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活力培育

2023-09-07 08:48葛秀琪
新教育·科研 2023年8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葛秀琪

【摘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增强学生的“德法意识”、引导学生坚持“科学精神”以及“公共参与”,从而培育学生有信仰、有价值、有理性、有担当的生活力。用生活来教育、为了生活而教育,应当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原点和归宿。指向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的生活力培育,能造就学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生活力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引导高中生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学,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高中思想政治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素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且为了学生的生活。政治核心素养的奏效、达成,其标识并不是学生机械地背诵知识,而是学生能积极地践行。政治核心素养应当体现在学生的有意义、有价值、有尊严的生活上,体现在学生的生活力上。陶行知说,“生活力是一个生活的能力”。只有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生活力,学科核心素养才是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素养,才是有用的、接地气的素养。同样,也只有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生活力的培育才能有方向、有针对性、实效性。

一、强化“政治认同”,培育有信仰的生活力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作为教师,要提升自我的政治站位,不仅要向学生传输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而且要用这些理论来指引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指引学生的日常生活。只有让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关联学生的生活,学生才能更深刻地感受、体验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生活力是一种生活的能力,这种生活的能力必须具有价值的根基。否则,学生的生活极有可能陷入“价值虚空”状态,变成一种“虚无主义”的得过且过。有信仰的生活力,是一种积极向前、向上的生活力,是一种改造社会的生活力。为此,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等。在新时代,就是要求学生要树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学生树立一种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梦想。

有了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学生的生活就有了一种价值的根基。学生就会为了理想、信仰等而努力奋斗,学生的生活就会充满魅力。学生对国家制度、国家政策就会形成一种认同,就会树立一种“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仰。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要摆事实、讲道理,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实践活动。要借鉴各种图片、视频、音频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体现馬克思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方面,尤其是要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伟大成就。比如教学人教版必修四“实现人生价值”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价值”“价值观”,更要引导学生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更要结合学生的生活,来深化学生的认知。如笔者在教学中从价值的“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教师的价值是什么?”“学生的价值是什么?”等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地研讨。通过思辨、研究,学生认识到了“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以替代的”“人是目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学生还结合自身的角色和教师的角色,分析自己作为学生的价值和教师的价值等。这种结合实际对价值的思辨,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增强德法意识,培养有价值的生活力

法律是学生生活的底线,道德是学生生活的标杆。通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仅要培育学生的道德精神,更要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道德与法治是学生生活的两翼,对学生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引导、启示作用。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既要培育学生的道德精神,又要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从道德与法治入手,就是培育学生有尊严的生活力。有尊严的生活力,既体现在学生的生活拥有道德的情怀上,也体现在学生的生活具有法治的意识上。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入学生生活中的题材、案例等,来引导学生研讨。相比较于抽象的说教,切合学生生活的案例、事件等对于培育学生的德法精神更具有亲和力。教学中,教师要遵循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原则等,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等,引导学生在生活、活动中增强对高中思想政治学习内容的认同,让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更要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德”“法”观念的培育应当贯穿于高中生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始终。不仅要让学生知法、懂法,更要让学生遵法、守法、用法。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文明观、道德观等,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同时,要引导学生认识“道德与法治”的不同,道德是向善的,是建基于人性本善道德预设基础上的,而法治是建立在公平和正义基础上的。通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断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怀、法治意识等,引导学生过良善的道德生活、过有意义的价值生活、过有尊严的法治生活。

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源头活水。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说,“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关联来看,是生活决定教育而不是教育决定生活”。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只有从培育学生的生活力出发,将思想政治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树立道德的观念、法治的观念。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怀、法治意识,能培育学生的良好的道德观念、法治意识,进而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生活之中。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情怀,能更有效地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享受生活、完善生活。

三、坚持科学精神,培育有理性的生活力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要求教师的思想政治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事件等作出科学的判断。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不是简单的“事实性问题”,而更多的是“价值性”问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价值观等。就是要引导学生对个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政治的生活等形成科学认知。

价值性能的问题能培育学生的有理性的生活力。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教学评一体化”的原则,在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过程性的启发、引导,从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效能。比如教学“商品与价格”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既要引导学生辨析“价值”和“价格”等核心性的概念,同时又要引导学生理解商品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教学中,笔者这样追问:很多商品在一段时间内为什么会出现价格的波动?影响商品的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其中有哪些决定性的因素?生产的成本、地域以及时间等在商品价格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身边具体的商品的价格波动引导学生探究。比如可以以“黄金”的价格波动、能源的价格波动为例,来引导学生认识价格波动,就能丰富、扩大学生的认知。学生发现,战争、美联储加息、世界各国抛美元购买黄金等看似比较遥远、八竿子打不着的事件都能对有关的商品如“黄金”“能源”等的价格产生深远的、长久的影响。借助于这样一种具体的商品的价格分析,能让学生深刻了解商品价格的变动与供求关系的变化之间的微妙关联。借助于这样的一种具体商品的分析,能让学生对相关的、遥远的、超越学生生活场域的生活化事件进行科学性、复杂性的思考。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多援引学生生活中的事件来引导学生分析。如此,学生就会从生活实际出发,对事件作出科学性的研判。当然,生活中的事件不是捕风捉影,而最好是源于主流媒体、官方渠道。培养学生有理性的生活力,不仅要求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要远离谣言,不信谣、不传谣,而且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性分析生活事件,要让生活事件的分析体现出事件分析的真实性、时代性和教育性。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切实通过思想政治教学来培育学生的理性判断力、理性实践力,进而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理性精神等。借助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科学性思维、科学性认知,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辩证性思维、辩证性认知,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认知、思维的深度、广度,进而让学生理性地认识社会、生活,理性地看待问题,做一个有理性、有思想的人。

四、引导公共参与,培育有担当的生活力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是培育“思想的巨人、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能培育有担当的生活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仅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知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应只是将学生圈养于教室之中,而应当积极链接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积极社会实践。通过社会生活和实践,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优化学生的公共参与品质、发展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通过引导学生的社会公共参与,激发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水平、质量,优化学生的社会生活生态。

引导学生的公共参与,培育学生有担当的生活力,就是要求社会实践要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自主活动设计、活动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的公共参与,要求教师要培育学生的自主性、自能性。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当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均能实现一种自动,教育水平便可以显著提升。”同时,学生在自主性、自能性的公共生活参与中,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由此,以生活力为核心,借助于公共参与能将学生的“自动力”“创造力”等发掘出来。比如教学“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就引导学生深入到市镇两级人大、政协“有事好商量”的活动,让学生聆听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履职汇报,学生看到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履职的尽职尽责,看到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许多创意方案等,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产生了由衷的、崇高的敬意。很多学生立志,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要争当一名光荣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学生认识到作为人民的公务员,不应当坐在办公室中,而应当下基层进行實地调查。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答记者问中所说,“坐在办公室看到的都是问题,而深入调查看到的都是办法”。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针对“有事好商量”活动献计献策。这样的一种社会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发掘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创造性。学生积极主动地谋划,他们想办法、出点子,其中有些“办法”“点子”等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称之为“好办法”“金点子”。当学生看到了自己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的显现和外化,就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效能。

主动参与社会公共活动有助于高中思想政治学习从课堂从出校园,让学生的校内生活与校外生活、学习生活与业余生活等得到了融通、融合。积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主要是校外生活、业余生活等),提升学生的实践力。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就是要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证明,提升学生的生活力,能促进学生的精神的丰盈、丰富,能促进学生的生命解放与舒展。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学生的社会公共生活参与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生活力是陶行知先生“三力理论”的根基。通过培育学生的“生活力”,学生才能成为“真善美”的活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摒弃“分数至上”的观念,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用生活来教育、为了生活而教育,应当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原点和归宿。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将传统的教学手段灌输与当下提倡的启发引导等结合起来。作为教师,可以对学生“讲道理”,让学生能够理性认同、自然接受学习内容。要将“生活”的观念根植于学生的心中。教学中,教师还要加强思想政治学习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功能。通过评价,反思教师思想政治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研究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改进策略、改进方式。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将学生带到“生活世界”之中,以学生的生活力为基础,发展学生的自治力、创造力,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才能发挥应有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高谦民.培养生活力是“生活教育”的根本宗旨[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2]杨喜泉.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与有效性统一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3(5).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