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214002) 李 娜
“泛·参与式”课堂,是基于“教学即儿童研究”这一理念提出的课堂教学范式,以公共生活理论和教学理论之间的相互观照、相互作用,来实现传统课堂的转型。“泛·参与式”课堂以学习为中心,对学习目标的广泛性、学习内容的宽泛性、学习方式的活泛性进行研究,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在参与强度、参与深度、参与长度、参与热度、参与高度五个参与维度方面获得提升,培养出具有自主学习意识、良好思维能力和行为习惯、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的学生。
“泛·参与式”课堂关注学生的情感、思维、行动三维学习过程,以分层设计的教学目标引领学生广泛参与,以教学内容的高度融合促进宽泛教学,以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实现活泛学习。“泛·参与式”课堂创造性地使用自主学习任务单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出发,“泛·参与式”课堂开发了“前置式”“行进式”“拓展式”三种类型的自主学习任务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确保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下面以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中的《书戴嵩画牛》为例,对“泛·参与式”课堂中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使用策略进行具体阐述。
前置式学习任务单以教材和学情为教学设计的起点和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即通过对教材和学情的具体分析,以学生当下的知识掌握程度为起点,来设计学习任务单的内容。前置式学习任务单要求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帮助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充分回顾旧知,与初步了解文本。
《书戴嵩画牛》是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中的内容。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书戴嵩画牛》一文短短93 个字,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绘画要尊重事实,做事要向内行人请教”的道理。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的知识背景、审美和品鉴能力不足,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深化学生对艺术之美的感受,除借助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课后资料袋”或其他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多维度展开想象,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本文的作者苏轼是六年级学生较为熟悉的名家,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很多苏轼的作品。所以,在前置式学习任务单中,笔者设计了“初试身手”板块(见表1),引导学生回顾与苏轼相关的文学常识及其作品,帮助学生唤起并巩固旧知。而对《斗牛图》及其作者戴嵩,学生知之甚少。为了让学生在课前初步了解戴嵩的《斗牛图》,笔者在前置式学习任务单中增设与戴嵩有关的知识梳理任务,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查阅资料,来初步了解作者及其相关的信息。
表1 《书戴嵩画牛》前置式学习任务单“初试身手”板块
通过前置式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在课前回顾旧知,自主梳理和学习新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做铺垫。
通过前置式学习任务单,学生复习了与苏轼相关的文学常识,初步了解了《斗牛图》的作者戴嵩。基于前置式学习任务单的反馈,笔者充分了解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学习经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基本信息,有效诊断学生的学习能力短板和学习盲点,从而以学定教,从学生的学情实际出发,确定教学起点和教学重难点。前置式学习任务单为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内容的拓展等方面提供了依据,使教师从经验教学走向精准教学、高效教学,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的教学效果。
根据前置式学习任务单的完成效果来看,学生大体能掌握与苏轼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的诗句也很多;但学生对戴嵩的认识较少,甚至从未听说过。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收集到了一些关于戴嵩的信息,对戴嵩其人、其画有了初步认识。于是,在教学时,笔者采用让学生来当“小老师”的方法,鼓励学生上台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苏轼和戴嵩的资料。
《书戴嵩画牛》篇幅短小,语言凝练。基于学生前置式学习任务单的完成情况,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一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是根据注释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三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好这个故事;四是结合材料,依据文章内容,思考讨论“究竟谁错了?”这个问题。这四个教学目标从基础到进阶,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能让学生在掌握文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效提升思维品质。
行进式学习任务单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用以推进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支架。在课堂教学中,借助行进式学习任务单,开展自读自悟、对话互动、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等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突破认知瓶颈,促进知识内化,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抓住关键,智慧调控,科学施策,充分发挥学生互助作用,帮助学生把握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本课的第二和第三个教学目标是“根据注释读懂课文,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讲好这一故事”。根据这两个教学目标,笔者删繁就简,在行进式学习任务单中设计了“小试牛刀”板块(见表2),安排了“梳理文意”“讲好故事”两大任务。“梳理文意”任务按难度进阶分为三个“一”——“读一读: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说一说: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这篇课文大概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找一找:杜处士和小牧童对《斗牛图》的态度有何不同?试着找出关键词句,在小组内交流”。讲好故事”任务为“朗读课文,发挥想象,抓住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想象杜处士和牧童的对话内容,并把这个故事说详细、说生动”。学生通过自读、练说、小组交流等方式,走进文本,体悟文本。进行式学习任务单以两个任务为抓手,有效落实了本课的第二和第三个教学目标。
表2 《书戴嵩画牛》行进式学习任务单“小试牛刀”板块
为引发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笔者在行进式学习任务单中增设“火眼金睛”板块(见表3),列举了不同时期的三幅斗牛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和对比,并说说自己的发现和产生的疑问。这一学习任务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发现与质疑,在对比的基础上,去讨论、分析,在思考、质疑、解疑中学会归纳、总结,从而逐步内化新的学习方法。此任务单链接课外资料,使学习持续发生;链接思维,使学习深度推进,确保学习活动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
表3 《书戴嵩画牛》行进式任务单“火眼金睛”板块
拓展式学习任务单用于课后的拓展延伸性学习。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掌握了相关知识,这时,教师可以设计与本课所学知识相关的拓展式学习任务单,帮助学生拓展阅读,深入思辨,举一反三。拓展式学习任务单的设计要从课堂教学内容出发,建立课内外知识的联系,结合课后作业,或解决一个问题,或创制一件作品,或理解一个规则,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实践探究的兴趣。教学完《书戴嵩画牛》,笔者设计了以“阅读思辨”为主题的拓展式学习任务单(见表4)。
表4 《书戴嵩画牛》拓展式学习任务单“阅读思辨”板块
根据材料,学生能够进行深入、全面的思考,同时,“你想对牧童、杜处士、苏轼分别说些什么?”这一问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有条理地表达出来。通过思辨,学生打破了思维定式,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突破教材的限制,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综上所述,三种类型的学习任务单整合新旧知识,帮助学生唤醒旧知,学习新知,产生疑问,引发思辨,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整个课堂既有效落实了单元要素,也实现了课内学习和课外拓展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达到了持续的、反复的深思与考究,实现了“泛·参与式”课堂的广泛参与、宽泛教学、活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