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杨红梅
2022年版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这意味着语文课程将立足于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加强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提升学生思维、审美的素质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可见,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识字、诵读、表达三个方面入手。
一、丰富识字内涵,感受汉字文化
汉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文言文的识字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每个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元素,让学生感受汉字和汉语的特点,领略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积累语言,为语言运用奠定基础。
1.了解字理知识
汉字是由图形演变为笔画构成的方块字,利用图画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可以更好地掌握汉字。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的“戎”字,先出示古代战士手持盾和矛的图片,让学生认识盾与矛两种兵器,再出示“戎”的甲骨文、小篆和楷体。学生在字的演变中感受汉字字形之美。
又如《司马光》中“跌”字的教学,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出示金文,让学生猜,学生猜不出来,就用手势提醒。猜出是“手”字后,再添上一竖,变成,告诉学生意思是手中的物品丢失了,让学生继续猜。猜出是“失”字后,在的左边再添上,学生很容易猜出是“跌”字。在层层推测中,学生既理解了意思,又了解了“跌”的构字过程,激发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2.渗透汉字文化
《精卫填海》中“曰”和“日”字形相近,容易搞混。出示两个字的甲骨文和,让学生猜一猜分别是哪个字。猜测过程中,教师讲解:一张嘴上面有呼出的气,表示“说”的意思,后引申为“称为”,就是“曰”。“日”的外框是太阳,里面的横表示三足金乌,随即讲述太阳为三足金乌化身的神话故事。在字源分析中,学生明白汉字的图形与内涵都有神话的影子,就会对汉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另外,《精卫填海》中“少女”一词与现代意义不同。教学时出示“她已经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了”一句,根据句意,学生了解现在的“少女”是指年轻女子,借助注释知晓神话中“少女”表示“小女儿”。还有“女娃”一词,在文中是炎帝女儿的名字,现在指女孩子。
教师通過字理知识、古今观照等汉字教学,让学生真切感受汉字的丰富内涵,感受祖国文化,从而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
二、探寻诵读之法,习得文言语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诵读是语言经验积累的有效途径。从读正确字音入手,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和气韵,在诵读理解中培养文言语感,夯实语言运用基础。
1.借助注释读准确
文言文诵读,首先要正确。统编本教材中的文言文都编有随文注音和注释,以此可落实字字读正确的目标。以《司马光》为例,首先让学生自由诵读,根据课文注音和生字表把“瓮”“皆”“迸”等难读的字读正确。然后通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讲解,读准多音字“没”“得”,结合上下文知道,孩子掉进瓮里是被水淹没而不是没有,所以读“mò”。故事结局是掉进瓮里的孩子得救了,所以“得”读“dé”。学生再齐声朗读,将课文读正确、通顺。
有的文言文诵读时还要指导通假字的读音。如《两小儿辩日》,借助注释,可知“知”通“智”,是“智慧”的意思,“为”通“谓”,是“说”的意思,所以“知”“为”读音分别为“zhì”和“wèi”。将通假字读准确,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意。
2.合理断句读节奏
“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一段。韩愈在《师说》中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可见文言文除了根据标点读出停顿,还需要读准字词之间的语气停顿,否则会误解原意。
文言文虽然与现代白话文的表达习惯有着较大的区别,但也有一定的诵读技巧和方法。在小学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教学中,教者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模仿诵读的节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群儿戏于庭”等句都是“谁+做什么”的句式,归纳出应该在“谁”后面停顿的方法。
《精卫填海》中“之”是结构助词,在“之”后停顿,读起来显得舒缓。连词“而”,表示“溺”发生了,“不返”就紧接发生了,所以“而”后面就不能停顿,应和“不返”连起来。“以”表示“堙于东海”是“衔西山之木石”的目的,“以”后面要停顿。
因为古今异义,有些句子诵读时需要重新断句。如《杨氏之子》“夫子家禽”中的“禽”是指鸟,“夫子家”是“禽”的修饰语,应诵读为“夫子家/禽”。还有的句子学生也易读错,如“因释其耒而守株”“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等,都需要教师观照语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掌握文言文的节奏。当然,即便停顿,诵读时也要声断气连,不能把句子读破读断。
3.创设情境读气韵
文言文语言简洁,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唤醒学生认知经验和情感体验,理解文本内涵,对文本感同身受,从而读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凸显文言文的气韵。《司马光》一课,教师呈现画面,以图导读,使学生感受“群儿戏于庭”的快乐场面,诵读要欢快。有的学生把重音放在“戏”字,强调事件;有的学生把重音放在“庭”字,强调地点,两者皆可。“庭”是平音收尾,声要延长。看到“一儿登瓮”的画面,重音放在“登瓮”,强调与众不同的举动。读到“足跌没水中”配上紧张音乐,学生自然语速加快,强调“没”,显示情况危急。“水迸”读完,要屏住气,“得活”二字需缓缓吐出气息,体现孩子得救时放松的心情。
文言文中有“乎”“哉”“兮”等语气虚词,引导学生体会其作用,读出文言文特有的韵味。《伯牙鼓琴》一文教学,教师播放古筝《高山流水》,在音乐声中对比诵读: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善鼓琴,巍巍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善鼓琴,汤汤若流水。
通过对比,学生自会感觉到去掉语气虚词会变得生硬,加上则语气舒缓,且能表示感叹、惊叹之情感。“哉”“乎”虽然没有实际意义,但很重要,读时把声音拖长,读出藕断丝连的感觉,才更能读出文言文的气韵。
教师还可以教学生一些朗诵技巧,如《少年中国说(节选)》中排比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语调越来越高,然后语速越来越快进行诵读,文言文的“文脉诗气”自然就展现出来。
在文言文的诵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选用男女生齐读、男女生单读、小组对读、分角色朗读、开火车接读、配乐诵读等多样化形式,加强学生对文言文韵律美的感受。《司马光》的诵读教学,既可根据人物不同的行为采用男女生对比朗读,也可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小组接读。《精卫填海》既可分句诵读,也可配乐齐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选取诵读方法,有利于学生读出文言文的韵味,洞察文本内涵,促进语感习得,为语言运用奠定基础。
三、加强表达实践,提升语用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包含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有效的交流沟通离不开表达,所以教学中要加强表达实践,促进学生积累语言经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1.模仿范式,积累语言
积累语言是为了运用。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语言文字的特点,掌握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人的语言积累。文言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也值得教师引导学生模仿说写,实现语言的迁移运用。
《司马光》中倒装句“群儿戏于庭”的教学,先让学生依字面解释是“一群儿童做游戏在庭院里”。通过学生自主感悟,根据现代语言表达习惯去调整语序,改成“一群儿童在庭院里做游戏”。然后出示孩子在花园玩耍和在教室学习的画面,让学生模仿“____于____”的语言范式,用文言文表达画面内容。
同样,《杨氏之子》可引导学生模仿课题自我介绍,如“我是吴家之子”“我是陆家之女”。教学中设计情境问题:如果孔君平不姓孔,姓李、姓黄,杨氏子会怎么应答呢?出示“未闻______是夫子______”,让学生模仿写话。
《铁杵成针》中的“读书山中”,《伯牙鼓琴》中的“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等这些经典句式,都可以引导学生模仿。通过语言形式的迁移,让学生感受文言的凝练,从而积累、运用语言。
2.展开想象,训练表达
文言文言简义丰,教师引导学生把文字转化为图像,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把抽象的或意犹未尽的部分通过补白让情节更加具体,可以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语言运用表达水平。如《司马光》教学中设计问题链:
(1)“群儿戏于庭”描绘了孩子们在庭院里做游戏的场景,孩子们会做些什么游戏呢?
(2)“一儿登瓮”,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小朋友登上瓮呢?
(3)看到小伙伴落水了,“众皆弃去”,小朋友们当时惊慌失措的动作、语言和神情是什么样的?
在一系列的想象和交流中,學生体会到“一儿”的调皮、落水的危机,感受到“众”的惊慌失措和“光”的冷静机敏,同时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精卫填海》中交代女娃的身份,对其外貌未着一字。出示小篆“娃”,教师讲解古代吴国和楚国把容貌美好的女子叫作“娃”。根据字义,学生想象描述女娃的外貌。再如设计问题“精卫填海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展开想象写下来。学生通过想象写话,内化文本内容,体悟了人物的精神品质,拓宽了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3.习得方法,迁移运用
文言文语言凝练、结构精妙,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吸纳文言文的表达策略,以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1)对比手法。《司马光》一文中用“众皆弃去”与“光持石击瓮破之”对比,凸显出在危急情况下司马光的冷静机敏。《王戎不取道旁李》用“诸儿竞走取之”与“唯戎不动”对比,表现王戎细心观察思考的品质。《学弈》通过描写两个人向弈秋学下棋的不同表现,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2)细节描写。《书戴嵩画牛》第1自然段用“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三处细节,刻画出杜处士尤爱戴嵩的《牛》。
(3)语言描写。《两小儿辩日》 全文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人物语言极具性格化,人物形象则清晰可见、栩栩如生。
这些写作技巧都值得引导学生品悟,并创设言语实践的机会,读写迁移,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另外,教师要教会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文章结构,并加以模仿训练,以便学生对文章布局有具体而直观的认知。如《杨氏之子》一课,作者采用了总分结构,先介绍人物的特点——杨家九岁的儿子很聪明,然后用一件有趣的事情证明其聪明。课文结尾也值得学生品读。作者以主人公的语言结尾,既体现了杨氏子的聪慧,又戛然而止,令读者回味无穷。文章的结尾是给读者看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我们必须保证结尾的内容是故事中最重要的部分。元代陶宗仪所说的“豹尾”也就是这个意思。学生模仿这篇课文的结构练习写话,基本上都能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叙事,结尾不再平淡无奇、索然无味。
从识字到诵读,由想象到表达,由补充句式到运用写作方法,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学生积累、建构了语言,提升了语言运用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淮阴区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