐藏的信息,以此实现了翻译在语言维度中的句意平衡目的。

2.无主句结构

汉语和英语所属不同语系,汉语为主题显著语言,一般会把句子要表达的重点、结论、评论或是表态放在句末,句首也不一定会有主语。而英语结构严谨,句子中必须含有主语。因此在翻译政治文本时,译者对无主句的处理非常重要,需要对句子进行增译,如直接增加句子的主语或者是通过转换主被动语态来实现译文句子结构的完整性。

例2:健全以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支持机制。

译文:We will improve the support mechanism for training practical rural personnel with professional farmers as the main body.

该句中没有主语,属于典型的无主句结构,在政治语言中很常见,也符合中文的行文习惯,而英语中并没有相对应的句式结构,英语句子结构严谨,主语是英语句子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译者在此处可以选择增译。原文本讲述的是国家或政府采取的乡村人才振兴的措施或实施的政策,根据上下文语境增加句子主语“We”,此处增译的主语是泛指国家或政府,并不是特指某人,使译文更加符合英文的行文习惯和语言结构,帮助读者更加通顺地理解原文含义。

例3:要根据各地农业行业特点和基层农技人员的需求,因地制宜,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活动。

译文:Various effectiv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ctivities will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local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needs of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technicians.

汉语多主动语态,英语多被动语态。汉语具有英语所没有的无主句,许多被动句可以用无主句来代替[4]。那么反之,汉语中的无主句在英译时也可以通过主被动语态的转换来实现句与句之间的生态平衡。该句原本没有主句,译文中将“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活动”提到句首作为主语,使用“be+done”,主动语态转换成被动语态,符合英语的行文结构和习惯。另外,被动句式大多时候是物作主语,就如该例句在转换语态之后,主语为“教育培训活动”,显得更加客观公正,不带有个人感情色彩。而在翻译政治文本中,客观公正、不带有个人感情色彩,正是译者需要注意的。

(二)文化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度要从源语和译语的文化角度出发,不仅要处理好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词义理解难题,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曲解源语,还要适应译语所属的文化体系,选择使源语和译语文化层面达到平衡的策略方法来进行翻译。中西方文化差异显著,中华文明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长历史,汉语中蕴藏的文化基因在翻译时需要明确表达其含义,译者可以通过意译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

例4:“田秀才”“土专家”。

译文:“local agricultural talents” and “farming self-taught experts”

只有充分了解源语文化背景,“田秀才”和“土专家”是中国文化负载词的典型,是中文特色表达。原本“秀才”“专家”是较易理解的词语,但是经过时代发展,加入中国文化特色表达之后,赋予了原本词语更深层含义,“秀才”原本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及第者称为秀才,也指代有一定学识的人。当今时代的“田秀才”则是拥有一定学识的农业人才,所以将之意译为“local agricultural talents”,将“田秀才”的含义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而“专家”一般指在某些方面知識、技能全面且造诣较高的人,“土专家”则是指没有受过专门系统教育、从实践中获得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的人,将之意译为“farming self-taught experts”,使得目标语读者也能更容易理解其含义。

例5:乡村要振兴存在一个很大难题,就是乡村缺人气、缺活力。

译文:Rural revitalization encounters a big problem that rural areas are lack of workforce and vitality of development.

该句中的“人气”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直译,英文中没有相对应的词汇,译语读者没有相对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是无法理解“人气”指代的含义的。因此译者需要联系句子上下文,结合源语文化背景,充分理解其含义再进行翻译。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更加便捷,就业岗位也比农村多,所以农村年轻人大多选择进城务工,寻求更高薪的就业机会,这就导致了农村青壮年越来越少,而需要人才劳动力带动发展的农村就缺少人才、缺少朝气,此处的“人气”就是指促进农村活力发展的人才。因此将“人气”意译为“劳动力”对应英文中的“workforce”,读者更容易理解“人气”的含义。

(三)交际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度,着重点在于交际目的。交际必然要考虑到交际双方,不但要将原文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传递给译语读者,还要将原文本的交际目的有效地传达到译语读者。原文本属于政治文本,有着中文的显著特点——多排比、多对偶、多重复。节选内容主要讲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振兴的一些政策,在翻译时要注意原文本的交际目的,除了关注语言维度和文化维度,也要注意句子之间的连贯性,最大限度发挥出原文本的外宣效果。翻译时可以通过省译或句子重组,增强句子可读性,让目的语读者更好理解,以此在展现中国快速发展智慧的同时,也可以为其他致力于发展的国家提供政策参考。

例6:做到角度新一点、问题精一点、例证实一点、思路清一点、信息多一点。

译文:We should adopt following measures: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refining agriculture questions, providing practical examples, clearing our minds and sharing adequate information.

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神统形[3]。汉语追求句子的对仗整齐,显现出中文的句式美,句子逻辑关系也随之隐藏在句子结构中;而英语则是通过各种语言形式展示句子的逻辑关系,可以通过从句、连接词等来增强句子的连贯性。汉语中的排比句,一般都会有相同词语或重复结构的出现,以此来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而英语则是忌讳重复,须慎用重复语,能简则简。因此在翻译这样的句子时,为了避免语义或结构上的重复,可以采取省译,在不影响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将重复出现的部分省去不译,以达到简洁明了的目的。上述原文例句是汉语中典型的排比句,出现了五个“一点”这样的复现结构,只是起到修辞作用,加强句式的平衡性,无需逐字翻译,因此在翻译时,首先是省译了原文中的提挈语,都按照“动词ing”形式加形容词短语,由三个单词组成,使得译文更加简洁不冗余,同时也照顾到了原文排比句式的特点,兼顾原文句式节奏感,加强行文逻辑,显化隐性逻辑。

例7:通过补充一批、培训一批、学历提升一批的方式,保持公益性农技推广人才队伍持续健康发展。

译文:We will maintain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ersonnel for the populariz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 the public interest by means of supplementing human resources, training talents and improving workforces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上述译文为了照顾中文语义的连贯与完整,同时兼顾英文表达的通畅与传神,该句依据生态翻译学的交际维度,采取了省译的翻译技巧,将句中重复的“一批”进行省译,删去冗余的意义重叠部分,力求译文的简洁明快,同时增译出原文中要“补充、培训、学历提升”的具体内容,使译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本内涵。此外,中文句子重心多放在句末,而英文句子重心多置于句首,因此在追求符合英文语义表达及行文习惯的基础上,译者将原文语序进行了调换,在翻译时把原文中表示目的的重心部分提前,通过介词短语“by means of”连接后文表示措施的部分,这样就达到了中英文重心的平衡,也更符合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符合政治文本英译外宣的交际目的。

四、结语

《人才振兴》展示了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方面的诸多政策,将其英译是对外宣传的重要方式,是展现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采用生态翻译学作为其翻译指导的理论基础,译者应该做到“译有所为”,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前提下,突破或颠覆源语和译语之间的限制,选择最适合翻译生态环境的翻译策略,即真正做到生态翻译学的“择优”。

参考文献:

[1]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02):1-5.

[2]黄晓云.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高校官网新闻翻译研究[J].作家天地,2022(27):62-64.

[3]贾德江.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与翻译[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4]谭益兰.浅谈英汉被动语态的差异对比与翻译策略[J].西藏科技,2019(08):40-43.

[5]夏嫄,肖飞.政治文本汉英句型结构对比分析[J].英语广场,2020(17):52-56.

[6]辛寶英,安娜,庞嘉萍.人才振兴:构建满足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体系[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三维转换生态翻译学
从《老炮儿》中粗俗语英译再看生态翻译三维转换
译员角色空间内的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从生态翻译学看翟理斯《罗刹海市》英译本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字幕经典台词翻译
外宣英译改写策略的生态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