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
摘 要:提炼《红楼梦》女性形象的主题,把琐碎的知识用“红楼有女已长成”这个大主题串联起来,以进阶式的任务推动学生阅读,让语言实践有趣、有效、有用。基于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任务间的逻辑性及难易度的思考,按照事实性阅读、解释性阅读、建构性阅读和发展性阅读四个阶段设计学习任务。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
* 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学2021年度规划课题“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研究”(批准号:CHE2101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 主题萃取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为整本书阅读单元,阅读书目为《红楼梦》,属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教材单元目标要求通读《红楼梦》全书,梳理小说主要情节,理清人物关系,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建构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从最令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获得审美感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作为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一座高峰以及艺术化的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百科全书,《红楼梦》的教学内容是异常丰富的,人物、场景、情节、主题、语言、艺术手法等不一而足。但内容过多也造成了知识零散、碎片化、组织教学困难的问题。因此,基于课标和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设计提炼了《红楼梦》女性形象的主题,把琐碎的知识用“红楼有女已长成”这个大主题串联起来,以进阶式的任务推动学生阅读,由关注碎片知识,走向关注结构、联系、规律,关注知识整合、能力的应用和迁移,让语言实践有趣、有效、有用。
二、 任务设计
整本书的信息呈现方式和内容逻辑关系相对复杂,阅读整本书是对意志力、思考力、联结力、判断力等方面的综合考量。整本书阅读长程目标的阶段提升和最终实现均与学生认知水平的有序提高有密切关系。阅读整本书,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有序提高大致要经历事实性阅读、解释性阅读、建构性阅读和发展性阅读四个阶段。[1]基于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把握和任务间的逻辑性及难易度的思考,我分阶段设计了学习任务。
(一) 事实性阅读阶段:识记关于红楼女性的基础知识
处在事实性阅读阶段,学生应明确整本书的主体内容、人物关系、主题思想等基本要素,能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这是基础的认识发展阶段,也是学生阅读作品时首先要经历的阶段。事实性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表现为能够完成撰写内容提要、编写人物传记、概括主要内容等基础性任务;在阅读结果中表现为能够完成名著阅读基础知识识记。该阶段设计两个任务。
任务1:做“金陵十二钗”人物卡片,要包括身份、外貌、判词、涉及的章节、主要性格特点以及最终归宿等。
任务2:回目与人物对应梳理,找出点明众女子及其命运的关键词。
(二) 解释性阅读阶段:深层分析红楼女性的行为原因
处在解释性阅读阶段,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发现作者设计情节的目的和塑造人物的初衷。解释性阅读需要建立联结,包含具体情节间的联结、人物行为与内心的联结、情节与主题的联结等,能够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表现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解释人物的典型行为,通过表层的人物行为分析深层的行为原因。表现在阅读结果中,学生需要解释并分析经典选段或精彩片段,可设计小论文写作的任务。
任务:“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刘禹锡借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达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红楼梦》中人物的居住环境也是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方式。请选择一位女性人物,研究她的居住环境和她性格之间的关系,写一篇小论文。
(三) 建构性阅读阶段:与红楼女性对话
处在建构性阅读阶段的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策略的学习、建构与生成,超越对作品本身描述性内容的认知,逐渐步入深层的思维探究层面。建构性阅读的活动设计应侧重参与性和创意性,让学生参与阅读,与人物对话,想人物之所想。因此,该阶段围绕《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设计了三个任务。
任务1: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请你设计红楼女儿微信名片,包括头像、微信名,个性签名、来电铃声、地址等,完成图文结合的书面作业(示例如图1所示)。
示例中,林黛玉头像来自小说中她最喜欢李义山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个性签名来自“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林黛玉所掣芙蓉花签“风露清愁”四字。頭像、微信名、个性签名共同展现了林黛玉多愁多情的性格。小小的微信名片能透露出人物的气质性格,是最有概括性的个人展示。该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站在人物角度,想人物之所想。任务设计结合生活情境,需要学生对已有知识信息进行整合,能推动学生深入阅读和探究。
任务2:《红楼梦》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小说善于在人物的互动中展现其身份地位和性情气质。请选择一个主要人物,设计她的一条朋友圈留言,描述她所发照片或叙述她所发视频内容并以她为核心,设计点赞人物,编写评论内容和主人回复。
任务3:结合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情节改编剧本排演,自主探究人物形象。可分四组进行,分别为怡红院组、藕香榭组、秋爽斋组、蓼风轩组。评选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角色、最佳导演、最佳场务、最佳龙套等。每位同学都必须扮演一个角色或承担一定剧务,或完成人物性格分析、表演心得交流、剧评写作、海报制作等某个学习任务。
《红楼梦》尤其善于通过矛盾冲突或大场面集中地表现人物性格,常常让一系列人物围绕同一事件或同一场面,显示各自不同的反应,通过比对把人物个性展示得更鲜明。《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一人有一人身份,一人有一人口气”。这个任务主要为了探究袭人、晴雯、探春、侍书、惜春、入画、迎春、司棋等形象。学生通过排演,体会晴雯之勇烈,袭人之顺,司棋之刚,入画之怯,侍书之泼,探春之杀伐决断,迎春之懦弱,惜春之冷心冷面。在写剧本、讨论角色、参考资料、观看电视电影的过程中,学生分析矛盾冲突、人物形象,理解主题思想。
(四) 发展性阅读阶段:形成对红楼女性的思辨性认识
发展性阅读以建构性阅读为基础,将认知发展水平由感性认识引向理性思辨,将个体阅读体验由个别尝试引向一般经验。在建构性阅读阶段,学生已经通过任务引领对作品形成了个性化的理解。发展性阅读需要从作品中抽离出来,归纳普遍规律。该阶段可设计选择性任务。
任务1:鲁迅先生高度评价《红楼梦》在人物描写方面的艺术成就:“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从小说中选取一个人物,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其性格的多重性,以“真的人物”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任务2:王熙凤曾为秦可卿风风光光地办过丧礼,曾为贾母竭心尽力办过丧礼,然而她的死,属于人走茶凉的去世。你觉得在王熙凤的葬礼上,哪些人会真心地伤心痛苦?请创作小说《王熙凤死后》。(任务1、任务2可择其一完成)
任务3:同题诗词比较,了解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或整理同一作者诗词,了解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事实性阅读和解释性阅读停留在记忆和理解层面,关注作品本身,属于以物观物,即相对共性的“无我”阅读阶段。从阅读过程来说,事实性阅读和解释性阅读都是针对具体情节、人物进行梳理和分析;从阅读结果来说,这两个发展阶段的考查相对单一,无须过多情感体验和个人参与。实现由事实性阅读向理解性阅读的进阶,需要教师将任务设计目的由“是什么”转向“为什么”。建构性阅读和发展性阅读阶段则是个性化较强的“有我”阅读阶段,强调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深刻思考,更需要教师巧妙设计任务,引入恰当的任务情境。
聚焦核心素养,以女性形象大主题关联细碎知识,关注情境设置,关注思维进阶,关注言语实践,希望本教学设计能带领学生走进《红楼梦》的宝山。
参考文献:
[1] 吴欣歆,张悦.对“整本书阅读”目标定位的再思考[J].语文建设,2020(7):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