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作文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写作素养,而写作素养提升不能只靠知识灌输,应在写作中逐渐养成。为破除高中生写作同质化现象,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提供合理的情境与活动,借助想象、对话、比类取象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共情力,引动学生的思维力,进而培养其思想力。
关键词:思想力;写作素养;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4-0084-04
当前高中生对写作普遍缺乏兴趣,写作内容和主题常常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甚至遣词造句也是千部一腔、如出一辙,高中生作文同质化现象严重。所谓同质化就是具有不同特征的个体或者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趋于一致。对当前高中生作文的同质化倾向,有论者曾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主题泛政治化、泛道德化,以政治正确代替独立思考,以道德评价代替对生活本质的概括;情感伪圣化、空洞化,凌空虚蹈、矫揉造作代替了真实情感,无中生有、滥情夸张代替了真实体验;素材雷同化、虚假化,要么胡编乱造,要么不断复制陈旧的材料;结构模式化、套路化,“起承转合”“引议联结”,诸多议论文的套路生硬复制[1]。
高中生作文的同质化现象,受环境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观念与态度的影响。一方面,在应试教育、功利主义学习观的主导下,写作作为高中学习中难以短期见效的学习内容往往被边缘化,高中生普遍以一种“完成任务”的态度对待写作。另一方面,高中阶段作文教学中,学校或学生为迎合评价标准,也产生了大量同质作品。
黄宗羲说:“每一题,必有庸人思路共集之处缠绵笔端,剥去一层,方有至理名言。”[2]高中生写作中空喊口号、生搬硬套、雷同撞车等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学生没有对问题进行独特而深入的思考,只看到现象关涉的浅层次内容,而浮泛的表象往往是人所共见的,同质化也就不可避免。可以说,同质化问题本质上是学生思想认识粗浅化、狭隘化、庸俗化造成的。
要解决同质化问题、改善高中生作文现状,就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力。所谓思想力,就是能够深刻认识事物本质,并产生新观点、新看法的能力。思想力帮助学生从文字或者生活现象中洞悉事物的本质,准确把握其发展脉络以及与其他事物的关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社会认知获得独特的感悟与思考。深入思考的过程就是一次潜在的写作过程。对于有了一定知识积淀和生活阅历,思维活跃且有创造潜能的高中生而言,作文教学应着眼于思想力的提升,用种子点燃热情,以问题引动思维,用思想驱动表达,让学生真正走上一条提升写作素养的道路。
一、培养思想力的逻辑进路
思想基于生活背景、成长经历、个性特征而形成,与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密切关联。培养学生的思想力不能单纯靠知识灌输和方法传导,而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有效的阅读与写作活动,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中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提升学生的思想力首先要激发其共情力,其次是引动其思维力。
(一)激发共情力
有价值的思想活动往往起源于情感的萌动,情感可以成为引导人不断探索的原动力。当我们真正對某一现象和问题“有感”的时候,我们才会想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而这是我们深入展开思想的前提。
学生之所以写出平庸、呆板、格式化的文章,往往因为他们只在概念上兜兜转转,空话、套话很多,真情实感很少,所写的内容没能与自己的精神世界发生关联,没能发掘出个体的感受、体验与思考。学生要提升写作素养,必须养成从自己的心灵与情感世界出发,以“感”入作文的习惯,而不是向外寻找关联,人云亦云。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避免从概念和知识出发,而是要将概念还原成现象,使其成为学生情感萌动、思维展开的“种子”,让它激发师生共情力、生生共情力,并成为写作教学的宝贵资源。
(二)引动思维力
思想要靠“悟”,“悟”由“心”与“吾”构成。“心之官则思”,从左往右看,“悟”是“思之吾”,即思想的我;从右往左看,“悟”乃“吾之思”,即我的思想[3]。所谓“悟性”就是思想的个性。有些人对一个现象或一篇文章的理解只能停留在浮泛的表层,而有些人则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且不断追问,触及更深刻的本质层面。思维的主观能动性是可以通过不懈的学习、磨炼习得的。思维训练强调两点:其一,反复练习;其二,学生进行亲身的体验与实践。写作素养是在写作中逐渐养成的,要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写作。思维训练既不是通过学习程序性知识而获得的,也无须专门展开单独的训练,思维过程本就隐藏在思想世界里。例如,郑桂华老师“议论文的结构与事实论证”的经典课例,就是将完整写作思维过程贯通在“说说咱们班级特点”的讨论中,整节课既没有讲“概念”,也未提及“方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了议论文材料选择的意义与过程[4]。
二、培养思想力的实践路径
高中作文教学将培养思想力作为核心,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共情力、引动学生思维力的教学逻辑上设计情境与活动,借助想象、对话、比类取象的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开展活动。
(一)想象:让思想保有温度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因为想象力可以带来新的东西,思想的价值也正在于此。想象让思想有了形象的依托,充满情感的力量,也就具有了温度。
作文课上,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借助实物让学生去感知、体味、回忆某种情绪或情感体验,获得对细节的体认。比如,要完成一篇“亲子关系”的作文,教学可以从欣赏学生送别周末来校探望他的父亲的“校园随拍”开始。首先,教师写下曾经与父母分别的往事,并与学生分享保存在记忆里的“细节”及富有年代感的场景,以此激发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想象。接着,每个学生分别写出自己的生活场景和体验,并在班级内分享,然后现场修改。除了记叙类文体,议论性的语段也需要在想象的主导下进行细节的描述。借助形象进行思考和说理,可以让文章充满丰富的人文气息和强烈的美感体验。
想象让思想有寄托、有温度。提升写作的思想力,可以从感性素材切入,让学生感知形象、捕捉细节,以“感”入文题,如此,写作就不会丧失个性、走向平庸。
(二)对话:让思想扩展深度
思想深度是思想力的核心。思想深度指观点能切合实际,能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能否写好作文,学生的思维品质很重要,而良好的思维品质需要教师有计划地去培养。“教师要善于发现,从现实生活中抓住机会展开有效的对话。学生对生活实例往往比教科书有兴趣。”通过对话,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了解他们的写作状态,知道他们写作上的长与短,当然,更有价值的是让他们积极地去想”[5]。通过“对话”,同伴可以获得互补或争论的契机,进而将思考推向更深广的领域。在对话中师生共同完成由现象到本质、由局部到整体、由对立到辩证的深度思考的过程。
谈话需要“种子”,“写作的种子就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能够激活学生的写作体验,能够把学生带进并且能够推进写作过程的写作教学原点:可以是一个故事,可以是一个场景,可以是一个素材,可以是一个案例,可以是一种心情,可以是一个矛盾,可以是一句名言”[6]。教师要善于发现、智慧地捕捉到这些“种子”,把它带进课堂。教师还要会“启发”,能巧妙地提出问题,让好问题将思路层层打开。
比如,作文课要完成一篇以“社会责任与社会担当”为主题的文章,对于这样的宏大主题,学生最容易写出一些空喊口号、内容雷同的作文。对此,我们该如何引导呢?首先,教师带着“种子”进课堂,选择发生在身边的大家都感兴趣的时事素材,比如近年来关于代购产业的调查。然后,教师针对“种子”设计一条严谨而合理的问题链。如,材料所列举的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有错吗?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没错,那问题在哪里?在现实社会中“因利害义”“舍义取利”的表现还有哪些?你怎樣看待公众崇拜、热捧成功的商人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底层逻辑是什么?该怎样引导民众呢?接着,教师要鼓励学生将思想的成果付诸笔墨,让学生适时写下有价值的结论。最后,教师要注意及时“复盘”,让学生将谈话的过程筛选整理成文。这也是明确观点、占有材料、整理思路的潜在写作。
(三)比类取象:让思想展现广度
思想有强大的包容性。宽广的思想可以包容哲学的真理性、历史的纵深性、政治的敏感性等。拓展思想的维度是提升思想力的重要体现。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蕴藏的“比类取象”的智慧就是拓展思想维度、展现思想广度的有效手段。
“比类取象”最初是五行学说的方法,把需要说明的事物或现象,朴素地分成了五大类,将相似属性的每类事物或现象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并在五行属性归类的基础上,运用五行生克规律阐释或推演事物或现象的复杂联系和变化。这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比如,要完成命题作文《渡》,首先,教师借助图片等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去捕捉“渡”这个词背后的形象与细节;然后,教师用问题链引导,加深学生对其意义的理解;接着,教师着眼于写的过程,引导学生用“表格”明晰思路,展示思想的层次(见表1)。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筛选、整理各种“象”,分析综合,得出深刻的立意。比如,学生会联想到“屈原的死”及引渡者——“渔父”,进而体会到:古往今来,那些舍生取义、毅然赴死的伟岸之躯,其实都是在历经了一番激烈的斗争或者某种“渡化”后才就死的,他们的生命由此岸到彼岸,生死一“渡”,精神却获得了自由与永恒。还有的学生会想到史铁生,地坛、母亲就是史铁生的“引渡者”,由此升华立意:在人一生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和物负载、分担着我们命运中的困厄、苦痛,引导我们走向光明。
写作是个体将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对自我的感悟与思考合情合理地表达成文的过程。一个人的眼界有多宽,思考有多深,他的写作就有多宽有多深。写作是个体精神生命的展现,也是人追求思想深度、高度和宽度的过程。作文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力为核心,扎扎实实走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 张华秀.高中生作文同质化现象的反思与对策[J].高考,2020(4):137.
[2]熊依裕.议论文思维能力训练探究——以高中阶段为例[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2):99.
[3]刘美丽.用“绿色语文”写透生命的美丽——赵谦翔语文教学智慧[J].中学语文,2008(7-8):41.
[4]李公侠.在写作过程中教写作——基于对郑桂华老师一节作文课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4):120.
[5]王栋生.走出写作教学的困境[J].人民教育,2008(6):36.
[6]黄厚江.语文课堂寻真:从原点走向共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10.
责任编辑:殷伟
收稿日期:2023-05-17
作者简介:刘杨,吴江盛泽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