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市锡通园区小学(226000) 钱婷婷
神话故事,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充满神秘的色彩,语言节奏感强,富有想象的张力,具有诗性特点和浪漫情怀。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种重要的文体类型,它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言语智慧,更是一种审美情感和文化精神,具有其他文体不可替代的课程价值。从审美视角观照神话故事教学,应当激发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力;要引导学生体悟语言的美感,发展学生的言语创造能力;要引领学生汲取民族智慧和人类优秀文化,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和精神成长。
神话故事的魅力具体表现为大胆的想象、离奇的情节、神奇的人物,这恰好符合学生的幻想心理,引发他们内心的神奇感受。教学神话故事,应当顺应学生的审美心理,引导学生欣赏它的神奇之美。
要使学生读懂这些遥远而奇幻的神话故事,就要善于点燃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星星之火。只有当学生带着个体体验和情感慢慢步入故事情景中,设身处地感受细节的时候,他们才能为神话故事奇幻的魅力所震撼。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羿射九日》时,学生对“十个太阳像十个火球,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的体会是模糊的。此时,教师可唤醒学生的经验:“什么是炙烤?见过肉在火上烤的情形吗?那十个大火球天天炙烤着大地,大地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同时配上草木晒枯、土地烤焦、江河蒸干、沙石熔化等场景图,让学生交流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人们的感受。学生融入自己对酷暑炎热的感受,体会到十个太阳炙烤大地时人们的痛苦。这样,学生能感受到神话故事因极力夸张和想象而带来的神韵美。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阶段,这与神话的思维刚好吻合,所以他们阅读神话故事时,往往不会第一时间怀疑故事的合理性,而是会惊讶于故事的神奇。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迎合学生的幻想心理,陪着他们一起徜徉于文字中,去朗读、想象、描述,去品味其中的神奇。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精卫填海》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延续性想象,思考精卫填海的结果如何;教学同一册同一单元的《女娲补天》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补白,想象女娲是如何捡五色石、怎样杀黑龙的。想象让文本充满神奇的角彩,让创造得到延展。古老的神话故事渐渐成为学生眼中鲜活的、崭新的、立体的“神话剧”,使学生审美情感得以发展。
郭沫若先生说:“神话是绝好的艺术品,是绝好的诗。”神话故事教学不能停留在体会它的神奇上,而要回归艺术作品本身,理解它的语言艺术,帮助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习得语言表达方式,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一位特级教师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盘古开天地》一文时,抓住“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带领学生细品慢嚼,理解语言的表达艺术。首先,学生找到意思相反的词语,发现读起来别有一番味道。接着,教师让学生找到近义词“缓缓”和“慢慢”,并重复使用其中的一个。通过比较,学生发现重复使用读起来比较乏味。最后,教师让学生体会这组近义词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朗读,学生感受到它们都表示速度慢、时间长,感觉到天地分开的不易、盘古的艰辛,理解了语言的凝练、形象和音韵美。
《盘古开天地》的第5 自然段采用对偶与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大胆的想象,描绘出盘古倒下后的变化。教学时,我先把这段文字改成诗歌,采取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等形式进行朗读,引导学生注意“奔流不息的江河”“滋润万物的雨露”这些句式的规律;再出示天地之初混沌一片和现实世界勃勃生机两幅图,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语言范式“他的____,变成了____的____”,补白文中省略号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充分的想象中鉴赏作品,更容易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和创造欲。因此,教学神话故事时,教师要有“语言为珠”的意识,将教学情境和语言形式巧妙联结,帮助学生感悟语言和文学的美,实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审美鉴赏、审美表达的目标。
神话故事的叙事具有类型化的特点,这正好符合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基于这样的特点,引导学生厘清故事情节,梳理出故事发展的脉络,使学生复述故事有“杖”可倚。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神话故事单元,其语文要素之一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鉴于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锤炼学生的叙述能力。
在初次接触文本时,学生的阅读是自由的。这时,教师就要布置任务,提出明确的学习方向。如教学《盘古开天地》之初,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围绕“为什么要开天地”“怎么开天地的”“开天地的结果是什么”等问题,展开阅读思考,并绘制这样的“情节梯”(图1):
图1 《盘古开天地》“情节梯”
“情节梯”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故事情节的发展,容易达成梳理情节结构、复述故事的学习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凭借这样的“情节梯”引导学生发现神话故事情节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什么这样(起因:遭遇灾难,面临不幸)—怎样做的(经过:英雄登场,造福人类)—结果如何(结局:世界创生,人类幸福)”,帮助学生发现神话故事的文脉之美,让他们习得复述故事的方法和能力。
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故事脉络时把每个段落读成一句话、一个词,将故事内容进行梳理。如教学《女娲补天》一课时,学生把第2自然段概括成“混乱”“恐怖”,在第3 自然段读出“决心”,把第4 自然段概括成“拣石头、熔炼、修补”“杀乌龟、撑天空”“杀恶龙”“烧芦苇、堵地缝”四组词语,在最后一段读出“恢复、传颂”。学生借助这些词语,架构起整个故事的内容,使复述的难度大大降低。但这只是一个低层次的概括,学生还未深入文本的细节中。这时,教师一方面指导学生将提炼出来词语送回文本,以文本为基础进行想象补充,把这些词语再描述成情境。在描述时,要突出神奇点。如第2 自然段的“混乱”“恐怖”是神奇的想象点,需要用想象重构情节,用语言再创神话。另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词语链接生活,整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细节。如第4 自然段的“拣石头、熔炼、修补”这一内容,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女娲是如何拣石头、如何熔炼、如何修补的。这样以复述为经,以想象做纬,经纬交织,既能还原神话故事的情节之美,又能重构画面的细节之美,在锤炼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崇高,是神话的美学特征。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引导学生潜入文本去触摸神话的灵魂——崇高的精神和美好的品德,让学生受到精神的洗礼。
余秋雨说:“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往往化身为一系列的审美符号和精神丰碑,以更为饱满的姿态穿行在历史、文学审美的殿堂里。”在教学神话故事时,教师应从教材文本出发,引入相应的其他神话故事文本,以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例如,在进行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神话单元教学时,我带着学生走进神话丛林,开展群文阅读学习活动。
1.创世母题
结合课文《盘古开天地》,推荐学生阅读女娲造人、巨灵神造山川(《水经注》)的故事。阅读这些故事,学生会觉得人原来是神造出来的,四极五岳、草木河流、日月风云等都是由神的身体化生的,进而生发出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这在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的当下具有弥足珍贵的意义。
2.起源母题
在学习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普罗米修斯》一文时,我引导学生将其和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发现中国神话里的“火”更能体现出先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同时,我还推荐学生阅读伏羲教民狩猎、驯化野兽,神农氏教人种五谷、尝百草治病等神话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创造精神。
3.英雄神话
教学《女娲补天》后,我推荐学生阅读一系列英雄神话故事。在阅读比较中,他们发现补天的女娲、治水的大禹、射日的后羿等之所以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之神,是因为他们具有抗争灾难、改造自然、造福百姓的不屈意志和奋斗精神。英雄神话的主题阅读不仅让学生领略了精神的崇高和道德的神圣,更促进了学生对神话的精神回应——憧憬着成为这样的人。
神话故事常常为读者留下许多空白。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故事的留白点进行补充,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故事和人物。《精卫填海》是短小精悍的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可抓住“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设计细节补白:“精卫是从哪里找到木石的?她在寻找、衔运木石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当遇到困难时,她想到些什么,做什么呢?请大家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过程说清楚、说生动。”在想象过程中,学生不由自主地希望精卫能坚守初衷、战胜困难,能变得坚强伟大。事实上,学生对故事发展和人物的期待,是他们在内心深处对生命尊严的礼赞与期许。
王荣生教授认为:“神话故事教学应当注重思辨性问题的设计,聚焦关键话题深度思考,让儿童通过诗意的方式‘遇见’民族的文化、性格和精神,并在这种遇见中逐渐建立起精神的家园,获得心灵的成长。”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后,我设计这样的思辨性话题,组织学生讨论:“宙斯和普罗米修斯的战争,究竟谁是胜利者?为什么?”“和东海相比,精卫究竟是弱小还是强大?”“盘古开天地以后,他有没有真的死去?”讨论过程中,神话人物的神性在不断地淡化,而人性之美在不断地彰显,学生发现原来神性就是人性的极致。这样的讨论,让学生在人性与神性的相遇中逐渐认识自己,觉得自己崇拜的那个“神”原来就是理想中的“我”。
在阅读灾难类神话之后,我组织学生讨论:“神话故事中曾出现过哪些灾难?现在,面对依然存在的自然灾难,人们是否有了解决的办法?”通过讨论,学生知道洪水、干旱、地震等这些自然灾难自古就有,现在依然还存在,神话真实地反映了古人的生活和环境,他们在灾难面前是无助渺小的,所以期待有神灵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同时,学生发现人们一直在和自然灾难做斗争: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用于防汛和灌溉;地震过后,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抗震抢险;疫情暴发,白衣战士逆行而战,科学抗疫……在灾难面前,那些不怕输、不妥协,自信、勇敢、智慧的英雄不就是救世之神吗?在讨论中,学生阅读神话的眼界拓宽了,他们不仅理解了远古人类的想象,而且认识到千百年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是一致的。这样教学,让学生心底的英雄梦被一点点激活、唤醒,同时那些属于自己的“神”的形象也渐渐丰满、鲜活。
开放性的探究思辨为学生打开一扇深度思考的窗口,他们从虚幻走向真实,在“古人”与“今人”的相遇中认识自己,并有了自身的精神追求——要成为“你”。
总之,神话故事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欣赏神奇之美、品悟文法之美、探究情节之美、浸润英雄之美,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产生英雄主义精神,这样才能彰显出神话教学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