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路径探究

2023-09-07 08:48孙世文
新教育·科研 2023年8期
关键词: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核心素养

孙世文

【摘要】高中政治课程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政治学科的高考复习是一个庞杂的系统性工程,不可杂乱无章,更不可急于求成。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因此,把握正确的复习策略,对于提高复习效率尤为重要。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为一门高考科目,更是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高一和高二学习新知,高三则是复习冲刺。高三这一阶段学生要通过复习,将前两年所学内容进行整合,着重提升应试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而一轮复习作为复习的第一阶段,其主要任务便是对基础知识的回顾和对知识体系的建构,为后面的二轮和三轮复习打下基础。有效的一轮复习,能夠帮助学生将繁杂琐碎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以点带面,使得学生对于学科知识体系有较为清晰的理解和把握。

一、立足学科特点,分析复习现状

在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复习策略中,一轮复习往往所占比重最大,复习消耗的时间也最长。对于高三学生来讲,一轮复习是回顾过往所学,查漏补缺的重要环节;而教师也需要在知识点的梳理和整合当中适当穿插一些做题方法和学科思想。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将知识点和实际运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但在现实中,很多学校的高三一轮复习都会采用讲解、做题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在讲解和做练习题的过程中不断循环,这一过程往往十分枯燥无聊,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很大打击。思想政治学科作为提升学生思想和政治素养的关键环节,其教学成果更容易受到教学方法的影响,这在复习阶段也体现得更加明显。传统的政治一轮复习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热情,从而使得复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基于核心素养,探究实施路径

1.了解学情,评估“结构”

“前结构”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提出的概念,指在解释活动开始之际,在本身的存在中具有的先行结构,即前有、前见和前设。“前结构”是一个人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获得和拥有的各种知识、经历、体验、情感等。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是一张白纸,每个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前结构”走进课堂,学习新知的。因此,在进行一轮复习时,有必要通过设置有梯度、有层次、有张力的问题情境来检测学生的认知状况、学习程度,从而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等,评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充分发挥“前结构”正向功能的基础上设置一轮复习课程,帮助学生跳出“前结构”的“舒适区”,走入“最近发展区”,实现思维能力和品质的“向前一小步”,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2.把握“课标”,重视“体系”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根本性、统领性的作用。新课标对学科能力提出了更加全面的新要求,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纵观近几年各地高考试卷,可以看出命题过程密切关注新课标,试题注重考查学科素养和能力。所以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可以把新旧课程标准进行对比,注意其细微变化之处,从而寻找可能的命题方向,有准备地进行备考。

除了课标,复习阶段还要重视研究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相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切实发挥教学与考试的育人推动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3.讲求实效,多措并举

(1)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高考评价体系》确立了“综合性”的考查要求,强调对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这种要求,不仅需要学生对于教材知识点进行横向纵向的交会融合,也需要学生能够立足于课本,提炼学科思想,从而将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当中。一轮复习主要的立足点是教材,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对教材各模块知识进行回顾整合,初步学会运用教材知识简单分析问题,培养基本的问题解决能力。显而易见,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但无论试题背景素材和设问方式如何变化,所考查知识点终归还是落实到教材上,落实到书本中。但在一轮复习中仅有对知识点的记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对各个知识点间的逻辑关联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有较为清晰的理解和把握。否则,在答题过程中,即使可以判断出所考查的知识点,也会因为知识点的零碎分散导致缺乏要点,无法完整作答。因此在一轮复习时要抓主干知识,结合教材理清知识系统。

在这个环节中,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具有图文结合、形象直观、以点带面等特点,相较于传统的框架梳理和记忆,思维导图更加精炼,能够极大减少学生的记忆负担。在思维导图中,所有的知识点都以框架、关键词、关键句等形式进行全新组织和总结,知识点、知识板块之间不再是过去的线性组织,而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有联系的结构整体。在思维导图的制作上,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本和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知识进行个性化的总结和凝练。在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导图方式重塑记忆通道,不断对知识和体系进行回溯和重新架构。这种学习过程是主动的、高效的,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增添学习的乐趣和获得感,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2)讲练精选试题,感悟命题脉搏。高三一轮复习需要在巩固核心知识的基础上,明确考试方向,提升复习的针对性。把握考试方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研练历年高考真题,练习的作用不仅是检验知识,最重要的是和学生一起分析出题思路以及考查的知识点。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探寻做题规律,提升做题质量。

不过高考真题的数量毕竟较少,复习备考中优选“形神兼备”的高考模拟题是有效练习的关键。进入高三,各种试题铺天盖地,如果给学生选配一本习题册,并且不加遴选地让学生全部完成,显然是浪费时间且收效甚微。不仅如此,在讲解习题时,当遇到答案牵强附会,甚至出现错题等“问题题”时,一些教师不对题目本身进行思考、提出质疑,不敢根据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大胆修正错误或者瑕疵,而是依然按图索骥式地“用答案讲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优选习题在高效的一轮复习中就极为重要。

在选择习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仔细审核。在形式上,教师需要判断题目是否贴合时代发展、题目的选题立意是否适应新的大纲要求、所选题目设计知识点是否偏难、怪等。而在内容上,教师更需要注意题目的价值导向和学科素养,这一点在思政课程上犹为重要。在引入一些时政案例时,教师尤其要注意时效性,尽可能使得所选题目贴合学生当前生活,且有利于学生价值引导和学科思想培养。在题目选择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拓展选取范围,尽量避免选择成套试题,在题目选择上尽可能多样化,拓宽学生的眼界和思路。

(3)聚焦时政热点, 注重学以致用。教学的出发点是基础知识和概念,但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单纯的记忆和背诵,而是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学科思维,能够运用所学正确地看待社会现象和现实世界,学会理性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一轮复习阶段,教学的任务不应只是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还应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掌握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于知识的接纳程度会受知识素材与生活的贴近程度所影响[1]。同样,情境记忆也要比单纯的死记硬背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因此,一轮复习的目光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而应关注社会生活,特别是热点问题。每年的政治高考命题必然会根据国内外热点话题来设置“真实情境”作为考查载体,学生如果平时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能就无法明确情境材料的“应有之义”,更无法参透情境材料的“弦外之音”。这就要求在复习过程中,有机融入热点专题教学,让新事物、新现象、新理论进入课堂,打开学生的观察视野,拓展学生的认知边界。面对时事热点,要教会学生理清来龙去脉,要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思维要有逻辑层次,这样就不至于答题时泛泛而谈、堆砌考点。学生只有运用学科原理对热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将知识运用起来,从而提升复习效果,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在復习选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的时候,就可与新冠疫情下的全球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充分结合。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视频片段或报道,展现疫情对于全球经济发展的冲击和人们对疫情的反应。也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际经历和生活情景,活跃课堂氛围。

三、师生教学相长,“牵引”转向自主

高三师生对自己的一轮复习路径必须有明确的认识,要推进一轮复习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学生是否有效吸收了教学内容、是否学到了知识点的运用方法和技巧,这些都是检验高三课堂复习的关键所在。复习的最终落脚点永远是在学生身上,而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实最终也需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因此,复习课应该是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为中心的。高考复习的主阵地是课堂,那么怎样才能在短短的45分钟里提高复习效率,提升学科素养呢?

1.坚持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做”的复习方法。高三的复习课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代表着紧张和枯燥,学生对于教材已然十分熟悉,很容易失去兴趣。教师在上课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赋予学生主体更多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效率。

2.精心备课,时间效益最大

有研究表明,一节课45分钟,但学生往往在前25分钟的听课效率是最好的[2]。基于此就需要老师在课前精心准备课程,做好时间规划,突出重难点,并采取多样化的课程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如果老师的课前准备没有做到位,就会使得课程呆板无聊,重难点不明,复习效果大打折扣。在一轮复习备课的时候,需要对高中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重构和深度理解,教师应站在知识体系的视角下处理好知识体系的宏观与微观、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既不能过分注重宏观知识体系的架构,忽略具体知识细节的讲解;也不能只看知识点本身而忽略知识点内在的逻辑结构和相互联系,对每一个知识点和细节都要讲通讲透,同时需要对过去遗漏的知识点进行补充。

3.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思维品质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更注重对知识点的迁移运用,突出对分析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如果仅凭在复习课上对知识点的简单讲授,很难满足高考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注重真实情境的融入,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小组式教学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改变传统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例如,在复习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复读一遍教材,从中提炼出较为关键的问题,如社会性质的演变过程、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主要矛盾等。通过让学生自问自答的方式,使学生身处问题情境中,激活思维。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教师也可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在之后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回顾旧知识,回忆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自主复习让学生的知识更具逻辑性、系统性,让学生的思维方法更具科学性、创新性。当进行例题讲解分析时,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站在命题人的视角,对范例进行扩充演变,并自己编制答案,请同学和老师做出点评。整个学习过程教师确定复习任务,进行必要的释疑解惑,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及时给予点拨,从而提升他们的理解、分析、表达等方面的学科素养,变“牵引式学习”为“自主式学习”。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一轮复习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思政学科来说,由于其时效性更强,所以复习阶段更不能墨守成规。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开拓自己的眼界,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思政复习的过程中也不忘关注现实。近几年,随着核心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以前的重知识逐渐转变为重能力、重素养。由此高考政治的一轮复习工作也应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需要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提质增效。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教师都应当要求学生自己去整理和完善,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切忌用自己“自以为是的教”取代学生“独立自主的学”,教师要用“无为”的古老思想去开启学生“有为”的智慧大门。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第一轮复习夯实“双基”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法,才算“得法”。在带领学生复习时,教师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应该有意识地渗透核心素养,从而切实提升高考政治复习课的效益,能使学生在高考中适应和应对“用知识,考能力”这一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邓凌梅.落实素养立意 提高复习效率——核心素养立意下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策略的探究[J].高考,2021(30).

[2]尚姣姣.于寻常中见奇崛——如何提高高三政治复习课的课堂实效[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2(10).

猜你喜欢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核心素养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策略探析
思维导图引领下的高三一轮复习
探讨高三政治高考复习的教学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创设高三政治复习高效课堂
利用高考试题,提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能效比”
基于应试能力培养的政治复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