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才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扬者。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做地方独特文化的发现者,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感受不同区域的民风民俗,在典型语文实践活动中体验与认同区域文化,在品味作品中感受名家的语言风格,在语言运用中表达家乡文化特色,提升学生对祖国和家乡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关键词】传统文化 真实情境语言艺术 对比阅读 语言运用
“文化自信”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素养内涵的四个重要方面之一,它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义务教育教科书1~12册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主要包括汉字文化、古代蒙学读物、古代文学作品、历史名人故事、文化艺术、文化常识和民风民俗等。教师要让学生在继承和弘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开阔文化视野,积淀文化底蕴,提升文化自信。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等四篇课文组成了民风民俗为主题的传统文化单元,是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北京的春节》是本单元的开篇课文,老舍用朴素自然、充满浓郁“京味儿”的语言,记叙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展现了一幅老北京的民俗画卷,展示了春节的热闹、温馨与美好。下面笔者以《北京的春节》的教学为例,尝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语文学习任务群为整体架构,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一、在真实任务情境中发现独特地方文化
独特的地方文化,因其独特性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需要被保护和传扬。教师需要创设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任务情境,驱动学生去发现、认同独特的地方文化。
(一)在任务驱动中感受文化的独特性
课堂伊始,笔者创设真实情境: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布置以“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为主题的文化长廊,请大家精心布置“北京的春节”文化板块。以任务驱动学生与文本近距离接触,使学生明确布置“北京的春节”文化长廊,既要知晓北京的春节文化习俗,又要凸显北京春节文化的独特性。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感受到老舍笔下北京的春节习俗充满了年味,展现了春节的热闹与温馨,体现了独特的北京文化。
(二)在甄别详略中感受文化的独特性
布置文化长廊,需要选择适合展区的内容,这需要根据课文内容来甄别。让学生带着这样的任务要求再次阅读课文,按照时间轴来判断老舍在介绍四十余天的春节活动时,详写的是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这5个时间节点的文化活动内容,略写的是腊月初九到腊月二十二、过了二十三、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4个时间节点的文化活动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判断详略的标准以及这样安排详略的用意,从文字长短、独特习俗、年味浓郁等維度,判断作者在内容详略安排上的匠心独运,既要体现年味,又要体现北京文化的独特性,同时还要兼顾全面性,深刻领悟详与略的关系。
(三)在丰富形式上展现文化的独特性
要布置好“北京的春节”文化展区,还要用丰富的形式吸引人。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合理选择文本信息,从“突出展区主题”“摆放独特实物”“张贴精彩图片”“现场生动解说”等4个方面着手布置“北京的春节”文化展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选择信息,明确了文化习俗的独特性,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具有北京文化特色的宣传语言,这是对地方文化的学习与宣传、传承与发扬。例如,布置课文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元宵节展区,展区主题可以借用文本语言“火炽而美丽”;可以摆放各式各样的灯,如玻璃灯、牛角灯、纱灯等;可以张贴人们赏花灯、吃元宵的场景图。现场解说文字可以选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组合表达,也可以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甚至可以借用京剧《报灯名》等课外资源来进行表达。在丰富的展现形式中,在独特的现场解说中,学生能充分领略到北京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在品味语言艺术中发现独特地方文化
(一)在品味语言丰富性中发现独特地方文化
例如,学习课文中“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这一段关于元宵节的“灯”的内容时,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体会北京春节“灯文化”的丰富内涵,更要引导学生发现老舍表达这一文化的语言特点。“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都表达了“全部都是”的意思,同一种含义,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老舍避开重复使用,体现了其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驾驭语言艺术的高超能力,更增添了北京元宵节“灯文化”内涵的丰富性。这是学生可以直接学习借鉴的范例,教师可以随即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在语言感悟和运用中进一步感受北京地方文化的独特性。
(二)在品味语言凝练美中发现独特地方文化
例如,学习“除夕真热闹”这段文字时,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会发现这一段作者的语言表达与“元宵节”那一段是截然不同的。元宵节聚焦“灯”这个标志性意象进行细致描绘,除夕夜就人们忙碌地做了什么事一一进行列举,一句话一件事,一件事一个画面,仿佛是一幅幅连环画,把除夕夜大人和孩子的忙碌与热闹,简洁凝练地表达出来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何元宵节要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而除夕夜却只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让学生在思辨中进一步感受北京除夕夜的热闹,体会其文化独特性,明晰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取决于内容的需要。
(三)在品味语言京味儿中发现独特地方文化
老舍是北京人,《北京的春节》全文充满浓郁的京味儿。文中“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玩意儿”等具有独特的语言特色和地域色彩,京味儿十足,读起来非常有韵味,质朴而真实,让读者倍感亲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感受文化的独特性,激发学生对独特地方文化的向往。
(四)在品味语言意象中发现独特地方文化
作品中的意象,都是作者精心选择的。本文中有多个意象需要学生用心揣摩。例如,学习北京的元宵节相关内容,聚焦“灯”文化,就可以从“灯”这个标志性意象的象征意义去探究地方文化的内涵,思考北京的元宵节,人们为什么要悬挂各式各样的灯,感悟到这是新年伊始,人们对光明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如学习“孩子们准备过年”做的三件事:买各种与蜜饯掺和的干果杂拌儿,买爆竹,买孩子们喜欢的玩意儿。细细揣摩,我们发现在物质并不富裕的年代,大人们允许孩子买这些东西,也有其特别的用意:甜蜜的杂拌儿寓意生活甜甜蜜蜜,爆竹寓意成长的勇气,各种孩子们喜欢的玩意儿寓意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而这些意象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在对比阅读中发现地方优秀文化
通过学习《北京的春节》,学生了解了北京的独特文化,感受了作者对北京文化的不同表达,但对于“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一单元主旨内涵仍缺乏充分理解,教师需要补充更为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在广泛阅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学习本课之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课后斯妤的《除夕》节选片段,比较北京除夕与闽南除夕的异同,让学生在“圈一圈,同样是除夕,两地都有哪些习俗”“说一说,用一一罗列的方式说说两地习俗”“比一比,这些习俗有哪些是相同的”“辩一辩,这些相同習俗的背后是什么”等系列问题的自主探究中感受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以及特有的文化现象,加深学生对单元主旨内涵的理解。
四、在语言运用中尝试表达家乡文化特性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语言学习是一种输入活动,语言运用是一种输出活动,语言的活力在于输出、传递文化的美好。
学习了《北京的春节》,学生对不同地区的文化有了感受与理解、欣赏与积累,建立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但他们更需要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激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比较阅读中使学生了解了闽南的除夕之后,教师可以自然而然地引申到本地除夕文化,要求学生自主策划布置家乡春节文化展区。活动前可以通过“写一写有关本地习俗的文章,感知本地文化的特色”“说一说家乡除夕的习俗,感受美好寓意”“写一写我家的年夜饭,感受家人团聚的快乐”等环节,充分展现家乡文化特色。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用本地方言来念一念当地的习俗,这样课堂会充满浓郁的地方色彩,亲切、自然、有趣、有味,效果相当不错。
不同地区的传统习俗历经时间长河的积淀,经后人不断传承和发扬,构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宝库。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用智慧的眼光去发现,用民族的眼光去呵护,用文学的眼光去表达,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现者、传扬者,提升文化底蕴,树立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