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索 引导发现

2023-07-13 14:13陈方
数学之友 2023年4期
关键词:自主探索数学素养

陈方

摘 要:本文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索等活动发现数学规律,建构“三角形边的关系”模型,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体验了数学发现之美、抽象之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数学素养,提升了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自主探索;数学发现;数学素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虽然师生互动频繁,但是师生互动大多以“师问生答”为主.“师问生答”看似“以生为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价值,然实际上却依然延续着“以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思路被教师牵着走,学生的学习形式依然为被动接受,学生探索数学和发现数学的能力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1].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一些自主探索活动,以此激发学生深度思维,提升学习品质.

在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时,笔者以实践活动为主线,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抽象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建构数学模型,以此激发学生数学意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1 教学分析

在探索该内容前,学生已经知晓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知晓什么是“首尾相连”,这些内容为本节教学的顺利开展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实验易于操作和理解,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这也为开展自主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加之小学生动手能力强,想象力丰富,敢于探索和交流,这些优秀的品质和能力都为建构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2 课前互动

师:现在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好不好.(听说玩游戏,个个兴奋不已)

师:现在跟着老师一起做,双手张开,十指相对,然后从拇指依次打开,是否能够打开呢?(学生与教师一起动手游戏)

生齐声答:可以.

师:很好,如果像这样,中指弯曲,其他手指两两相对,这时有两个手指打不开了,猜一猜会是哪两个呢?

生2:食指.

生3:无名指.

生4:小拇指.

师: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5:我们可以动手做啊,试试不就知道了吗?

师:很好!其实学数学有时和玩游戏一样,当难以得到结论时,不妨动手试一试,可能会收获意外的惊喜哦!

【设计意图】教师在课前设计游戏环节,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学生建构一个平等的、自由的、和谐的学习氛围,活跃了课堂氛围,拉近了师生距离;二是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尝试通过“动手做”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践出真知”的探索精神.

3 教学过程

片断1 提出问题,初步探索

3.1 回顾旧知,提出问题

师:大家看一下,这些是什么图形?(教师PPT展示三角形图形)

生齐声答:三角形.

师:根据已有经验说一说,三角形中都有什么呢?

生1: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3条边.

师:3条边相当于什么呢?直线?线段?

生齐声答:线段.

师:这样问题就转化为研究3条线段,那么是不是任意3条线段都可以呢?(有的学生回复“是”,有的学生回复“不是”)

师:看来这个问题大家存在不同的看法,那么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办呢?刚刚游戏环节我们是如何处理的呢?

生齐声大:动手试.

3.2 动手实验,初步探索

师:老師为大家准备了5根长度和颜色均不同的小棒,现在将小棒看成线段,开启探究之旅.该实验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请各组组长安排好实验员和记录员.实验步骤:① 分别测量5根长度并记录(按照颜色做好登记);② 任意选3根“拼一拼”,记录实验结果及实验数据.实验过程大家都清晰了吗?

生齐声答:清楚了.

接下来教师预留时间让学生实验、记录、发现.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带领学生回顾了三角形的特征,引出本节重点研究的内容“3条边”.在教学中明确三角形都有3条边,并强调“3条边”也就是“3条线段”,为后面探究长度扫清了障碍.另外教师伺机设问,诱发学生对“任意长度的线段”进行猜想,引出本节课研究的主题.在猜想中学生产生了分歧,继而激发学生“动手试”的热情,为接下来的动手实验做好了知识准备和情感基础,有助于提升实验效果.在初步探索阶段,教师将主动权交由学生,为学生营造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通过“动手试”去感知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同时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结果,继而为后面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提供了数学依据.

片断2 展示交流,深入探索

师:各组基本已经实验完毕了,你们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生2:有些可以拼,有些不可以拼.

师:是吗?(生点头表示赞同)

师:好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实验结果.

师:现在我们分别拿出1cm、2cm和4cm的小棒,结合你们的实验结果说一说,你们有没有围成三角形呢?

生3:实验结果是“不能”.

师:大家现在重新动手做一做,真的不能围成吗?(生继续实验)

生3:还是不能.

师:是吗?为什么我拼成了呢?(教师投影展示自己的拼图结果,图1)

师:我这个不是三角形吗?

生4:不是,三角形的三边是首尾相连的.

师:哦!我竟然把“首尾相连”忘记了.如何将两根短的小棒继续往下压是不是就可以了呢?(教师动手操作,并投影展示实验过程)

师:已经压到了极限,还是不行,看来1cm、2cm、4cm这三根小棒确实围不成.

师:如果用1cm、2cm、3cm这三根小棒拼呢?

生5:这个也拼不成.

师:具体说一说,为什么不能拼呢?你有什么发现?

生5:因为两根短的小棒拼在一起刚好和长的小棒一样长,我们也尝试让两个短的拱起来一点,但是一动两个小棒就分开了,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说得很好,我们一起动手做一做,验证一下,是不是这样呢?(教师让学生动手拼,为后期揭示三角形边的关系打下坚持的基础)

师:刚刚我们分别用1cm、2cm、4cm和1cm、2cm、3cm拼都失败了,谁来提供一组能够围成三角形的数据呢?(教师让学生从自己的汇总表里查询)

生6:用2cm、3cm、4cm能够围成.

师:很好,我们一起“拼一拼”.(教师继续投影展示实验过程)

师:我们成功了吗?

生7:成功了.这个图形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3个小棒首尾相连,符合三角形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刚刚的实验,学生得到不同的实验数据.为了便于学生发现规律,教师将实验结果分为“不能围成”和“围成”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对于不能围成的情况,教师又将其分为了两种情况,分别为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和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对于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是明显围不成的,在此环节重点强调“首位相连”的问题.对于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教师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其目的引导学生关注三边间的长度关系,为后面建构三边关系模型架桥铺路.有了前面两种不能围成的经验,学生在理解围成的情况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相信,通过以上探究,不仅深化了学生对三角形定义及特征理解,而且也让学生对三根小棒的长度关系有了一定的感知,有利于后期的探索发现.

片断3 探索发现,建构模型

3.3 引导思考,揭示主题

师:看来现在有3条线段还不够,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那么这个条件会和什么有关呢?

生8:与线段的长度有关.

师:很好,现在我们再重新回顾一下刚刚共同实验的过程:第一次我们拿出了3根长度分别为1cm、2cm和4cm的小棒,结果不能围成;第二次又用1cm、2cm、3cm三根小棒拼,结果又失败了;第三次用长度分别为2cm、3cm、4cm的拼,终于围成的三角形.(教师板书实验数据及结果,便于学生对比)

师:这些小棒代表三条边,研究小棒的长度关系其实就是研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重点.

师:观察图形并结合以上数据,思考一下:若想围成三角形,3条线段的长度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

3.4 互动交流,建构模型

师:谁来分享一下你们的交流结果?

生9:我发现两条短的线段的长度之和要大于那条长的线段.

师:能够具体说一说吗?

生9:在第一种情况中,三条线段的长度分别为1cm、2cm、4cm,两条较短的线段之和为3cm,小于4cm,没有围成三角形.利用这种方法我又验证了其他两种情况,发现第二种情况是两个较短的线段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没有围成三角形,而第三种情况,两条较短的线段的长度之和为5cm,大于4cm,围成了三角形.

师:很好.思考一下:是否可以将“两条短的线段之和”改成“任意两条线段之和”呢?

生10:可以,任意中就包含两条短的,而若两条短的相加都比长的长,那么一长一短相加肯定比短的长.

师:很好!请大家思考一下,对于第三种情况,如何用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样的关系呢?

生11:2+3>5,2+4>3,3+4>2.

师: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

生齐声答:同意.

师:现在请大家从实验结果中任选两组能够围成三角形的数据,看看是否也满足以上的条件呢?(生积极验证)

师:是否满足呢?

生齐声答:满足.

师:现在请大家再根据自己的结果分析一下,有没有不能围成的三角形也满足以上条件呢?(生又继续验证)

这样通过观察、实验、对比,最终总结归纳出了三角形边的关系,即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3.5 结合教材,巩固强化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完成相应的教材练习,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从练习反馈来看,大多学生可以熟练应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决问题了.

师:今天所学内容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生表示没有疑问,已经理解和掌握了今天所学内容)

师: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没有问题了呢?

师:现在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你能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它们的关系吗?

生12:这个简单,把刚刚具体数换成字母就可以了,也就是a+b>c;a+c>b;b+c>a.

师:太棒了,看来大家个个都是学数学的小能手.

【设计意图】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内容的形成往往需要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安排一些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对比等数学活动,将感性认知升华至理性结论,以此提升学生发现数学的能力[2].在以上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教师分三步展开,先是提出问题,明晰并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由此引发对线段长度的思考;接下来通过数据分析,建构数学模型;最后借助具体应用,引导学生化特殊为一般,以此深化学生对数学模型的理解.

片断4 应用模型,体验价值

师:既然大家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本节所学的内容,接下来我们体验一下,在生活中有哪些重要的应用吧.(教师PPT给出题目)

问题1:小明爸爸准备钉一个三角木架,他选取了两根长度分别为50cm和35cm的木条,现在还剩下四根长度分别为85cm、15cm、100cm、50cm的木条,他一时不知道选哪个好,你能帮帮他吗?

问题2:如图2,如果你是小明,你会选择哪条路回家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既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又提升了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数学热情.

4 教学思考

在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时,教师打破了“師讲生听”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了数学规律,建构了数学模型[3].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经验和已有认知出发,借助游戏、实验等活动环节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精彩的课堂生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在设计自主探索环节时,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探究活动,如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拼”直观感知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接下来,引导学生对围成和不能围成的情况进行分析,启发学生关注三条线段的长度关系;最后,通过对比分析,逐渐建构数学模型.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应用设问,诱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如在教学中两次重点强调了“任意”,一是“是否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以此引导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动机;二是对“是否需要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样通过设问,诱发学生进行反思、质疑,有助于知识的深化.

总之,教师要从学生出发,结合学生实际学情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探索,学会抽象,以此落实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熊灿梅.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505(35):41.

[2] 吴善虎.让“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真正落到实处[J].江苏教育研究,2017(12):3941.

[3] 康文平.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11):71.

[4] 韩方廷.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9(S1):5456.

[5] 梁全才.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6):149151.

[6] 夏玉钦.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五大要领[J].课程·教材·教法,2009,29(12):5257.

猜你喜欢
自主探索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提升途径分析
数学建模竞赛促进大学生数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创新教育发现数学——以小学数学为例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有效创设数学情境促进幼儿自主探索的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