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要:小学美术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利用多样化的情境内容激发小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使其在情境思考、情境体验过程中加深对学科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提升美术技能实践与创新的能力,同时使其充分感受到美术艺术的魅力,进而提升其审美创造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引发小学生的深度联想,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理解能力,培养其美术综合素养。对此,为了帮助美术教师更好地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文章从情境教学方法优化视角出发,阐述教师通过构建实物情境、生活情境、音画情境、故事情境等多元化情境的方式,提出调动小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提升他们美术综合素养的具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美术;高效课堂
美术创作是对现实生活的进一步升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具象化体现。美术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创建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拉近日常生活与美术知识的距离,让小学生在多元化情境探知过程中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美感,掌握把具体事物转化为艺术作品的方法。同时,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形成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创意思维能力,进而创作出更具有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另外,情境化教学活动还能够帮助小学生探寻美术作品的深层内涵,使其认识到美术创作的现实意义,进而有效提升其文化理解能力,提升他们的美术综合素养。
1 小学美术课程实施情境教学的意义
1.1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美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开展情境探知活动,能够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新颖的教学形式激发小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对美术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探索兴趣,进而有效提高其自主探知的效率。另外,教师结合不同的课程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教学活动,还能给小学生带来更多新颖的认知体验,从而转变他们对传统美术课程的看法,使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样的美术情境认知活动中,进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质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为小学生创造一种沉浸式的认知环境,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艺术魅力感知过程中,逐渐提升艺术审美能力、美术创意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使其逐渐提升美术综合素养。
1.2启发思维,快速掌握知识
美术教师创设情境化认知活动,能有效启发小学生的多元化学习思维,在提升其自主探知能力的同时,使其更加快速地掌握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情境模式唤醒小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其能够对美术知识进行自主探究、自主理解和自主加工,并主动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分析新知识,自觉将新旧知识进行科学融合,从而运用多维思维更加快速地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有效的情境引导,提升小学生的联想思维、发散思维、迁移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进而真正提高他们的自主认知水平,提高其美术课程的学习质量。
2 运用情境教学构建高效小学美术课堂的具体措施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课程教育价值已经成为小学美术教师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对此,为了帮助教师真正构建高效的美术教学课堂,笔者从情境教学视角出发,结合小学美术教材案例,探究创设多元化情境教学活动的思路,探索构建高效情境教学课堂的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美术学习质量,提升他们的美术综合素养。
2.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同时,又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对此,美术教师若想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可以结合上述特点创设游戏化学习情境。教师可在美术知识讲授过程中适当融入一些有趣的探知游戏,以此来激发小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引发他们对课程知识点的好奇心,使其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游戏情境认知活动中,让他们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快速理解美术理论知识、掌握艺术实践技能。此外,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情境转变小学生对美术课程的看法,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或抵触情绪,改变他们懈怠的学习态度,从而真正提升其课堂学习效果。
以“画影子”课程为例,此单元要求小学生了解“影子”的成因,能够正确区分阴影和倒影,知道水中倒影的特点;能够选择喜欢的事物表现倒影。对此,教师为了降低此单元美术知识的学习难度,激发小学生主动探知的兴趣,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创建游戏情境学习活动。例如,先把班级学生分成多个合作学习小组,每组人数相同且综合认知能力相近。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幅影子画作品,让各组学生找出其中的错误之处,比如“影子左右方向不对;影子上下方向不对;影子大小不切合实际”等。最后,用时最少且找出画作中全部错误的小组为获胜组,同组所有成员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奖励。教师结合教材知识点创设游戏情境探知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让他们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加深对美术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进而有效提高他们情境学习的效率与质量,提高其美术自主探知水平。
2.2构建实物情境,提升艺术表现能力
美术教师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实物情境观察创作活动。教师先根据单元教学主题和单元知识点提供与之相符的多个现实实物,再引导小学生对这些实物进行多角度细致观察,了解实物的外貌形态和色彩特征,知道在不同视角下实物阴影面积的大小,判断它们是否会出现形态变化。之后,小学生需要闭上眼睛用手触摸这些实物,运用触感感知不同实物的不同质感,利用形象思维、建模思维、联想思维、创新思维在脑海中构建所触摸实物的立体图像。最后,教师需要鼓励班级学生结合之前的视觉体验和触觉体验进行绘画创作,运用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把现实实物转化为精美的美术作品,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以《生活日用品的联想》課程为例,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日用品实物,如杯子、盘子、碗、台灯等;然后指导小学生对其进行细致观察,总结出每样实物的特点、形态、色彩等信息,从不同角度出发观察这些实物的不同形状,了解光线与阴影之间的关系;之后,再让他们用手触摸这些实物,感知它们的不同材质与质地;最后,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动画电影中日用品跳舞的片段,以此来启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结合之前所观察到的信息进行美术创作,从而绘制出更多形态各异、样式新颖的日用品卡通作品。在实物情境探知过程中,小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主观察能力和体验感知能力,而且能提升抽象思维、联想思维、建模思维、创新思维等多元化思维灵活转化与运用的能力,从而创作出更富有想象力及艺术表现力的美术作品,进而提升他们的艺术表现素养。
2.3融合音画情境,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感知能力是美术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秀美术作品创作的基础。对此,教师若想让小学生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需要结合丰富的艺术元素创设音画情境感悟活动。教师先找寻与美术作品意境有关的歌曲或者乐曲,将其与美术教学素材有机结合,创设音画同步的沉浸式体验情境。然后,小学生在聆听优美乐曲的过程中感悟到美术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美感与意境,体会意境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真正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和情感感悟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借助音乐强化音画情境教学的感染力,让小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来增强他们情境学习的体验感,提升其审美感知的效果。
以《生活中的暖色》和《生活中的冷色》课程为例,这两节课属于“造型·表现”课程,小学生需要通过观察美术作品来加深对暖色和冷色知识的认识;体会到冷暖两种色彩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感知到暖色和冷色中所蕴含的不同美感;能够根据所掌握的信息正确辨别生活中的暖色与冷色。对此,教师为了让小学生快速辨别艺术作品中的冷暖色彩,提升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可以结合音画情境创设意境感知活动。例如,在欣赏绘画作品时,教师可以播放轻松、抒情的乐曲,让小学生结合音乐旋律感受美术作品中所呈现的意境。教师通过创设音画情境,不仅可以创新教学形式,增强小学生的学习体验感,而且能提升他们的情感感悟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
2.4巧设故事情境,提升文化理解素养
文化理解指的是小学生对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深厚情感、观念意识等内容的感悟能力和阐释能力。艺术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合理升华,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体现着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品质。对此,美术教师为了提高文化理解素养培养的质量,可以创设故事情境探究活动,引導小学生自主探寻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信息,并根据与其相关的各种要素分析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深层内涵,然后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客观阐述或者有感情地表述,使学生在情境探知过程中提升文化理解素养。
以“建筑艺术的美”课程为例,此单元要求小学生了解中国建筑的不同风格,知道不同文化对建筑所产生的影响;了解古今中外建筑在造型、材质、色彩等方面的特点;通过阅读与建筑有关的文献资料,探寻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精神。针对上述目标,教师可以开展故事情境探知活动,再根据所了解到的信息表述两种建筑在各方面的异同点。教师通过创设故事情境,不仅能够拓宽小学生的认知视野,而且能借此提升他们艺术内涵深层探索能力,进而使其形成较强的文化理解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师若想构建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需要进一步优化情境教学模式的思路和方法,要结合美术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创设多元化的情境。同时,要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情境学习引导,让他们灵活运用多维思维对探知情境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使其能够根据情境提示信息感知艺术美感、探知美术要素、领悟艺术内涵,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及其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晓刚.寓情于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J].漫画月刊,2022(35):75-76.
[2]李纯阳.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求知导刊,2022(28):110-112.
[3]马毅.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教育(教学),2022(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