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制高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2023-08-04 11:24浙江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总校312000特级教师周一贯
小学教学参考 2023年16期
关键词:扁鹊思辨性课文

浙江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总校(312000) 特级教师 周一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在“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部分,提出了六大学习任务群,即“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与“跨学科学习”。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无论是理解还是落实,教师都觉得特别有难度。这是因为在我国古代语文教学中,“以教为主”是不争的事实。这当然有客观原因,由于以读“经”为主,加上“言”“文”分教,其艰深难学可想而知,所以只能以教师的教为主。到近代,由“以教为主”发展为“教学并重”,无疑是一大进步,说明教育者开始认识到一厢情愿地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课堂毕竟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又进一步意识到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中,学是主要方面,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只有在学生能接受的前提下才有效。而有效学习的根本,在于学生心灵深处的思考和辨析,也就是“学而不思则罔”。由此看来,教学改革的历史进程呈现出从“以教为主”到“教学并重”,再到“以学为主”的发展轨迹。我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视为语文教学的制高点,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逻辑。

何谓“思辨”?简单来说,就是思考与辨析。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指运用逻辑推导而进行理性的思考。思辨,是中国古代求知修身的基本方法之一。《中庸》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十分明确地点明了学习的过程就是学、问、思、辨、行有机统一的过程。而其中的关键是“问、思、辨”,它们是思辨的具体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思辨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一方面,语文本身就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展开思辨活动的工具。思辨的过程,其实就是灵活运用语文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就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语文教学中的思辨,不仅是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而且这种过程随着社会文化、情感审美和精神价值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所以,语文教学中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更是一种生命性的、全视野的深度学习,而不仅仅是思维方法论意义上的单向度思考、认识,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心理学上的信息加工过程。

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视为语文教学的制高点,有助于我们区分两种不同的语文学习过程:一种是浅层次的语文学习,多为心不在焉,“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另一种是随着有效思辨活动的深入,语文学习则完全有可能变成对语文材料进行批判性的理解过程。按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学的观点,学习的过程不能只停留在浅层的理解、记忆与模仿的阶段,而应经历分析、综合、推理的深层思维过程,强调与前知识、前经验的连接,注重论证的逻辑关系以及理论与证据的相关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发展性。

努力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对此,语文新课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具体的途径是“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要达到的目的是“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这是关系到培养理性思维与理性精神的根本问题。而这一切都不能靠灌输,而要在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活动中实现。

正因为思辨能力培养和思辨教学展开的深刻性和根本性,所以给语文教学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又因为“学而不思则罔”的原因,所以我们要深刻地认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的重要意义,明确它在语文教学中所处的“制高点”的地位。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在熟知的教学内容、方式中去把握思辨教学的契机呢?

一、议论文体所具有的思辨本位

非文学作品包括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

议论,就是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观点,表明立场、态度、主张的方法。议论是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文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辨手段和逻辑形式进行表达的一种文体,包含论点、论据和论证等各个要素,无疑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重中之重。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统编语文教材选编的议论文不多,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少年中国说(节选)》和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为人民服务》和第五单元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等。对议论文的教学,必须坚守思辨本位,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为重点。如《少年中国说(节选)》是用文言写成的一篇议论文,是梁启超于1900 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课文虽然有强烈的感情,但从根本上看,是一篇情感炽热的议论文。课文第一自然段提出建设少年中国之责任在中国少年这一论点,接着从少年中国具有的光辉前程和中国少年的“与国无疆”进行论证。课文虽较多地运用了排比、象征、对偶等修辞手法,但议论的雄辩力仍扑面而来。《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 年9 月8 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全文五个自然段从五个方面论证了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论点,即我们这个队伍的性质、我们怎样看待死、我们如何对待批评、我们如何对待困难、如何对待我们队伍里死去的同志,从而把“我们”与“为人民服务”这个论点紧密地联系起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开篇即点明中心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然后从三方面进行论证:第一方面(1~2自然段)对提出的论点进行形象化阐述;第二方面(3~5 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列举创造发明的三个事例证明论点;第三方面(6~7 自然段)再次强调论点,总结全文。

显然,教学以议论为主体的课文,要始终渗透思辨的过程和理性的精神。

二、记忆内容教学思辨能力

在议论文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固然是重要的,但在其他教学内容中,思辨的教学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所有的学习活动中,记忆是必不可少的,但教师要努力避免停留在机械记忆的层面上。为此,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思辨活动是关键。由于儿童的心理特点是记忆能力强,而理解能力相对薄弱,所以教师在充分利用儿童记忆能力强这一优势的同时,注意组织相应的思辨活动,找到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合力,这样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识字、写字教学也是如此。如写“展”字,学生往往会在下半部的左边多一撇。这个问题甚至一些高年级的学生也会出现。教师就是一再纠正,学生还是会出错。原因就在于纠错的过程中没有思辨的参与。学生为什么常常写错?教师要找找原因,因为这类字的左边常常有一撇。如“秋”“采”“尖”“衣”等,为达到撇捺平衡,往往都加一撇。这就容易产生记忆干扰。通过思辨,学生左边再进行归类,记一记、想一想、写一写,写错的概率就会降低。实践证明,有思辨的参与,纠错的效果就会大大提升。

三、初读课题处的思辨机缘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当学生面对这些熟悉或陌生的佳作时,初读解题往往成为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就阅读的内部机理而论,初读课题是思辨活动的起点。解题导入能为阅读教学奠基,起到定向、定调的作用。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不能等闲视之。因此,在初读解题中引发思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时,一位教师先板书一个“岛”字,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岛”?”有个学生马上说:“岛就是海中间的陆地。”教师接着发问:“地球上许多地方四周都是海,那这些地方都能叫作‘岛’吗?有些比较大的湖泊中的陆地也被称作‘岛’,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时,学生就意识到自己没有说明白,并补充、完善,说:“岛应该是在海洋或湖里、江里被水环绕的小块陆地。”此时,学生的思维更加严密。随后,教师在“岛”字的前面加上一个“群”字,并提问:“什么叫群岛?”这回,学生有了之前因“岛”而生成的思路,就表述得更清晰了:“有好几个岛连在一起,就是群岛。”然后,教师在表示赞同的同时,又在“群岛”前面继续板书“西沙”二字,让学生思考“西沙”指的是什么。有的学生认为,这是指“群岛位于我国西边”。立即有其他的学生表示反对,认为我国西边并没有海,应该指的是我国南海三个群岛的方位,比如西沙群岛、东沙群岛、南沙群岛。教师对后一个学生给予表扬,同时又在“西沙群岛”前面写上“富饶的”三个字。此时,黑板上才完整地呈现这篇课文的题目“富饶的西沙群岛”。最后,教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一找说明西沙群岛是“富饶的”理由。随着教师逐词板书出示的课题,由“岛”到“群岛”“西沙群岛”,再到“富饶的西沙群岛”,就像剥笋一般,由中心词“岛”逐一生发,层层衍生出课题的完整蕴意。它不再是一种笼统的“给予”,而是尽显了由词、词组再到短语的内部结构的系统思辨过程,既解析了词语的意思,又暗含思辨的进阶,这样的教学便有了曲径通幽的无限魅力。

四、文本结构梳理的思辨助力

在叙事性文本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常常不是直白地写出来,而是隐含在故事情节之中。要真正读懂课文的意蕴,就要从梳理课文的结构入手,弄清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而理解课文的结构,需要思辨思维的参与。例如,《蜘蛛开店》是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蜘蛛开店为什么不成功?”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边读边议边填助学单(见表1),从而理解蜘蛛开店没有成功的原因。

表1 《蜘蛛开店》助学单

在梳理情节过程中,学生不断展开思辨:蜘蛛开店三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在讨论中,学生的思考不断深入。有的学生说,蜘蛛将商品的价格定得太低了,都是一元钱;有的学生说,价格要考虑到不同商品的制作成本来定,不能“一刀切”,都是一元钱;有的说,蜘蛛不懂得总结失败的教训,第一次失败了,它就应该想想失败的原因,不同顾客需要的口罩大小是不同的,应当按口罩的大小、质量来定价;有的学生说,蜘蛛开店的目的本来就不正确,它是因为蹲在网上等小飞虫上门,觉得好寂寞、好无聊才开店的,根本不动脑筋做生意;还有的学生说,随随便便地去做一件事,一般都是做不好的……显然,在梳理结构中,学生发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渗透思辨思维的切入点,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

五、课文主旨探讨的思辨话题

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是理解文本表达的意义所在,即课文的主旨是什么。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父亲、树林和鸟》一课的课后练习第二题是“你同意下面这些对父亲的判断吗?说说你的理由”。显然,这些判断都涉及对课文主旨的思考、分析,这正是教材渗透思辨思维的直观体现。根据这些话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如第五项是“父亲曾经是个猎人”,可引导学生抓住相关的语句进行判断、推理。有的学生说:“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熟悉,说明父亲虽然现在不是猎人,但可能曾经是个猎人,因为他要捕鸟,就必须了解鸟的习性。后来,他从捕鸟中知鸟、爱鸟,就不想再伤害鸟了,自然也就不再当猎人。”也有的学生说:“通过开篇的总起句‘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不是猎人,因为他怎么会去捕杀他最喜欢的鸟呢?”……课堂上,学生针锋相对,有理有据,辩得不可开交。当然,在学生展开热烈的思辨活动时,教师不宜过早地去做正误判断,要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同时,最后回归课文主旨:“对父亲是否做过猎人,仅凭借课文中的信息,并不能明确地给予肯定或否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父亲是一位知鸟爱鸟、热爱自然的人。”正因为有了思辨活动,才使父亲的形象愈发清晰。这样,课堂上就播下了思辨的种子,相信从此以后学生的阅读就会多一分质疑、多一分思辨,使学生的理性精神得以发展。

六、质疑问难引出的思辨契机

从根本上说,课文的意义是在学生的真实阅读过程中生成的。这种真实的阅读过程自然会产生各式各样的疑问。但观察当下的课堂,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好像很少有疑问,或者说很难产生疑问。这是为什么?主要是教师讲得过度所造成。当习惯于接受教师的讲,或习惯于时刻准备着回答教师的烦琐提问时,学生自然就不会关注自己的内心想法,就不会产生疑问。因此,关注阅读过程中学生自己的疑问,努力营造“审问之”的课堂氛围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扁鹊治病》时,有一个学生嘀咕了一句:“扁鹊哪里治病了,他不是什么也没治吗?”教师听到了,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便鼓励学生把这个问题大声地说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果然,这个问题一下子就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展开思辨活动。

“怎么没治病呢?那是蔡桓侯不让治,还说扁鹊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显示自己的高明。”

“我发现扁鹊不是治一次,而是三次,每次都是蔡桓侯不让治:第一次不肯治是认为扁鹊想要显示自己的高明;第二次不但不让治,还‘很不高兴’;第三次又不让治,还‘非常不高兴’。”

“可是蔡桓侯第四次是请扁鹊去治病的呀!”

“那是因为扁鹊在第三次要为蔡桓侯治病时已明确告诉他‘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侯还不听,到第四次时,已没法治了。”

“不过,我觉得医生是‘白衣天使’,应该治病救人,不能因为病人不肯治就作罢,应当反复劝说,多花点功夫,总不能就这么看他死了呀!”

“你说得有一定道理,但那是当病人和医生处在平等地位时才可以这样做。可扁鹊和蔡桓侯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蔡桓侯是高官,扁鹊要去见他需要‘拜见’。蔡桓侯呢,瞧不起医生。在这种情况下,扁鹊又能有什么办法去说服蔡桓侯治病呢!这不是扁鹊的错!”

可见,学生自己的疑问往往更能激发思辨的主动性。在思辨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也更深入、全面了。

七、在批判性阅读中的思辨深化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三种态度:接受欣赏、设问质疑或批判否定。这些态度常常针对文本中的某一点或某一方面。对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意见。这不但合理,而且十分可贵。因为只有这样的阅读,才真正体现阅读过程应具有的思考性和创造性。思维是阅读心理的核心。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全部的心智活动和情感活动才能实现,而不是简单的全盘接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合理质疑和批判。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伯牙鼓琴》一课,读到“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时,不少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好朋友死了,应该伤心悲痛,但这与琴又有什么关系呢?再说这个琴是很值钱的古琴,毁了它多可惜!”“伯牙从此不再弹琴,有这个必要吗?伯牙是靠弹琴为生的,以后不弹琴了又如何生活?”“伯牙不是也可以通过弹琴来缅怀、纪念死去的好朋友吗?”……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质疑是真实的,也是有意义的。于是,教师便让大家就此展开思考:“如果好朋友锺子期死了,伯牙悲痛了一阵子后,还是照样弹他的琴,过他的小日子,还会有这么一段流传至今的佳话吗?”在辨析中,学生逐渐明白:“伯牙不破琴绝弦,也许是常人的做法,确实符合实用价值,但肯定不会成为流传千年的美谈。如今,锺子期与伯牙的故事之所以能为我们所熟知,是因为它具有一种很高的审美价值,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思辨至此,这篇文章的精神内涵已经不言而喻了。相比于教师的说教,这种基于阅读思考的思辨性表达,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

从根本上说,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因为语文本身就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的运用,包括听说读写的所有活动,都是思维活动的呈现,也是思辨展开、深化的过程。上面所述的七个方面,也只是择要而言,还远远不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全部。当代语文课程,应当不遗余力地把思辨视为读写活动的“制高点”,努力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与理性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扁鹊思辨性课文
神医扁鹊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从“扁鹊兄弟治病”看双安全防控工作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背课文
扁鹊与牛黄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