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艳
有时课堂会出现这种现象: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个别学生雾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教学效果并不佳。众所周知,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如果不对课程教学的标准进行正确认识,就会影响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堂小学数学好课的评价标准。
一、“一個都不少”——面向全体学生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以集体教学为特点,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方面的固定性。如果只以全班学生平均情况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一致性为前提,教学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课,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学生的主体性,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在思维方式、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有所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习的结果。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
二、“在活动中学数学”——关注学习过程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更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知识。有些东西是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展现自己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具体说,教师在教学时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帮助学生获得新知以及学习的必要经验和预备知识。
三、“数学的生命在于应用”——注重学用结合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的应用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专家指出,数学教学不能“掐头去尾烧中段”,要重视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堂好课,不仅要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还应使他们懂得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处理好数学的学与用的关系,注重学用结合,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注重学用结合,应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应用性因素,坚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应尽可能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情景和数据编制数学问题,体现数学与生活相伴;应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变封闭式的单向结构为开放性的多向结构;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