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浚 刘双智
〔内容提要〕思政课亲和力作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种感受性评价视角,既是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直接心理感知,也关系到学生对思政课的总体印象。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对于增强思政课亲和力、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智能时代提升思政课亲和力需以深化智能思政理念为先导,以培育教育对象创新思维为基础,以加强思政教学人文关怀为根本,以营造智能思政教学环境为支撑,进行统筹规划及总体设计,从而培育具有坚定信仰和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使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起到培根铸魂、笃行拓新之效。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亲和力
注:本文受辽宁省教育科学一般规划项目“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JG21DB187)资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加强思政课理论性、思想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一重要论断既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同时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更高期许。人工智能技术的嵌入是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不竭动力之源,为破解思政课现实困境提供新思路、新视野。高校思政课应主动迎合时代变革,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教学模式,通过“人—机—环境”交互设计推动教学过程中的智能化与人本化有机融合,实现从“权威认同”向“交互认同”的转型,以期不断增强教学效能、助推教学精准化、提升思政课亲和力,把思政课建设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质课程。
一、人工智能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现实意义
人工智能呈现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等新特征。这些技术优势有助于革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优化思政课教学环境、提升教育对象主体地位。
(一)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
其一,人工智能助力教育者高质高效备课。人工智能打破教学时空壁垒,构建线上信息共享平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教育者运用人工智能多模态分析对教育对象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精准画像与多维描摹,浏览学生电子档案、追踪学习动态,立足其特殊性设置课程内容、更新话语体系,为思政课教学因材施教、提升育人实效奠定技术基础。
其二,人工智能助推教育者提升课堂管理效率。教育者基于人工智能情境感知系统及无线遥感技术将教育对象微表情及脑电波进行数据化分析,实时进行动态检测与反馈,该机制易于教育者研判学生学习成效,掌控课堂节奏,实现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情感识别的可视化。
其三,人工智能协助教育者降低时间成本。智慧化教学协助教育者处理耗时费力的机械性工作,通过智能软件协助教育者批阅试卷,精准评估学生学习效果。毋庸置疑,人工智能应用有效规避教育者的繁复且低价值工作,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促使教育者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与教育对象的互动交往中,做到与学生同频共振、互融共进。
(二)有助于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
教育者依托“人—机—环境”的交互设计,创设不同场域的沟通环境,打造全方位、一体化、交互式学习模式。在线教学软件延伸思政课教学的时空范围,开拓虚拟教育场景,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应用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泛在化的智慧教学系统打破传统教育课堂的时空壁垒。鉴于此,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教育对象通过特定手段体验全景直播、翻转课堂,联结虚拟现实与实体空间,构建智能化学习场域。
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走向纵深,虚拟现实及混合现实技术逐渐成为助力思政课提质增效的智能工具。人工智能融合交叉学科、跨学科知识,教育者充分利用智能媒介丰富课堂元素,加深教育对象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从而引发情感共鸣,获得良好课程体验。质言之,人工智能嵌入思政课堂优化教学环境,提升思政课的影响力、感染力及亲和力,有效缓解“满堂灌”教学困窘,切实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三)有助于提升教育对象主体地位
当前,教育对象受极端现实主义及各种错误思潮影响极大,刻板地将思政课视为“洗脑课”,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在个性化教学模式主流浪潮中,如何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与深度学习能力成为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鉴于此,思政课教学需在技术赋能下以更精准、亲和的方式与时代同频,与学生共振。
人工智能场景应用赋能思政课教学精准化,助推思政课智能化、数字化变革,形成平等式、对话式、参与式的新型师生关系,为教育对象提供精准化、特定化、互动式全新体验。一方面,教育者基于大数据智能感知系统,针对学习内容进行定性感知与数据采集,剖析教育对象行为习惯及精神需求,打造个性化学习模式与认知策略;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革新传统意义的授课模式,教育者依托智能应用开展研创性学习,搭建个性化教学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发挥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凸显教育对象主体性地位及智能技术的工具性地位。
二、人工智能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风险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创新推动高校教育生态重构。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下,高校思政课面临智能应用削减教育对象主体能动性、冲击传统授课模式等风险挑战。鉴于此,需对人工智能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风险挑战进行全面分析,以寻求破解之径。
(一)人工智能应用削减教育对象主體能动性
人工智能技术之于高校思政课,并非仅是工具性理解与功能性发挥,更是对教育主客体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承载。一方面,在大数据、算法的操控下,智能应用通过算法精准、大量推送特定内容,潜移默化地重塑教育对象的思维方式及认知图式,导致其视野窄化、信息固守;另一方面,算法推荐推崇“流量至上”,网络社群亚文化削弱主流意识的权威性,淡化教育对象的主观意识,限制独立自主空间,降低思政课感染力、亲和力。
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旨归在于着重培养教育对象辩证思维逻辑,锻炼其独立思考与开拓创新能力。高校应坚定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技术权重与意识形态安全同向同行。同时,教育者立足于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的现实形势,引导教育对象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素质教育、夯实文化根基,防范错误思潮在高校抢滩登陆。
(二)人工智能应用冲击师生传统授课模式
其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教育者利用冰冷數据把握教育对象学习进度、学习质量,缺少与教育对象面对面交流互动,从而形成以“冰冷”机器为中介的师生关系。此种“教育者—人工智能—受教育者”新型授课模式导致师生间关系寡淡,制约思政课亲和力提升,阻碍思政课提质增效。
其二,教育者“教书”与“育人”角色割裂。一方面,部分教育者对AI的排斥使自身角色产生危机,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中心”,与教育对象联系互动度低,引发教育者“教书育人”角色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失效;另一方面,教育者过度依赖AI导致自身育人主导权丧失,在智能教学工具的裹挟下,部分教育者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沉溺于技术红利,从而打破教学实践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平衡,冲击师生传统的授课交往模式。
(三)教育者智能技术水平欠缺降低教学实效
其一,教育者智慧化教学思维欠缺。教育者对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内在关联、技术风险等问题缺乏准确认知,尚未形成“人工智能+教育”的智慧化教学思维。大数据技术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教育者在借助人工智能应用分析学习数据时,难以充分把握其背后运行的规律,坚持以固化思维模式破解教学难题,导致“数据失真”“数据冗杂”,难以凸显人工智能原本功能。
其二,教育者智能应用能力有限。思政课具有极强的政治性,部分教学内容抽象晦涩和一些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导致教育对象对思政课的悦纳感较低,思政课亲和力不足。加之高校思政课教师数量有限、配比紧张,教育者普遍承担繁重的教研任务,缺乏探究人工智能的积极性。同时,部分教育者过度追求形式,机械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层次较为浅薄,难以有效发挥出人工智能强大的技术功用。
三、人工智能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培育进路
人工智能以数据驱动为赋能动力,以智能算法为赋能核心,以智能平台为赋能载体。当前,技术条件、数据驱动、场景应用、智能素养等方面现状同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要求相比尚存差距,需进一步探寻人工智能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新机遇。
(一)提升教育者智能素养,深化智能思政教学理念
其一,教育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首先,教育者坚定政治信仰,主动接纳适应人工智能的教学软件。其次,教育者应关注“人工智能+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明晰大数据、算法推荐、云空间等技术应用,探求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的最新进路。同时,鼓励教育者参加海外研修、校际交流等学术活动,以国际、学科双融合的视角保障智能思政的动态发展。
其二,教育者需辩证对待人工智能。应增强明辨是非能力,树立人机协同发展的智能教育观,审视人工智能,跨越数字鸿沟,合理操纵人工智能应用,遵循智能教学的伦理要求,培育智能时代伦理素养。同时,精准把握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与传播规律,保护学生个人隐私、维护信息安全。换言之,教育者时刻将教育对象利益视为第一位,争做学生网络空间的“知心人”。
其三,教育者应提升人工智能应用水平。高校大力开展以“AI示范培训”为主题的专项教学培训,建设集场景展示、技术服务及示范培训一体化的培训基地,打造特色的“AI思政课智能学习”平台。同时,教育者积极参与人工智能教育软件的研发,开发更为精准契合思政课改革创新需求的教学软件,予学生以全新体验,切实提升思政课亲和力。
(二)尊重学生个体需求,培育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第一,加强算法的价值引导。算法在大数据、深度学习技术的助力下获得强大的分发推送功能。追本穷源,算法是掌握传播权力的技术力量,需对算法进行优化并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同时,人工智能研发人员应增强算法技术的识别与驾驭能力,革新算法模式,突破信息获取阈值,科学设置算法,精准推送启发性内容,从根本上突破“供需失衡”这一瓶颈。
第二,设定沉浸式学习场域。高校思政课教学需打造兼容并蓄的开放化教学模式,承担唤起教育对象主体创造性的责任,引导其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一方面,依托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虚拟仿真技术,全方位、立体化创设博物馆、红色景区、战争场景等虚拟仿真场景,使课堂从“单纯现实”向“虚拟+现实”转变。另一方面,教育者借助人工智能虚拟技术,将教育对象放置于动态化的特定场域,使其灵活运用场景中的元素,唤起学生主体创造性责任。
(三)注重人工智能运用,加强思政教学人文关怀
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堂不是仅仅局限于考试考勤、作业批改等枯燥、简单模式,而是逐渐涉及情感分析、价值判断、思维认知等领域,注重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间的高阶心灵互动。然而,人工智能难以完全避免内蕴于其中的工具性矛盾,唯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之人文关怀倾注其间,方能有效破除个体与技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二元对立。
第一,审视人工智能,打造新型教学共同体。一方面,教育者形塑新式教学思维,摒弃人工智能替代论、恐惧论,避免奴役论,积极树立人工智能的协同育人理念,打造“教育者—人工智能—教育对象”交互的新型教学共同体。另一方面,探究人工智能嵌入思政课堂的新模式、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新进路,克服唯我论,重塑人工智能时代思政课教育者角色。
第二,培育人文精神,增强明辨是非能力。教育者须做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复杂态势的研判者及网络舆论的把关者,提升信息筛选、分析及整合能力,打造人技协同、人机合作的学习生态。同时,高校思政课增强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主体需求,培育其更高阶的情感以及智能思想。换言之,教育者应用情怀打动学生,以理论启发学生,用实践带动学生,从而达到情理交融、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效果。
(四)深拓思政教学内容,营造智能思政教学环境
首先,增强教学内容的理论透彻性。教育者应从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思想政治理论前沿问题研究的开拓者过渡,深入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著作,将枯燥的理论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传递给教育对象,带领其感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底蕴与思政课的魅力,以自身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赋予学生精神动力与情感支撑。
其次,注重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与丰富性。教育者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贴合生活,在保障政治性、学术性前提下,适当转变语言风格。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开放化、精准化的教学知识体系,思政课教学应由偏重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融合发展趋势转变。质言之,跨学科的教学体系能为现有的思政教育问题提供多样的思考方式,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发展指明方向。
最后,创设智能思政教学环境。教育者依托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精准与广泛学习相补充的教学模式助力智能化学习空间的创设,充分利用智能在线教学平台、各类交互产品提升思政课教学的科技感、亲和力。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