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个角度深度学习散文

2023-08-12 18:19黄雨婷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散文教学深度学习初中语文

黄雨婷

摘要:散文种类丰富、情感饱满,是一种独特的语文体裁,十分适合青少年学习,受到青少年和教师的喜爱。但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决定了散文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重点突破学生在散文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帮助学生轻松过“散文关”,减轻学生在散文学习中的压力,使学生能够快乐学习。本文主要探讨初中散文深度学习的三种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深度学习

当下,散文教学现状并不乐观,不少学生散文文体意识淡薄,散文情感体验较差,原本应该是“一片生机”的散文教学课堂,如今却“沉默不语”。教师有必要拓展交流话题,深度整合散文,注重知识与情感的双重体验,解决散文教学中的“难题”。为此,教师应当结合课堂实际情况,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整合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散文学习中的“拦路虎”。教师可以从树立类别意识、关注散文内容、关注文章语言特色等几个角度入手,设计课程内容。

1   整合多篇文章,形成类别意识

分类归纳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于散文教学也同样适用。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的时候,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地对散文进行归纳,指导学生从书本的单元设计、不同段落的散文风格以及散文自身的种类等角度进行分类汇总。

1.1从单元学习出发进行整合

在初中语文课堂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散文。根据散文的类别,可以将其分为写景状物类散文、人物传记类散文、哲理类散文、游记类散文和回忆类散文等,不同的散文具有不同的特点。哲理类散文学生见得比较少,作者主要以议论为主,借助某种形象说理,或者直接发表作者的某种议论。仔细研读教材,每个单元散文的类型基本上是相同的。

比如,七年级下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描写瀑布的写景类散文;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是一篇描写桃树的散文。这两篇散文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瀑布形象和桃树形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两篇散文整合起来学习。写景状物类散文注重对“寓情于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这三种手法的运用,作者主要通过对景物的艺术描写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感受。在这类散文中,景物通常具有象征的成分,学生在学习时应当好好体会。教师在进行类似散文教学设计时,可以适当地引入仿寫训练。教师可以将不同散文中的景物描写进行整理和对比,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其中的某些选段进行景物描写的仿写,可以从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多角度展开仿写,品读作家的景物描写语言,体会作家在文字中表达的情感,感受散文含蓄、丰富的情感特点与表现手法。仿写完成后可以组织学生之间互相阅读,比一比哪位同学的仿写最贴合原文的写作风格,文字最有“大家风范”。

1.2跨学段进行整合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对于散文的理解会有所不同。这种对散文的理解不同本质上也是学生心理的成长历程。教师应当敏锐地抓住学生心理成长的变化,将跨学段的文章整合在一起,进行对比,鼓励学生交流分享自己对于散文理解的变化。跨学段整合散文能够使学生在回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有着较大的益处。教师可以内容作为分类标准,如将写亲情的散文汇总,引导学生品读各学段文章的情感变化。

1.3同类散文进行整合比较

将同种类别的散文进行比较,学生更能够体会到作者的风格和特色。归纳汇总是学生学习语文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学生应当在日常的学习中尝试运用表格法、思维导图法等进行汇总。学生可以根据作者的创作思路、主题、行文特色等对散文进行归类,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拟角度,完成散文归类。

2   运用精准策略,把握散文内核

理解散文的内核是许多学生感到困难的一部分,也是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的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一些教学策略,如关注作者,抓住文章关键句、总领句等。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中更有章法,更能够击中学生心中的疑惑点。同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地展开思考,通过小组讨论、自由发言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想,并聆听他人的想法,从而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

2.1从作者角度出发关注写实

作者用自己的笔和语言,向读者呈现了一个“写实世界”。教师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借助一定的手段,让学生看到作者眼中的“写实世界”,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重点强调“作者”二字,让学生从作者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许多学生在最初转换视角理解课文的时候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在长期的训练后,学生能够很快地改变自己阅读文章的视角,进而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续写或者扩写的方式,进一步走近作者。

以《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的教学为例,教师在上课时布置了一个概括全文的问题,主要有两种问法:速读全文,请同学们说一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以作者的口吻讲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第一种问法的前提下,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模式是:文章回忆了什么内容,歌颂了母亲怎样的优秀品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但是在第二种问法的基础上,学生的回答却发生了变化:首先表现在人称的变化。如果以作者的口吻去概述全文,学生需要使用第一人称,会提到“我家”“我的母亲”这样的词,学生的身份悄然发生了变化。在第一种问法下,学生像是一个旁观者,答案一般比较简短。但是在第二种问法下,学生就像故事的主角。因此第二种问法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深刻情感。教师在问题中刻意强调了“作者”二字,拉近了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当学生和作者进行“近距离”交流时,就能够感受到散文的特色与魅力。

2.2从文章出发关注内容

散文形散神不散,文中的每句话都值得学生细细品味。从文章内容出发,学生才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品读和文章内核的把握。“形散而神不散”是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关键,教师可以从“形散”和“神不散”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形散”是指文章写了哪几件看起来不相关的事情?作者写这些事情的时候分别用了哪些创作手法?“神不散”是因为作者写这些事情的时候都是为了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作者这样的创作思路是为了什么?你觉得作者写这些事情是有内在逻辑的吗?为什么?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3   收获独特体验,深入学习散文

语文教学不仅是对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散文作为以抒情为主的题材,能够带给学生充沛的生命体验,读散文就像在读作者的生命经历。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走近散文,可以从作者的语言入手,探究作者的语言落点,或者走入作者的语言内部,和作者的灵魂进行交流。从语言入手是学生较容易掌握的一种理解和品读散文的切入点。

3.1找准语言落点

语言是作者情感表达的载体。作者在写人记事时,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形式。文章中有些语句需要学生反复诵读才能通晓其意,感受到作者的写作“精华”所在。找准语言落点是一种良好的散文阅读方式,值得学生学习。

例如,以《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文章为例,作者开篇就表明了自己一生的三大追求:第一,对爱情的渴望;第二,对知识的追求;第三,对人生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紧接着,教师开展了“找准落点”的活动。教师让学生通读全文,锁定和这三个追求有关的内容,找准这部分内容中富含哲理的句子,或者饱含作者情感的句子,又或者难以理解的句子。总的来说,学生主要找准了三个“点”:第一,“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第二,“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邊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第三,“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这三个句子分别对应不同的心境和不同的情景,是作者独特人生体验的缩影。学生找准语言落点,再次把内容和情感直观地展现在眼前,因此学习的“方向感”就显而易见了。从这几个点出发,细细品味,就能进入作者的内心。

3.2深入语言内部

学生可以根据语言落点直接深入语言内部,进行分析和学习。第一个落点:作者给这三种感情进行了定位,表现出这三种感情对作者人生的影响。这三种感情能够给作者带来快乐,但是也能够给作者带来痛苦。从“苦海”和“绝望”二词中,我们仿佛听到了作者的心声。在面对挫折时,作者也会产生无力感,也会为自己的渺小而感到失望、无助。第二个落点:作者对孤独进行了定义和描述。在他看来,孤独是“冰冷死寂”的,是“深不可测”的,孤独是恐怖的,但是爱情可以解除孤寂,爱情是美好的。我们如果想要逃离孤寂,那就去爱情的身边吧!这是作者对于爱情的热烈追求。第三个落点: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理性思考。作者虽然追求爱情和知识以及无尽的快乐,但是他无法遏制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对于一个思想家来说,他已经拥有了知识,还可以追求爱情,但是他更愿意去拯救人类的苦难,这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的良知。这是教师、学生与作者之间心灵情感的碰撞。学生此时内心的情感被作者和教师引到了高潮,这便是精准施教的优势所在,活动衔接紧密,效果鲜明。

总之,当教学方向出现偏差时,语文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情和学情,努力调整教学内容,以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为目标,把握散文文体的特点,找准散文教学的线索,一鼓作气,“吃”透散文教学。教师应当尝试从散文文体、散文语言、散文结构等多角度切入散文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分享自己的散文阅读体验,用归纳汇总的方式更好地开展散文学习。通过将散文归类,学生能够找出不同散文之间的异同,从而更好地把握散文。

参考文献:

[1]李秀霞.初中散文教学的几点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18(18):16.

[2]季斌.如何引导学生赏析散文[J].中学语文,2022(26):33-35.

[3]黄梦凡.聚焦语言,让散文教学真实发生[J].语文天地,2020(34):3-4.

猜你喜欢
散文教学深度学习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人教版鲁迅作品为例谈散文教学的文体意识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巧抓散文教学之根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