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坤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之后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无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在目前教学中的不足,重点阐述和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可以实施的各种策略方法,为实际英语教学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合作 小组合作 英语能力
前言: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素质教育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运用引导手段,不断寻找创新的教学方式,逐渐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和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逐渐构建出了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合作中达到学习共赢的目的。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
合作学习就是将本班级的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来开展学习,充分发挥个体在小组中的能力,交互合作,实现对英语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并最终完成老师所要求的学习内容。任务完成后,根据小组成绩由全体学生选出优秀小组。小组合作学习倡导合作共赢,倡导竞争学习,重视交流和讨论,在合作中提升学习的效率和学习能力。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的重要性
(一)口语表达的发展
小组模式下,学生的英语口语得到多层次多频率的交流和发展,英语口语能力得到非常有效的锻炼。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交流讨论的机会更多地提供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有效锻炼英语口语的条件,营造和谐的英语口语氛围。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二)书写能力的发展
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成员之间交互学习,在讨论和交流后,需要总结和书写英语文字。小组之间的学习氛围浓厚,为书写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总结和交流的过程中,书写英语的能力被各个组员相互评审,学生可以及时认识到自身书写的不足,及时学习其他同学的书写优点,提升书写技巧,改善书写不足,促进自主学习。
(三)单词记忆能力的发展
小组成员之间的竞争意识是一股隐形的推力,竞争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动性,能有效调动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單词记忆的学习任务重,教师可以在小组中开展竞赛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提升他们赢得比赛的好胜心。在比赛中,教师可以分层开展单词听写背诵比赛,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小组合作在英语教学中的不足
(一)重视不足,认知不明晰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灵活、切实有效、活跃的学习氛围被更多的教学工作者所接受。[1]但有些教师未能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对合作学习的定位不明确,只是形式化地将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带入课堂,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样的现象充分说明,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所在,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认知不明晰,对学生是教学主体这一认识不清晰。
(二)学习氛围不足,学习效果弱
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模式需要充分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讨论学习任务,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始终作为引导者的身份来参与教学。但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过分干预小组合作的过程,导致学习氛围不高、学习环境紧张等问题。学生无法放手去讨论和交流合作,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2]口语能力和书写能力无法得到相应的训练,分组程序化,无法按照学生的差异来分组合作,分组模式随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四、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法
(一)科学分组,有目标地进行分组学习
科学合理地分组合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化、成绩的分层化,合理科学地进行分组才能够为之后的合作学习提供良好基础。同时,各个小组之间的能力相当,竞争力公平呈现,才能够有效激励,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在合作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师生双向合作互动,构建良好活跃的学习环境
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要适当地提出合理建议,优化和提升小组内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和提升。教师也需要起到有效监督的作用,避免学生的讨论和交流陷入无效,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努力达成有效的合作目标,为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共同努力。
五、结语
在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通过分配学习任务,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能认识到合作所带来的成就感,提升了学生自信心,对学生的自主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课堂目标更加高效地达成,学生们的学习和合作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伍玉玲. 小组合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英语画刊(高级版),2021(20):124-125.
[2]杨建红.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调查[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22(10):48-50.
[3]种伟婷.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策略研究[J]. 读与写,2022(16):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