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苗 陈清华
【设计背景】
1.教材分析
《黄州快哉亭记》选自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唐宋散文选读》“山水游记”单元。唐宋山水游记散文放意于登临游览,寄情于山水泉石,形成了物我相融的意境和言志载道的风格。本文正是苏辙遭遇贬谪后,登临快哉亭,欣赏壮观景象,对“快哉亭”的建造者张梦得被贬之后能“不以谪为患”,反而造亭观景,放任于山水之间的乐观处世态度的赞赏与肯定,同时也借此劝慰自己和手足情深的兄长苏轼,这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同时,本文构思独特,紧扣“快哉”两字,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物之“快”、景之“快”,全赖于人之“快”、情之“快”。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品读语言,在读中品味,在读中发掘,在读中探究,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读“快”,“快”读,悟“快”,得“快”;探究“主问题”,贬官黄州,本当不“快”,却“快哉”如斯,作者因何而“快”?引导学生进入到有一定思维深度的课文研习过程之中,探讨情感主旨,实现审美鉴赏、培育核心素养,切实完成“感悟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的教学目标。
2.学情分析
本课系“同课异构”观摩课,借用的班级为高二理科班。了解而知,该班同学文言文基础、口头表达能力相对薄弱,但思维活跃、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对课堂设置的学习活动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在教师的引领和帮助下能够较好地达成学习目标。快哉亭的建造者、命名者、作记者都是仕途多舛、政治失意之人,然而他们却偏偏都能在“快哉”上做文章,如何由浅入深,引领学生着力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准确理解作者情感态度,深刻领悟文章思想文化,这是本课的重点。基于此,本课拟以探究“主问题”为核心,通过对文章行文脉络的梳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同时,通过外围史料,如宋玉的《风赋》,曹操、孙权、周瑜、陆逊等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和苏轼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等与课文的互证,紧扣“快哉”,渐次引导学生体味景中之情,感悟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本课教学须注重文本阅读的方法指导,充分尊重学生生命主体,突出语言学科主体,积极组织表达与交流活动,高度关注“学程”发展与变化,十分珍视没有预设的生成。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准确地翻译课文。
2.品读语言,把握文眼“快哉”的深刻内涵。
3.感悟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任务实施】
任务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还记得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吗?
师生齐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如何理解“闲人”?
生:贬官,没事做。
师:闲人指闲散的人。为什么闲?苏轼当时因为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当团练副使,有职无权,有名无实。可以说是无案牍之劳形,所以自称“闲人”。“吾两人者”是哪两者?
生齐答:苏轼和张怀民。
师:张怀民,同是被贬谪到黄州的友人,同是“闲人”“闲官”,也是快哉亭的建造者,“快哉”由苏轼命名,《黄州快哉亭记》则是苏轼的胞弟苏辙所写的,可谓一亭连三人。
(板书:苏辙、苏轼、梦得)
师:我们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掌握课文的字词内容,把握文眼“快哉”的深刻内涵,感悟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PPT展示学习目标)
任务二:读“快”,“快”读,悟“快”,得“快”
活动板块1:读“快”
师:文言文学习须先读懂内容。这节课,我们朗读先行,我先来读第一段,第二、三段分别由第一、二组来读,最后一段全班一起读。
师:“东西一舍”的“舍”怎么读?应该读shè。
师:此处的“舍”什么意思?
生:古代长度单位。
师:不要漏读“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刚才朗读时,有一个读音有误,“窃会计之余功”中的“会计”是指征收钱粮等公事,应该读huì,而非我们现在所说的kuài jì。
1.检查预习,读懂文本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十分流畅,看来预习得很充分,还有没有不懂的字词句?
(生无应答)
师:初次见面,同学们还比较腼腆,请允许老师提两个问题当作对大家预习的检测:“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中的“病”应当如何理解?
生齐答:忧愁,不快乐。
生:课下有注释。
师:是的,有注释。我们要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充分借助和利用课文提示、注释、课后习题等信息去学习。下面,请听第二个问题:“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请问这里的“遇”是什么意思?
生:遇見时机。
生:遭遇。
师:很好,遇见时机,生得逢时。
2.梳理脉络,品读“快哉”
师:本文有四段话,如果每段话最多只能保留两句话,且每句话均不超过10个字,你会怎么做?请大家先来看老师在第一段找出的句子,然后拿起笔,快速圈画,一会儿我请几位同学登台写下他所找的句子。
(PPT展示范例:第一段 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请生登台板书,每段两生)
师:请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保留这些句子的理由。
(师巡堂)
师:老师为什么会布置这个任务?我们为什么要压缩这个语段?
生:是为了找出该语段的主旨句,了解文章的框架。
师:很好,这样能更清晰地了解文章的脉络。
(登台同学的板书已经完成)
师:请看黑板,同学们共写了六句话,大家认可吗?
生:认可!不认可!(意见并不一致)
师:我先不发表意见,让我们齐读一遍吧!
附:学生板书
第二段 1.亦足以称快世俗
2.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第三段 1.将何适而非快
2.人有遇、不遇之变
第四段 1.乌睹其为快也哉
2.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师:第三段第二句是哪位同学写的?请问,你为什么选这句话?
生:我感觉这句话比较有寓意。
师:有什么寓意呢?
生:写出了人有逢时和不逢时的变化。
师:人逢时自然春风满面,可人不逢时该怎么办呢?作者有没有在这句话里告诉我们答案?
生:没有。
师:所以这句话并非本段的主旨句。
师:第四段还有更合适的句子吗?
生: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
师:请看老师所找的句子。
(PPT展示)
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亦足以称快世俗
快哉此风
将何适而非快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
乌睹其为快也哉
(生齐读以上七句话)
师:如果每句话都只能保留一个字,你们会保留哪个字?
生:快。
师:可以给出一个理由吗?
生:这七句话里都有一个“快”字!
师:我们保留下来的这个“快”字能够揭示主旨、升华情感,这样的字可称作文眼。下面,请七位同学分别读这七句话。
师:能品味出这个“快”字的含义吗?
(生七嘴八舌)
生:痛快
生:快乐
生:爽快
生:快意
……
(PPT展示“快”的含义:痛快、畅快、快意、快活、愉快、快乐……)
活动板块2:“快”读
1.把握情感,快意朗读
师:刚才七位同学基本上读出了一种痛快之意,但似乎还欠缺一点气势,全班同学可以一起“痛快”地朗读出这种“快意”吗?
(生齐读,大笑)
2.演绎快意,快意盎然
师:痛快意味浓了许多。可否请我们班的“痛快之人”为我们演绎一下课文中的那种快意呢?请大家推荐一位“痛快之人”。
(生雀跃,纷纷推荐“痛快之人”)
生(被举荐者):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生一手插口袋,略有拘谨)
师:请拿出你的手,放松你的心,做一个痛快人,再读一遍试试。
(生作调整,放声朗读,掌声热烈)
师:真是痛快淋漓啊!人站端正了,精气神就上来了,精气神一上来,畅快之意也就感染了大家。
活动板块3:悟“快”
1.主问题探究:贬官黄州,本当不“快”,却“快哉”如斯,作者因何而“快”?
师:经过同学们的演绎,我们确实真切体会到了文中的痛快之意了。可是,三人均遭贬官,本当不“快”,却“快哉”如斯,作者因何而“快”?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替作者去寻找“快”的理由。
生:“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他看到长江的景色特别的明丽清新,所以觉得快乐。
生:“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只要他心无杂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会觉得快乐。
师:你不但读懂了文本,而且还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堪为作者知音。
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面对流风遗迹,凭吊昔时英雄,感到快乐。
师:三国英雄战场杀敌之意气风发,丰功伟绩撼动人心,想想这些千古风流人物,自然是足以称快的。
生:“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这一部分说的是他在亭子里看到长江的景象,浩渺壮阔,让人觉得快乐。
师: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磅礴雄伟,这些美景让人快乐。
生:“连山绝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作者感受到清风,看到明月,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这些当中,感觉到快乐。
师:大家对这句话怎么理解?我觉得这位同学很特别,找到了文中最后一句话。连山绝壑,长林古木,如此美景,骚人思士,这些失意的文人,心怀忧思的人,是悲伤不能胜,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们内心本来就是悲,他们看到的所有景象都是悲伤的。
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些都是外物,外物再美,如果心中不快,看什么都不快。
(PPT展示)
景之“快” (自然之美)
人之“快” (人文之美)
情理之“快” (精神之美)
师:被贬谪到筠州的苏辙在快哉亭里尽得自然、人文、精神之美,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乐观向上、不被外界打扰的人。
师:对,就是一个随缘自适、胸怀旷达的智者。因此境由心生,其笔下方有如此气势雄伟的美景,使情景理浑然一体。
2.感受情理之源,体会“快哉”境界
师:苏辙与苏轼自幼一起生活学习,兄弟情深,步入仕途以后,虽各奔东西,也时常以文字寄情。晚年他们双双被贬,历经坎坷。关于苏轼命名的这座快哉亭,苏轼还写了一首词,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兄弟到底有怎样的心意相通。
(PPT展示)(生齐读)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请同学们快速找出这首词的景、人、情理,苏辙是从景、人、情理中得到“快”的,苏轼呢?苏轼是从哪些景、人、情理中去展示他的内心世界的?
(小组展示见表1)
生:情理是在最后一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人之“快”,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景之“快”,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师:如何理解“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这句话?
生:根据课下注释:天籁是自然界的音响,在此指风。庄生,即庄周。刚道:偏说,硬说。宋玉偏说风有雌雄之分。
师:所以作者是赞同宋玉的这个观点吗?
生:我觉得是不赞同的。
师:既然不赞同,那么这句话会给苏轼带来“快”吗?请再品读思考。
生:情理,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景之“快”,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人之“快”,堪笑兰台公子。
师:你的见解跟第一位同学基本一致。苏轼是从哪个人物中得到“快”的?“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忽然狂风巨浪,这时候,一位老渔翁驾着一叶扁舟,在风口浪尖上搏击,白头翁这一形象有何突出特点?
(生沉默)
师引导:遇到狂风巨浪,我们的第一反应是?
生:恐惧,逃跑,慌张,大喊大叫。
师:而这位白头翁是怎么做的?
生:迎难而上。
生:是迎难而上的白头翁给了苏轼“快”。
(PPT展示表1)
师补充:狂风巨浪象征人生中忽如而来的灾难和坎坷,而白头翁则象征着作者面对政治灾难时,那种泰然处之的生命态度和无畏无惧、积极进取的豁达精神。
生齐读: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师:什么是浩然气?最高境界的正气和人格节操。苏辙的内心世界是坦然的,苏轼的内心世界是浩然的,两者融为哪一个字?
生:快。
活动板块4:得“快”
1.与“快”共情,快意表达
师:兄弟情深,志趣相同,皆如此旷达快哉!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身为时代中学生,我们曾有过诸般得意,也有过一些失意,通过本课学习,你从作者的“快”中得到什么启发?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感受。请拿起笔来,写上100字。
(学生动笔写感受,老师巡视)
生:我们在生活中要像作者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中要“快”,才能真正生活得快乐。还有,一定要保持正气,这也是很重要的。
师:我们遇到任何事情,都要用“快”的态度去面对,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正气和人格节操,我看到了无限希望。
生:我们到了高中,有很多考试,常常会屡战屡败,但是我们依然要保持心中的“快”,找出自己学习不足的地方,才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不要因一次的失败而气馁。
师:你这是屡败屡战啊!不但学到了痛快的心态,而且還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路径。
生:作为学生,考试有得也有失,平时成绩,有输有赢,要坦然去面对,保持心中的“快”。
师:考试有输有赢,回归到文本,人有遇和不遇之变,遇自然开心,不遇时怎么办?向苏辙、苏轼、张梦得他们汲取力量。
生:平常的生活中,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我们要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师:我们班同学很喜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啊!拥有了这种心态,我们将无往而不快。
生:人生总会起起伏伏,就像苏轼在《定风波》里说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当我们失意的时候,悲自然会有,但不能过度悲伤,要在悲中寻找快乐,哪怕我们失败了,也要在失败中找到突围的地方,让自己拥有明媚的未来,这就是我们的“快”。
师:有一种学习智慧叫关联旧知,这位同学能够联系到《定风波》去谈感受,值得我们学习。面对挫折,首先不是躲避,也不是埋怨,而是直面它,悦纳它,然后调适心态,快意前行。
2.得“快”于心,跨越时空
师:一座快哉亭,连接了作记的苏辙、命名的苏轼、建亭的张梦得三人;千年岁月沧桑,文化脉络绵延不断,快哉之风煦暖依旧,正所谓“一亭连三人,千年快哉风”。苏辙的“坦然”,苏轼的“浩然”,梦得的“自适”对我们的人生启迪良深:无论人生中遭遇了什么挫折,都要以旷达的胸襟去面对。心中坦然,将无往而不快。让我们再次感受苏辙的“快”,朗读全文。
师:这堂课,我们切实感悟到了苏辙、苏轼、张梦得他们的那种旷达、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汲取了厚重的文化力量。期盼同学们能在语文课上得到更多的“快哉”,以求心灵温煦,精神丰饶,格局辽阔。
任务三:领悟文化,撰写论文
课后,请将此文和《醉翁亭记》《岳阳楼记》作比较阅读,领悟北宋散文中的“贬官”文化,尝试撰写一篇千字左右的学习论文。
【课堂总结】
用語文的方式打动学生是语文老师的不二选择。这堂课通过文本品析、情感渐染、文化领悟、小组学习、课堂展示等方式引领学生真真切切地做了三件事:阅读,省思和表达,可谓流程架构“有谱”,任务实施“有趣”,目标达成“有得”,令百余位观课者激赏不已。置身陌生的情境,面对全新的学生,但闻书声琅琅,但见笑意盈盈。师生同心共情,细读文本,领略语言魅力;拥抱生命,濡养家国情怀,尽情享受着文字流淌出来的哲思和韵致之美,真好!
【教学反思】
1.教学流程清晰。本课运用“主问题+板块式教学”法,立足文本,紧扣目标,直击重点,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突出文化传承与理解,在精致的板块设计和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活动不断推进,渐次深入,凸显了对文本的细读和深读。
2.注重朗读指导。学文千法,朗读为本。就文言文学习而言,朗读更是解读文本的重要路径。教学全程贯穿一个“读”字:课始即用声情并茂的朗诵,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课中则采取多样的朗读样式一步步引导学生探寻文本的内核,反复读,个读,共读,师生一起读;课末朗读全文,意在让学生感受领略文化之“快”。整堂课,在读中品味,在读中发掘,在读中探究,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读“快”,“快”读,悟“快”,得“快”。
3.灵活把握文眼。摈弃以往的简单直接提问,采用剥丝抽茧式的引导,层层压缩,让学生先找出每段主旨句,然后每句话只保留一个字,最后悟到所保留的字眼就是能够揭示主旨、升华意境的文眼。从文到段,从段到句,从句到字,学生在寻找和舍弃的过程中,能更真切深入地去探究文本,梳理脉络,把握文眼。
两点不足:
1.问题解决点拨不够。在感受情理之源,体会“快哉“境界这个环节,对于问题“苏轼是从哪些景、人、情理中去展示他的内心世界的?”部分学生理解不了“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之意,以为宋玉就是苏轼的“快”,如果在引导时追问:词中哪个人物是作者赞赏的?这样学生就不会在宋玉身上占用过多时间了。
2.问题表述太过笼统。最后一个教学环节设置了“请学生就本文得到的启发,结合生活体验谈感受”这个问题,由于问题设置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导致学生的分享重复,多是围绕着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挫折谈感受。可以设置为:你从他们的“快”中得到什么启发?请结合生活体验,从过去、现在、未来等角度,从生活、学习、交友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就能从不同的时空去思考分享,学习收获便会更大。
【专家点评】
应邀参加某地“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推进课堂深度教学”主题教学研讨活动,广州市陈清华名教师工作室选派海珠区骨干教师林少苗执教《黄州快哉亭记》。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主问题+板块式教学”。“主问题”是一道探究题:贬官黄州,本当不“快”,却“快哉”如斯,作者因何而“快”?要探究这一问题,须深入文本,反复阅读,引导学生进入到有一定思维深度的课文研习过程之中,探讨情感主旨,实现审美鉴赏、培育核心价值,切实完成“感悟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的教学目标。
课堂呈现四个教学板块:读“快”,“快”读,悟“快”,得“快”,每个板块均有具体的活动任务。第一个板块:1.检查预习,读懂文本;2.梳理脉络,品读“快哉”。第二个板块:1.把握情感,快意朗读;2.演绎快意,快意盎然。第三个板块:1.探究:贬官黄州,本当不“快”,却“快哉”如斯,作者因何而“快”?2.感受情理之源,体会“快哉”境界。第四个板块:1.与“快”共情,快意表达;2.得“快”于心,跨越时空。
课堂教学从不同角度有序安排了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着眼于文本的细读,着眼于学生的活动,着眼于思维的发展,着眼于文化的理解,以“主问题”贯穿教学内容,以“板块”架构课堂流程,可谓设计科学,清晰有致,“快”意盎然,得“快”良多。