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新”主张,优化小学数学实验教学

2023-09-07 08:48曹桂芳
新教育·科研 2023年8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曹桂芳

【摘要】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常常需要借助实验进行,实验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实验教学,需要不断优化改进,基于“五新”主张,优化数学实验,以使数学实验更有趣、方便、高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五新”主张;核心素养

“五新”主张是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优化的指南。所谓“五新”主张,是指五种创新主张,即理念创新、视野创新、技术创新、材料创新、实验装置创新。“五新”主张借助新理念、新视野、新技术、新材料、新实验装置,对数学实验进行优化,将其迭代更新,丰富数学实验内涵,优化实验方式,增添实验活力,提升实验效能。

一、创新理念,丰厚数学实验内涵

在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首先应当坚持理念创新,以新理念为教学指导思想,用新理念优化实验设计,丰富数学实验内涵,彰显数学实验新价值。

在小学数学实验设计中,我们要坚持核心素养导向,要围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设计实验、组织实验,要调动学生实验的主动性,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采取合作的方式开展实验操作活动。我们要坚持跨学科教学理念,开展学科融合,打开数学实验新格局。例如,“运动与身体变化”一课是组织学生通过实验研究运动对脉搏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该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实施跨学科教学,将数学与科学、体育等学科融为一体。学生在实验中搜集脉搏跳动的次数后,先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出运动前后脉搏跳动变化的规律。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体育与健康的角度进行思考与讨论,了解运动与身体变化中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运动的方法和道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数学实验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创新视野,优化数学实验方式

开展数学实验的方式有多种,除了借助实验器材的操作实验之外,还有借助计算机辅助的模拟实验,通过想象推理的思维实验,借助数学情境的探究实验,学生独立完成的个人实验,通过小组合作的分组实验等。

数学课程改革注重应用性与实践性,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做中学”。例如,“怎样滚得远”一课中,开阔教学视野,让学生手脑双挥,自主探究实践,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做数学”过程。首先引导学生在生活场景中提出问题:“斜坡与地面呈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得远一些?”接着,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空旷平整的操场上,让学生利用木板、胶带、卷尺等材料,分小组开展实验探究,学生亲密合作,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细心测量,准确记录。最后,组织学生回到教室,整理分析数据,归纳总结规律,得出“斜坡角度为45°时物体滚得远”的结论。

三、创新技术,增添数学实验活力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需要借助新技术,让数学实验数字化,创新数学实验手段,为数学实验增添活力,提升数学实验的效能,让数学实验变得易操作,观察更直接,结果更清晰。

传统的数学动手实验有利有弊,学生借助具体事物的操作、观察、感知,有些数学实验学生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容易出现误差,导致实验失败,也不利于学生展示交流,譬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中,多数教师会设计用小棒围三角形的实验,给学生提供若干根同样长的小棒,让他们动手围一围。有的学生用6根小棒也围出一个三角形,从而得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结论。此时,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化新技术,设计数字模拟实验,利用GeoGebra制作的小工具,让学生直接在电脑或平板上操作,进行直观的演示,这种实验方式既形象生动,又避免了实物操作带来的误差,既能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正确地认知表象,从而懂得“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不可能等于第三边”的道理。

数字化实验依托新技术,融合声光电等元素,实现动静的结合,有效刺激视听感官,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而且增强了直观感知效果,有助于学生感知理解,甚至可以超越时空局限,变不可能为可能,让一些实物操作无法完成的实验成为可能。譬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中,先让学生借助模型进行操作,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转化思想,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模拟实验,将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128份……多媒体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一些传统动手操作实验的难题,较好地帮助学生体验理解了“把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

实验样本数据越多,越有助于学生探寻发现规律。再譬如,在教学“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发现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与多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用皮筋在钉子板上围成多边形内只有1枚钉子、2枚钉子的多边形,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推导出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模型的建构。在此基础上,借助新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模拟实验,演示多边形内有3枚、4枚……钉子的围法,数字化实验直观演示,解决了传统手工操作麻烦的问题,同时又给传统操作实验增添了新活力,增强了学生的表象认知,助推了学生的分析推理。

四、创新材料,提升数学实验效能

数学实验教学中,离不开材料的支撑。同一个实验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些旧材料已然适应不了新形势,满足不了现今数学实验教学需求。因此,在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材料,通过替换和更迭传统材料,以提高學生实验动能,方便学生实验操作,激活学生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思考理解,提升实验教学效能。

创新数学实验材料遵循生活化原则,即立足生活源泉,从生活中选取随手可得的材料,用于实验活动的开展。创新数学实验材料还可以坚持现代化原则,即在实验中与时俱进,充分利用高科技的新型材料,替代传统的实验材料,如传统的测量距离用的是米尺、卷尺等工具,我们还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激光测距仪等工具。例如,在“圆的周长”一课中,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教学该内容时,教师一般都会给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亲手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在操作实践中感悟“化曲为直”“转化”等数学思想,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计算、分析、归纳,从而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教师常常给学生一元钱硬币、棉线、直尺、三角尺等材料,让他们用一元硬币在直尺上滚动,测量出圆形硬币的周长,这样设计的弊端是在滚动硬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打滑问题,从而影响数据测量的准确性。我们可以将滚动法改为线绕法:用棉线缠绕硬币一圈,然后拉直用直尺测量出长度。我们还可以将绕线法进行改进,进行材料替换,提高实验的可操作性。譬如,把棉线换成宽纸条,因为硬币的厚度薄,棉线不容易缠住,宽纸条就能避免这种问题。我们还可以把硬币换成学生常用的圆形胶带,因为胶带的厚度比较大,便于棉线的缠绕。在测量圆的直径时,教师一般让学生用直尺和三角尺卡住硬币进行测量,其实,我们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游标卡尺,让他们借助游标卡尺去测量硬币的直径,这样测量又快又精准。

五、创新装置,凸显数学实验效果

实验装置是否具有结构性与科学性,会对数学实验造成一定的误差,会影响实验操作的便利性、实效性,好的实验装置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操作容易,实验效果明显。

数学实验装置不同于科学、物理、化学等实验装置,数学专用仪器设备较少,装置的要求没有那么高。目前,学校有一些现成的数学实验仪器装置,如“圆周率计算公式推导演示模型”“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演示模型”“分数计算演示器”等,我们可以直接拿来使用,也有些数学实验没有现成的装置,这就需要数学教师自己想办法,自己创新制作实验装置,作为实验教学的教具和学生学习的学具。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一课中,设计制作了“三角形旋转装置”:一张画有格子的长方形硬纸板,用图钉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顶点钉在硬纸板上。学生通过该装置的简单操作,增强了体验理解,化模糊为清晰,对图形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有了形象的感知,对图形旋转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应边的位置有了清晰的认识。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基于“五新”主张,优化数学实验,提高教学质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完善的数学思维体系,为今后学习提供坚实基础,这是优化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与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芳.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小学数学减负[J].天津教育,2021(23).

[2]陈雪银,黄新生,陆柳美,等.数学实验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19(13).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