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前不久,我在重庆执教观摩课《我变成了一棵树》。在课前和学生短暂接触时,我微笑地看着班级里的每一张可爱的脸庞,和学生寒暄:“孩子们,看到我,你想到了什么?”
“从老师的笑容里我想老师是和善可亲的。”
“老师是平易近人的。”
“对老师有什么希望或建议吗?”
“我觉得老师的笑很诡异。”坐在后排的女孩话语一出,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把目光投向了我。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我妈妈平时就是这样对我笑的,她这样笑代表的是生气。笑过之后,就会骂我或打我。”
“那其他同学觉得老师的笑诡异吗?”
学生纷纷摇头。
此时,班主任老师示意我暂不要理会她。简单交流之后,班主任老师走到我跟前,特意小声强调了这个女孩:上课发言积极,但常常是答非所问,思维混乱,极偶尔的情况下,可以答对简单的问题。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女孩的确有一位极其“特殊”的妈妈。
瞬间,我大脑一片空白。这空白,是揪心的疼。
难以想象,在女孩成长的岁月里,她每天面对的是怎样的家庭,经历了怎样的成长之痛,又是如何舒解的……
顺手接过班主任递给我的作文本,是那女孩的。打开第一篇作文,马虎潦草的字迹,完全不通顺的语句,几乎看不懂的内容。继续往后面翻,大体如此,唯独不同的是,和我上课内容相关的一篇关于想象的习作,长篇大论,字迹工整,内容相对具体。我把作文本拿到女孩跟前:“你看,这篇作文写得多好啊!”“嗯,这篇是我最满意的,得到了两颗星。以前我从没有得过两颗星,有时得一颗星,有时一颗星都没有得到。”她说完便跑开了。
“她对这节课特别期待,这篇作文写得很用心,课前预习也做得好,读了好多遍课文。”班主任老师补充道,“李老师,在大报告厅里上课可以相机请她回答问题。”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个女孩,不就像这不甘平庸、努力绽放的“苔花”吗?而“青春”如果只能靠“自来”,无人引领和激励,则意味着“苔花”要承受更多的无奈,付出更多的努力。
于是,第二天的课堂上,我重点关注了她。希望在适合的时候给她机会,看到她拔节的生长,听到她生成的精彩。
“默读课文,圈画文中自己认为有意思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要求出示不久,她就高高地举起了小手。由于没见到她默读思考的过程,我心有顾忌,便没有叫她。我让一名男生回答了问题,他先读相关语句,后说感受,回答时间有点长。
那女孩便开始左顾右盼,坐立不安。我朝她递了个眼色,她瞬间意会,立马进入学习状态。“你什么时候身上有痒痒的感觉?”“被蚊子咬的时候。”“夏天起了痱子。”“理发后,头发渣刺得人痒痒的。”……学生的回答贴近生活,充满童趣,女孩尽管没有举手回答,但是可以看见她专注的眼神。
“文中的英英想变成一棵树,心里想着,就真变成一棵树了。如果你可以变,你最想变成什么呢?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说一说。我希望变成________,我心里想着,_____________,呀,我真的变成了___________!”
这样的说话练习对于女孩来说,可能有难度,我请其他同学进行说话练习,她没有举手,一直在安静地听。
英英变成的树有什么特别之处呢?生活中的鸟窝是什么样的?英英变成的树上还会有哪些不同形状的鸟窝?梯形、扁圆、动物形状的……想象的世界很奇妙。继续展开自己的想象,变化之后的特别之处是什么?飞机带有导弹,可以保护乘客安全;小兔子旁有青草,不需要到处找食物;多肉上有很多食物,随时随地可以吃……
这部分教学时,女孩先是专心致志,但很快便按捺不住,不受控制地张望、趴下、拨弄文具。
随后,我请学生读课文,交流有意思的地方。我再次看见她高高举起的小手,终于轮到她了,请她朗读课文。“‘咦,下……下雨了。小狐狸抬头望了望,可……可天空中一丝乌云都没有……”
她用手指读着课文,读得结结巴巴,但她很努力地读完自己认为的奇妙之处,并对大家讲述自己的理解:“英英从树叶上流下的口水,别人以为是打翻的牛奶,是小虫子的尿,是大树在哭,这里很奇妙。”
女孩的理解很精彩,我当场表扬了她。同时建议她不要用手指读,并奖励她一次不用手指读的机会,相信她会读得更流畅。果然,第二次读课文,在不指读的情况下,她读得更流利了。此刻满脸欣喜的她,更加端正地坐在了座位上。
我继续开展教学,引领学生发现片段表达的秘密。“如果小刺猬、小鸭子也在场,它们会认为是什么呢?”“是你的可乐打翻了吗?”小鸭子可能回应:“你看我的可乐不是拿得好好的吗?一滴都没洒。”“是你身上的水没有抖干吗?”“我不是抖干才上岸的吗?”……对照课文内容,学生发现都是动物的对话,内容有意思,形式有趣味。部分内容没有提示語,联系上下文,我们也能知道是谁说的话。
最后续写自己的想象: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通过人物的动作或对话展开描写,把过程写清楚。巡视时,我来到女孩身边,发现她写的比之前作文本上更工整,语句也更通顺,随即用红笔批改圈画,给了她五颗星,拍拍她的肩膀,女孩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成功需要一定的条件,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儿童,他们所面临的烦恼或难题往往映射着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平衡或小疏忽。我们应该努力把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让更多的“苔花”向阳盛开。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淮阴区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