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艳
摘要:对鲁迅文学作品进行“色彩解码”是探寻鲁迅人格魅力和文学意蕴的有效途径之一。纵观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作品,其色彩的应用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冷色冷用、冷色暖用、暖色暖用、暖色冷用,多元色彩文学世界的打造源于鲁迅先生生活的历史语境和个人的艺术追求。
关键词:统编教材 鲁迅作品 色彩解码 色彩意蕴
色彩是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多用于绘画、建筑和设计等领域,能够有效提升艺术气息和作品感染力。优秀的作家善于将色彩应用于自己的创作之中,赋予色彩更多的文化意蕴,提升个人作品的品质和魅力。鲁迅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和强烈的批判性和斗争性,他擅长在有效的文字世界中融入多元的色彩,对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性进行还原与揭露。纵观其入选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篇章,可以发现其色彩应用有四种类型,分别是冷色冷用、冷色暖用、暖色暖用、暖色冷用,利用丰富的色彩勾勒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丰富的生活图景,展现出多元的主题意蕴,让作品更具艺术张力。可以说,色彩是鲁迅先生文字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缺少了色彩的使用,他的文学作品艺术魅力将黯淡许多。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收录了他七篇作品,一篇杂文、三篇散文和三篇小说,除了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以外,其余文章中都或多或少的有色彩的应用,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妙的图景,这些色彩看似随意点彩,实则用心良苦,成为其作品中的点睛之笔。正如黑格尔所言:“顏色感应该是艺术家所特有的一种品质,是他们所特有的掌握色调和就色调构思的一种能力,所以是再现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基本因素。”[1]所以,通过色彩解码去感受鲁迅先生及其文学作品的独特价值和魅力,不失为一个好的切入点和创新的途径。
一、鲁迅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解码
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收录了七篇鲁迅先生的文章,除了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以外,其它文章均有色彩的融入,构成其多彩的文学世界。当然,我们可以从这些色彩的应用中归纳出其色彩表现的类型和规律,分别是冷色冷用、冷色暖用、暖色暖用和暖色冷用等几种类型,为广大一些教师切入教学提供了新的灵感和思路。
(一)冷色冷用型
鲁迅先生不仅是伟大的作家,还是优秀的绘画家,为我国近现代绘画尤其是版画的发展贡献出巨大的力量,因此他对色彩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将对色彩的理解运用到文学创作之中,带来不一样的文学韵味。纵观其作品,善于使用冷色调来揭示现实社会的残酷与黑暗,描摹人性的冷漠与自私。在这类作品中主要使用黑白以及有黑白衍生出来的其它冷色调,比如灰色、灰黄、青白等,体现出一种冷峻、黯淡和沉闷的艺术氛围,比如在《故乡》和《孔乙己》等小说中就有这样的特点。
《故乡》和《孔乙己》都是鲁迅进行新文化革命的力作,与当时的文化运动步调一致,体现出鲁迅先生对旧社会、旧制度的批判和对新社会、新文化的呼唤。所以,在《故乡》的开头作者就铺垫了阴沉的氛围,“天气晦暗”“冷风呼呼的响”“苍黄的天底下”“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再现了当时背景下农村的萧索与荒凉。其中“晦暗”与“苍黄”两个冷色调的应用为全文奠定了萧索、悲凉的感伤基调。这种色调的刻画表面上看是针对故乡的环境,同时也是写故乡的人和生活,这种没有生机与活力的生活状态就是作者批判的主要对象,其背后是制度的落后和思想的麻木,所以采用冷色调可以得到更好的气氛渲染。
当然,作为优秀的作家,除了环境描摹以外,鲁迅先生还善于使用色彩刻画人物形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就是孔乙己,利用动态描绘的手法突出人物的立体与真实,引发读者的移情和共鸣。孔乙己的第一次出场鲁迅用“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进行轮廓勾描,凸显人物的另类和爱慕虚荣的特点;接着,鲁迅先生对人物的肖像进行了详细的刻画“身材高大”“青白脸色”“乱蓬蓬花白的胡子”,这里采用冷色调进行处理,凸显出孔乙己生活贫困和颓废。所以,鲁迅用只言片语就将人物雕刻得入木三分,凸显出他高超的写作能力。
此外,鲁迅先生还善于使用冷色调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活动。比如在孔乙己第二次出场的时候,其他酒客嘲笑他偷书被打,孔乙己的状态是“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爆出”,展现出他被揭露时的羞愧和不安;当人们继续嘲讽他“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时候,孔乙己的脸上立刻“笼上了一层灰色”,这里的“灰色”就是冷色调的使用,突出他内心的惶恐不安和羞愧,展现出他的绝望和无地自容。另外,小说在描写他第三次出场的时候同样使用了冷色调子,脸“黑且瘦”,“破夹袄”,“盘着腿”,脸色由之前的“青白”转向“黑色”,也预示着他死亡的到来,由此,鲁迅用人物面部的色彩展现其命运的变化,最终指向封建科举制度对人迫害的批判。
(二)冷色暖用型
同样是冷色调,鲁迅先生还会将文字当成绘画,用该色调进行零星的点缀,辅助刻画人物形象,渲染小说氛围,让作品在冷色的氛围中绽放出温暖的人性之美,升华文章的主题意蕴。
纵观其文学创作中,“黑夜”与“白”是常见的内容,他善于描写“黑夜”中的“静”和月光下的“白”,以此来营造阴沉的氛围和悲凉的情绪。画家康定斯基曾说:“黑色的基调就是毫无希望的沉寂……黑色犹如死亡的寂静……作为中性的背景,黑色可以衬托出其它色彩微妙的变化。”[2]鲁迅先生将康定斯基关于黑色的理念应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之中,并进行艺术化的加工与创变,赋予黑色诗意宁静的内蕴,比如在《社戏》中的“黑夜”,成为其作品中少有的充满希望与诗意的亮色。《社戏》作为其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儿童时期的美好往事,整体色彩基调是欢快明亮的,情感也十分的轻松,所以其中对于“黑夜”的描述充满诗意和童真,带给人美的享受。鲁迅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描绘出一幅“月夜行船”画卷,“皎洁”的月光,“淡黑”的连山,“大白鱼”似的航船,黑夜在月光的映照下也变得“洁白”,让原本冷色调的场景变得明快、温馨、浪漫起来,通过色彩的巧妙应用,整个画面变得十分有层次感,情景交融,营造出江南水乡特有的“朦胧之美”,体现出当时“我”和小伙伴们愉快的心境,洋溢着童真和童趣,表现了童年的美好与怀念。
除了采用冷色调营造暖色的环境及氛围以外,在鲁迅的作品中还有“冷色暖调”人物系列。孔乙己虽然是冷色调人物,但是骨子里也有讲究诚信和关爱孩子的人性光辉。除了他以外,很多冷色系的人物都是鲁迅极力赞扬的人物形象,比如“藤野先生”和“寿镜吾先生”,其中对藤野先生的描述是“黑色的先生,八字须”,对寿镜吾先生的描述是“高而瘦的老人,须发花白”。两位先生都是鲁迅尊敬的老师,对鲁迅人生的成长有过巨大的帮助,所以他用“黑”和“白”塑造出两位先生的治学严谨、刚正不阿、育人有方的高尚人格。“黑色”和“花白”十分符合两位先生的形象和性格特点,让两位先生极具辨识度,就像画龙点睛一样,展现出两个人不同的气质和精神内蕴,具有一种力量之美,成为鲁迅先生刻画人物最有温度的色彩。
(三)暖色暖用型
作为文学家兼画家,鲁迅先生创作色彩丰富,除了大量黑、白、灰色彩的应用以外,鲁迅先生还善使用红和黄等暖色调营造温暖、明丽的画面,为冷峻的主题增添了温暖的气息,让他的文学作品内蕴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独特的魅力。
鲁迅先生多用暖色调营造暖色的氛围,寄托自己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与依恋。在他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这种手法最为鲜明,“百草园”是一个荒废的园子,但是却给童年时期的鲁迅带来无限的乐趣,成为他精神寄托的乐园。在这个园子里每天都有各种有趣的事情发生,鲁迅先生用多彩的笔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画卷,“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颜色鲜艳夺目,让人垂涎欲滴。除了静态画面的刻画,鲁迅先生还重点描述了园子里的“热闹”,“鸣蝉长吟”“大黄蜂飞舞”“叫天子直冲云霄”“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整个园子里充满了活力与生机,这些小动物和植物都成为鲁迅儿童时期的玩伴,尤其是对色彩的刻画,不仅挑战我们的视觉,还激发我们的想象和联想,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达到了移情和共鸣。
此外,鲁迅先生还借暖色调来展现他对美好人性与生活的向往。比如在他的《故乡》中就利用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对比来表现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呼唤。《故乡》的主题基调是灰色、阴冷和黑暗的,展现了封建末期农村的萧条与残败,人们生活的艰辛与麻木。鲁迅先生在对这些现实审视和批判的基础上对美好的未来提出希冀,他通过回忆童年时的故乡赋予故乡多彩的画面,“深蓝的天空”“金黄的月亮”“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勇敢的少年闰土”……这些画面内容多彩斑斓,色彩度饱满,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与欣喜,表现了“我”对童年的怀念与赞美,更反衬出现实的残酷与不堪。尤其是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再次回忆起记忆中的画面“碧绿的西瓜地”“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再次凸显了鲁迅先生对理想中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四)暖色冷用型
纵观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以冷色调居多,尤其是黑色和白色,此外相关资料统计显示,红色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也十分多见。红色本身是暖色调,具有喜庆、温暖的含义,是我国传统文化和生活中最常用的色彩之一,比如结婚、过年等都使用该颜色,同时红色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具有多元的文化意蕴。但是,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红色被赋予了新的意涵,他打破红色的传统意义,让这个暖色调生发出更多冷峻的内蕴,比如孔乙己的“涨红了脸”,让他觉得惶恐和不安,产生暖色冷用的味道,此外,在《故乡》中这种情况同样存在。
鲁迅先生善于用色彩的对比来突出人物命运的变化。在《故乡》中对闰土的两次肖像刻画就采用这样的技巧,童年时期的闰土是“紫色的圆脸”“头顶一个小毡帽”“颈上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里塑造出童年闰土的可爱、圆润和充满童真。成年以后的闰土在形象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有了深深的皱纹,眼睛也“肿的通红”,“头上一顶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单衣,浑身瑟缩着”“手又粗又笨,已经开裂像松树皮”。成年以后的闰土与童年时的形象形成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就是通过颜色的变化反映出来的,展现出生活的艰辛和人物命运的突变。文中的“红”“黄”等就是暖色调,这里却暖色冷用,喜色悲用,突出了现实的残酷和制度的不合理,升华了该小说的主题意涵和文学价值。
二、鲁迅文学作品色彩应用的原因探析
色彩是鲁迅先生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并且在作品中冷色调占据主体,就连鲁迅先生也认为自己的作品“太黑暗”了,甚至有很多“偏激的声音”。[3]但是如果仔细品读其作品,可以总结和归纳出他对色彩应用的变化与脉络,感受其内心的挣扎和思想的变化,有助于更好地理清他的心路历程和人生經历。在他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以及小说《社戏》中色彩一般明快、艳丽,以暖色调为主,突出了他童年生活的美好,抒发其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眷恋,在这些文章中鲁迅先生回忆或构筑了理想的生活世界,充满了温暖与希望。而在《孔乙己》和《故乡》等文章中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与揭露,因此多用冷色调处理,表现出他低沉、压抑的心绪。如此丰富多元的色彩形式和独特的文化意蕴,展现出鲁迅先生高超的创作技巧,其对色彩的精准把握和应用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受历史环境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鲁迅先生活跃于整个新文化运动时期,处于历史巨变和社会制度交替的年代,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其时代背景基本上也是那个时代。当时处于封建制度崩溃和军阀混战的动荡时期,到处充斥着黑暗、虚伪、欺骗与颓败,人民麻木不仁、愚昧落后,国家和民族危在旦夕。面对这样的情况,鲁迅先生忧心忡忡,对国民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并奔走呼号,用文字当做武器进行有力的斗争。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鲁迅先生看到更多的是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险恶,看到更多的是黯淡和灰色,他将现实的黑暗进行还原与展示,因此其作品中充满了冷峻、忧郁的色彩,用冷色调来揭露社会现实和人性,带来独特的视觉挑战和阅读感受。
第二,受鲁迅先生自身遭遇和性格的影响。鲁迅先生对色彩的偏爱还源于个人艺术的追求和家庭环境的影响。鲁迅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受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影响颇深,比如受《山海经》插图的影响,为以后的文学和绘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其家庭遭遇巨变,鲁迅尝尽了人情的冷暖和社会的嘲讽,由此也造就了他以冷峻、批判的眼光看待人性与社会。再后来自己与弟弟结怨,老死不相往来,给他造成更大的打击,也对人性和亲情有了更多的思考,这些都成为他无法抹去的“阴冷”色彩。后来,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接触到版画等艺术,再次激发了他艺术的灵感和热情,尤其钟情于版画的黑白色调,寥寥几笔就能凸显出神韵与主题,与他的文学创作理念不谋而合,于是他将这种艺术形式融入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之中,形成其文学创作的独特魅力和艺术张力。
色彩是鲁迅先生笔下的有力武器,在他的众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各种色彩的融入,鲁迅先生使用色彩不是随意的填染,是根据主题和情节的需要精心调色和着墨,赋予色彩新的生命力量,成为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鲁迅先生的作品,其中可以窥探出鲁迅先生对色彩应用的偏好,冷色冷用、冷色暖用、暖色暖用、暖色冷用,四种模式共同构成鲁迅文学作品的色彩世界,为其作品的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查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张秀琴.鲁迅作品的色彩特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6):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