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雪娇 陈粮宜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强调在语文课程中渗透革命文化。革命文化内容是统编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人物立体化策略有助于突围革命文化内容教学时空距离难以弥合、价值观念难以渗透、难以进行深度学习等困境。教师可通过基于语言文字品析课文中的革命人物,搜集助学资料深度认识革命人物,重组教材资源关注革命群像等策略,帮助学生将革命人物立体化,更好地开展革命文化内容的教学。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科书;革命文化;人物立体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4-0081-03
2022年4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标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强调在语文课程中渗透革命文化。语文课程特别是革命文化内容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富强”的国家来之不易,我们享受着“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活。“爱国”则是每个学生都须内化于心的信念。通过革命文化内容的学习,革命精神应成为学生一抹闪亮的精神底色,引导学生成为红色基因的傳承者。但在教学现实中,革命文化内容的教学常常陷入困境。学生难以产生对革命文化内容的切身体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代表性革命人物及其背后的重要革命事件,多方面建构立体的革命人物形象,有助于解决目前革命文化内容教学的困境。
一、革命文化内容教学的困境
面对革命文化内容,学生难以产生与其生活相勾连的体验。在教学实践中,革命文化内容教学常常陷入以下困境。
(一)时空距离难以弥合
革命时代与如今新时代有一定的时空距离,截然不同的时代背景让自小衣食无忧的学生难以深度体会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环境。如处于和平年代的学生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周恩来的志向可能产生质疑:为什么不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而读书?经过学习,学生会认为这种志向是伟大的,但可能很难从心底里产生价值认同。课文本该产生的积极影响被时空距离所消减。
(二)价值观念难以渗透
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与其情感体验是密切关联的。革命时代,革命先烈们为集体牺牲,为国捐躯,为革命义无反顾地奉献自己的一切。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就仅仅只是课本上的故事,甚至认为是不可思议的“英雄神话”,与自己的生活无关[1]。如课文《灯光》中郝副营长因点燃书本以寻找突破口而牺牲。郝副营长带着对国家美好未来的向往参加革命,又在革命即将胜利前牺牲。学生不理解郝副营长的选择和深沉的爱国情怀,在课堂讨论中,甚至会产生这样的观点:郝副营长的行为不对,保命最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零散、片面地接触革命英雄人物使学生对教科书里的英雄产生脸谱化印象,即认为英雄都是神圣的、坚强的、无私的,但与现在的生活无关,无法对革命人物产生亲近的感觉,也很难理解和认同他们的价值观念。
(三)难以进行深度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革命英雄人物缺乏深入了解的兴趣,因而缺少对革命相关书籍的阅读动力,使学习陷入“见技不见道”“见树不见林”的困境。例如,学习方志敏的《清贫》一课时,学生除了学习课文,体会方志敏在面对搜捕时体现出来的高尚品质外,还可以阅读《可爱的中国人》,进一步学习方志敏的英雄事迹,对中国共产党群体的革命伟绩有所了解。而实际的教学中,对革命文化内容的学习往往局限于单篇课文,难以产生这样从一篇课文到一类书籍的深度学习,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二、人物立体化:革命文化内容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突围
革命文化内容因其与学生的距离较远,难以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在一个时期内着重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对一位革命人物进行全景式的深度学习与探索,带领学生探寻革命人物与当下现实的有机联结点,从立体的革命人物形象中汲取精神力量,传承革命精神,实现革命文化内容的有效教学。
(一)基于语言文字,品析革命人物
革命文化教育要内含于语言文字建构与运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学生丰富的语言实践中。学生应知道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同时还要知道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的。探求语言文字学习和革命文化教育之间的平衡点是革命文化内容教学努力的方向[2]。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是统编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语文要素提醒我们,教学并不是要面面俱到地关注课文的所有文字,而是要聚焦体现革命文化精神的人物外貌、神态与言行。例如,女儿询问父亲为何烧掉书和纸,一向慈祥、耐心的李大钊却含糊其词地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从此处言行描写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李大钊既是伟大的革命英雄,同样也是一位平凡的父亲。作为父亲,李大钊不愿让女儿因知晓与革命有关的事而受到可能的伤害;作为革命者,李大钊对党忠诚,不让党的机密有任何泄露的可能。学生借助这些语言文字,与李大钊产生共情,革命文化的教育自然而然在品析语言文字中进行。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弥补文字叙述的不足,让人物立体化。特别是视频,在人物形象建构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学生直面动态的人物形象,将文字与视频进行对比,从而获得综合性的审美感受[3]。如借助影视资源《觉醒年代》,丰富学生对李大钊革命形象的感知。
(二)搜集助学资料,深入认识革命人物
了解资料的意义即提供认知基础。教语文不等于教课文,教革命文化的内容也不能将教学资源局限于课文。对于建构完整的人物形象来说,课文所呈现的片段只是冰山一角。仅仅品析朗读课文内容,可能对革命人物产生狭隘化理解。如《十六年前的回忆》讲述的是李大钊被捕、被审、被害的过程,仅仅品读课文,学生难以体会李大钊的伟大。李大钊究竟为革命做了哪些事?李大钊为何伟大?课文并没有回答。而没有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对李大钊人物形象的体会就没有认知基础[4]。此时,教师要打破课堂的边界,引导学生在课外搜集相关资料,夯实学生对革命人物形象的认知基础。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资料搜集的支架:第一,人物基本信息,如李大钊的职业、家庭情况、生卒年等;第二,人物事迹与成就,如在建党初期,李大钊的领导活动;第三,人物作品,如李大钊发表的多篇革命文章;第四,名人评价,如党的领导人对李大钊的评价。以人物为基点,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能够逐步认识“真实”的李大钊。同时,这也是对单元语文要素“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的回应。面对整理好的资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继续对资料进行筛选,去粗存精。学生可以在精选资料的基础上制作人物名片,或开展“我是革命人物讲解员”等实践活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将对革命人物的认识纳入自身认知图式。
三、重组教材资源,关注革命群像
对众多革命人物的深入了解,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这个大概念的体会,通过引导他们关注革命群像来加深对革命人物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重组教材资源,将分布在各个学段中的红色因子聚拢,深化学生对党的整体性认识。如在五下的《清贫》一课中,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人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优秀品质有了一定的认识;五上的《狼牙山五壮士》和六上的《灯光》谱写了革命者为了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而牺牲的壮烈篇章。正是千千万万个党员的英勇奋斗才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教师可引导学生由致敬一个人转向致敬一群人。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所在单元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革命文化主题单元。在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唤醒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记忆,通过举办革命英雄人物故事汇,讲述不同革命英雄感人至深的故事,从而感受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避免革命英雄人物脸谱化[5]。在学习过程中,以时间轴的形式勾连《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的李大钊、《为人民服务》中的张思德乃至《七律·长征》中的红军,深化学生对于革命精神核心内涵的理解,变单向的文字理解为通融的情感体验。此外,还可以将视角延展至新时代,引导学生思考:像李大钊、方志敏和五壮士这样的英雄人物只存在于革命时代吗?学生会意识到革命精神是历久弥新的,在南方洪水、新疆雪灾等特定事件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舍己为公的英雄人物。如此,便将抽象的革命精神具象为一个个兢兢业业、可歌可颂的新时代优秀榜样,弥合革命时代与当下生活的时空距离,学生自然生发对革命英雄的亲近感。
参考文献:
[1]郭樂静.统编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教学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32):57.
[2]陈先云.谈谈部编小学语文教科书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的编排及应注意的问题[J].小学语文,2017(12):16.
[3]卢永霞.从审美视角谈小学语文革命传统教育题材作品的教学策略[J].新教师,2019(8): 34.
[4]蒋清锋.“资料助学”在革命传统类课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建设,2021(10):13.
[5]张卫其.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价值、落脚点及教学方法[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1(3):5.
责任编辑:颜莹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统整的实践研究”(FJJKZX22-645)、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协同创新”专项课题“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真实情境创设的教学实践研究”(Fjxczx22-045)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3-06-11
作者简介:方雪娇,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与语文教学;陈粮宜,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阅读、习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