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建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义务教育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而笔者学校提倡的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性教育,正是针对初中生的生活与学习,生理及心理的特点构建而成的育人理念,其强调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着眼于学生心性的完善,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养料。
一、理念根源:心性教育的核心内涵
心性教育是指学校为了给学生提供适合其身心特征的教育支持,通过加强学生知识的传授、习惯的养成以及性格的磨练,让其心性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心性教育的资源,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是学校实现铸魂育人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实行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在爱、慧、恒中不断滋养心灵,最终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多维透视:心性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心性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提升的重要根源。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其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支持。因此,学校通过找出教材知识与心性教育的契合点,引导学生不断向善,向美,向真,从而使得学生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高尚的品德思想。
(二)心性教育是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关键动力。心性教育是数千年中华文明不断凝结的精神珍珠。学校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心性教育,有利于学生深刻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且在丰盈优秀的文化浸润中,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三、现实镜像:心性教育的几重困境
(一)教学理念碎片化。目前,笔者学校在贯彻心性教育的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对心性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与规划,导致其教育理念过于碎片化,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见常规的理论知识传播,却未能看到真、善、美的心性引导,导致心性教育沦为了日常教学的从属。
(二)教学形式单一化。要想将心性教育合理地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中,离不开教师创新其教学形式。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个别教师未能从学生的身心特點出发,往往只能将心性教育限定在课堂上,且只以说教的方式进行传授,从而使课堂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兴趣。
(三)教学内容浅层化。学生的心性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环境和教学内容进行塑造的。然而,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却片面地呈现或窄化心性教育的内容,将心性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从而未能深入地构建教学内容。
四、纾困行动:心性教育的推进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建构心性教育体系。学校一方面应当通过培训、研讨等形式,如组织教师开展心性教育研究的理论学习、邀请专家到校进行指导等活动,加强教师对心性教育的理解,另一方面,需合理建构完善的心性教育教学体系,撰写具体的实施方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心性教育的渗透能够常态化、合理化地进行。
(二)充实教育内容,增强心性教育融合。1.心性系列班会课。学校通过围绕带有“心”的汉字来设计心性系列班会课,形成愛之心性,慧之心性,恒之心性的三组主题。2.“3+2+N”全科融入心性教育。学校通过将心性教育与各学科进行有效融合,即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为主,艺术、体育与健康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从而在课程中充分利用心性教育资源,突显学科教学的立德树人。
(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心性教育成效。1.创设课堂情景,提高学习兴趣。以历史学科为例,教师在教学《百家争鸣》这一课时,便可以通过渲染历史情境,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历史影片或材料,向学生介绍“诸子百家”的时代背景,并且通过组织“班级百家争鸣会”,让学生进行孔子、老子、庄子等角色扮演,在扮演中逐渐感悟儒家的仁爱礼治、道家的真实宽容等思想,从而促进其心性的和谐发展。2.开展探究活动,活跃教学氛围。以数学学科为例,教师在教学“认识钟表”这节课时,可以开展“生活中的计时工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有日晷、刻漏、圭表等,初步认识到古代人民的劳动智慧,又探讨现在常用的计时工具有手表、时钟等,感受到了时代的进步与创新,学生在活动中,慧之心性被逐渐启发。
【本文系广州市农村专项课题“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性教育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1 13487)】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